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 平
近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深入遼寧實地考察旱情災情,要求緊緊圍繞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和努力奪取秋糧豐收兩大目標,強化應對舉措,最大程度減輕災害影響和損失。國家層面的重視凸顯了此次抗旱救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場抗旱硬仗正在進行。
水旱災害歷來是我國的心腹之患。一定意義上講,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抗御災害的歷史。如今,受益于防汛抗旱工程體系、組織體系的日臻完善,應急預案及響應機制的逐步健全,我們抵御災害的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也須認識到,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應對極端天氣似乎成為新常態(tài),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對水安全保障的要求更高更嚴,因此如何科學有序地應對災害,考驗著水利人的智慧。
大旱面前,受旱區(qū)明確了把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底線思維,全面摸底排查,統(tǒng)籌調配水源,抗旱服務隊伍充分發(fā)揮生力軍作用,送水輸水、打井找水。在平頂山用水告急情況下,國家防總啟動應急供水措施,尚處充水試驗階段的南水北調中線提前運行,輸水北上成功注入白龜山水庫,緩解了平頂山市的燃眉之渴,借助東線工程,南四湖生態(tài)調水圓滿完成,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顯著;在重旱地區(qū)的高效節(jié)水灌溉示范點,作物仍得到及時有效灌溉,呈現(xiàn)“綠洲”,與干旱成災形成鮮明對比。
但也應該看到,不同于臺風、洪澇等災害,干旱是慢性病,如果等病倒才想起應對,付出的成本未免太大,因此更應著眼長遠,綜合施治。加快推進水利工程、高標準農田、節(jié)水設施等基礎建設,推廣節(jié)水灌溉技術和旱作農業(yè)技術,改變工程性缺水的狀況,探索科學有效的農田水利設施運行管護機制;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fā)力,調動社會資本投入參與水利建設的積極性,構建多主體、多渠道、多形式的水利建設運營機制;在缺水地區(qū)推進農業(yè)生產結構調整,促進節(jié)水機制形成,以水定需、量水而行。
令人欣慰的是,《全國抗旱規(guī)劃實施方案(2014-2016年)》目前已正式啟動,方案明確了以保障嚴重干旱期間重點旱區(qū)群眾飲水安全和基本口糧田作物關鍵期用水需求的目標,針對不同條件的地區(qū),因地制宜地提出相應的工程措施,在不具備建大中水庫的地區(qū)建小型水庫,地表水缺乏但地下水充沛的西南新建抗旱應急備用井,江河水量豐富但飲水設施缺乏地區(qū)建設引、提水工程等。國家防總、水利部會同財政部已下達了《全國抗旱規(guī)劃實施方案》2014年建設任務和中央財政專項補助資金100億元,著力提升地方抗旱能力。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值得期待,隨著治水措施的深入落實以及水利投入的加大,我們必會以更從容的心態(tài),更科學的方式應對水旱災害,為經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構筑堅實的水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