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美萍
梅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科門診,廣東梅州 514000
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分期治療月經過少78例療效探討
藍美萍
梅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科門診,廣東梅州 514000
目的探討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分期治療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8例月經過少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以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分期治療,非經期予調肝湯加減治療;經期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對照組予戊酸雌二醇聯(lián)合甲羥孕酮序貫周期治療,3個周期后評定療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9.74%和71.80%;兩組治療前后采用月經失血圖評分比較,治療組治療后月經量為(53.46±8.96)mL,較對照組月經量(36.48±5.86)mL增加明顯(P<0.05);治療組相比較對照組其不良反應明顯減少。結論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分期治療月經過少有較好臨床療效。
中醫(yī)中藥;月經過少;分期治療
月經過少是必經、月經不調、經期推后等的常見前驅癥狀之一,長期嚴重的月經過少,甚至會造成不孕、反復流產等嚴重后果。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現代女性健康危機加重,月經過少問題越來越普遍,長此以往對女性朋友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月經過少為婦科門診常見的月經不調病,現代女性生活及工作節(jié)奏的加快,心理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以及失眠、作息紊亂、人流等擾亂了內分泌,使月經過少逐漸增多,在不孕、先兆流產等病癥中也常見此類疾病,應引起重視,盡早給予診治。由于該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為探討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分期治療月經過少的臨床療效,該研究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間,用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分期治療月經過少78例,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臨床實驗共78病例,治療組、對照組均39例,均為來該院婦科門診就診的病人,年齡均處于20~42歲間,臨床治療與觀察前均征求病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治療組基本情況:共39例,年齡均在20~41歲之間,病程3個月~3年不等,平均(12.0±0.8)個月,無宮操作史10例,宮操作史>2次16例。
對照組基本情況:共39例,年齡均在21~42歲之間,病程3個月~4.8年不等,平均(11.0±0.6)個月,無宮腔操作史11例,宮腔操作史>2次者15例。
1.2 診斷標準
診斷符合張玉珍主編的《中醫(yī)婦科學》[1]月經過少診斷標準:月經周期正常,每次行經時間<2 d,或經行時間≥2 d而月經總量<20 mL。
1.3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在20~42歲之間,符合月經過少診斷標準,自愿接受中藥或西藥治療者。排除標準:所有病例均排除妊娠、甲狀腺功能異常、生殖器官腫瘤,造血功能異常、子宮先天發(fā)育不良引起的月經過少,排除心肝腎功能不全患者。
1.4 治療方法
治療組:非經期予調肝湯加減,處方:淮山藥20 g,當歸15 g、白芍10 g、阿膠(烊化)12 g,山萸肉9 g、巴戟10 g,女貞子15 g、菟絲子15 g。經期予血府逐瘀湯加減,處方:當歸15 g,川芎10 g,赤芍15 g,柴胡10 g,桃仁10 g,紅花5 g,郁金10 g,枳殼10 g,川牛膝15 g,桑寄生10 g,菟絲子10 g。加減:腹冷畏寒者加吳茱萸8 g,肉桂(焗服)3 g;納差便溏者加春砂仁(后下)10 g、白術15 g、雞內金15 g;腰困膝軟者加杜仲15 g、枸杞子15 g。煎服法:上方頭煎加水 400 mL,煎 30 min,取汁 200 mL,二煎加水400 mL,取汁200 mL,兩煎相混,分2次飯后溫服,1劑/d,對照組:戊酸雌二醇,月經第5天開始服,1 mg/d,連服21 d,服至第11天加服醋酸甲羥孕酮片10 mg/d。治療期間兩組病人每次行經均使用同一規(guī)格同一牌子衛(wèi)生巾。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連續(xù)治療3個月。
1.5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月經量以及不良反應,該次治療中月經血量的測定采取失血圖法,所有的出血量均按照事前稱量好衛(wèi)生棉,然后失血后稱量染血衛(wèi)生棉,兩者的重量差值。再換算成失血的容積計算。密切關注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記錄。
實驗組與對照組均按以上標準記錄評分,并在每次隨訪時將記錄情況交給醫(yī)師,由醫(yī)師進行統(tǒng)計和計算。
1.6 統(tǒng)計方法
