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清++吳萍
日趨發(fā)達的影視傳播媒體,讓當下兒童的閱讀生活多被流光溢彩的圖像、形象逼真的畫面所占據(jù)。面對視覺文化時代,人類閱讀介質的變化,一些人試圖借助現(xiàn)代影像技術的力量將以語言和文字為中心的傳統(tǒng)閱讀形式取代,從而達到閱讀活動“視覺影像化”的目的,因而以往占主導地位的傳統(tǒng)印刷文本逐漸有被新興的視覺影像所取代的趨勢?!皥D像文化的興盛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一道獨特的歷史景觀,它顛覆了文字的霸權,使文字淪為影像的附庸,人與現(xiàn)實的關系也從語言轉向了圖像,使傳統(tǒng)閱讀方式在日益蓬勃發(fā)展的圖像文化時代下受到新的視聽媒體的沖擊,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危機?!盵1]我們面對逐漸被弱化的傳統(tǒng)閱讀,在焦慮之余不能悲觀地認為傳統(tǒng)閱讀應該讓位于更直觀、更逼真、吸引力更強的視覺影像閱讀,而應該力主弘揚紙質閱讀傳統(tǒng)。
一、相關概念的解析
1.傳統(tǒng)閱讀與兒童傳統(tǒng)閱讀
王晨在《傳統(tǒng)閱讀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意義》中對“傳統(tǒng)閱讀”的內涵作以下解釋:“一指通過解讀紙質文本文字來獲得意義的傳統(tǒng)閱讀方式,二指對傳統(tǒng)文學名著的閱讀”[2]
在本文中我們將“兒童傳統(tǒng)閱讀”理解為兒童通過紙質載體對印刷文本的閱讀,認為“兒童傳統(tǒng)閱讀”是以文字(包括圖像)符號作為閱讀載體,讀物中的文字和圖像以靜態(tài)的形式展現(xiàn)在兒童的眼前,兒童通過解讀紙質文本的方式來獲取閱讀信息的過程。
2.視覺文化背景下的視覺影像閱讀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視覺文化”、“讀圖時代”等一系列關乎“影像”、“圖像”的詞匯也隨之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貝拉·巴拉茲(匈牙利電影理論家)在《電影美學》一書中首次使用了“視覺文化”一詞,指出“視覺文化”是指“只通過可見的形象來表達、理解和解釋事物的能力。[3]趙維森又將“視覺文化”定義為:“以影視圖像符號作為基本表意系統(tǒng),以憑借光電信道的影視及電腦多媒體作為傳播介質,與傳統(tǒng)印刷文化相對應的新型的文化藝術形態(tài)?!盵4]
正是這種新型的文化形態(tài)的發(fā)展和繁榮,催生和帶動了視覺影像閱讀熱潮。筆者認為,所謂的視覺影像閱讀是視覺文化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是以影視圖像為主要的閱讀素材,憑借電視、電腦等媒介來獲取閱讀信息的一種閱讀方式。視覺影像閱讀以其直觀性、形象性等特點吸引了讀者的眼球,是一種與傳統(tǒng)的紙質文本閱讀截然不同的一種閱讀方式。視覺影像屬于立體化的知識載體,是影視技術與文字讀物的綜合產(chǎn)物,它以動態(tài)的形式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
二、兒童傳統(tǒng)閱讀的現(xiàn)狀分析
在視覺文化洪流的沖擊下,兒童也順勢進入了新的閱讀天地。不難發(fā)現(xiàn),以解讀語言文字符號為中心的紙質讀本在小讀者視野中逐漸淡出,兒童對動態(tài)圖像的青睞遠遠超過了對靜態(tài)文字圖畫的關注,以往占主導地位的傳統(tǒng)印刷文本大有被新興的視覺影像素材所取代的境遇。近年來,人們借助紙質文本的閱讀活動頻率一直呈現(xiàn)下降趨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從2012年9月開始全面啟動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對我國70周歲以下的0—8周歲、9—13周歲、14—17周歲和18—70周歲四個年齡段人群進行調查,在調查內容上,增加了對手機閱讀和電子閱讀器閱讀等數(shù)字化閱讀載體的考察,在2013年4月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發(fā)布初步的研究成果: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39本,其中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77%;對未成年人圖書閱讀量的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我國14—17周歲未成年人課外圖書的閱讀量最大,為7.96本,比2011年的10.68本降低了2.72本;9—13周歲未成年人人均課外圖書閱讀量為6.04本,比2011年的7.24本降低了1.20本;0—8周歲兒童人均圖書閱讀量為3.85本,比2011年的5.40本下降了1.55本,綜合三個年齡段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5.49本,2012年未成年人群的圖書閱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這一情況必須得引起社會各界重視。
視覺影像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倡導兒童繼續(xù)保持紙質閱讀的傳統(tǒng):其一,紙質文本閱讀是讀者對文學表征的間接形象品讀、感悟、思考的過程,處理高度凝煉的文字遠比處理簡單化的“圖像信息”更能充分刺激調動大腦功能;其二,文字符號是一種特殊的媒介,它有著其它媒體形式無法替代的感染讀者情緒、激發(fā)想象力、促進思維發(fā)展等的作用,兒童讀物的文學性對兒童精神世界的感染,需要兒童通過對紙質文本的閱讀,從圖文中認識、領悟。其三,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三維圖像加音效的影像閱讀,兒童從視覺影像中直接獲得豐富多彩的信息,這種獲得信息的形式取代了兒童閱讀思考想象的過程,撲面而來的生動影像慢慢地會使兒童疏于識字、懈于思考,久而久之甚至還會使兒童懼怕那些需要通過思考才能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為此,我們力圖重申兒童閱讀紙質讀物的重要意義。
