[摘 要]教師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選取一個實驗班和一個對照班,分別運用討論式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實驗中運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對兩個班前測試與后測試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和成對樣本T檢驗。經(jīng)過統(tǒng)計實驗數(shù)據(jù),并分析后得出結(jié)論: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討論式教學法在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有顯著效果。
[關(guān)鍵詞]高校;應(yīng)用英語;寫作教學;討論式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10 — 0134 — 02
一、研究背景
長期以來,地方高校的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始終處于停滯或徘徊的狀態(tài)。學生作文內(nèi)容貧乏,段落之間缺乏連續(xù)性,整篇文章結(jié)構(gòu)松散,邏輯混亂,語法錯誤頻頻出現(xiàn)。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英語寫作教學方式過于單調(diào)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首先,地方大學英語寫作教師習慣于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陳舊的教材內(nèi)容,已經(jīng)不再實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zhì)量令人擔憂。其次,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師往往很少給予學生積極思考的機會,學生為了通過考試往往嘗試背誦教師提供的固定模板。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形式,〔1〕顯然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英語人才的要求。因此,本文引入討論式教學法的研究,希冀可以為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一些有效建議和參考。
二、討論式教學法的實驗過程
(一)實驗目的與對象
目的:通過實驗研究分析得出,討論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及其提高程度。
對象:綏化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大二年級的師范1班和師范2班學生。1班為實驗班,有41名學生;2班為對照班,有44名學生。
(二)討論前的準備工作
1.教師的準備
首先,明確討論式教學法要達到的目標。在英語寫作課中教師必須按照教學計劃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wù),設(shè)計與主題相關(guān)的問題,"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2〕
其次,合理分組。分組時,教師根據(jù)學生以往的考試成績,每個班級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中有8-9名成員,其中包括2名優(yōu)等生,兩名差等生,其他是中等生,并保持各組的整體水平相當,保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在組內(nèi)選出小組長負責把教師課前安排的研究材料和論文題目通知給每一位小組成員,在討論中負責收集和公布討論結(jié)果。在實踐過程中,每隔一個月,教師會重新選出新的小組長,以保證討論式教學過程中各組的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最后,精心的設(shè)計和挑選選題。本研究所選擇的作文題目都是接近學生生活和反應(yīng)社會現(xiàn)象的題目。例如:"Chatting On-Line"和"Relieving the Burden of the Students"等。在課堂討論教學開始的前一個星期,教師讓各組小組長通知組員討論的選題和相關(guān)信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搜集信息。通過提前準備,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主題和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
2.學生的準備
為了在討論式教學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學生需要在正式討論之前有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主動、積極配合教師。學生必須閱讀由教師事先提供的資料。只有當學生了解相關(guān)信息,他們才能夠形成自己的觀點,并參與討論;大部分參加實驗的學生都能夠提前作好準備,認真對待每次討論課。在讀取信息和討論的過程中深化原有知識形成自己的觀點。
(三)討論過程
教師和學生都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查找大量的信息和資料,并已基本形成各自觀點,在此基礎(chǔ)上討論式教學正式開始。
1.教師演示討論過程
在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通常只要聽教師的直接指導,發(fā)揮觀眾的作用就可以了。但是在討論式教學中,學生要積極地從一個傾聽者轉(zhuǎn)變成一個討論者和參與者。〔3〕在討論的過程中會有一些狀況發(fā)生。比如:課堂過于安靜,學生可能已查找了一些資料,也有自己的看法,但由于膽小、害羞等心理因素不愿積極參與到討論中;或者相反課堂過于混亂,學生都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但爭議的一塌糊涂?!?〕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利于討論的正常進行,不利于討論式教學法目標的實現(xiàn)。
2.討論主題的引入
討論主題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師要求學生針對以給的資料,各個小組組內(nèi)展開自由討論5分鐘,相互交流觀點,討論后由小組長提交給教師一個主題,并寫在黑板上。然后,討論發(fā)表意見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作文題目。確定題目后,讓學生再次進行小組討論10分鐘左右,討論寫作思路。當小組討論結(jié)束后,各小組長總結(jié)并闡述小組總體寫作思路。教師和學生一起思索,思路是否合理,有何不妥之處。接下來,教師總結(jié)并給出評價,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引導學生確定寫作的方向和列出的寫作要點,然后,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約30分鐘),寫出一篇完整的英語作文。最后,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方式播放已提前選取好的1-2優(yōu)秀范文,給學生們逐字逐句講解。講解后留給學生5分鐘時間修改自己的作文后提交給教師。每堂課留有5分鐘給學生解答疑惑。
