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沛
非常高興今天來到南開中學。我今天講近代以來的中國和世界。關于歷史的敘述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編年體,在行話里,這個是死歷史。還有一種歷史敘述的方法,是歷史事實之間的對話,這種對話叫做活歷史。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活歷史,講近代以來的活的中國和世界。
世界近代的開端一般認為是在1 5 0 0年前后?,F在有一本暢銷書,叫做《世界全史》,上冊是1 5 0 0年以前的世界,下冊是1 5 0 0年以后的世界。作者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他把1 5 0 0年作為近代的開端。因為1 5 0 0年發(fā)生了一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現象——資本主義萌生,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簡單地說,就是雇傭關系。資本主義從萌生到問世的第一天開始,就是與掠奪、強權和霸權聯系在一起的。資本主義的財富積累,主要是通過這個方式完成的,包括一些不平等的甚至是罪惡的貿易,比如黑人貿易。
要說近代的中國和世界,我們首先要看世界發(fā)生了什么大事。第一件大事是1 6 4 0年發(fā)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這個革命的結果,是英國新興的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建立起他們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但是英國資產階級有自己的特點,我們看到今天英國還有女王,是君主立憲的方式。第二件大事是1 7 8 9年的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不一樣,它經過了復辟與反復辟的斗爭,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制。第三件大事是北美獨立戰(zhàn)爭。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資產階級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下的民族解放運動。在北美有1 3個殖民地,歸英國管轄。這1 3個殖民地的人大部分是歐洲的移民和罪犯。長時間的經濟往來,使這1 3個殖民地聯合在一起,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的方式,發(fā)生了1 7 7 5年的北美獨立戰(zhàn)爭,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資產階級大踏步地登上政治舞臺,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經濟統(tǒng)治,努力地要把這種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的方式推向全世界,這就構成了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主線,這是我們首先談的近代以來世界上的一些大事。
英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完成以后,北美獨立戰(zhàn)爭取得勝利,建立美利堅合眾國即美國以后,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fā)展。這種發(fā)展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面談到的,資本主義滋生以后,創(chuàng)造了比以往時代加在一起還要大的社會生產力,推動了歷史迅猛地向前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封建主義生產關系相比,一定是進步的。因為封建社會是建立在農奴制以及一種血腥的封建統(tǒng)治之下。人僅僅是會說話的一種生產工具,不許隨便遷徙,住在哪里就必須住在哪里,不許搬家;人可以像商品一樣被買賣;人不許有自己的私有財產,永遠是奴隸,是貴族奴役的對象。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把這些勞動力、社會生產力,從奴隸制的控制下解放出來。他可以自由遷徙,可以有私有財產,可以結婚,可以有自己的家庭,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工作,使得社會生產進一步發(fā)展。這種發(fā)展的結果即是社會分工,有了城市,有了城鎮(zhèn),有了家庭手工業(yè),有了手工作坊,也就是有了最初的商業(yè)資本、手工工廠。
1 5 0 0年前后,在資本主義社會還發(fā)生了兩件大事。這兩件事情是我們談近代中國和世界必須要談到的事情。第一件大事就是同學們都知道的文藝復興運動。所謂文藝復興運動講的不是文藝而是人權,講的是人生來平等,而不是君權神授。人是社會的主人,人享有著作的權利,享有勞動的權利,享有生存的權利,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實際上講的是人的地位要從神的控制之下解放出來。所以文藝復興是一場人類要大踏步地登上政治舞臺和經濟舞臺的文化革命運動,是一場為資產階級呼風喚雨、鳴鑼開道的政治思想上的革命運動。文藝復興中的三位著名的畫家、劇作家、作家——拉斐爾、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都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馬克思講,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也產生了巨人的偉大時代,為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鳴鑼開道。第二件大事,即是和資產階級革命交融在一起的新航路的開辟。西班牙航海家麥哲倫、達伽馬在資產階級走向政治舞臺之前,開始了環(huán)球航行,利用航海技術,自認為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事實上是到達了印度,開拓了資本主義的事業(yè),為資產階級后來走向世界舞臺打下了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基礎,即是走到哪個地方就殺人掠奪,升起自己的國旗,占領當地,掠奪居民。這就是在1 5 0 0年前后我們講的,世界近代歷史開端的大事情。
關于近代中國,1 5 0 0年前后大約處在什么時代呢?大概是明朝的中葉早期。這個時候中國是怎樣的呢?自十五世紀中葉以來,中國開始落后,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的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這是鄧小平同志對近代中國歷史的一段概括。針對這段話我做一些解釋,就是明朝到清朝,中國的G D P在世界上是第一位的。在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上,中國在世界上超出任何一個國家。同學們都知道,1 8世紀的歐洲有過一個中國風或者叫中國熱,中國的園林,中國的絲綢,中國的珠寶,中國的瓷器,中國的一些科舉制度,中國的一些文化名著,都傳到了歐洲,在歐洲產生了廣泛影響。這樣,同學們可能就會提出一個疑問,既然中國的G D P在世界是第一位的,既然歐洲出現了中國風,既然中國的物質、精神、文化在歐洲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什么在1 8世紀末到1 9世紀中葉,中國一次又一次地被西方的英國、法國、俄國這些國家打???為什么中國從1 9世紀中葉起,一次一次地簽訂不平等的條約,開始了屈辱的歷史?
