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教育刊物上看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這個教育新理念,到底這兩者有何區(qū)別,具體如何操作呢?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認識。
一、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區(qū)別
從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師)教教材(上的內容)給(學生);“用教材教”,即(教師)用教材(上的內容)教(給學生)。兩者的區(qū)別在于:
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思想。前者是“書本”思想的體現(xiàn),后者是“人本”思想的反映。教教材,信奉的是“教材中心論”和“知識本位論”,典型表征是:教材有什么,我們教什么;教材怎么說,我們怎么教;教材有多難,我們教多難……用教材教,是對“人的本位”的回歸,教的內容不囿于教材,而是基于人的發(fā)展的需要。
其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材觀。前者把教材當成“孤本”,是唯一的,后者把教材看做“范本”,是可選擇的;不僅如此,前者還把教材當成“死本”,是封閉的、權威的、固化了的,后者則把教材看做“活本”,是開放的、和鮮活生活相聯(lián)系的、可以再開發(fā)的一種課程資源。
最后,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教學行為。前者典型的行為特征是:把教材當成“東西”,把學生當成“容器”,教師則是“搬運工”,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把教材這個“東西”搬進學生的“容器”里的過程,因而,“灌輸”是教學的主要方式。后者則不然,是把教材當成教學資源,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是在教師參與下,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過程,因而,“自主建構”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我認為,“用教材教”無非是提醒老師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當“圣旨”,不要過于崇拜教材,要根據(jù)“教”和“學”的實際調整教材,活用教材,通過“活用教材”,使學生“學活”。
二、“用教材教”實踐中的啟示
1.正確看待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凝結了眾多編者對教育的認識、理解,體現(xiàn)了基本的教學要求,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主要依據(jù)。由于教材的普遍適用性,無法顧及不同地區(qū)和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在處理教材時,教師要善于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修正、開發(fā)和創(chuàng)造。
2.認真品味教材
深入鉆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編寫意圖是使用好教材的前提。不管課程怎樣改革,教師都要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這是教師的基本功。品味教材,不僅要品某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還要品課程標準,品教學目標,品重點難點,進而確定教學策略與手段。
3.靈活運用教材
“用教材教”首先是“用”。從理論上來講,教材不是教學的“綱”,我們選擇的教材只是用來完成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教學內容的載體之一。教師應該依照新課程標準靈活運用教材,做到依托教材,但不脫離教材,用好教材,但不死扣教材,從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或重組,活用教材,用活教材。
三、“用教材教”的具體策略
“用教材教”既是一種全新理念,又是一種操作策略。探討“用教材教”的目的,是促進教師正確運用“用教材教”,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1.“用教材教”要求精心組織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新課程倡導“對話”,認為“對話”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實施“用教材教”,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使靜止的知識素材成為學生建構的真正知識。為確?!皩υ挕辟|量,教師要準確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yōu)質資源,還要巧設情境、巧妙引導,激發(fā)學生與教材“對話”的興趣和需要,使之樂于“對話”。
2.“用教材教”要求教師對教材加以適當“轉化”
這里的“轉化”,主要指易化、深化、活化。因為,教材僅是“范例”,只是為教學提供了基本的憑借,要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還需要組織教學活動加以“轉化”。教師靈活地調整教學內容和講授技巧,使教材上所講的知識變得更容易為學生理解和掌握,這就是“易化”。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這個已有的、共同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講解重點內容,使學生受到啟發(fā),理解更透徹,這就是“深化”。教師在講授知識時,多換幾個角度,既能防止思維定勢,又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是“活化”。
3.“用教材教”要求教師注意讀寫緊密結合
讀寫結合的策略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常用方法有:①利于積累的抄寫、聽寫、默寫。②利于理解的賞析、評論。③利于運用的仿寫、縮寫、擴寫、續(xù)寫、改寫。如名師余映潮讓學生搞“課文集美”,把文章中的美詞、美句、美段摘抄下來。特級教師李衛(wèi)東與學生一起讀、評、寫。名師李鎮(zhèn)西讓學生仿寫《提醒幸?!分芯实呐疟染洹?br/> 4.“用教材教”要求教師授之以漁
為踐行葉圣陶先生的“教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的教育理念,魏書生探索出了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光明大道。北京名師寧鴻彬在《七根火柴》的課堂上教給學生“潛臺詞閱讀法”,湖北名師胡明道在《童趣》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歸納出文言文的幾種學法。還有教師摸索出了授之以漁的操作模式:“選例子,指路子,做樣子,給場子,掛牌子。”現(xiàn)行教材的“思考與練習”其實就明示了解讀文本的思路,暗示了教法與學法,要很好地運用。
如果說“教教材”觀念下的教師是照本宣科地做了教材的奴隸的話,那么“用教材教”理念下的教師則是對教材的再次開發(fā)者,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次質的飛躍。教師要真正以教材為范本,教給學生知識,訓練學生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