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
在與配偶、子女、朋友、自己這幾種相處關(guān)系中,求完美是一種最不完美的相處方式。凡求完美,必有傷害。
求完美的本質(zhì)是不寬容,即使面對自己。
要求配偶完美,愛情難以長久;要求孩子完美,成長難以健康;要求朋友完美,友情難以為繼;要求自己完美,生命不能自在。
求完美是一種幼稚心理,也是一種自私心理;它使周圍空氣僵硬,氣場混亂;目標雖然指向美,客觀上卻打亂了生命中許多和諧秩序,其中的“自以為是”宛如一把生硬的利刃,既傷人也可能自殘——求完美的人,到頭來總是讓他人和自己傷痕累累。
人是有靈性的生物,之所以成為萬物主宰,就在于它的獨立性和豐富性。我們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制作一把精美無比的椅子,卻不能制造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因為他不是你,他是獨一無二的;你也不是他,你的模子套不到他的身上。
如能悟得不完美是生命的必然,則不必再求完美。人類如蟻,人生如夢,如若不能奉“幸?!睘樽罡呷松既?,又怎能悟透此生的意義和使命?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人無百歲生,常懷千年憂。生命中的有緣人就那么幾個或十幾個;幾十年彈指一揮間,生命苦短,人生險峻,彼此愛著尚且不夠,何來多余時日互相折磨?
求完美是一種思維缺陷,反之則更為健康。
接納配偶的不完美,能讓彼此幸福又放松;接納孩子的不完美,能給孩子自由和寬容;接納朋友的不完美,才能享受到尊重和真誠;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可以讓自己自信而心理平衡……
老子說“大盈若沖,其用不窮”,盈,即完滿;沖,即缺憾。不完美是構(gòu)成完美生命的一部分,它是平衡力,是潛力。如何對待不完美,是上帝布置給人類的一道測試題,它最終用這道題為人們劃分了不一樣的人生。
接近完美的方式不是排斥不完美,接納不完美才是一種完美行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