這個問題在學術界有不同的答案。有些西方人講,中國人當時傲慢無禮,自高自大,中國人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去中國做買賣一定要跪下,不跪就不讓進。一些西方歷史學家認為是中西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誤會導致的。還有一些對中華民族有偏見的西方歷史學家,認為是中國自身的弱點、奴性,決定中國就要失敗。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家是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呢?我覺得,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做了一個非常精辟的回答,不是中華民族落后被打敗了,而是封建主義被資本主義打敗了。馬克思的這個論述看到了事情的本質。盡管1 5 0 0年以后的幾百年中,中國的G D P世界第一,中國文化、典章制度在世界產生影響,但這是落日的輝煌,也就是說,影響再大也是日落西山,而資本主義從封建社會的母體里孕育出來,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不擇手段地掠奪財物,不惜一切代價地建立政治統(tǒng)治,為開辟資本主義市場在全世界到處奔走,處在一個上升階段。所以說馬克思非常精辟地回答了近代以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中國是被資本主義打敗了。拿破侖講過,中國是一個沉睡的獅子,一旦睡醒了,全世界就要發(fā)生變化。1 5 0 0年以后,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封建主義的沒落,中國通過一次又一次打敗仗,被迫打開國門,被迫揭開新的一頁,比如林則徐、魏源就提出來要睜眼看世界,看看究竟是什么人、究竟為什么可以從歐洲通過洋槍洋炮等武力打開中國國門,也提出要通過學習外國來挽救中國亡國的危險,挽救中華民族的危機,在獨立解放的道路上邁出新的一步。
1 8 7 0年以后,資本主義有了新的發(fā)展。1 8 7 0年、1 8 7 1年歐洲發(fā)生了普法戰(zhàn)爭,發(fā)生了巴黎公社運動。1 8 7 1年3月1 8日,巴黎公社是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無產階級要建立自己的政治統(tǒng)治的嘗試,但是失敗了。巴黎公社被鎮(zhèn)壓以后,資本主義社會進入和平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一些資產階級理論家宣揚資本主義今后永遠不會再起危機,誰要反對資本主義就會像巴黎公社那樣被鎮(zhèn)壓、被屠殺,進入了一個盲目樂觀的階段,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fā)展。從1 9世紀7 0年代巴黎公社開始,到了1 9世紀末2 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就是帝國主義階段,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主要西方大國都進入了帝國主義的階段。
我們來看中國進入現代以來世界對中國的影響。1 9 1 4年到1 9 1 8年爆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 9 1 7年1 1月7日爆發(fā)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即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此資本主義的一統(tǒng)天下被瓦解。十月革命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方向。十月革命爆發(fā)的第二天、第三天,這個消息就傳到了中國,比巴黎公社的影響大得多。因為當時中國完成了1 9 1 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統(tǒng)治,但資產階級并沒有建立,孫中山沒有完成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任務,袁世凱要復辟,整個中國產生混亂,受苦最多的是老百姓,所以辛亥革命以后斗爭以更激烈的方式進展著。
辛亥革命以后,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出現了兩個歷史現象。一個現象是馬克思主義開始傳入中國,再一個現象就是工人階級作為獨立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1 9 2 1年7月誕生中國共產黨,中國歷史揭開嶄新的一頁。當時提出走俄國人的路,學習俄國人的精神,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解決中國的問題。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照抄照搬馬克思主義,而是把馬克思主義俄國化。馬克思、恩格斯講,世界上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不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而是歐洲鄰近的國家聯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完成。但是列寧從俄國的實際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俄國化。中國的無產階級,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袖李大釗、陳獨秀、李達、毛澤東,他們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以我就要提出今天要談的問題,為什么當時少數知識分子的選擇變成了階級的選擇,變成了民族的選擇?
