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子:
旅美作家。出版有散文隨筆集《垂釣于時間之河》,《書時光》,《空杯》,《一池疏影落寒花》等多種。
周作人(號知堂)寫過幾百篇長短不一的讀書隨筆,格式差不多,但總體水平高。他基本上是清代學者的路子,從書中尋找材料,敷衍成篇,雖然考證不多,方法無異。魯迅不專門寫讀書隨筆,但他很多雜文實是第一流的讀書隨筆,因其著眼點甚高,所說題目甚大,一般人不會意識到這也是讀書隨筆。
從思想性和思辨性來看,魯迅具有西方哲人的氣質(zhì),但他行文方式是中國式的,深入淺出,語氣親切,沒有學院氣。他的文字造詣高深,然而痕跡化盡,看起來像信手拈來。說個很小的事例吧。隨筆雜文一類,本來就靠學問支撐,引證是能夠增加閱讀趣味的。尋常人一篇文章引用了多少書,就像古詩里的用典,一二三四,清清楚楚。魯迅不然,他用典無痕。
知堂的“抄書體”,尋常人不敢為。郭沫若和知堂讀書作文,有一習慣,讀時在書里做記號,夾紙條。讀畢,將重點標出的部分再瀏覽一遍,按內(nèi)容排順序,加以串結(jié),便成一文。這種辦法看似簡單,但若無識見,還是做不來。
李慈銘的讀書記,也是以抄為主,點兩句自己的看法,要言不煩。有人以為這不是自己的文章,是抄書。但這是極好的讀書隨筆。知堂是同樣情形。倘有人以為,一篇文章,作者自己的話不到幾分之一,其余全是引文,就不算文章,這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一萬個零加起來,還是零,不如一個一,一個二。廢話就是零。
知堂一輩子講哀憫,奉“嘉孺子而哀婦人”為至理名言,就此一點,我就佩服和敬重。他的文字老到,火氣消盡,但無損其有力,尋常語言,能說到事情的極深處。他崇尚樸學,三四十年代的文字,能得清代學者筆記的好處,這和魯迅的路數(shù)不同。
唐以上的詩文小說,他就不是太有興趣,讀得不多。南北朝雜書,他最愛《顏氏家訓》,我則喜歡《世說》和王嘉《拾遺記》一類的志異之作。這幾本書的趣味和風格頗有區(qū)別,人的性情不同,所好自然有異。即如他們兄弟,在中國古代文學,魯迅喜歡古小說,周作人喜歡筆記;在外國文學,周作人偏愛日本文學和古希臘文學,魯迅則喜歡近代的“摩羅詩人”和叔本華尼采那樣的悲觀哲學家。
知堂善于抄書。讀過他抄過的書,發(fā)現(xiàn)一本書里,有意思的幾段,常常被他網(wǎng)羅一盡。有些不太出名的書,可取之處本來不多,十幾卷里,可能就那么三條四條,恰恰都被他發(fā)掘出來。
佛教戒律我是一竅不通的,知堂讀戒律居然也能讀出趣味,你想想,這是什么本事?
一九四九年后,孫犁和黃裳寫過一些不錯的讀書文章,但相對散雜。以周氏兄弟為標準,格局稍小,范圍稍狹,學識和深刻性都有距離。孫犁誠懇,從不裝腔作勢,從不故作高深,文字如清溪見底。黃裳藏書,也愛談他的藏書。他的文章,和一般的讀書隨筆不盡相同。當然他也發(fā)議論,時有可取之處。
當代讀書能和二周相比的,我相信沒有——錢書先生那一輩,還是從民國過來的——況且讀得多,不一定有見識,再要求會寫,難上加難。有些盛名之下的作者如多讀讀東坡的題跋,折衷矯枉,是會有好處的。
一流的文字,讀的人得小心。誘惑力太大,一讀,就忍不住想模仿。早年讀周氏兄弟,一次不敢多讀,怕自己掉進去。孫犁的《書衣文錄》,宛然當代的蘇黃題跋,清茶一杯,可以滌煩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