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昭通學院,云南昭通 657000
語言學研究的語境理論構建
王瓊
昭通學院,云南昭通 657000
在語言學的研究過程中,很多問題都跟語境有關,語境是語言學家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來的一種重要的因素,語言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進行語境理論的構建。通過對語言學研究中的語境理論構建的分析,可以得出:新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堅持開放性、動態(tài)性以及交互性發(fā)展。
語言學;語境;理論構建
語境是一種理論的構建,是抽象的,不包括任何可能出現(xiàn)的環(huán)境因素,語境理論的構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語言學的發(fā)展,同時也可以看到語言學的發(fā)展趨勢。
在現(xiàn)代語言學研究過程中,語境一般是指單個語言項目前后毗鄰的語音、詞或短語,與語言的外部環(huán)境基本沒有關系,這種語境構建可以說是一種內向的語境構建,涉及的范圍比較窄。西方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認為語言形式本身是交際中傳達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無論是什么交際問題都可以通過語言進行闡述解釋,但是語言之外的語境呈現(xiàn)一種復雜、不確定的現(xiàn)象,語境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東西。喬姆斯基提出語言學要研究的是對人腦中的各種語法進行內化,內化的語言并不是各種句子之間的集合,而是能夠生成不同語法句子的能力。在隨后的研究過程中,由喬姆斯基開創(chuàng)的生成語法學成為語言學研究過程中的主流,將語言學研究過程中的語境排除之后,進行語言的研究就變得比較簡單,相對于語言系統(tǒng)各種豐富的形式結構而言,外部的語境比較復雜。但要完全將語境與語言研究進行脫離,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隨著內向語境理論構建的研究與發(fā)展,語言學研究人員同時將眼光放到了外面,出現(xiàn)了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的概念。這兩種概念的提出,超出了語言內部的語境界限,使得語境的構建過程包含了更多的外部特征,在隨后的語境理論構建研究中,有學者提出了新的理念,即將語言之外的很多情景都被看成是與語言中的各種文字一樣重要的的因素,語言學研究過程中又多了一個新的內容,即要將語言內外的各種要素進行有機結合。他們認為人在進行交談時,其話語不能脫離他所生活的環(huán)境以及背景,對于語言學的研究,應該要與外部世界相結合。
語境的構建中,會產生很多語境層次,其中最高的層次就是文化語境。語境中的每一個層次都可以進行相應延伸,從而構成更多層次的語境,語境構建可以說是語言發(fā)揮相應作用的一個重要基礎。在語境理論構建的研究過程中,被繼承的思想就是馬林諾夫斯基和弗斯的語境思想。隨后出現(xiàn)的功能主義取向的語言學也是當前語言學研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功能主義取向的語言學研究中,將語境進行了重新的定義,認為語境是各種文本在開展過程中所依賴的整個環(huán)境,還試圖將語境中的多種因素進行抽象和概括,從而能夠概括出一些能夠被語境所共有但又獨立于語境的變量。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語境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理論構建,其內涵變得越來越豐富。
隨著語境理論構建研究的發(fā)展,很多學者將傳統(tǒng)理念進行了革新。傳統(tǒng)觀念中的語境僅僅是為語言服務的,是一種背景。在現(xiàn)代化研究過程中,語境與語言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語境和語言是相互影響的,也是相互促進的。一般說來,語境對語言的表達形式具有決定的作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能夠形成一種特殊的語境。研究者們試圖在語境與語言學之間建立起相應的對應關系,希望能夠通過相應的情景語境對語言功能進行推測,從而對于語言結構中的語義結構進行了解,同時,也能根據(jù)語義結構對語境進行推測。在內外結合的語境理論構建中,海姆斯提出自己的觀點,語境構成主要有四個方面,即情景、參與者、文本以及語言使用過程中的各種規(guī)則等。
為使語言功能得到更好地發(fā)揮,語境構建應該向以人為本的方向進行發(fā)展,語境成為語言使用過程中的相關知識以及概念。在語言之外的任何一種因素,只有被語言使用者真正地使用了,帶入到語言使用過程中才能真正成為特定的語境。有人認為語境是語言使用者所具備的一種知識,也是語言交際能力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語言運用過程中,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比如語境包括了各種語言知識以及語言外的各種知識。