分析兒童傳統(tǒng)閱讀出現(xiàn)的問題,需要正視以下問題:
第一、語文教育中對兒童閱讀教學的重視力度不夠,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到位
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不能充分的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教師沒有能夠真正走進學生的閱讀生活去真實了解孩子的課內外閱讀狀況,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將自己對教材中文學作品的主觀感受強加于學生頭腦,兒童喜歡和需要的閱讀內容及形式并沒有得到應有關注和重視。隨著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直觀的多媒體教學也深受教師的青睞,很多老師完全依賴多媒體,習慣用集中了大量圖文、聲像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小學生也不自覺地接受著視覺影像的熏陶,久而久之,學生也難以從直觀形象的屏幕中抽身回到相對抽象的紙質文本的解讀活動中來。除此之外,老師在指導學生選擇讀物時,也過于注重圖書的教育性。[5]兒童對紙質文本的閱讀興趣及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第二、兒童傳統(tǒng)閱讀活動過程缺少家長的有效參與
兒童的課外閱讀主要在家庭中進行,家長的積極參與對兒童傳統(tǒng)閱讀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從兒童讀物的選擇來看,據(jù)調查,“家長對兒童讀物價值的認知有失偏頗、家長對暢銷品牌兒童讀物的盲目追捧、家長對兒童讀物內容的選擇不夠全面、家長在書店選購兒童讀物時存在困惑等”。[6]另外,家長對兒童讀物的選擇還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家長也被兒童讀物市場里流光溢彩的視覺影像讀物所吸引。兒童讀物直接關系到兒童對閱讀方式的選擇,由于兒童還未具備良好的自主閱讀的能力,更多的時候是聽從于父母的安排或者是帶有很大“隨意性”的閱讀。endprint
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除了從物質方面為兒童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料和可以自由閱讀的空間外,還應該從心理和精神環(huán)境入手營造一個有利于孩子閱讀的良好氛圍。然而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很難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甚至會出現(xiàn)忽視孩子的現(xiàn)象。例如,孩子正在看書,而家長在旁邊看電視、肆意聊天等,這些行為都會給兒童的閱讀活動造成不良影響。
第三、社會對兒童讀物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
兒童讀物市場上很多都是以經(jīng)濟利益為目的而開發(fā)兒童讀物,其中不乏趣味低俗、內容淺薄、價值取向偏差的影像讀物。就算有一些著名的傳統(tǒng)讀物,其呈現(xiàn)的內容及形式不能夠滿足小讀者不斷更新的閱讀需求。對于這種情況,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致使一些“灰色讀物”不斷泛濫,使得小讀者們對傳統(tǒng)閱讀的興趣慢慢被磨滅。
除此之外,社會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不能滿足兒童的閱讀需要。據(jù)調查:“目前我國全國公共圖書館藏書僅4億冊,人均0.3冊,遠低于國際圖聯(lián)人均2冊的標準。全國公共圖書館一年的購書經(jīng)費,人均不足0.3元。特別是要支撐全民閱讀活動展開的公共資源并沒有享受到經(jīng)濟繁榮的陽光普照。人口在不斷增長而公共閱讀資源沒有得到及時補充,人們看什么?”[7]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并沒有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而得到相應發(fā)展,其中的兒童讀物當然也沒有得到必要的充實。所以相關部門有義務承擔發(fā)展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特別是增加兒童讀物的責任。
三、解決兒童傳統(tǒng)閱讀弱化問題的策略
視覺影像閱讀活動的繁榮并不意味著傳統(tǒng)紙質文本閱讀方式的終結,因此,我們應該在加強對兒童傳統(tǒng)閱讀關注的同時呼吁人們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傳統(tǒng)閱讀的不可替代之價值。另外,還應該針對當下影響兒童傳統(tǒng)閱讀的不良因素,積極探討改進的策略,使傳統(tǒng)閱讀活動在兒童的生活世界里重新確立相應地位。
(一)語文學科教學引領兒童開展傳統(tǒng)閱讀責無旁貸
1.語文教師在閱讀活動中扮演好“特殊閱讀者”的角色
教師是兒童閱讀活動的重要引導者?!墩Z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9]這里所提及的閱讀應該側重于紙質文本的閱讀。要求語文教師視學生為閱讀活動的主體,無論是對教科書文本的解讀還是對課外讀物的閱讀,教師應該給學生以獨立品讀的空間,珍視學生獨特的理解、感受和體驗,學生在這個閱讀過程中收獲愉悅之后會產(chǎn)生進一步閱讀的動力,形成對傳統(tǒng)閱讀活動的濃厚興趣。因此,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是引導、組織的“特殊閱讀者”的角色。
