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海
(西藏民族學院文學院 陜西咸陽 712082)
論佛教造像藝術(shù)中的“尚圓”美學
張學海
(西藏民族學院文學院 陜西咸陽 712082)
在佛教的發(fā)展過程中,基于宗教思想傳播的需要,出現(xiàn)了“以像施教”的方式,形成了以佛陀為中心的豐富的佛教造像藝術(shù)。文章以佛陀造型的圓形形式為研究對象,運用文化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在圓形中蘊涵的佛教觀念,探究這種觀念形成的文化原因,表明對圓形的崇尚是佛教造像藝術(shù)的美學理想的觀點。
佛教造像;圓形;審美趣味
佛教文化中,佛祖釋迦牟尼由凡夫到成佛,終至涅槃的事跡被概括為“八相成道”或“十二事業(yè)”。所謂“八相成道”是指釋迦牟尼從兜率天降生、白象入胎、住胎說法、右脅降生、逾城出家、樹下成道、初轉(zhuǎn)法輪、雙林入滅。藏傳佛教更偏重“十二事業(yè)”,即從兜率天下降、入胎、誕生、學書習定、婚配賽藝、離俗出家、行苦行、誓得大菩提、降魔成佛、轉(zhuǎn)法輪、從天降臨、示涅槃。這些事跡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是佛教崇拜的主要對象和“像教”的主要題材,形成了以佛、菩薩、度母、護法神等為形象的豐富的佛教造像系列。由于釋迦牟尼在佛教中的獨特地位,佛陀在整個佛教造像體系中也就處于中心地位。因而,在佛教藝術(shù)中“佛陀的藝術(shù)形象是世界上創(chuàng)造得最多也是最具虛構(gòu)性的藝術(shù)形象?!盵1]佛教在不同地域的傳播過程中,佛陀的形象有著豐富的變化,但出于宗教崇信的需要,依然保持固定和規(guī)范的模式,其中佛陀在造型藝術(shù)中形狀特點的程式化最為突出。本文以佛陀造型的圓形形式為研究對象,運用文化分析的方法,試圖揭示在圓形形式中包涵的佛教觀念,探究這種觀念形成的文化原因,表明對圓形的崇尚是佛教造像藝術(shù)的美學理想的觀點。
從歷史上看,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北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凈飯王的兒子悉達多·喬達摩創(chuàng)立了佛教。佛教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兩個派別。小乘佛教以個人解脫為目的,認為佛陀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具有超常的人格品質(zhì)和智慧,是先覺者、導師。而大乘佛教則把他神異化,奉為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主宰者,竭力主張造像崇拜。所以佛教的早期雕塑和繪畫多采用象征、暗喻的方法,來表現(xiàn)佛陀的生平和事跡。“早期的窣堵坡雕塑中,沒有佛陀的偶像,他的存在是通過一些象征物來表示的。例如,一匹馬(代表拋棄王子生活),一棵樹(代表悟道),一個車輪(代表他的第一次宣道),窣堵坡(代表他的逝世和涅槃)?!盵2]象征性的藝術(shù)方法選用佛陀生平中的典型物象,暗示釋迦牟尼覺悟成佛、傳教說法的過程,突出佛教獨特的創(chuàng)教歷程。而佛陀本人形象的缺失,一方面說明佛陀在這時并沒有獲得像后期在大乘佛教中作為神靈偶像崇拜的價值,另一方面說明在大乘佛教中出現(xiàn)的大量的佛陀形象僅為藝術(shù)虛構(gòu)和純粹的想象。為普度眾生,“以像設(shè)教”宣揚佛教思想,才出現(xiàn)了以佛陀為中心的佛教造像體系。從宗教信仰的角度來說,佛教徒們相信:釋迦牟尼在世之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畫像和雕刻像。據(jù)扎雅《西藏宗教藝術(shù)》說,影堅王召請佛陀釋迦牟尼,為他畫像,佛陀答允說“在我的畫像下面,還要畫上互相結(jié)合便能生成世間一切現(xiàn)象的內(nèi)情世間眾生發(fā)生狀況之十二次第圖;在內(nèi)情世間眾生發(fā)生之狀況之十二次第圖下面畫上佛法的勸善經(jīng)。”[3]這就是著名的生死輪回圖。出于宗教信仰的需要,在佛教史上出現(xiàn)了許多類似的說法。比較兩種關(guān)于佛陀造像的說法,無疑前者更有說服力。
