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全越++彭小明
一、快樂作文教學提出的背景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2011年新《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針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弊端,“快樂作文”教學應運而生。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以教師為主體,注重教師寫前指導,寫后的批改和講評。而把學生放在從屬、被動地位,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寫作文是不小的負擔,部分學生甚至抄襲了事。由于課前未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學生寫作熱情普遍不高,部分學生甚至厭寫作文,痛苦不堪。這種“填鴨式”“滿堂灌”作文教學模式導致了大多數學生在作文的學習與寫作中沒有什么樂趣。
2011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寫自己要說的話,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作文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這是對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有力批評,同時也對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構建學生喜聞樂見的“快樂作文”教學模式,切實關注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命發(fā)展,切實把學生放在作文教學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快樂地去寫,用自己的心靈去寫,感受到寫作其實是一個快樂表達的過程。
二、快樂作文教學的涵義與優(yōu)勢
(一)快樂作文教學的涵義
快樂作文教學,就是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實施的以學生快樂和作文寫作水平迅速提高為目的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控制各種影響因素,如搜集素材的方式,交流氛圍,習作內容,師生關系,教學方法,訓練方式,及學生的學習過程等,指導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并感受到表達與交流的快樂和學習成功的快樂。
(二)快樂作文教學的優(yōu)勢
快樂作文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鞓纷魑慕虒W從制訂作文的各種寫作規(guī)劃與規(guī)則開始,就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班級總體的寫作規(guī)劃與個人的寫作計劃相一致,依托教科書制訂切實可行的自我寫作計劃,各類規(guī)則也都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通過全班學生認真討論表決而制定。
快樂作文教學寫作時一般都在課堂上完成,學生自主支配時間,下課統(tǒng)一交卷。教師只是幫助創(chuàng)造出一個風氣正、熱情高、富有拼搏意識的空間,并不時觀察調控,保障寫作活動順暢完成。
寫作是快樂的。教師為主導是快樂作文教學的又一個特征,從巧妙的督促到智慧的誘導,整個過程無處不體現教師的匠心獨運,但是教師在整個快樂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是名副其實的配角,在講臺上的時間與以往相比大大減少。更多的時間是深入學生當中,相機指導,點撥啟發(fā),這種平易近人的作風深受學生歡迎。從與老師的許多親切對話中,學生常認為他們是可以隨意交流的大朋友。教師把學生引導到自覺自主的快樂寫作階段非常不易,當然付出和回報也是以往“滿堂灌”型教師無法比擬的。
三、快樂作文教學模式的建構
快樂作文教學一經問世便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它對于傳統(tǒng)作文教學產生了重大的沖擊和影響,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去反思。
(一)制定寫作活動計劃
對學生們而言,完成一篇習作是件大事。因為它費時較長,又需一定的質量保證。以初中為例,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每學期每名學生至少完成 7 篇作文。這些作文是按照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依次排列的。快樂作文教學遵循這種序列規(guī)律。一個學期作文教學的計劃就依據它來制訂,學生們在每學期初就和教師一起制訂寫作計劃。民主地制訂作文寫作的各種計劃,解決的是學生愿意寫的問題。當學生確信必須完成自己制訂的寫作計劃時,就會群情激昂、創(chuàng)作欲望強烈,這是遵循教育科學規(guī)律的結果。有良好的寫作計劃,并且嚴格依計劃行事,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學生很樂意接受,更有利于節(jié)省寫作時間,提高寫作效率。只有寫作效率提高了,提高大面積作文教學質量才有保證。
(二)遵循作文教學原則
快樂作文教學應遵循自主性、參與性、快樂性、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性等教學原則。
自主性原則:制訂快樂作文寫作計劃時學生自己作主。每學期初在教師啟發(fā)督促下學生們獨立完成。明確每一篇作文寫作時間和具體要求,充分體現學生是作文寫作的主人。
參與性原則:計劃的制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大家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換意見,指出計劃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符合合作學習的特點。全班同學人人參與,能夠使計劃日漸成熟完善,便于操作執(zhí)行,制訂者可集思廣益,博采眾家之長。
快樂性原則:教師通過良性的暗示讓學生們達成這樣的共識:制訂計劃與完成計劃都是顯現自己文學智慧、語言能力的過程,整個過程和結果都會飽含成功的感受,會不斷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和樂觀向上的熱情。
創(chuàng)新性原則:制訂各種寫作計劃是使散漫的思緒聚合起來,這就需要個人精心設計并敢于有標新立異的精神,個人是這樣,從教師的角度講亦是這樣,新穎別致,凸顯生命力。