2.讓學生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材是一種特殊而重要的紙質閱讀材料,解讀文本無疑是師生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皩W生閱讀課文,是課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課文信息的加工者,總會以各種形式繼續(xù)著作者的創(chuàng)作,實現(xiàn)著作品的價值?!盵10]這一過程不僅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展開充分的想象,也對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適當?shù)姆椒ㄒ龑W生走進文本、展開豐富想象、激起閱讀興趣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五冊《聽聽,秋的聲音》這篇課文時,講到“大樹抖抖手臂,唰唰,是大樹告別的聲音”、“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時,教師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思考這些場景并展開想象:“同學們,樹葉現(xiàn)在就要和大樹分別了,大家想象一下,樹葉會以怎樣的方式和大樹告別呢?大雁又在和白云叮嚀著什么呢?”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有人說:“樹葉像蝴蝶一樣飛舞著,深情地跟媽媽道別,媽媽,你要照顧好自己”;還有學生以擬人的方式說:“親愛的白云,明年春天再見……”。學生將抽象的語言文字,通過聯(lián)想的方式感受具體的形象,將語言文字、情境畫面融為一體,語文學習成為一種生命體驗的過程,一堂課下來學生們感受到一種美的享受,直至下課也意猶未盡。
3、設立班級讀書角,開展讀書活動,倡導學生重視傳統(tǒng)閱讀
班級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要引領學生在傳統(tǒng)紙質“書?!敝绣塾?,建立班級圖書角,倡導學生們自愿分享紙質讀物到班級圖書角,使同學都有機會閱讀到更多的讀物;另外,要定期對“圖書資源”的利用效率和閱讀成果進行檢查,組織開展讀書活動,交流讀書感受,分享讀書心得,讓學生在班級圖書角中走進閱讀、快樂閱讀、愛上閱讀。
另外,還要盡量避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不合理使用使學生陷入“淺閱讀”的境地。
(二)親子閱讀營造傳統(tǒng)紙質閱讀的氛圍
為兒童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牽引兒童從“屏幕”回歸“書本”。在家庭陳設中留出“圖書角”,通過買書、整理書柜等形式感受到書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甚至有意地創(chuàng)造全家閱讀的機會、開展閱讀討論等,讓讀書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有意識地減少看電視的時間,牽引兒童從“屏幕”回歸“書本”。另外,還要為兒童營造一個安靜愉悅的閱讀氛圍,盡量不在兒童閱讀的時間看電視,也可以抽時間多看看報紙、書籍等,無形中為兒童樹立“愛讀書”的榜樣。
由于視覺影像閱讀很具有吸引力,很多兒童容易入迷,父母要對兒童進行視覺影像閱讀的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合理地分配“讀紙”和“讀屏”的時間,并倡導“讀紙為主”。這些活動有助于兒童回歸紙質閱讀。
(三)積極發(fā)揮社會力量的作用,為兒童回歸紙質閱讀做好服務
首先,凈化兒童讀物市場。有關部門應嚴格兒童讀物(包括影視作品)出版制度,通過嚴格審批,杜絕只追求商業(yè)利潤而忽視兒童文學審美特性的紙質讀物面世;對于經(jīng)典的兒童文學的出版應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讓兒童擁有更多屬于自己的、喜歡的課外讀物。
其次,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倡導“全民閱讀”,有關部門加大宣傳與要求,在全社會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輿論氛圍和文明風尚。
再次,加強社會公共圖書館建設,讓中小學生課余時間有充足的活動場所開展紙質閱讀活動,并且有充足數(shù)量的優(yōu)秀的兒童讀物作保證。
視覺影像閱讀在視覺文化背景下的發(fā)展勢如破竹,對兒童傳統(tǒng)紙質文本閱讀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我們只有正視這種危機,認真審視影響兒童傳統(tǒng)閱讀行為的消極因素,積極探討行之有效的對策,才能使陷入“尷尬”境地的傳統(tǒng)閱讀活動重新得到應有的重視,才能幫助兒童從傳統(tǒng)閱讀活動中重新找回一份獨有的樂趣。
注釋:
[1]劉玉舒.圖像文化時代下的傳統(tǒng)閱讀的生存境遇[J].安徽文學,2008,(8):344—346
[2]王曉晨.傳統(tǒng)閱讀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意義[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s1):102
[3]匈.貝拉.巴拉茲.電影美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79,2:第22頁
[4]趙維森.視覺文化時代人類閱讀行為之嬗變[J].學術論壇,2003,(3):127—131
[5]郭麗.兒童早期閱讀讀物的選擇與指導策略[J].社科縱橫,2011,26:300-301
[6]王青.家長選擇兒童讀物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7]張英.橫看成嶺側成峰——解讀第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J].圖書館建設,2007,(1):33-35
[8]楊靜.淺析讀書與讀屏的閱讀取向[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90—92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10]莫建芳.“超文本”閱讀教學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7):131
(張彥清 吳萍 云南蒙自紅河學院 圖書館 6611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