佛陀的繪畫和雕刻作為宗教藝術(shù)品,是信徒崇拜的象征物,他們相信通過崇拜這些象征物來獲取善業(yè)功德。因此,從藝術(shù)的角度來看,佛教造像具有的豐富形狀與色彩,即它具有的審美價值,是以宗教的象征意義為基礎(chǔ)和前提的。“所有的宗教藝術(shù)品都被統(tǒng)稱為‘古松突丹’(可以理解為佛像、佛經(jīng)和佛塔—譯者注)。藏語的‘丹’意思是‘支持’、‘支撐’……‘丹’的宗教含義是幫助崇拜者記憶或回憶起宗教藝術(shù)品的象征所在,即宗教藝術(shù)品所代表的真正的佛或神靈。因而‘丹’為神佛所依。舉例來說,所有表現(xiàn)佛、神靈或圣者的雕塑皆屬于‘古丹’(對神佛身體的記憶);所有的文字著作皆屬于‘松丹’(對佛語的記憶);與宗教修習直接相關(guān)的所有物品,如佛塔,壇城等等皆屬于‘突丹’(對佛之思想、意念的回憶)?!盵4]所以,佛教的造像,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刻,作為宗教崇拜的對象都要按照規(guī)定的尺寸比例準確地制作出來才合乎要求。只有符合這些尺寸比例要求的造像,才能實現(xiàn)崇拜者對佛法的忠誠,藝術(shù)家因此才能獲得善業(yè)功德。這是佛教藝術(shù)品最重要的特點,也使之與單純的藝術(shù)品區(qū)別開來。
佛陀是佛教崇拜體系的中心,人們把一切美的特征和善良的品性都賦予佛陀的形象上,就在造像形式中表現(xiàn)出了對于圓形的崇尚。佛教經(jīng)典說,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突出佛陀不同尋常的特點,而這些形式的特點成為佛陀造像的指導思想。所謂“三十二相”,又稱“三十二大人相”是印度佛教中佛陀不同凡響的三十二種奇異突出的特點。“這三十二美好之相中,形圓是整體特點。據(jù)《三藏法教》卷四十八,‘三十二相’中與‘圓’有關(guān)的描寫有‘足跟滿足’,‘踵圓滿無凹處’,‘足背高起而圓滿’;‘股肉纖圓’;‘肩圓滿相,兩肩圓滿而豐腴’;‘兩足下、兩掌、量肩并頂中,此七處皆豐滿無缺陷’等。”佛教傳入時,中國佛教豐富了印度佛教關(guān)于佛陀美好形象的細節(jié),提出了“八十種好”也叫“八十種隨形好”?!爸袊鸾探?jīng)典《大乘義章》、《法界次第》等描寫的佛像的‘八十種隨形好’中,以‘圓’或‘圓滿’形容佛祖之美的就達十多處,如‘首相妙好,周圓平等’,‘面輪修廣,凈如滿月’,‘面門圓滿’,‘額廣圓滿’,‘手足指圓’,‘手足圓滿’,‘膝輪圓滿’,‘膝股堅而圓好’,‘臍深圓好’,‘臍深右旋,圓妙光澤’,‘隱處妙好,圓滿清凈’,‘身有圓光’,等等。總之,佛陀的面、額、手、足、膝、臍、身,一切都是圓形?!盵5]傳入晚期印度佛教的西藏佛教經(jīng)典,其造像理論,如“三經(jīng)一疏”,把佛陀造像圓形的形式特點具體化為比例尺度,除了上述各種身體圓形特點外,又提出“頭相規(guī)圓,觀之適意”,“鼻準圓而滿”,“頸圓如瓶”,“喉下肉紋俱圓彎而兩稍漸細向上”等形式主張,進一步強化和突出了佛陀造像的圓形特點。造像理論不僅在造像的細節(jié)上強調(diào)了圓形的重要性,而且對佛陀造像的整體上的圓形既有清醒的認識,又有理性的自覺?!懂嬒窳慷冉?jīng)》云“為滿眾生寂靜愿,直長、滾圓、歪斜狀,三角形等諸怪形,不能用在神像上。”《十搩手造像量度經(jīng)》序言中佛祖在回答信徒為己造像“其法如何”的疑問時說:“如來身量縱廣相稱,猶如尼拘盧陀樹,縱廣皆等自身一度?!薄妒畵兪衷煜窳慷冉?jīng)疏》解釋說:“尼拘盧陀,樹名??v廣,猶言豎橫。此樹,株身之高分,與其周圍垂梢彼此間里向豎橫相等。佛身亦如是,從頭頂至腳底之縱分,與其平伸兩臂,二中指尖去間廣分,無不相稱,各滿自己一庹?!边@與達·芬奇在《維特魯威人》的人體自然尺度的觀點相同,在達·芬奇看來,伸直雙臂與雙腳以人的肚臍為圓心,將得到一個把人體包含在內(nèi)的圓周。造像經(jīng)典中對“如來身量縱廣相稱”的要求,就是對造像藝術(shù)中圓形的自覺認識,而在藏傳佛教的繪畫中,代表佛陀普度眾生的慈悲與智慧的頂光和背光,就是以圓形出現(xiàn)的。