(三)快樂作文教學策略
1.深入生活,觸發(fā)快樂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沒有生活的積累,沒有現實的觸發(fā),學生怎能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學生寫作的源泉唯有在貼近自己生活的土壤中產生。快樂作文就是千方百計地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開拓視野,發(fā)展興趣愛好,關心不斷涌現的新人、新事、新觀點,并把這些記錄下來成為自己寫作的素材。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引導讓學生深入生活,用心觀察,投入討論,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學生主動參與、廣泛加入,才能增強興趣、活躍思維,才能快樂地寫出貼近生活的習作。
2.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快樂
快樂作文要求學生充分放松自我,充分投入到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從而寫出有真情實感的作文來。
在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適時進行讀寫結合的指導與點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與入微的品味,學生沉浸在濃濃的父子之情中。然而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雖然被父母深深的愛包裹著,但大多數同學認為理所當然,很少真切地體驗到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對“背影”的成功描寫來自對父子情誼的細心觀察和深刻體驗。趁熱打鐵,布置問題:現實生活中,你的親人為你所做的,有沒有這樣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一個特定的動作,讓你一想起來就心潮起伏,難以忘懷呢?請你用恰當深情的話語講給同學和老師聽。這樣的作文課情境設計能讓學生及時把內心感觸寫下來抒發(fā)人間親情,學生能不興趣盎然、全心投入、揮灑成文嗎?
3.體驗成功,獲得快樂
興趣就是對某種事物積極的情緒。興趣的產生,往往源于對成功期待。因此,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首先就是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其擁有一種成就感。
如何讓學生擁有成就感呢?
首先,教師要給學生一個鍛煉寫作的廣闊空間。教師要更新作文教學觀念,不能將寫作局限于一種文體或特定的要求中,教師要盡可能運用一切手段來拓寬學生的選材范圍。
其次,及時展示學生作文成果。每一次作文后,借多種渠道評選出優(yōu)秀作文。摘錄下精彩片段,并及時評講,在課堂上由學生本人或教師朗讀,給予肯定。學生通過反復激勵與比較,收獲寫作的喜悅,自然更樂于寫作。
4.同批互改,享受快樂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復、千篇一律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筆者認為要正確地對待每一篇學生習作,因為每一篇作文都是學生的心血,要學會欣賞學生的作文,因為欣賞更易于通達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享受到尊重、理解與快樂。
快樂作文還給學生一方自由廣闊的天地,給學生設置一種嶄新的表達氛圍,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從而調動他們的興奮情緒,引起他們的寫作沖動,寫出一篇篇流露真情的文章,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 快樂作文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1.快樂作文教學對接新課改,是當代作文教學發(fā)展的方向
新課改強調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學習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開展寫作學習適時實施與成功推進快樂作文教學符合《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笨鞓纷魑慕虒W的整個過程中體現著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特征。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性與主動性同時,科學地引導他們合作探究學習,使研究性學習落到實處,這與新課改理念相一致。它所體現的特色正是當代作文教學發(fā)展的方向。
2.快樂作文教學可操作性強,易于借鑒,容易推廣
快樂作文教學有模式,卻并非僵化不變,是一種操作性強的作文教學形式。接納采用快樂作文教學模式,合乎當前作文教學的新理念。首先,教師和學生容易接受,做起來簡便輕巧,見效很快。實際應用過程中深受師生的喜愛。從效果明顯上看,它充分地化解了當前作文教學走入誤區(qū)的癥結,解決了作文教學學生沒興趣、作文質量普遍不高這一瓶頸問題。又由于它與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相契合,體現學生主體性,值得借鑒與推廣。
3.持久開展快樂作文教學,學生受益的同時,教師自身素質也得到提高
快樂作文教學解放了學生,讓他們盡可能釋放出創(chuàng)造激情,作文水平普遍提高,能力迅速增強;它也解放了老師??鞓纷魑慕虒W過程中,教師作為組織者、反思者、研究者的身份更為明確,更有精力與熱情研究教學,真正收獲豐碩的研究成果。
快樂作文教學模式的建構給處于高原狀態(tài)的作文教學開辟了一塊嶄新的天地。盡管仍有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方面,相信隨著新課改以及作文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隨著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探索修正,快樂作文教學模式的研究必將給作文教學研究和實踐增添蓬勃的希望和活力。
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項目《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寫作教學模式研究》(BAA110009)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