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學與生活》模塊以學生經(jīng)驗為基礎,立足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參與生活,設計生活化實驗;走入生活,解決生活問題。
關鍵詞: 《化學與生活》模塊 化學教學 教學設計
陶行知曾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蔽覀兊纳钍秦S富的,是教學的源泉,學習應該從生活中來,最終回歸于生活?;貧w生活的教學不僅是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世界,從生活中尋找學習的素材,到生活中應用、驗證所學的知識,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痘瘜W與生活》模塊正是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使學生了解更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知識,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更科學地理解和認識生活,樹立科學的生活態(tài)度,形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體會化學對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科學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一、立足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因此教師要做有心人,經(jīng)常收集一些與生活有關的教學資料,在教學時認真分析教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將問題巧妙地融入到生活情景中,使學生學得有趣、學有所得。
例如,在“空氣質(zhì)量的改善”單元的學習中,空氣的質(zhì)量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了解大氣污染的相關知識是對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在教學“空氣質(zhì)量報告”時,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總結”的程序組織教學。首先以一份空氣質(zhì)量日報為切入點,給學生展示一段空氣質(zhì)量報告的錄像資料,然后提出以下問題:大家經(jīng)常在天氣預報中聽到“空氣污染指數(shù)”、“空氣質(zhì)量等級”和“首要污染物”等術語,同學們知道它們的含義嗎?然后指導學生自主地進行相關內(nèi)容的學習,最后教師進行必要的講解、總結和歸納。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還可以設置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如在“優(yōu)化食物品質(zhì)的添加劑”課題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網(wǎng)絡教室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前預先準備好色澤鮮艷的果凍、彩虹糖、薯片、火腿腸、飲料等學生熟悉的食品,上課時學生感到很好奇:“怎么上化學課還有吃的東西?”接著組織學生選擇幾種食品,閱讀這些食品的標簽,了解其中使用了哪些食品添加劑。學生認真查看標簽,了解食品中含有的添加劑,很想知道什么是“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有哪些種類、有什么作用,有沒有危害。讓學生在網(wǎng)上查找有關的資料,了解食品添加劑,就自己感興趣的一種或一類食品添加劑進行具體了解,制作一期板報向大家宣傳食品添加劑。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有的同學看到一些新聞報道,是關于不法廠家為牟取暴利,置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于不顧,濫用食品添加劑,給消費者的生命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如“防腐劑、除根藥、速長劑催生豆芽你敢吃嗎?”等。于是查找有關防腐劑的相關知識,在板報中介紹了“防腐劑的種類和使用范圍”“如何正確對待防腐劑”“防腐劑與健康”“防腐劑的危害”“天然防腐劑是首選”等小知識,給食品添加劑正名,同學們受益匪淺。
利用真實的生活情景引入新的課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為后續(xù)知識的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通過自主學習,學生獲得了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學生都十分愿意自己上網(wǎng)或者去圖書館查找相關的資料,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并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意義,還能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有利于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
二、參與生活,設計生活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課堂上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機會并不是很多,這不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建立家庭實驗室,使實驗生活化,為化學實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應用提供平臺。只有讓學生充分進行生活實踐,才能使學生真正明白所學知識的價值。
以上這類實驗的設計不僅提供給學生一個“生活化”看待化學的視角,而且是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一種“化學的生活化”手段,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化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生活化實驗素材。教學實驗的生活化需要我們設計和加工,同時也讓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多關注實驗,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化學實驗的魅力,使實驗成為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一條有效途徑,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實驗教學應有的“生活的化學化”和“化學的生活化”教學功能。
三、走入生活,解決生活問題
《化學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正確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初步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所以要帶領學生深入實際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培養(yǎng)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源泉。
在抗擊“非典”的過程中,消毒劑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學習了消毒劑之后,可以讓學生去做個小調(diào)查,收集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劑,查閱資料了解它們的有效成分,消毒原理,等等,指導學生寫出活動報告,在一定范圍進行交流,讓學生有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化學學習最終要服務于社會和生活,我們的教學要“跳出化學教化學”,跳出學科的束縛,讓化學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化學,讓化學與生活靠得更近一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磊主編.化學教學研究與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