在“以人為本”的語境理論構建過程中,有學者提出了語用綜觀論,這種理論比較強調語言使用者在使用語言過程中的能動性發(fā)揮,語言使用過程是語言成分和語境因素進行有機結合的過程,也是對各種使用策略進行分析的過程。在社會心理的機制作用下,語言使用者會選擇一種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對語境進行創(chuàng)造以及改變。實際上,在語言的交際過程中,人是重要主體,語境的構建呈現(xiàn)動態(tài)的發(fā)展以及變化,語言使用者是語言使用過程中的能動者,不會受制于給定的語境,而是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語境。
維索爾倫的語境觀對語言交際者的中心地位進行了強調,強調在語言使用過程中語言與語境之間的互動作用。而“關聯(lián)理論”的研究者則從語言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來看待語境以及語言使用過程的相關性,“關聯(lián)理論”中,語境不是獨立于實際參與者的客觀現(xiàn)實之外的,而是存在于人們頭腦中的,是人的大腦對各種外界信息進行內化之后形成的一種結果。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交際者可以根據(jù)具體的交際需要,從他自己的認知環(huán)境中選擇相關的內容,臨時構建一種特定的交際語境。與語言交際相關的語境并不是包羅萬象的,更多的是交際者內化的內容,即存在于大腦之中的認知語境。從這一層面上來講,語境不是一種外在的客觀環(huán)境,而是在人的大腦中所形成的一種對現(xiàn)實世界進行認知和假設的情況。人們在交際過程中對話語進行理解,雖然需要語境的輔助,但是只需要將語境中的一些方面激活就可以,并不一定要調動全部的語境知識。
在“以人為本”的語境理論構建過程中,語言使用者在語言學研究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逐漸被體現(xiàn)出來,在各種語境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只有人在對語言進行使用時,才使得語境的動態(tài)變化得以控制。在外部世界環(huán)境中,究竟哪些因素可以成為語言交際過程中的語境,取決于人的選擇?!耙匀藶楸尽钡恼Z境理論構建超越了語境與語言之間的對立,將語境和語言視為一個整體,認為語境是在人與人之間開始交際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而且隨著交際過程的不斷發(fā)展,語境也開始不斷構建和交換。語境和語言的使用都是以對方為前提的,在語境上進行語言的使用能夠豐富語言的內涵,在語言基礎上構建語境,能夠結合實際的語言交際情況構建合適的語境理論。就語言本身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特性,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就可以生成語境。語境與語言是兩個不可分割的概念,不能片面地關注語言而忽視了語境,也不能忽視了語言只去研究語境。從語言使用者的角度來看,語言和語境是統(tǒng)一的,這種觀念對于傳統(tǒng)的將語境和語言當做是獨立系統(tǒng)的觀念是一種很大的挑戰(zhàn)。
[1]樊莉囡.論順應性語境構建與元語用意識凸顯[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5).
[2]王麗群.言語交際中的語境移位與認知理解[J].湖南社會科學,2009,(5).
[3]章淮平.話語的語用含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4,(3).
[4]張堯.淺析口頭交際中的明示與語境效果的獲得[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4).
[5]楊子.言語交際的關聯(lián)優(yōu)選模式及其應用[D].復旦大學,2008.
責任編輯:王春艷 董躍進
Context Theoretical Construct in Linguistics Study
WANG Qiong
(Zhaotong Institute,Zhaotong Yunnan 657000)
In the study of linguistics,many issues are related to the context.The relevant contex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bstracted out from the actual scenario by linguists.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linguistics study is how to construct context theory.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building of context theory and suggests that open,dynamic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 advocated in the new era.
linguistics;contexts;theory building
H017
A
2095-5537(2014)04-00061-02
2014-05-08
王瓊(1967—),女,漢族,云南省鎮(zhèn)雄人,昭通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語言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