3.討論過程中應(yīng)注意的問題
一是教師不要解釋太多。在開始討論之前,如果解釋太多,不經(jīng)意間就會流露了自己的觀點,使學生潛意識中受到教師的影響。這將使討論失去原來的意義。二是教師不要有任何偏見。在實施討論式教學之前,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并沒有任何偏見。無論是優(yōu)等生、中等生還是差等生發(fā)言過程中都要認真傾聽。
三、數(shù)據(jù)分析與研究結(jié)論
本研究為獲得準確的分析結(jié)果,把學生的寫作考試成績結(jié)果輸入計算機,通過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SPSS 14.0)進行分析。
1.討論式教學法實施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比較
運用討論式教學法教學之前,教師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前測試,比較了學生的英語寫作分數(shù)。在前測試中實驗班的平均值是6.112,控制班的平均值是5.798。然而,實驗班和控制班的標準差分別為2.181和2.093。通過使用獨立樣本檢驗,顯示雙尾檢測= 0.762> 0.05(P> 0.05)。雖然這兩個班不同,但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顯著的差異。這表明在實驗前兩個班級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基本持平。
2.對照班的前測試和后測試成績之間的比較
本研究采用了配對樣本t檢驗的方法檢驗對照班的前測試和后測試分數(shù)平均值。對照班的前測試平均值為5.978,后測試平均值為6.174。我們可以看到對照班的后測試的平均值稍微高于前測試的平均值??梢妭鹘y(tǒng)的教學方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效果一般,前測試與后測試的標準差分別為2.09和2.46。學生的分值差距有所拉大。但雙尾檢測值為0.261明顯大于0.05。顯然,因為對照班學生從學期開始到結(jié)束一直接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從其前測試和后測試成績比較來看,效果不是很顯著。
3.實驗班的前測試和后測試成績之間的比較
關(guān)于實驗班的前測試和后測試成績的比較,本研究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
表1實驗班的前測試和后測試成績比較
表1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班的前測試平均值為6.112,后測試平均值為8.301。后測試的平均值明顯高于前測試的平均值。可見,實驗班的前測試和后測試成績有著非常顯著的區(qū)別。但是,前測試中的標準差為2.181,而后測試中的標準差為2.435。這說明,學生的分數(shù)差距明顯加大。課堂積極參與討論式教學的幾名學生成績提高非常顯著,其中討論中不夠認真的兩名學生和一名因生病未參與討論的學生成績都有所下降,其他學生成績提高很多。雙尾檢測數(shù)值為0.000小于0.05,可以顯示出討論式教學效果顯著。因此,討論式教學法應(yīng)用到英語寫作教學中,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4.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后測試中的寫作成績比較
對于在后測試中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寫作成績的比較,本研究采用獨立樣t檢驗來確定實驗后兩個班之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2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后測試中的寫作成績比較
表2顯示后測試中實驗班的平均分8.301,高于對照班的平均分6.174。相比之下,還是討論式教學法更有效。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標準差分別為2.435和2.461,相差不大。而雙尾檢測值為0.000,明顯低于0.05。這意味著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后測試中的寫作成績有著顯著地差異。
根據(jù)以上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討論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比,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教師可以通過討論式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及改善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討論式教學法能幫助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把語言知識和技能主動轉(zhuǎn)化為交際能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增進協(xié)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綜上所述,討論式教學法在提高大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有顯著效果。在大學英語寫作課中運用討論式教學法,對于高校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有重要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張彩霞,楊保存. 大學英語作文新型模式教學法的探索與研究〔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04).
〔2〕 周劍雄, 蘇輝, 石志廣. 討論式教學方法在大學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8,(04).
〔3〕江安鳳, 吳鏘. 討論式教學及其操作過程〔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12).
〔4〕李媛媛. 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討論方法的運用〔J〕. 哈爾濱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03).
〔5〕任文碩. 討論式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及運用〔J〕. 教學與管理,2001,(17).〔責任編輯:卜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