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吳明
2013年12月4日深夜,重慶電視臺播出了一段某居民小區(qū)電梯內一女孩摔打嬰兒的視頻,嬰兒隨后從25層詭異墜樓,重傷昏迷。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小女孩對無辜嬰兒的暴力行為,而筆者則希望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這一事件和當事者的“非?!毙袨樽龀龇治?。
少年犯罪規(guī)律難尋
通俗地理解青少年犯罪,可以套用一句話:“優(yōu)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而犯錯的孩子各有各的錯誤?!?/p>
報道稱該女孩曾因車禍出現腦部受傷。這讓人懷疑這件事與她的異常行為是否有關系。目前的答案只能說是有可能。早在1949年,就有研究者討論腦部受傷或者其他神經損傷對這類青少年罪犯的影響。所以這是人們最先關注的解釋之一,但是研究的結果并不統(tǒng)一。也就是說,不是所有青少年罪犯,尤其是謀殺,都是源于腦神經損傷。
這不是一次沖動的行為,而是有預謀的。因為女孩不是在與嬰兒產生沖突的情境下才做出攻擊性行為,而是有計劃地跟蹤然后狡猾地趁對方監(jiān)護人走出電梯的剎那抱起嬰兒,然后馬上關掉電梯門。這么“精妙”的設計可能反映了兩個事情,要么這個女孩的智商不低,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構思出了這樣一條詭計;要么這個女孩受到電視或網絡媒體的影響很大。依據現有研究,在青少年謀殺犯的智商方面,并沒有發(fā)現一致的規(guī)律。有些謀殺犯智商低于平均值,而有些則高于平均值,這方面也沒有統(tǒng)一的意見。
環(huán)境影響少年犯罪
有一些環(huán)境屬性卻能夠預測一個孩子的行為。報道中提到,該女孩父親承認自己及妻子平時會打罵女兒。這反映了孩子可能處在一個不甚令人滿意的成長環(huán)境中。
1. 童年期受傷害的經歷
兒童時期遭受父母虐待的經歷,與進入青春期后的犯罪行為有密切關系。有證據表明,那些童年飽受虐待的孩子發(fā)展到實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高。事實上,在童年遭受身體虐待的孩子當中,有六分之一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有實施暴力犯罪的傾向。更值得注意的是,目睹暴力也會導致日后實施犯罪。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大多數被虐待的兒童(之后)并無攻擊性行為,這得益于心理堅韌性的發(fā)展。虐待兒童有多種后果,將來的犯罪只是其中之一。不過,必須指出的是,相當多的研究表明,童年遭受虐待是導致青少年犯罪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2. 教養(yǎng)方式
近年來的心理研究一致顯示,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兒童青少年的不良行為有很大關系。父母極端的消極行為,例如拒絕、忽視以及抱有敵意,都和兒童犯罪緊密相連。曾經有過被生命中重要的人(如父母)拒絕的經歷的兒童,有極大的可能性產生扭曲的心理表征,從而有可能在進入青少年階段后實施暴力犯罪行為。另外,父母對孩子的監(jiān)護不到位與其行為不良有相當密切的聯系。評價父母監(jiān)護水平的三個因素是:父母對孩子行蹤的了解;父母對孩子行蹤的跟蹤掌握;孩子的自我坦白。如果孩子能坦白地跟父母交流,那么父母對孩子的監(jiān)控會輕松很多,因此每個父母都應該改善親子關系和促進相互信任。
3. 暴力媒體的盛行
心理學家班杜拉在20世紀60年代初做了一系列實驗,來探討觀看暴力行為和兒童攻擊行為的關系。其結果是看過暴力行為的兒童比沒看過的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行為。這個研究被稱為經典的班杜拉波波娃(Bandura Bobo doll)實驗。在這個實驗之后,非常多的研究都在論證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一些實驗證據表明觀看暴力電視將會增加現實生活中的攻擊性。而且,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的縱向研究也表明,兒童時期觀看暴力電視節(jié)目與其后的攻擊性或犯罪行為具有相對較高的相關性。但是,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一直備受心理學家和犯罪學家的質疑。即,看暴力電視可能不是產生暴力行為的充分原因,而可能只是一種伴隨的現象。
通俗地說,看到暴力媒體并不會讓一個孩子的內心變得充滿攻擊性,但是會讓一個充滿攻擊性的孩子學會如何表現出他的攻擊性。這一點利用了人善于模仿的天性。當前由于各種媒體工具和渠道的互聯性和開放性,兒童更加容易暴露在這些暴力內容之下,因此這成了一個風險因素。
動物虐待與暴力行為
報道中提到,該女孩在實施這次暴力行為之前曾有過捏碎蝸牛來吃的經歷。這個捏碎蝸牛的行為與之后的對嬰兒施暴行為是否有關系呢?答案是:很有可能。
捏碎蝸牛來吃這種行為如果是反復出現的,那么可以看做是一種動物虐待行為。早在100多年前,研究兒童發(fā)展的人們就注意到了兒童的這種現象。1897年,一位研究者波克在《教育學學院》雜志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記載了兩宗殺嬰案,其中一宗案件的兇手是美國密西西比州一個9歲的女孩,文章特別提到,在那個女孩家里,其爺爺以殺貓為樂。而一個名為普雷特的研究者讓一組學生(年齡從小學到高中)寫一篇小作文,要求是:告訴我你所遇到的最卑鄙的男孩或女孩,以及說說為什么。結果在收到的309篇作文中,有大約十分之一提到殘忍地對待動物是卑劣行為。由此可見,在心理上對動物發(fā)展出愛心的孩子不再以玩弄小動物為樂。而只要你仔細觀察,小孩子很小的時候,天生就喜歡逗弄小動物,甚至傷害它們。
在100多年后的今天,這個話題已經是新瓶舊酒。研究者基本形成這樣一個共識:一個人在兒童時期對待動物的殘忍行為能夠預測這個人在青少年時期的違法犯罪行為。比如,2000年針對校園槍擊案的研究表明,45%的罪犯有動物虐待經歷;2001年的一個研究表明 56%的重度暴力犯罪者過去曾虐待過動物。假如我們發(fā)現小孩子有殘忍對待動物的行為,切不可掉以輕心。一個叫尼爾森的研究者在2002年調查了203個擁有執(zhí)業(yè)資格的心理學家,其中有94%的人認為動物虐待與其他心理困擾有關。在動物虐待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心理能力是共情能力。所以為人父母者或者教育者不應忽視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能力,而提升共情能力也是避免這些暴力行為的一種途徑。
對于女孩虐嬰這件事情,與其把矛頭直指當事人,不如敲響青少年甚至兒童犯罪的警鐘,反思如何改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及教育方式,讓少年兒童的心靈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