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野
“王教授”扣大棚
□楊星野
王海光又在為村民張羅遠教了
在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qū)的勝利村,“王教授”可老有名了,老少爺們兒只要一提起他,就齊聲夸贊:“王教授就是厲害,要沒他教,咱村扣的這些大棚哪能種這么好!”看著大家信服的眼神,我不禁納悶了,飛機上面綁暖壺——高水平的教授還蹲在村里教村民咋扣大棚?再一細打聽,才明白,此教授非彼教授,這“王教授”可不是從什么高等學府出來的,而是一直就待在勝利村這方土地上,“教授”只是村民對他的“愛稱”。
啥?鬧了半天,這位“教授”難道是個冒充的?干脆直接去找“王教授”本人問問咋回事吧。聽完來意,氣質(zhì)穩(wěn)重的“王教授”哈哈一笑:“我叫王海光,是村黨支部副書記。就因為我用遠教平臺上學來的大棚種植技術幫大家伙兒扣大棚發(fā)了家,他們就說我的水平夠上個教授。日子一長,‘教授’這頂帽子就戴在我頭上啦?!痹瓉砣绱?。看來,事還得讓“王教授”從頭講來。
要說王海光還沒當上“教授”的時候,在勝利村也算個名人,在村辦企業(yè)干過店員,在商店里當過經(jīng)理,在市場里任過主任,那真是見多識廣。也正因為這豐富的閱歷,2008年,勝利村建起了農(nóng)村黨員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站點,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管理人選,于是村里干脆就讓王海光挑起了這份擔子。說實話,當時他可捏了一把冷汗:自己連電腦都沒摸過,能行嗎?但面對組織的信任,這退堂鼓還不能打,于是“趕鴨子上架”的老王只好開始和遠程教育結(jié)緣了。
想干好遠程教育,不懂電腦可不行。為了盡快掌握電腦知識,王海光俯下身子當起了“小學生”,在家里向孩子請教,到了單位向區(qū)遠程辦電話請教,有時就連到村里辦事的人,他也要討教一番。這樣下來,他的電腦水平可是噌噌見長,不但電腦操作得溜了,連下載課件、刻錄光盤也都不在話下。有了能耐在身,他開始琢磨起如何讓遠教為村民抓錢了。勝利村屬于城中村,耕地不多,王海光在遠教平臺上挑來選去,覺得還是扣大棚種棚菜才最靠譜。他細心地把從平臺上下載的棚菜種植課件分成“大棚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幾類,分類刻成光盤帶在身上,然后挨家挨戶地拜訪。每到一家,他就費盡口舌動員人家扣大棚,還拍著胸脯下保證:“不會種,有遠教來教你!”如果人家動心了,他就順手留下幾張光盤,再去下一家。就這樣,整個勝利村都讓王海光和弄起來了,不少村民出于對他的信任,都扣起了大棚,種起了棚菜。頭開得不錯,他又趁熱打鐵,動員了幾戶熱心的黨員,成立了勝利村遠教義務服務隊,和他一道用遠教指導大家伙兒種棚菜。到后來,他干脆把自己家也變成了第二個站點——一到了晚上,他經(jīng)常要接待上門求教的村民,還得搭香煙搭茶水兒。
別說,老王張羅的遠程教育還真沒忽悠大家伙兒,勝利村的大棚眼瞅著就成了賺錢機器,每畝年收入能達到3萬元,還涌現(xiàn)出了苗一山、查緒清、王玉琴、邵世平等一批遠教學用高手,他們把娃娃菜、空心菜、油麥菜等賣到了城里的市場,賣到了星級飯店,賣到了老百姓的餐桌??粗贤踹@么懂行,村民干脆給他封了個頭銜——“教授”,而有了這個“高級職稱”的他更注重用遠教為棚菜保駕護航了。就說有一年吧,正趕上韭菜銷售價格走高的時候,不料村民朱速華家的韭菜突然葉黃枯萎,嚇得他急忙找到王海光求救。只見“王教授”不慌不忙,在遠教資源庫里一查,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隨后帶著治療方案,自信地走進了大棚,不出兩天,韭菜就起死回生了。老朱握住王海光的手激動地說:“還是你這‘教授’招兒多,要不我們家的韭菜就沒救了!”王海光微微一笑說:“其實我就一招兒,有難題問遠教。”
你看,“王教授”和他忙活的遠教讓大家伙可是沒少賺錢吧?為了讓遠教幫助勝利村更富裕,他還申請購進了投影儀,在戶外立起了LED電子顯示屏。有了這些“利器”在手,王海光更信心滿懷了:“只要繼續(xù)學好遠教、用好遠教,這大棚啊,肯定是越扣越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