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丹
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或是完全對管理錢財沒有概念,這不能怪孩子沒天賦,多半是家長的責任。好觀念和好習慣都需要從小培養(yǎng)。
買賣游戲是個好辦法
四五歲的孩子可能還無法理解“錢能生錢”的概念,可以從認識錢幣、反復進行簡單的交易游戲、低價物品的實際購買經(jīng)驗開始,慢慢幫他建立對貨幣的認識。比如,可以在購物時帶上孩子,給他10元錢,讓其自己看價格標簽,決定買什么。每選擇一種東西,就可以做一次數(shù)字大小的比較。
學管錢,從心愿賬戶開始
給未滿18歲的子女開一個銀行賬戶。零花錢是賬戶資金的第一來源,告訴他把平日的零花錢省下來,存到心愿賬戶里,某天想買東西但錢又不夠時,可以動用賬戶里的錢。賬戶的收入來源還可以是“打工”收入,也可以是長輩給的壓歲錢,或者是孩子自己通過賣廢舊物品等方式賺來的錢。
而賬戶的支出一般只能用在買零食或父母同意的開銷上。等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以后,開始一起討論做預(yù)算。每年過完春節(jié),把壓歲錢的總額和銀行賬戶的總額計算出來,然后列出預(yù)算,今年有什么消費計劃,各自多少額度。
如果孩子亂花賬戶里的錢
剛開始孩子會亂花是正常的,只要讓孩子承擔亂花的后果——一段時間內(nèi)沒有錢花,他們就容易接受計劃開支這件事。家長不必因為孩子亂花錢而焦慮,幫他建立合適的界限就可以。如果孩子因此變得小氣計較,說明你的方法有問題。是否和孩子過多地強調(diào)了金錢的好處?有沒有讓他體驗到幫助別人和分享的快樂?如果沒有,是家長的失職。要注意并非花費少就好,在家庭承受范圍內(nèi),仍要鼓勵孩子分享。
幫他分清想要的和需要的
你可以通過提問讓他知道想要和需要的區(qū)別:要買的東西是什么?用它做什么?這筆錢花了會對你有什么影響?得到了東西有什么好處?如果不買會有什么影響?不斷地提問能促使孩子不斷地想買這個東西的理由,直到說服你為止。你還可以幫他建立一個“想要程度分級制”,按照程度來決定先買哪一個。
講故事,效果最好
連大人看著都很頭疼的復雜概念,要讓孩子接受并感興趣,故事仍然是目前看來最好的表達形式。舍費爾用“會下金蛋的鵝”的故事來說明要儲蓄才能獲得這只鵝,儲蓄的利息就是鵝每天下的金蛋,但是如果太貪心,等不及把金蛋積攢起來就把鵝殺掉,金蛋就再也不會有了。
你同樣可以用他們熟悉的故事主角給孩子編寫故事,去解釋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基金。
把心愿變成具體的目標
具體的目標能讓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孩子為了達到目標,更愿意克服眼前的懶散和無序,排除其他不利于目標實現(xiàn)的干擾因素。
兒童理財啟蒙讀物《小狗錢錢》里面,12歲女孩兒吉婭為了實現(xiàn)自己去美國短期游學的夢想,開始尋找賺錢的機會。她把一張印有自由女神像的圖片貼在存錢罐上,每天提醒自己多存錢、少花錢。10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有很多個心愿,可以鼓勵他們把那些需要錢才能達成的心愿全部都寫下來,并一條一條篩選,最后留下最想實現(xiàn)的、最重要的愿望,作為目標。
分配手里的錢
家庭每月的收入要有比較安全的分配比例,而對孩子來說,消費主要是零花,不是生活必須。因此孩子賬戶里的錢可以把較大比例用于投資和儲蓄,小部分用于消費。如果完全不許孩子掌管零用錢,他就不能參與實際消費,對他們認識錢、運用錢的能力不利。如果一直不給他消費的機會,也會造成他對投資的意義產(chǎn)生懷疑。你還可以在和孩子商量之后,用他賬戶里的部分金額去買基金等投資品。
虧損能讓孩子理解風險
虧錢的時候是風險教育的最好時機。孩子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資產(chǎn)變動,他們會看到1個月內(nèi)的股票下跌,跟之前3個月賺到的總和差不多。此時你可以把這些理念傳遞給他們:利益伴隨著風險同在,虧錢或許是因為市場下滑,或許是判斷有誤。這是學投資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只有正確的思考和判斷、不被眼前的變化迷惑才是最重要的。
(摘自《幸福家庭》2013年1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