在造像中,佛陀的手印、標識、頂嚴、臺座和飾物等,也是構(gòu)成佛陀“莊嚴相好”的組成部分。在這些器物的造型中也以圓形作為主要形式特征。手印是指修行者雙手與手指所結(jié)成的手勢,它是一種表情語言,象征佛、菩薩的內(nèi)在智慧和功德。其中釋迦牟尼佛常結(jié)的手印為“說法印”,也叫“轉(zhuǎn)法輪印”,兩手置于胸前,右手上舉,掌心向外,左手以食指與大拇指作圓形;“智吉祥印”是釋迦牟尼佛的根本印契,即雙手各自以拇指和中指成圓形,其余手指伸直,左手置于胸前,手掌向上,右手覆其上。標識是指造像中主尊所持之物,顯示本尊的宗教誓愿,是區(qū)別崇拜對象身份的記號。在西藏佛教繪畫中與佛陀有關(guān)的標識很多,而法輪與顱缽是最常見的,都呈現(xiàn)圓形的造型特點。頂嚴是指佛教造像中佛陀頂上的肉髻,雖有高低不同,或光滑,或呈螺發(fā)紋,卻都是渾圓的形式,佛經(jīng)贊美說:“高顯圓周,猶如天蓋”。佛教造像中,佛陀常常安坐在蓮花座上,蓮花座“平面呈橢圓形,象征著太陽,叫‘日輪’。日輪外有蓮花瓣圍繞,中間部分束腰,邊緣有聯(lián)珠環(huán)繞,上層的花瓣朝上,稱為‘仰蓮’,下層的蓮瓣朝下,稱為‘覆蓮’?!盵6]藏傳佛教注重造像的裝飾性,是佛教后期造像藝術(shù)的代表。在西藏佛教的造像中,只有佛才有資格享用的寶飾有寶冠、耳環(huán)、項圈、大瓔珞、手釧、手鐲和腳鐲等,是佛陀的莊嚴器具,其形狀都是圓形。
曼陀羅,意譯為“壇城”、“輪圓具足”,在佛教中指“諸佛、菩薩聚集的空間,或者徹悟的本質(zhì)”。[7]在造像中表現(xiàn)為以圓形方式加以配列的圖樣。釋迦牟尼佛曼陀羅,由7個圓圈結(jié)構(gòu)成圖,形成了7個同心圓。壇城內(nèi)主尊釋迦牟尼佛現(xiàn)成道相,兩弟子左右侍立,呈圓形結(jié)構(gòu)。圍繞它的是壇城外輪,有6個圓圈,由外至內(nèi),依次為八大寒林圈、般若火焰圈、金剛杵圈、36洞菩薩圈、金剛杵圈和蓮花瓣圈。以圓形為結(jié)構(gòu)方法的壇城,顯示佛陀的成道覺悟境界,是佛教理念和精神的形象顯現(xiàn)。由此可見,圓形不僅是佛陀身體與莊嚴的形式特點,也是表現(xiàn)佛教世界結(jié)構(gòu)的主要方式。
魯?shù)婪颉ぐ⒍骱D氛f“沒有一個視覺式樣是只為它自身而存在,它總是要再現(xiàn)某種超出它自身的存在之外的某種東西。這就是說,所有的形狀都應該是某種內(nèi)容的形式?!盵8]圓形也概莫能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圓的形式“代表事物的更為普遍的性質(zhì)——‘事物性’。所謂事物性,就是固體物所具有的那種致密性或集中性,也就是使這些事物與難以確定邊界的基座區(qū)別開來的特性?!盵9]也就是說圓形具有表現(xiàn)事物本質(zhì)性的形式特點,或者說圓形具有包含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本體論意義。從形式規(guī)律來看,圓形具有圓滿、周遍、無缺的靜態(tài)特點,也具有輪回、循環(huán)、不息的動態(tài)特點,以及外部區(qū)別明顯而內(nèi)部渾然統(tǒng)一的空間特點。圓形具有的這些特點,使得佛教造像中圓形的造型,成為佛教獨特思想和觀念的表現(xiàn)形式,表征著佛教自身的獨特性質(zhì)與價值。因此,“南陽忠國師作圓相以示道妙,溈仰宗風至有九十七種圓相?!盵10]佛教是包含著人生觀、世界觀和認識論的思想體系,大乘佛教在發(fā)展佛教基本思想的過程中,以圓形的圖式結(jié)構(gòu)闡述了對人生現(xiàn)實與理想、世界構(gòu)成與緣起和證悟成佛的認識與思維方法。
佛教的人生觀是佛教學說的歷史起點,是釋迦牟尼創(chuàng)教學說的主要內(nèi)容。佛教的人生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方面描繪了人生的現(xiàn)實圖景,即生死永恒輪回。另一方面指出佛教理想的人生境界,即涅槃寂靜。佛典稱“寂滅”為“圓寂”。所以,從人生觀看,佛教把人生的現(xiàn)實與理想描述為圓形的圖式。佛教認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由于無明而產(chǎn)生煩惱,從而陷入生死輪回的痛苦之中。