今天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指導思想,把它寫入我們的黨章,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選擇。為什么幾個知識分子的選擇會產生這樣大的影響?就因為他們的選擇符合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方向和趨勢,反映了中國人民的迫切要求,反映了中國歷史的正確方向。所以,盡管中國革命很不順利,經歷艱難,流血犧牲,前赴后繼,建立新中國以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也不是一帆風順,既有局部失誤,也有全民性的“文化大革命”,但是我們畢竟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我們畢竟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和世界碰撞與聯系的一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現象。
1 9 4 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它的意義怎樣分析也不過分。因為新中國的成立,改變了世界的力量對比,使得社會主義由一個國家變成了多個國家,進一步加強了社會主義的歷史地位。這是對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發(fā)展方向產生絕對影響的事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聯系在一起,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十月革命聯系在一起,社會主義從1 8 4 8年誕生后從理想變成了現實,從一個國家的現實變成了多個國家的現實,從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現實變成了從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現實。這是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的最偉大的貢獻。
1 9 1 7年十月革命成功了,蘇聯成立了,但是今天蘇聯解體了,蘇聯共產黨也不存在了,對于這個現象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對這個問題我就想介紹一句話,這是美國作者的一句話:“中國為何如此激動人心?”2 0 0 6年,蘇聯已經解體了,東歐已經劇變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整個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到了低谷。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中國為何如此激動人心?”他寫在起了一個特殊名字的《淡色中國》書里。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因為“淡”字在中國的漢字組合里面是一個特殊的字,你看外國人對這件事情研究得多么透徹!三點水代表水,兩個火代表烈火,水火是不相容的。中國人非常聰明,把水火不相容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漢字,叫做“淡”。他說我之所以叫它《淡色中國》,就因為在今天的中國發(fā)生了在一般人看來水火不相容的事情,但是中國人做到了。第一,經濟全球化是在西方主導下進行的,中國要加入到這個浪潮當中,但中國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沒有成為西方的依附,沒有加入任何國家集團,沒有和任何國家結盟,他認為這是水火不相容的。第二,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中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能把中國的社會主義政治理念和市場經濟組合到一起,他認為這也是水火不相容的。第三,中國是一個古老文明大國,有沉重的歷史包袱,但今天的中國卻處處充滿活力,一個城市一兩年以后你再去就不認識了,他認為中國是把水火不相容的事情融合到了一起。他還講到這樣一句話,中國的激動人心不在于中國的經濟產值和物質上所取得的開天辟地的令世界吃驚的事情。中國的偉大不在于中國的機場、中國的鋼鐵、中國的煤炭、中國的石油、中國的糧食、中國的科學、中國的G D P、中國的外貿市場、中國的資源,中國之所以激動人心,中國之所以把水火不相容的事情組合在一起,中國之所以是一個淡色的中國,是因為中國創(chuàng)造了一個嶄新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新的生活方式,這個生活方式將對世界歷史產生長遠影響。
回顧人類歷史發(fā)展有過三種模式,第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民主模式,第二種是德國、日本、意大利的軍國主義的法西斯模式,第三種是以蘇聯為代表的計劃經濟的中央集權模式。對這三種模式,西方人士認為,德國、日本、意大利的法西斯模式已經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把它埋葬了,蘇聯的中央集權模式在蘇聯解體后也不復存在了,美國的民主模式在西方理論家看來也有問題了。2 0 0 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讓他們看不到出路,整個西方經濟出現蕭條,如果不到國外去很難有一個認識。2 0 0 8年,我作為中國歷史代表團副團長到歐洲荷蘭去申辦新一屆世界歷史大會。投票的結果是中國勝出,下一屆世界歷史大會在中國召開。這是一百多年來世界歷史大會第一次走出歐洲,第一次到一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召開。