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紅波
湖畔茶學大講堂成立首講:西湖龍井新茶品鑒
本刊記者 陳紅波
參加湖畔茶學大講堂的中外嘉賓 攝/陳紅波
2014年4月2日上午,湖畔茶學大講堂成立暨湖畔居西湖龍井新茶品鑒會在被譽為“江南第一茶樓”的湖畔居茶樓舉行。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市園文局)副主任(副局長)孫德榮、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王建榮、茶文化專家阮浩耕、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龔淑英等眾多茶文化專家、學者、媒體代表、市民游客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湖畔居茶樓總經(jīng)理樓明說,湖畔茶學大講堂的成立將以“營造濃厚的湖畔居茶樓文化,弘揚中華博大的茶文化”為宗旨,為廣大茶友提供一個開放性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市園文局)副主任(副局長)孫德榮和茶文化專家阮浩耕共同為湖畔茶學大講堂揭牌。隨后,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湖畔茶學大講堂顧問龔淑英為大家開啟第一講——西湖龍井新茶品鑒。
湖畔茶學大講堂以2014年西湖龍井新茶品鑒活動作為首講。整堂課包括西湖龍井茶的鑒別、工藝特點以及盲評群體種和龍井43西湖龍井茶的品質(zhì)差異。品鑒活動首先將采自湖畔茶樓梅家塢茶葉基地及獅峰山一級核心保護區(qū)的新鮮青葉,由茶樓特邀的梅家塢知名炒茶師董阿毛進行現(xiàn)場傳統(tǒng)工藝手工炒制,通過攤放、青鍋、攤晾、輝鍋等手工炒制工藝規(guī)程,完成西湖龍井茶的手工炒制。然后由湖畔居茶樓國家一級評茶師和杭州市首席茶藝技師沈黎明和高級茶藝師朱獻軍為大家演示西湖龍井茶的沖泡方法。龔淑英教授為大家傳授西湖龍井群體種和龍井43茶的辨別方法,通過辨“色綠”、聞“香郁”、品“味甘”、觀“形美”等鑒別手法,區(qū)分兩種西湖龍井茶的不同之處。
湖畔茶學大講堂成立后將從4月開始每月一講,圍繞茶的歷史與文化、品質(zhì)與工藝、品飲與功效、茶席賞析、花藝培訓、茶畫欣賞等內(nèi)容陸續(xù)展開。屆時將邀請茶文化專家阮浩耕、姚國坤、程啟坤,浙江大學農(nóng)學院副院長王岳飛,臺灣著名花藝師陳月齡,浙派古琴傳承人章怡雯等專家學者為大家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