釋迦牟尼認為人生是無我、滅常的,沒有自體,終歸要消滅的,眾生卻要求有我,要求恒常不變,這是眾生無知的表現(xiàn)。而對佛教揭示的人生本相缺乏了解和認識,就是無明。由于無知,眾生的心理和行為的造作,就會產(chǎn)生或善或惡的業(yè)力。不同性質(zhì)業(yè)力會引起相應的果報,使眾生轉(zhuǎn)入地獄、鬼、畜生、阿修羅、人和天的六道輪回之中,成為人生一切皆苦的根源。因而,圓形的造像形式是對生死輪回圖景的最恰當?shù)谋憩F(xiàn)。小乘佛教認為涅槃寂靜是人生的理想歸宿、最高境界和最終目的。涅槃是指人生苦難的寂滅和解脫,滅盡貪欲,也就滅除了痛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龍樹在《中論·觀涅槃品》說“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厘差別?!痹谒磥恚鶚労褪篱g的本性是一致的,毫無差別,兩者都是畢竟空。世間事物都是流轉(zhuǎn)生滅的,而涅槃是超出流轉(zhuǎn)生滅的,但世間一切現(xiàn)象都是無自性的畢竟空,以空為實相,涅槃本性也是畢竟空,兩者皆空,由此,以世間的實相,世間與涅槃統(tǒng)一起來了。如果人們認識到世間事物生滅變遷,即無常,而不執(zhí)著于主觀的貪、嗔、癡,就能體會到森羅萬象的世界的無自性,從而還世間萬物以寂靜的本來面目,也就達到涅槃的境界。這樣,宗教的理想境界與人生的現(xiàn)實景象,出世與在世,在佛教的涅槃學說中統(tǒng)一起來,宗教的超驗價值可以在現(xiàn)實人生中實現(xiàn),可以即身成佛、立地成佛。所以,在大乘佛教中觀派那里,人生呈現(xiàn)出圓滿自足的結(jié)構(gòu)樣式,包孕涵蓋著普遍存在的一切事物。
佛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都是無常的變化,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和現(xiàn)象;而一切存在也都沒有獨立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和暫時的假相?!胺鸾陶軐W把事物存在和變化的無常性,看作物質(zhì)世界的絕對本質(zhì),稱之為‘舜若多’(空),象征符號為‘○’?!盵11]“在我們世俗的經(jīng)驗中,我們只得稱之為無,因為沒有別的字可用;但是用形而上學的現(xiàn)實的名詞來說,它意味著某種超越物質(zhì)世界的而又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內(nèi)的東西?!盵12]佛教把空或無當作世界的本質(zhì),這是佛教世界觀的核心理念。在大乘佛教看來,所謂空或無,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沒有獨立、永恒的實在性,即無自性,或自性空,都是因緣合成的結(jié)果,即性空緣起。龍樹在《中論·觀因緣品》中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在這里,龍樹用四組相互矛盾、相互統(tǒng)一和相互依存的范疇,描述了大乘佛教觀念中事物的存在現(xiàn)象,說明一切事物都無自性的道理,并把性空的觀念視作佛教的首要思想。大乘佛教反對小乘佛教以境為實的說法,以為執(zhí)境為實是人的認識的結(jié)果,而人的感覺無非由內(nèi)根與外境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而內(nèi)根與外境兩者都是自性空。所以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都是性空假有,即有無的統(tǒng)一。在唯識宗看來,心是世間和出世間,物質(zhì)與精神的一切現(xiàn)象的本質(zhì)。而“有情眾生的心本體從無始以來就具如來藏佛性。但后來為生死輪回之污垢所雜染,所以,我們也就成了處于生死輪回之苦難中的有情凡夫?!盵13]《莊嚴經(jīng)論》中說“如來藏清凈性無差別而存在于一切有情眾生之中,如來藏即是一切有情眾生之庫藏。”清凈的本心不受塵染,本性即空,所以是無差別的,渾然圓滿的。綜上可見,從性空緣起說,到如來藏性說,在對世界本空緣起的解說中,都把世界理解為本質(zhì)與現(xiàn)象圓融統(tǒng)一的整體,可以說,圓形是大乘佛教看來世界顯現(xiàn)的典型形式。推而廣之,佛教的宇宙觀更是把宇宙描述為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圓圈性結(jié)構(gòu)。