采取SPSS 19.0軟件數據包對于收集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和比較,計量性資料采取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1.7 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的制定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彼岸準》[2]以及《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3]治愈:經量恢復至既往月經量,經期3~7 d,并持續(xù)3個月以上;顯效:經量明顯增加,達到既往月經量的2/3以上,經期3~7 d,并持續(xù)3個月以上;有效:停藥后月經量增加,達到既往月經量的1/3~2/3,經期2~7 d;無效:月經量無改善,或仍少于既往月經量的1/3或經期<2 d。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采用該擬定的療效標準,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通過比較發(fā)現,兩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失血圖評分比較
兩組病人經資料后,月經血量都有所增加,但存在一定的差異,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月經失血圖量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月經失血圖量評分比較()
組別 治療前(mL) 治療后(mL)t值 P值治療組(n=39)對照組(n=39)44.767 3 48.262 0.003 0.006 tP 9.28±3.03 8.48±2.64 0.697 0.500 53.46±8.96 36.48±5.86 65.356 0.009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在接受治療期間,出現了以下不良反應:3例食欲減退、2例便溏、2例腹脹,但反應較輕不影響正常治療,因而通過改善飲食和調整服用時間來解決上述問題,并未停藥,不良反應在采取調整對策后均消失。
對照組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如下:10例乳脹、9例乳痛、6例惡心,且癥狀雖療程增加加重。
在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上看,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的高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梢园l(fā)現采用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治療月經過少是有明顯的效果的。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9.74%和71.80%;兩組治療前后采用月經失血圖評分比較,治療組較對照組月經量增加明顯(P<0.05);治療組相比較對照組其不良反應明顯減少。使用中藥治療月經過少的患者主要的機制是改善了患者的身體機能,沒有直接的調節(jié)患者的激素水平,所以在臨床的不良反應表現輕微,通過膳食的結構變換調節(jié)不會影響到治療的過程。這是該方法的主要優(yōu)勢。但是西方治療是通過激素療法對患者的體內激素水平進行調節(jié),從而導致臨床上的不良反應較大,嚴重時只能停止治療。
使用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治療月經過少效果有如此明顯主要是由于月經的產生,腎起著主導的作用,這與肝脾密切相關[4-6]。中醫(yī)治療組非經期所用方調肝湯為傅青主所創(chuàng),全方益腎柔肝,其中方中用山藥、山萸肉、巴戟以補腎中之精,阿膠以補腎水,當歸活血補血,白芍疏肝斂陰,補腎水,斂陰柔肝,腎水足則肝氣得安,肝氣安則脾氣和。經期所用方為血府逐瘀湯加減,方中當歸補血活血,川芎行氣,柴胡、郁金疏泄肝氣,桃仁、紅花、赤芍等化瘀生新,同時酌加補腎之品如桑寄生、菟絲子等,全方補腎疏肝活血化瘀。從而實現了對患者機能的整體調整,從根本上治療患者月經過少的癥狀。而西醫(yī)多采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僅是短暫通過藥物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從而實現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目的,并沒有去除患者的病灶。因而采用中藥治療其不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治療,同時患者月經血量增加量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這與許多臨床研究結果是一致的[7-8]。
綜上,對于由于患者自身調節(jié)系統(tǒng)而產生的疾病,采用傳統(tǒng)中醫(yī)療法不僅能夠有效治愈患者,同時能夠減少患者所需承受的痛苦,其臨床使用價值明顯由于西藥治療,因而在面對類似患者時,選擇治療方案時可以更多的偏向于中藥治療。調肝湯聯(lián)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分期治療月經過少有較好臨床療效。
[1]張志英.中藥周期療法治療月經過少臨床觀察 [J].新中醫(yī),2013(8): 111-112.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0.
[3]鄭莜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9-240.
[4]林曉華,金哲,于妍妍,等.基于聚類分析的月經過少中醫(yī)癥候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5(12):862-864.
[5]蔡小靜.中藥補腎調周法治療人流術后月經過少腎虛淤證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1(11):89-90.
[6]范欣生.四物湯加味治療血虛證月經過少42力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2(10):104-105.
[7]張素英.益氣養(yǎng)血湯治療氣血兩需型月經過少30例[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1):59-60.
[8]屈小會.月經過少的中醫(yī)診療思路[J].陜西中醫(yī),2013,34(6):734-736.
R711.71
A
1674-0742(2014)08(a)-0157-02
2014-04-27)
藍美萍(1981.8-),女,廣東梅州人,本科,主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