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寅光
(東港市中醫(yī)院,遼寧 東港 118300)
古今文獻論燥多崇“燥勝則干”,雖有燥邪致瀉、致腫、致痹等為濕之論,但遠未上升至燥勝也濕的高度。目前醫(yī)界對燥勝致濕缺乏廣泛的認同和重視,而臨床難治之燥證多因有濕,因此探討燥勝也濕有著積極的臨床意義。
燥與濕同病有2種情況:其一,燥濕先后為害而同病,《醫(yī)原》對此作了很好的描述:“往往始也病濕,繼則濕也化燥……往往始也病燥,繼則燥又夾濕。[1]”其二,體質因素,濕盛之人復感燥邪,或燥盛之人復感濕邪而燥濕同病。吳塘在《溫病條辨·燥氣論》所言:“蓋以秋日暑濕踞于內,新涼燥氣加于外,燥濕兼至”,即是此例。
從臨床看燥與濕同病的很多。消渴病為陰虛燥熱為患,中醫(yī)本科教材即以此立論。消渴病久可并發(fā)水腫與泄瀉,而現(xiàn)水濕之征,呈陰虛燥熱與水濕互結而同病?!督饏T·水氣病》言:“脾水者, 其腹大, 四肢苦重, 津液不生, 但苦少氣, 小便難。[2]”此即脾為濕困而失健運, 使津液生成、輸布與排泄受阻而陰虧燥生,濕與燥同病。
燥濕的轉化,《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有“燥極而澤”之論,即燥至極點反見濕象。清代醫(yī)家石壽棠對此也有精辟論述:“燥郁則不能行水而又化濕,濕郁則不能布津而又化燥。[1]”同時強調燥濕轉化與體質的關系:“六氣傷人,因人而化,陰虛體質,最易化燥,燥固為燥,即濕也化為燥;陽虛體質,最易化濕,濕固為濕,即燥也必夾濕。[1]”燥濕互化并非燥盡化濕,也非濕盡化燥,而是燥未盡或燥仍盛,但濕已生,濕未盡或仍盛,但燥已生,實質仍為燥濕同病,只是表現(xiàn)或以燥象為主,或以濕象為主,或燥濕病重。
從臨床看貧血可致水腫,水腫也可致貧血,前者為陰血虧燥生而化濕,后者則為濕盛致陰血虧而燥生,水腫貧血并存,燥濕互化而同病。
燥為秋季的主氣,秋季天氣收斂,燥氣秉承秋季之性,以收斂為用為化。津受燥邪,與受火邪不同,火邪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而津傷津虧,燥邪的重要方面是過于收斂致津液不布,而津液不布能表現(xiàn)出2種形式:一是津液不能布達之處,津液不足而干,即“燥勝而干”,這是醫(yī)界所公認的;另一種是不能敷布的津液,收而停聚而為濕,此尚未被醫(yī)界重視??傊?,燥邪致干的同時即伴濕濁的產生。
燥既可傷津也可直接傷及臟腑,使臟腑不能正常發(fā)揮其功能而失用,異化為濕濁。燥傷肺,肺氣萎弱不振而成肺痿,現(xiàn)咳濁唾涎沫等痰濕之征。燥傷腎,腎不合而為腫為瀉。明·周之干《慎齋遺書》有一醫(yī)案云: “一婦泄瀉, 兩尺無神, 此腎燥不合也, 一醫(yī)用茯苓、益智仁即發(fā)暈, 因用肉蓯蓉三錢以潤之, 五味子八分以固之, 人參一錢以益其氣, 歸身八分以養(yǎng)其血, 白芍甘草以和其中, 炮姜二分以安其腎, 二貼效, 十劑愈。”《存存齋醫(yī)話稿》評曰:“凡物潤則堅密無縫, 燥則綻裂有痕, 腎開竅于二陰, 腎耗而燥, 其竅開而不合, 藁矣。”此為燥傷臟腑、臟腑失用而致濕的典型病例。
總之, 無論從醫(yī)學理論探討與溯源, 還是從臨床典型病例所見與佐證,燥與濕相伴而生、相互轉化,呈現(xiàn)“燥中有濕,濕中有燥”(《讀醫(yī)隨筆》)[3]的復雜局面。
燥邪致病,當以燥象為主時,醫(yī)者常常忽視濕的存在;當以濕象為主時,醫(yī)者往往忽視燥的存在。分析原因,一是水濕潴留停聚造成津液充淫假象;二是濕屬陰邪易傷陽氣, 形成陽虛而掩蓋陰虛燥熱;三是燥邪致病多呈陰不足、陰傷、生熱,濕象很難顯現(xiàn)出來。燥邪與濕并存造成疾病纏綿難愈, 因此很有必要探討其臨床治療意義。
從以上論述看, 濕勝的病證不可能不耗津化燥, 只是程度輕重不同, 尤其是燥郁所致的濕勝,因此對濕勝的病證治療要注意護陰防燥。其原則無論采用哪種治法,均以津液耗傷最小為好。其一, 對水濕壅盛證偏實者宜速戰(zhàn)速決, 但應衰其大半則止, 邪去則陰存, 祛邪即是護陰防燥,如十棗湯和葶藶大棗瀉肺湯等。其二, 對水濕痰飲不盛者宜溫化、溫而不燥, 以防劫陰, 即“溫藥和之”。其三, 加強祛邪后的調養(yǎng)。
此分為兩個方面: 其一, 已有陰虛癥狀應養(yǎng)陰潤燥以祛邪?!堆C論》所謂的“水陰不滋, 水邪也不能去”,程門雪《金匱篇解·水腫》提出的“利水當顧其陰, 陰復而溲自利”均是此意。其二,陰虛癥狀不明顯, 輔以養(yǎng)陰潤燥, 使精化為氣,有助水濕痰飲之化, 同時防止溫燥傷陰, 并可補潛在陰虧。真武湯與小青龍湯中芍藥即屬比例。
此方面《醫(yī)原》有指導性論述:“燥為濕郁者,辛潤之中,參苦辛淡以化濕,濕為燥郁者,辛淡之中,參辛潤以解燥。[1]”基于同病同治,周學海提出“故治法有發(fā)汗、利水以通津液,有養(yǎng)陰滋水以祛痰涎者。[3]”
燥邪與濕相伴而生,并相互轉化、相雜為病而纏綿難愈。燥邪為病,即使干象極明顯,燥固為燥,也不僅僅只是燥,濕也為燥,須見燥及濕;水濕為病,即使?jié)褡C極明顯,濕固為濕,也不僅僅只是濕,燥必夾濕,須見濕索燥。臨證中必須具備如此的中醫(yī)思維,這是關鍵的第一步。治療燥證不能僅僅治燥,要以辛潤為主,輔以苦辛淡,避免滋膩;治療濕證不能僅僅治濕,要以辛淡為主,輔以辛潤,避免溫燥。此為治療燥證及濕勝的病證關鍵所在, 也是筆者此篇論文的意義所在。
[1] 石芾南.醫(yī)原 [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1:32,27,28,30.
[2] 范永升.金匱要略[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4:240.
[3] 周學海.讀醫(yī)隨筆 [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