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我是一個很外向的人,老公正好相反,內(nèi)向不愛說話,說實話,談戀愛時他的性格很吸引我,讓我覺得很深沉、踏實又細膩,但現(xiàn)在我真的是越來越受不了他,沉悶、磨嘰。很快我們就結婚7年了,我覺得他如果不改變,我們撐不過7年之癢。我們該怎么辦呢?青島:黎陽
“愛情是互補,友情是共鳴”,心理學說:戀愛雙方有互補的需要,但迥異的性格往往也會成為婚姻的障礙。怎樣才能讓婚姻在性格“沖突”中和諧發(fā)展呢?
婚姻,“補補”更穩(wěn)健
我們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那些穩(wěn)定而靠譜的婚姻關系中,如果丈夫衣著簡樸平庸,他身邊總有一個珠光寶氣的俏嬌娃;而如果丈夫出手闊綽揮金如土,他家里總坐著一個不離不棄能吃苦的黃臉婆。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開展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對花錢的情感反應上,越是相反的人越容易相互吸引。另一組科學家從生理學角度進行了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愛情源于人體自然分泌的一種物質(zhì)——愛情質(zhì)。愛情質(zhì)有多種,其中最重要的一種稱為PEA。當有些人的PEA消失后,會轉(zhuǎn)而分泌出另外一種愛情質(zhì)內(nèi)啡呔。與激情四射的PEA不同,內(nèi)啡呔傾向于用一種寧靜溫馨感來使愛情保持長久。而越是性格互補的雙方,產(chǎn)生的內(nèi)啡呔就越多。這其實正好可以解釋,為什么夫妻雙方對生活的見解差別越大,對彼此的新鮮感就越多。
“異質(zhì)相吸”才完整
一位愛情心理學家說過:上帝之所以創(chuàng)造男人和女人,就是有意讓男女在相互的牽引、相互的補充之中,求得完整的“人”的概念。
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是不完整的,都需要有另一半來充實自己,因此,人們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時,通常會本著“異質(zhì)相吸”的原則,在潛意識中尋找自己不具備的東西。如果說男人有理性分析、邏輯思維的優(yōu)勢,那么女人的優(yōu)勢就是感性綜合、知覺判斷;如果說男人擅長直接進攻,那么女人就可以曲線救國;如果說男人的爆發(fā)力強于女人,那么女人就在忍耐力上優(yōu)于男人。夫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補充,達到和諧完美,未來的生活才會溫馨美滿。
拓展“影子人格”整合成長
更深層次的分析解釋說,每個人都身具“顯性”與“隱性”人格。換言之,每個人除了眾人所見之“顯性人格”外,還有個正好相反,潛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也就是說,一個很活潑的人實際潛藏著很抑郁的一面,而另一個很安靜的人,很可能在另一種陌生環(huán)境下,變得躁動不安。心理學理論認為,“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覺型”,因為“分析型”者著重邏輯思考與客觀評斷,但是當他在強調(diào)與表現(xiàn)“理性”時,便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細膩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壓抑到潛意識深處,變成隱性的“影子人格”。
所以當一個人遇見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異性時,心中常會怦然心動。但這種結合也往往成為愛情痛苦的一部分,在磨合中,過去對方最吸引你的特質(zhì),現(xiàn)在卻成為你最受不了的地方。于是,在這個階段,雙方都想努力改造對方,要對方變成想象中的完美,于是痛苦也由此產(chǎn)生。
解決痛苦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放棄使對方變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對方身上,而回頭重新專注在自己“顯性”與“隱性”人格的整合與成長,專注擴展自身的“影子人格”。有意思的是,當你放棄改變對方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兩人開始變得愈來愈像,感情之路也開始變得一路風調(diào)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