佛教的認識論是佛教思想的邏輯起點和歸結(jié)。人生輪回之苦的現(xiàn)實境況和涅槃常樂的理想境界,世界的現(xiàn)象與本質(zhì)都只是人的認識的作用結(jié)果。眾生要超脫生死輪回,了悟世界緣起性空的本質(zhì),實現(xiàn)涅槃寂靜的理想,就要具有主體性智慧。大乘佛教把這種宗教智慧稱之為“般若”?!妒ゼ灐氛f“通達諸法無自性,即是般若殊勝行。”《菩提道燈論》說“可知蘊處界,本來即無生,了知自性空,即稱為般若。”也就是說般若實質(zhì)上就是體悟萬物性空的思想方法,是一種超越知識、超越經(jīng)驗的宗教的直觀和直覺;是一種成佛的特殊認識和手段。從認識論和思維科學的角度來說,般若是一種特殊的體悟方法和體驗境界。般若又稱“無分別說”或“無分別智”,就是說作為一種直觀,般若是觀照天地未分,渾然統(tǒng)一,未被概念化的事物實相。它是一種無分別的純粹經(jīng)驗,這種經(jīng)驗沒有被分別,也沒有被概念化,所以它是一種無法用語言、概念表述的內(nèi)在體驗。作為般若直觀的對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現(xiàn)象是性空幻有的,那么般若思想就要求同時看到性空和幻有兩個方面,在認識上要超越“偏空”和“偏有”的偏見,整體和完整地把握對象。既要不執(zhí)著“實有”,也不執(zhí)著“虛無的空”,離去空有二邊,提倡“中道”,認為這才是認識事物的正確方法,即“中道正觀”。它常常顯現(xiàn)為非有非空,雙重否定的判斷形式。通過不斷的否定,體現(xiàn)認識方法的靈活與圓融。也就是佛教所標舉的“無執(zhí)”、“無住”之法。般若智慧對世界性空的把握智慧,體現(xiàn)為中觀的運思方法,表現(xiàn)出了去除人為的主觀分割,把事物概念化的整體性思維方式。它是感性與理性、直覺與理智的統(tǒng)一?!案僚e派的佛教哲學乃至于整個藏傳佛教哲學都主張頓悟和漸悟相結(jié)合,理智分析和直覺體驗彼此補充。此兩種方法缺一不可的。要想達到或者體悟到理想境界,其根本途徑是始于漸悟,或曰理智活動的方法,終于頓悟,或曰直覺體驗的方法。這是說佛的境界只有經(jīng)過理智的分析而最后又超越了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能達到?!盵14]可以說,佛教認識論和思維方法中具有了辯證法的思想因素,“譬若圓然,其中心無所不在,其外緣不知所在?!盵15]也就是說,辯證法的對立統(tǒng)一的思維形式與圓滿包容的圓形圖式具有一種內(nèi)在的契合關(guān)系。
綜上所述,佛教把人生的現(xiàn)實概括為生死輪回,將圓寂視為人生的理想;用緣起性空的思想揭示了世界存在的實相;把運用中道正觀的整體思維的般若智慧視為覺悟成佛的方法。顯現(xiàn)出圓形具有的渾然統(tǒng)一、圓滿完善、輪回循環(huán)的形式意味與佛教基本思想之間的契合關(guān)系,圓形成為表征佛教思想的基本形式。佛教造像藝術(shù)作為宗教價值的載體,突出圓形造型就具有鮮明的宗教意義。也就是說,圓形作為佛教思想的深層結(jié)構(gòu)的表現(xiàn),是佛教造像藝術(shù)圓形造型形成的基本原因。
在佛教造像藝術(shù)中,佛陀造型上圓形的形式特點,因其能深刻反映佛教的教義思想,最能體現(xiàn)佛教藝術(shù)的美學追求。而在佛教形成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圓的形式的美學崇尚,是對圓形包含的文化意味吸收的結(jié)果。
