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麗
(廣西平南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平南 537300)
20例艾滋病患者的護理體會
李慧麗
(廣西平南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平南 537300)
艾滋??;護理;體會
艾滋?。╝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種由艾滋病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體后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使人體發(fā)生多種不可治愈的感染腫瘤,主要表現為全身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一系列機會性感染,最后導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種嚴重傳染性疾病。AIDS被稱為“當代瘟疫”和“超級癌癥”。當今,艾滋病還是一種不可治愈的傳染病,病死率極高,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為了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狀況,探討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艾滋病的傳播,筆者2009年在傳染科工作其間,針對本科20例艾滋病患者的個體差異,著重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環(huán)境護理,可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
1.1 艾滋病傳染途徑:已經證實,艾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3條:①性接觸傳播;②血液傳播;③母嬰傳播。艾滋病病毒可通過與感染者發(fā)生未保護的性交、輸入受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共用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針頭、針具或其他銳器等途徑傳播,還可通過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親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期間傳播給嬰兒。
1.2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男性同性戀患者、靜脈吸毒成癮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輸血及其他血制品者、與以上高危人群有性關系者等。
1.3 患者的一般資料:①性別比例:根據病歷資料,20例患者中,中、青年患者17例,占85%,男性患者15例,占75%,其中老年男性患者3例,占15%;女性5例,占25%。②傳染途徑:2例為男性同性戀傳染患者,占10%;1例為血友病患者,占5%;5例為靜脈吸毒傳染患者,占25%;12例為性接觸傳染患者,占60%。
1.4 心理、情緒變化:3例老年男性患者中有2例患者怕把疾病傳染給家人而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占10%;另1例患者感覺臉上無顏而不配合治療,等待自生自滅,占5%。15例中、青年患者中有4例中年男性患者家屬已經疏遠甚至不照顧患者,占20%;有2例男性青年患者心理嚴重畸形,有報復社會的念頭,占10%,5例年輕女性患者因懼怕家庭破裂而導致嚴重的羞愧、罪惡心理,占25%,另8例患者認為艾滋病是一種不治之癥,抱著治療與不治療都是等死的悲觀心態(tài),占40%。
1.5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此病患者多為青壯年,自尊心強,且艾滋病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違反社會倫理而又不光彩的病,被大多數人所歧視、排斥。醫(yī)務人員不應以道德觀來衡量患者,而是應以正常的醫(yī)學觀看待患者,把艾滋病患者當成普通的患者一樣,既不歧視,也不過分關注,做好患者病情保密工作,嚴禁向外泄露患者的隱私。醫(yī)務人員主動、親切地與患者交談,用心傾聽患者的自我表達,讓他感到傾聽者能夠明白他的處境和想法,感到有人理解他,給他一種舒暢、釋然和滿足的感覺,也有利于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
2.1 心理護理:需要加強心理護理,防止語言中無意傷害患者,盡可能了解患者的思想和情緒變化,作必要的安慰開導工作。艾滋病患者不僅要面對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脅,還要承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和歧視,因此常常出現情緒異常,容易導致焦慮、恐懼、絕望、羞愧、罪惡、束手無策等不愉快的情緒,甚至自殺傾向或報復社會的畸形心理。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注意傾聽患者訴說,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幫助他們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關愛是一副良藥,能鼓勵不幸者面對疾病,面對現在和未來,鼓起生活的勇氣。關愛、理解和溝通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醫(yī)護人員合作,積極接受治療,促進康復。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強調一般的接觸并不會傳染艾滋病,如共同進餐、握手等都不會傳染艾滋病,以解除患者及家屬擔憂會傳染疾病的顧慮;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我國早已實施對HIV感染者“四免一關懷”的政策,也提醒我們常人給予艾滋病患者患者更多的關愛,消除偏見和排斥,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當中不應受到歧,以消除家庭成員與患者之間的隔閡和矛盾。提供艾滋病相關知識及有關艾滋病方面的新進展、新消息,使他們減輕心理負擔,并運用心理暗示,鼓勵、誘導患者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2.2 飲食護理:艾滋病患者體質虛弱,消化力弱,每日攝取足夠的能量,需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注意飲食衛(wèi)生,尤其不進食生冷肉食。對于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者應保持足夠水分攝入,多進食液體食物。戒煙戒酒。適當鍛煉,以增強抵抗力。保持良好情緒,以減輕心理壓力。
2.3 生活護理:患者住處應注意通風,但避免風直接吹到患者,保持空氣新鮮,注意患者保暖但不要過熱。盡量避免煙霧的異味刺激,在室內的患者或其他人員絕對禁止吸煙。如空氣過于干燥引起咽干、干咳,可適量增加濕度,如用加濕器。
2.4 護理結果:通過全科醫(y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20例艾滋病患者均能消除焦慮、恐懼、絕望、羞愧、罪惡、束手無策、自殺傾向或報復社會的畸形心理等不愉快的情緒。20例艾滋病患者均能正視現實、接受現實,并以樂觀心態(tài)面對生活,積極配合治療,使治療效果達到預期目標。經過1年的隨防觀察,20例患者均有保護別人、維護社會和懈的意識,17例中、青年患者能注重使用避孕套、正確使用避孕套,有固定的性伴侶,避免了傳染給社會的健康人群;3例男性老年患者掌握了飲食要點,注重環(huán)境衛(wèi)生?;颊吲c家屬之間有效溝通,消除家庭成員與患者之間的隔閡和矛盾。
艾滋病作為一種目前尚不能治愈的疾病,做好健康教育尤為重要。要使患者克服多慮、恐懼、孤獨的心態(tài),增強自尊心,控制主觀沖動,消除自卑依賴性,樂觀生活,這對臨床護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護理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yè)素質。對艾滋病患者進行正確的心理分析和有效的護理,可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良好的護理在對治療艾滋病患者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R473.5
B
1671-8194(2014)28-0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