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鐘鑒
(中央民族大學 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北京100081)
1.人文與宗教互補而不對立。儒家是人學是社會德教,作為主導,與佛教、道教及其他宗教形成互補。儒家的人本思想使佛、道教增強了道德理性與現實關懷,使溫和主義成為主流。佛、道教的神靈崇拜超世信仰彌補了儒家不談死后來世、神鬼之道的不足,以滿足人們解脫生死、祈福消災的愿望。儒佛道各自內部也是人文與宗教互補。在儒家一方,既有敬天法祖的宗教,也有修己安人的哲學。在佛家一方,既有拜佛求福的佛教,也有見性悟道的佛學。在道家一方,既有煉養(yǎng)成仙的道教,也有清心自由的道家。由此可知,在中國文化史上,人文與宗教的界限是模糊的,距離是親近的,沒有歐洲史上人文與宗教之間激烈的對抗。
2.各家各教在爭鳴中走向融合。在和而不同、殊途同歸的文化氛圍里,各種信仰文化能夠和諧相處,在爭論中彼此吸收,漸行漸近,互補共進,形成大的文化共同體。中國人多是宗教混血兒,可以幾教共信。上層大教與民間信仰、漢族多教信仰與若干少數民族一教信仰共存互動。中國是宗教的聯合國。作為中華文化核心的儒佛道三家在爭論中融會合流,很早就成為內部有差異的信仰文化軸心,左右著中華文化的方向。
3.中華民族文化的主體性與對外開放的包容性并行不悖。中華文化形成由內向外的層級結構:儒家是底色,儒道互補是主脈,儒佛道共存是核心,民間信仰是基礎,同時容納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各種外來文化。它對外來文化只有兩條要求:“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①北魏文成帝語,即愛國守法和勸善去惡近代則有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進入。中華民族主體文化對一切外來文化采取包容接納的態(tài)度,甚至主動出去尋找真理;同時又用中國文化精神去改鑄外來文化,使之中國化。
總之,主流社會以儒家溫和兼容的人文主義宗教觀對待宗教并協調宗教關系,各教以溫和包容的宗教思想發(fā)展自己和對待信仰的他者,因此才形成宗教多樣性和諧共處的生態(tài)模式。
1.從宗教層級論到宗教平等論。西方宗教學,無論是進化論學派、文化傳播學派還是宗教社會學學派,其背景都是基督教文化和歐洲中心論,視基督一神教為最高層級的宗教,視其他宗教為低層級的或發(fā)育不成熟不完備的宗教,甚至不承認多神巫教為宗教。中國和東亞宗教被邊緣化。事實上世界各地宗教是多線演進,也互有交叉,種類繁多,只有大小、形態(tài)之異,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其中至少有三大主要形態(tài):一是亞伯拉罕三大一神教模式,二是印度多神一教模式,三是中國多元通和模式。中國模式強調宗教形態(tài)的多樣性和平等關系,宗教之間既是平等的,信教群體之間也是平等的,不應有宗教歧視。中國模式體現人類文明的理想高度,是世界宗教未來的榜樣。
2.從宗教沖突論到宗教適應論與和諧論。西方宗教學是在歐洲歷史背景下發(fā)展的,很多學者在指出宗教整合社會族群功能的同時,也著力揭示宗教內部沖突和它與社會沖突的糾結,宗教成為社會沖突的要素甚至根源。中國社會主義者提出宗教適應論與和諧論。中國宗教學要根據東亞的經驗和新時代的要求,論述宗教關系和諧、宗教與社會和諧的可能性與現實性,使宗教和諧論成為一種價值導向。
3.從宗教鴉片基石論到宗教社會文化論。前蘇聯共產黨人把宗教鴉片論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基石”,把與宗教作斗爭當作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這是一種“左”傾思潮,偏離了唯物史觀,把自己降低到法國十八世紀戰(zhàn)斗無神論的水平,結果造成宗教與社會的長期緊張,實踐證明它是不成功的。中國社會主義者受其影響,發(fā)生過文革中要“消滅”宗教的極端行為,但已從中吸取教訓。改革開放以來,宗教文化論興起,闡釋宗教的社會文化屬性和功能,論述中國宗教在中華文化發(fā)展中的多層面貢獻,打破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教條,推動了文化學的研究,開拓了宗教適應現代中國的廣闊道路,取代了宗教鴉片論,使宗教文化論成為社會主流理論。
1.研究中國宗教信仰的多元混合性,建設當代中國宗教生態(tài)學。(1)中國自古以來多神多教是傳統(tǒng),一神教進入中國,在客觀上成為眾多宗教之一員,不得不成為其他宗教的鄰居。(2)神靈具有多樣性和組合性。有自然神、祖先神、社會神。龍鳳組合而成,三皇五帝是系列先祖。把關帝崇拜求財、保佑、懲戒等功能綜合在一起。(3)敬天法祖是中國人基礎性信仰,同時又與各種宗教信仰兼容。(4)中國人的信仰具有“混血”現象,可以兩教、三教共信,社會不以為怪異。(5)本土宗教與外來宗教的會通,如道教與佛教融會,民間信仰與基督教融合。(6)民間宗教與主流大教的共存。民間宗教的多神性、地方性、民俗性,使它成為中國宗教多元通和生態(tài)的基礎。主流大教則扎根民間、引導民俗。