直接來看,印度佛教提出佛陀“三十二相”是此后佛教中關(guān)于佛陀形象想象的根據(jù)和基礎(chǔ)。“三十二相”又稱“三十二大人相”或“三十二士人相”,“大人“或“士人”都是印度古代嚴格的種姓制度社會中的上層人物,只有他們在那樣的社會生活中,可以衣食無憂、身體豐滿、四肢圓潤。圓就具有了在等級社會中身體政治的意味。身體的圓形是種姓高貴,生活優(yōu)越的標志,是特定社會身份的象征。所以,可以說佛教提出“三十二相”中對“圓形”的崇尚,反映了佛教的創(chuàng)教者和早期的信奉者的特定社會身份和美學趣味。而這種審美趣味也反映了印度古代審美意識取向的影響。印度有根深蒂固的泛神論思想,古代印度常常把自然物當作神靈來崇拜,并把崇拜的自然物人格化。藥叉女是印度遠古時代崇拜的諸神之一,是印度土著的達羅毗荼人的女性的自然神,她們常常與樹和水聯(lián)系在一起,象征著水和土的繁殖力。藥叉女的形象在后來的印度教和佛教中也保持下來,可以說藥叉女的形象體現(xiàn)了印度從古迄今的意識延續(xù)。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時代的雕刻《持佛藥叉女》,公元1世紀的雕刻《樹神藥叉女》與《公主與侍女》等,都把藥叉女形象刻畫成具有豐滿的臉頰、圓潤的手臂、渾圓的臀部的形象,圓形是藥叉女形象中最突出的形式特征,特別是藥叉女的乳房也被夸張地雕刻成標準的圓球性,圓形是生殖力象征的意味就特別明顯了。這些關(guān)于圓形的意識和觀念無疑深刻地影響了關(guān)于佛陀形象的美好想象。
從起源上,對圓形的崇尚是太陽崇拜的原始意識的延留。許慎《說文解字》:“圜,天體也?!倍斡癫米ⅲ骸耙栽S則言天當作圜,言平圜則當作圓?!薄稄V雅·釋詁》:“圜,圓也?!眻A與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有著認同關(guān)系。宗教史學家麥克斯·繆勒說,世界上最早的崇拜形式就是太陽崇拜。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印度《吠陀》經(jīng)典反映了印度早期對自然神靈的崇拜,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太陽的崇拜。在吠陀時代崇拜的神靈中,最原始的主神是特尤斯,意為“發(fā)光”的光明之神。在吠陀時代繁多和龐雜的神靈中,作為光明創(chuàng)造者的太陽還有許多名字如太陽神蘇利耶,黎明女神烏莎斯等,麥克斯·繆勒說“這是《吠陀》教給我們的偉大的教訓!我們的一切思想,即使看來最抽象的思想,全部從我們感官所經(jīng)歷的日常事物中取得其自然的根源,人類可以暫時不理會這些自然的聲音,但是它們?nèi)諒鸵蝗?、夜復一夜地再三來到,于是它們終于被人們理會了?!畛蹩磥韮H僅是日出的東西,最終變成無限給人們的可見啟示,而日落在人們眼中則變成不朽的第一個幻象?!盵16]吠陀經(jīng)典是印度正統(tǒng)哲學的思想淵源,也是印度美學思想的最早來源。吠陀時代的太陽崇拜對其后包括佛教在內(nèi)的哲學思想和美學觀念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佛教把具有無上般若智慧,洞悉萬物本體的成佛境界稱為“光明”境界,而把執(zhí)空幻物色為實有的世俗認識為“無明”境界。《觀無量壽經(jīng)》:“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于圓光中有百億萬那由他恒河沙化佛?!痹诓貍鞣鸾痰拿茏诠囗攦x式中,光被視為具象化了的佛法。“現(xiàn)在觀想從上師身上射出幾千道燦爛的光芒,流向你,貫穿你的全身,凈化你,治療你,加持你,灌頂你,在你身上播下覺悟的種子?!盵17]我們知道,太陽是萬物生長的要素,植物的豐產(chǎn)、動物的繁殖和人的生活與生產(chǎn),在遠古時代都依賴于太陽,在原始思維互滲律的影響下,太陽炙熱的溫度、耀眼的光暈和圓形的形式,與人的情感之間構(gòu)成了同構(gòu)對應關(guān)系。人們給予太陽的強烈情感也會投射到這些形式因素之上,使光或圓的形式成為人的一切美好理想和情感的載體。因此,佛教對光明的崇拜和佛教造像對圓形的崇尚都是太陽崇拜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圓形的形式積淀著的原始意識,成為佛教造像的集體無意識因素,深刻地影響了佛教造像的觀念和思想,成為佛教造像藝術(shù)美學理想和追求。
[1][11]邱紫華.印度古代美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73,124.
