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爽 趙麗波
黑龍江省醫(yī)院神經內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36
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變就是俗話所說的急性腦梗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如果能在該病的早期進行有效的診斷,并做出準確的分型,就能提高該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1-3]。目前,對急性腦梗死的早期診斷主要采用的是高場強磁共振腦功能成像彌散技術和灌注成像技術[4-5],但是對于采用GE0.35T磁共振腦功能成像技術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診斷的研究卻很少,本研究就以此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如下報道。
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80例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中,男110例,女70例,年齡為52~78歲,平均年齡為(61.23±5.64)歲。所有的患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頭疼,肢體麻木和肌肉張力下降的癥狀,有10例患者出現昏迷現象。而且180患者都是在病情發(fā)作后的12 h之內入院就診,其中在發(fā)病之后6 h之內就前來就診的有130例,病情發(fā)作后在6~12 h之間前來就診的有50例。180例患者中,有腦梗塞病史的104例,患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的患者128例,患有糖尿病合并癥的患者66例。
主要利用GE0.3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設備,利用這種設備的先進機型,就能夠實現高場強磁共振中的先進功能成像,還有標準的頭頸聯合線圈,然后采用軸位的掃描方式進行掃描,一般的厚度為6 mm,層與層之前的距離為1 mm[6-9]。如果利用DWI的方法進行掃描,就需要利用平面回波技術,其中的B值主要采用2 s/mm2和900 s/mm2的方式來記錄,其中的參數設置為TR/TE3000/317,掃描的矩陣為64×64[10-11]。在掃描完成之后,我們可以用數據重新構建一個ADC圖形[12],然后在這個新建立的圖形之上對患者的興趣區(qū)的ADC值和興趣區(qū)對應位置的ADC值,然后計算出與之相對應的結果。如果利用PWI的方法進行掃描,就需要先在T1WI的水抑制圖像上選定一個層面,利用平面回波的成像技術對興趣區(qū)中的30個對象進行連續(xù)的掃描。在掃描到第5次的時候,需要使用高壓注射器用最快的方式將GD-DTPA30毫升進行團注,通常來說,注射的效率為每秒3~5 mL。在掃描完成之后,需要使用灌注后的處理軟件,將患者各個腦血流量的參數計算出來,最后進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
利用GE0.35T磁共振腦功能成像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影像學進行分析,其中PWI掃描的結果如下圖1所示;DWI掃描結果如下圖2所示。其中圖3則為兩者掃描結果半暗帶的對比。
圖1 患者PWI掃描結果
圖2 患者DWI掃描結果
圖3 患者PWI和DWI掃描結果對比
在180例患者中,有20例屬于短暫性的腦缺血發(fā)作,有160例屬于急性的腦梗塞。在這160例的急性腦梗塞患者中,有120例患者是在6 h內發(fā)作的,還有40例患者則是在6~12 h發(fā)病的。在6 h以內發(fā)病的120例患者中的,PWI掃描結果大于DWI掃描結果的有54例,PWI掃描結果和DWI掃描結果相等的有0例。在6~12 h之間發(fā)病的40例患者中,有24例PWI掃描結果大于DWI掃描結果,還有8例PWI掃描結果和DWI掃描結果相等,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PWI掃描結果和DWI掃描結果在不同分期的表現
過去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磁共振都會受到場強的影響,所以彌散和灌注掃描技術中比較高級的掃描序列只能在場強比較高的設備上應用。隨著我國磁共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一些場強比較的設備上,也能夠使用比較高級的掃描成像技術,例如現在,在GE0.35T磁共振腦功能成像上就可以利用DWI和PWI這兩種比較高級的技術,只是相對來說,掃描的時間要長一點,而且掃描圖像的清晰度也會和高場磁共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對病變的顯效是沒有關系的,不會影響對病變的判斷。
大多數的情況下,腦組織出現缺血現象之后,其中的ADC值就會下降,但是DWI則會出現升高的信號[13]。這時,不管是采用高場磁共振還是低場磁共振都能顯示出病變區(qū)內部的水分子變化情況。在本次研究中,急性腦梗死在超急性和急性期時,有54例的患者PWI檢測結果大于DWI的檢測結果,這也就是說這些患者的腦部中存在著缺血性的半暗帶[14],其中還有4例PWI掃描結果和DWI掃描結果相等的情況。如果將醫(yī)生操作的原因排除在外,就要對患者發(fā)病的時間進行核對,查看是否存在誤差。這一點在劉克和史曉紅的研究結果是相一致的[15-16]。
將磁共振的DWI和PWI聯合起來使用,可以對患者腦梗死的部分進行快速、準確的診斷,查看梗死部位的微循環(huán)變化,確定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帶,為急性腦梗死的患者的臨床治療和預后效果的評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17]。
[1]汪有錦,姚群立,滕皋軍.7.0T磁共振灌注和彌散加權威像的缺血半暗帶實驗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0,7(90):1773-1775.
[2]侯晶晶,王春雪,張寧,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伴發(fā)抑郁障礙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1,8(4):264-268.
[3]蔡慶斌.多層螺旋CT腦血管灌注成像在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3(31):105-106.
[4]陳穎.磁共振擴散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價值研究[J].哈爾濱醫(yī)藥,2012,12(5):338-339.
[5]張侃.GE0.35T磁共振腦功能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3,12(17):176,178.
[6]趙俊平,吳紅樣.DWI與MRA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3,11(3):228-229.
[7]陳涓.一站式CTP-CTA與磁共振ASL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腦卒中的應用價值[D].北京: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28-29.
[8]陳俊琦.針刺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外關穴fMRI腦功能成像研究 [D].廣東: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21-22.
[9]劉玉偉.16cmZ-軸CT顱腦灌注成像聯合顱腦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應用價值[D].遼寧:遼寧醫(yī)學院,2012:32-33.
[10]王寶軍,李美琳,王建利,等.彌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磁共振診斷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意義[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2,7(5):265-268.
[11]管小亭,劉翔,龍潔,等.CT灌注成像及CT減影血管成像診斷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0,5(6):11-14,64.
[12]陳耿.文拉法辛對急性腦梗塞后運動功能恢復作用的橫向及縱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45-46.
[13]劉克,陳德基,李志銘,等.磁共振彌散及灌注成像技術在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及療效觀察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CT和MR雜志,2011,9(3):1-4.
[14]史曉紅,連建敏,竇社偉,等.DWI和PWI在腦梗死中的聯合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7(15):19-22.
[15]慎宰瑩.應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對頭針治療中風偏癱后腦功能重塑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
[16]孫占用.皮質下缺血性腦血管病結構及功能影像學與認知的關系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31-32.
[17]何潔,盧潔,許英路,等.核素顯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診斷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6,8(2):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