那次大會上我們發(fā)言,講中國文化,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中國歷史學,整個會場鴉雀無聲。我們想緩和一下氣氛,就說我們在這里鄭重通告,如果大家投票來中國開會,我們至少會免費提供三次豐盛的午餐和晚餐,結果全場熱烈鼓掌。當時我以為是起哄,散會后有很多人找我們報名,我說兩天以后才會報名,不要著急,他們說我們今天就要報名,不要把我趕走。我們在荷蘭開會,阿姆斯特丹大學一位講師說他一個月到父母家吃一次正式的午餐,平時就是一個三明治,一個漢堡包,一杯果汁。所以金融危機究竟是信任危機、財政危機,還是資本主義制度出現了危機,在西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所以有些理論家講,人類社會歷史上三種發(fā)展模式都不行,蘇聯不行,德國意大利日本也不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中國,中國道路,中國模式。我們自己不提中國模式,但世界上很多人都在提了,世界諸多人士在討論什么是中國道路。我們講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無獨有偶,前幾年中國領導人去俄羅斯交流,在俄羅斯科學院舉行的歡迎晚宴上,有一件事情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這個晚宴上,一位年紀很大的俄羅斯教授舉手要求發(fā)言,宴會主持人起初不讓他發(fā)言,他說我一定要發(fā)言,今天難得有那么多中國朋友在現場,我一定要把我想說的話說出來。我們就請他發(fā)言。他說,西方整天提出所謂“中國威脅論”,西方人說中國占有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市場,中國經濟發(fā)展那么快,需要越來越多的資源,把全世界資源都聚斂到了中國,這是“威脅”。這位俄羅斯教授接下來說,這是謊言,是西方人明知道這不是威脅但他們偏要說是威脅,如果真是威脅,那是什么威脅呢?就是中國找到了一條為全世界發(fā)展中國家解決自己的問題的道路。這條道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里沒有,列寧的著作里沒有,毛澤東的著作里也沒有,但是中國的確在走一條歷史上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中國也確實取得了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取得的成就。他強調說,西方大國的一統(tǒng)天下不復存在了,西方要當世界的警察,美國要做世界的主人,建立世界政府,這些都不會實現。
近代以來的中國與世界發(fā)生了三次碰撞,被迫打開了國門,但是一次次失敗了。搞君主立憲失敗了,搞資本主義也不行,最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新中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發(fā)展,但是在曲折中發(fā)展。2 0世紀9 0年代,整個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西方人發(fā)現了中國如此激動人心,我們用自己的實踐和行動,為世界歷史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發(fā)展作出了貢獻,造就了我們今天正在經歷、正在發(fā)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仡櫧詠淼闹袊褪澜?,我們把一些事情歸結一下,可以看出一些規(guī)律性的事情和規(guī)律性的現象。這種客觀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資本主義要戰(zhàn)勝封建主義,社會主義要戰(zhàn)勝資本主義,這是漫長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畢竟剛開始,在這個過程中畢竟有挫折、有失敗,但這樣一個進步的趨勢、這樣一個歷史大潮,是不可改變的。
同學們都知道社會主義理論,大約有一百多年,社會主義還處于萌芽期。如果按照一百年來算,它不過是個七八歲的孩子,社會主義還處在童年期。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有了挫折,出現了問題,很正常,何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世界指明了方向,讓社會主義重新煥發(fā)了生機。所以,縱觀近代以來的中國和世界,可以看到世界歷史的進步趨勢是肯定的,就是任何一個人在選擇自己的道路時,應該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歷史發(fā)展的方向結合在一起。2 0世紀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一些人,他們把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作為自己的人生選擇,后來成為歷史發(fā)展的選擇。人的才華、人的才智、人的學識一定要和歷史發(fā)展的方向保持一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同學們今天處在人生最美好的中學時期,我希望通過今天粗略地了解近代以來的中國和世界,使同學們更自覺地把自己的人生選擇,與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和方向,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同學們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在未來的歲月里,一定會為自己的民族和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以上是于沛同志于2012年5月25日在南開公能講壇上所作的報告,本刊登載時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