[2]R·塔帕爾.印度古代文明[M].林太,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25.
[3][4]扎雅.西藏宗教藝術(shù)[M].謝繼勝,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46,59-60.
[5]祁志祥.似花非花—佛教美學觀[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90.
[6][7]楊輝麟.西藏繪畫藝術(shù)[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9:39,44.
[8][9]魯?shù)婪颉ぐ⒍骱D?藝術(shù)與視知覺[M]滕守堯,朱疆源, 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115,240.
[10][15]錢鐘書.說圓[G]//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111. [12]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印度的發(fā)現(xiàn)[M].齊文,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56:211.
[13][14]班班多杰.藏傳佛教哲學境界[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167,181.
[16]麥克斯·繆勒.宗教的起源和發(fā)展[M].金澤,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64.
[17]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之書[M].鄭振煌,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174.
On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Buddhist Statues
Zhang Xue-hai
(School of Humanities,Tibet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Xianyang,Shaanxi 712082)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in order to spread the religion,there emerged a method of conveying Buddhist doctrines through statues,which attained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ulpture of Buddhist statues with the statues of Buddha as the core.After having studied the circular shaped Buddhist statues by doing a cultural analysis,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Buddhist notion that circles imply,and its cultural reasons.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preference for circles is an aesthetic view point of the sculpture of Buddhist statues.
Buddhist statues;circles;aesthetic taste
J315
A
1005-5738(2014)04-079-06
[責任編輯:周曉艷]
2014-06-18
張學海,男,漢族,陜西禮泉人,西藏民族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