西方宗教學家不理解中國宗教,稱之為“大雜燴”,我們則認為它是有基礎、有核心、有由內向外層次結構的優(yōu)良生態(tài)模式。中國宗教生態(tài)近代出現失衡,面臨新條件下的重建。宗教的多元通和最有利于社會主義社會的長治久安。世界宗教生態(tài)的改良,可以從中國宗教生態(tài)中吸取營養(yǎng)和智慧。
2.研究中國宗教關系的和合互動性,建設當代中國宗教和諧論。(1)人本與神本相統(tǒng)一,即人道包納神道,人可以跨越到神。(2)多元平等、互相尊重,各教各有自己的信仰群體,互不相礙,沒有一教坐大,更沒有宗教戰(zhàn)爭和迫害異端。(3)對話合作、共同致善。儒、佛、道三家由遠及近,互滲合流,以行善積德為第一義,來往密切。(4)政教和諧、化解矛盾。政主教輔,宗教助政而不參政。(5)教義溫和、不走極端。佛教慈悲,道教能容,伊斯蘭教講兩世吉慶,基督教信上帝是愛。(6)拒絕暴力,反對戰(zhàn)爭,以救護生命為宗旨,致力和平事業(yè)。宗教和諧論以互尊互信為基礎,可以有效抵制宗教極端主義。
宗教和諧論是對宗教信仰自由的重要補充,宗教關系不和諧就難免對抗沖突,互相損害,難以有徹底的宗教信仰自由。
3.研究中國宗教品格的入世人本性,建設當代中國宗教社會學。(1)超世性與人間性相統(tǒng)一,在入世中出世,以改良人生、改善社會、普度眾生為己任。(2)適應社會,遵守法紀,求變求新,與時俱行。各教主流都能主動調整自我,不斷創(chuàng)新教義教理,以適應變化中的現實社會,于是有人間佛教、全真道教、中國化伊斯蘭教。(3)凝聚族群,提供健康的可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并引導信教群體,建立與他族他教的友善關系,爭做族教團結的模范。(4)作為民間團體,在愛國守法范圍內自主自治自養(yǎng)自傳,參與社會文明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yè)。(5)人能弘道、素質為先,故注重教風建設、人才培養(yǎng),組建優(yōu)質教團隊伍,爭取多出高僧、高道,把寺廟教堂建成道德高地,對周圍有輻射作用。
當代宗教社會學要依據中國經驗,重點研究宗教與社會的關系,宗教的社會屬性,宗教在當代全球化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宗教通過超世的方式服務于現實的社會,使之穩(wěn)定、向善。
4.研究中國宗教功能的善美兼具性,建設當代中國宗教文化學。(1)遠離權錢,堅守文化本位。中國宗教一般不介入政界,亦不從事大規(guī)模商業(yè)活動,而以文化領域為活動重心,這正是宗教最恰當的位置。(2)濟世救人、慈善為重。佛教講慈悲喜舍,道教講苦己利人,皆致力于慈善事業(yè)。(3)致力文史哲、繁榮藝術。中國宗教文藝受儒家影響而講求文以載道和盡善盡美,受道家佛教影響而注重內在美和精神美,強調氣韻生動。(4)通過宗教渠道,從事內外文化交流。宗教在歷史上成為民族之間、國家之間和平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如玄獎西去取佛經,鑒真東渡送文化,丘祖西行救生命,以及儒佛道在東亞的傳布皆為和平、文化之旅。
宗教的真正本質在于它作為獨特精神文化的作用,以神靈崇拜和彼岸世界引領人們的精神生活,有時候也用一種超常的智慧破解世人的煩腦和困惑,以達到心靈安寧快樂的境界,由此而形成一系列精神文化形態(tài)。宗教的權力化、商業(yè)化與低庸化都是一種偏離和異化。
5.研究中國宗教信眾的族群多樣性與相互關系,建設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學。(1)多元一體與族教和諧。中華民族的格局是多元一體,族教關系以接近、融合為發(fā)展主流。(2)基礎信仰與民族信仰兼顧。敬天法祖的宗教信仰和五常八德的道德規(guī)范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各民族獨特的信仰與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百花。(3)民族宗教與類型分析。中華民族是復合型民族,它是一個以文化為紐帶的命運共同體;56個民族是單元民族,又各有特色文化,兩者相互依賴,共生共榮,這是中國特色。(4)從鴻溝到橋梁。民族宗教在歷史上曾成為民族間的鴻溝,也成為民族間溝通的橋梁。今后要填平鴻溝,多架橋梁。(5)民族宗教沖突的原因分析。一者民族利益相左,二者價值觀矛盾加劇,三者歷史宿怨延續(xù)不消。最主要的原因是民族偏見(大民族主義與狹隘民族主義)和宗教偏見(唯我獨尊與排除異端)。(6)民族理性與宗教理性是民族關系的粘合劑。民族意識和宗教信仰具有差異性多樣性是正常現象,只要它們是溫和的理性的(既自信又互信,既自尊又互尊),那么就能實現多樣性和諧。一旦陷于極端主義(自大排他)就會引起紛爭與沖突。
