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翔
(巢湖學院體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早在1976年東德的Marelta就發(fā)表了血乳酸及心率與運動強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隨后的幾十年時間中,血乳酸和心率成為運動訓練中教練員廣泛使用的技術[1].現在人們常用這些指標來指導運動訓練,控制運動強度[2].在女子大學生排球運動員扣球的訓練當中,為了提高排球運動員扣球技術,教練員常采用不同的扣球訓練方法進行訓練.經常采用的扣球訓練方法有扣固定高度的吊球、運動員循環(huán)扣二傳傳球和多球訓練等.但究竟哪種訓練方法更適合提高大學生女子排球運動員的扣球技術,還沒有相關研究.本研究用血乳酸和心率作為研究指標對即將參加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的18名女子運動員進行相關測試,再根據血乳酸和心率在實驗前后的數據的變化程度,研究分析哪種扣球的訓練方法對運動員扣球技術的提高最有效果,力求為教練員在采用何種扣球訓練方法時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以巢湖學院女子排球隊18名正在備戰(zhàn)全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其中國家一級運動員6人,國家二級運動員6人,無運動員等級運動員6人.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近幾年有關排球運動項目中反映負荷強度的一些資料,并且查閱相關的一些運動訓練和運動生理方面的書籍,作為資本研究之參考.
1.2.2 扣球訓練和測試方法
將18名運動員分為3組,每組國家一級運動員2人,國家二級運動員2人,無運動等級運動員2人.將3組定為不同訓練方法的實驗組,第1實驗組6個人循環(huán)扣固定高度的吊球,訓練一次每個人扣20個球;第2實驗組二傳傳球6個人循環(huán)扣球,訓練一次每個人扣20個球;第3實驗組上網前做攔網動作,再退至進攻線后助跑起跳扣二傳傳來的球,訓練一次每個運動員連續(xù)扣20個球.3組每次訓練的扣球數都是一樣的,即每個運動員扣20個球.共進行一次訓練實驗.
在實驗前安靜狀態(tài)下和實驗后,對運動員進行心率和靜脈血乳酸的測定,安靜心率和血乳酸測定時間為早晨起床后1 h內,實驗后的測定時間為運動后3 min內.對測定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測定心率采用PE3000型遙測心率儀,測定血乳酸采用YSI-1500B便攜式血乳酸自動分析儀.
在安靜狀態(tài)下運動員心率和血乳酸值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實驗前運動員心率和血乳酸的測定值(均值±標準差)
從表1的數據可知,本次測試的人數為18人,平均心率在65次/min.一般人的安靜心率在70次/min左右,但運動員的心率在安靜時會偏慢一點,測得數據為65次/min,說明在實驗前運動員安靜時的心率測定為正常范圍,正常人在空腹和休息時靜脈血乳酸平均值為大于0.45 mmol/L小于1.30 mmol/L.本次測試運動員安靜時的靜脈血乳酸平均值為1.30 ±0.36 mmol/L,在正常范圍內.
實驗前后運動員的心率變化,見表2.
表2 實驗前后運動員的心率的變化(均值±標準差) 次/min
從表2可知實驗前3組運動員的心率很接近,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實驗后第1組和第2組的心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但第1組和第3組試驗后的心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第3組和第2組實驗后的心率也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但差異要比第3組和第1組的差異小.從試驗后的心率均值來看,第1組最小,第2組中等,第3組最高.主要原因是第1組和第2組運動強度相差不大,第3組的運動強度最大.這說明運動員在進行大強度訓練時,運動強度和最高心率成正比關系.因此,最高心率是評價運動員運動強度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
實驗前后3組運動員血乳酸的變化,見表3.
表3 實驗前后運動員靜脈血乳酸濃度(均值±標準差) mmol/L
從表3可知,實驗前后血乳酸值的變化幅度第1組最小,第2組比第1組略高,第3組血乳酸值的變化幅度最大.可知這3種扣球訓練方法的運動強度和體力消耗存在很大差異.第3組對運動員攔網高度,后退移動速度及最后扣球高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第3組運動員的動作難度和練習強度及機體能量動員都遠遠大于其他2組,所以運動員體內無氧糖酵解的代謝過程也自然會強于第1組和第2組.經檢驗在實驗前各組別之間的血乳酸值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檢測前各組運動員要求臥床休息,運動員的能量代謝主要以有氧代謝供能為主,乳酸產生的相對較少,所以各組運動員的血乳酸濃度都比較低.從實驗后的乳酸均值來看,第1組最小,第2組比第1組略高,第3組最高.3組運動員實驗后均值的差異是由于在運動中所受負荷強度不同.在運動過程中,運動強度較小時,血乳酸濃度與安靜時比較接近,但隨著運動強度增加,血乳酸濃度也就會逐漸增加.因為第3組扣球的運動強度最強,所以第3組的血乳酸均值也是最高.
運動員安靜時心率比正常值略低,經過實驗后第3組心率最高,第1組和第2組相差不大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第3組與第1組、第2組都有顯著性差異.運動員血乳酸安靜時在正常范圍內,經過實驗后第1組實驗前后變化率最小,第2組比第1組稍高,第3組變化率最大.第1組和第2組的血乳酸均值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第1組和第3組存在顯著性差異.
3種扣球訓練方法經過實驗后,心率和血乳酸值均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而增加,這說明心率和血乳酸運動強度成正比.心率和血乳酸值都能反映運動負荷的強度.在教練員沒有條件通過乳酸值監(jiān)控運動強度時,可通過運動員心率的高低監(jiān)測運動強度.雖然排球運動供能系統(tǒng)以乳酸供能為輔,但是在扣球這一動作上卻是以乳酸供能為主,因為乳酸能系統(tǒng)在維持速度力量的持續(xù)性方面非常重要.而扣球動作又剛好需要助跑速度和起跳及揮臂力量.并且多次往返球過程中的攻手需要在攔網和扣球中有連續(xù)起跳的能力,所以建議教練員在扣球訓練中采用第3種訓練方法.
[1]馮煒權.血乳酸與運動訓練應有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2]郭吉強.血乳酸對運動強度的影響[J].體育學刊,1997,(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