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相交織,有同有異,呈現復雜態(tài)勢,要除去政治的干預、利益的爭奪和信仰的排他,實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就可以實現族教和諧、多元互補。
6.研究中國宗教的內心調適智慧,建設當代中國宗教心理學。中國宗教尤其佛道二教之主流不重儀節(jié)形式而重心靈境界的提升。(1)佛教用大智慧除貪、瞋、癡三毒,化解煩腦,獲得喜樂,體驗為善最樂。(2)佛教講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每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后果負責。(3)佛教認為人人皆可成佛,一念善在天堂,一念惡在地獄。(4)道教重心輕物,老子認為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5)道教講性命雙修,把心理訓練與生理訓練結合起來,以清靜心為真性,可免去世俗煩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6)功行兩全,內以養(yǎng)生,外以濟世,積善成仙。這些皆可成為宗教心理學資源。西方宗教心理學深受弗洛伊德“性欲本能”說和“奧狄浦斯情結”影響,有其局限性。中國宗教心理學目前處于起步階段,尚未形成體系,它應以儒、佛、道三教文化為背景,吸收三家人生哲學,建立中國特色宗教心理學理論,注重心靈的凈化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使三家的人生大智慧能有效化解現代人類在物質化、功利化、平面化狀態(tài)中產生的種種煩腦和困惑。西方的心理學陷于科學實證的胡同而越走越窄。中國的心理學若能吸收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營養(yǎng),則可使心理學與人文學科相結合,把追求理想的信仰因素注入心理調適之中,成為一種信仰治療,有益于獲得人生的真正幸福。
7.研究中國歷代宗教政策的兼容開放性,建設當代溫和無神論。(1)因俗而治,獎教安邊。中國歷史上的王朝皇族信仰各異,但都以儒家仁和之道為治國方略,對各民族宗教與民俗皆予包容,求政治之同、存信仰之異,對各種宗教都能兼顧并獎。(2)神道設教,輔政興仁。歷代王朝對宗教的要求是勸善懲惡,穩(wěn)定秩序,化民成俗。在儒家仁和之道引導下,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神權政治,沒有一教獨大,沒有宗教戰(zhàn)爭,沒有長期的宗教間對抗,沒有宗教極端主義橫行,沒有大規(guī)模激烈反宗教運動,沒有宗教與政府之間的緊張。而是各種宗教大致彼此相安共處,在輔助的位置上發(fā)揮收攏人心、穩(wěn)定社會的作用,主要致力于參與社會文化建設。這個傳統(tǒng)可以繼承與發(fā)揚。
儒家不是宗教,社會主義也不是宗教。兩者雖然思想體系不同,但都以人為本,并能統(tǒng)籌兼顧,因此社會主義者可以較好地借鑒儒家的經驗。儒家對宗教的態(tài)度是尊重和包納的,社會主義者也要尊重和包納宗教。儒家的宗教觀和政策是溫和的,中國社會主義者的宗教觀和政策也應該是溫和的。一定要繼承中華人文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擺脫戰(zhàn)斗無神論和列寧鴉片基石論的影響,建設中國特色宗教理論,并用這種理論推動世界宗教對話,推進世界和平。
當代溫和的無神論或者溫和的宗教觀是唯物史觀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當代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成果。它有這樣一些特點:第一,它自身是人文主義學說,主張用社會人生的矛盾與需求解釋宗教的根源和本質,因此它不是用宗教來解釋社會人生的信仰主義;第二,它了解宗教存在的合理性、長期性、群眾性并具有尊重人權的觀念,因此它不持反宗教的立場,而對宗教有同情的理解和理性的分析,視宗教為社會常態(tài)事物;第三,它在宗教關系上具有仁和包容的精神,尊重信仰的多樣性和平等性,以護養(yǎng)生命、勸善去惡為底線,主張宗教和諧;第四,它認識到宗教功能的兩重性和存在的各種復雜矛盾,而主張發(fā)揮宗教的正功能,消除宗教的負功能,化解宗教的矛盾,使宗教成為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積極力量;第五,它所主張的溫和無神論與溫和宗教觀是一體的,不贊成單獨做無神論宣傳,以免陷于反宗教的戰(zhàn)斗無神論中。宣傳溫和無神論就是對宗教現象以科學理性的解釋,把它與普及溫和宗教觀、普及科學結合起來;第六,它在價值觀上不持中立立場,在客觀論述宗教現象的同時,主張以真善美為導向,譴責假惡丑和暴力,提倡宗教多元和諧、平等對話,提倡溫和無神論與溫和有神論之間的相互尊重與友好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發(fā)展、大眾幸福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