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艷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淺析“李、劉戰(zhàn)爭”對唐初河東道州縣設置之影響
任艷艷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湖北武漢,430072)
唐初,李唐王朝與劉武周“定楊”政權之間的戰(zhàn)爭進程直接引發(fā)了李唐政權所領河東道州縣的變動。隨著軍事上不斷取得勝利,李淵在河東道的統(tǒng)治區(qū)域不斷擴大。出于鞏固對收復失地或新占區(qū)域的統(tǒng)治、籠絡部眾、安撫來降者等方面的考慮,唐廷權置了大量州縣。權置州縣對鞏固中央對地方的統(tǒng)治,加強中央集權有重要的意義。
李、劉戰(zhàn)爭;唐初;河東道;州縣設置
政區(qū)調整是中央加強對地方控制的一種舉措,體現(xiàn)了中央權威的某種意圖。隋末唐初的政區(qū)調整,學界主要著眼于其沿革過程或政區(qū)調整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進行考述。①唐初河東道的政區(qū)調整是在李唐王朝和劉武周等割據(jù)勢力的戰(zhàn)爭背景下完成的。②李、劉戰(zhàn)爭直接影響了唐廷在河東道的州縣建置,并對唐初河東道的政治、軍事等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本文擬以李、劉戰(zhàn)爭為切入點,分析戰(zhàn)爭進程對河東道州縣建置產(chǎn)生的影響,并對其中所透露的若干跡象稍加探討,以期有助于唐代河東道區(qū)域史和政治史研究的深化。
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淵改郡為州。根據(jù)《諸道山河地名要略》、《通典》、《元和郡縣圖志》、兩《唐書·地理志》、《唐會要》、《太平寰宇記》等統(tǒng)計,其年李唐王朝在河東道實領20州89縣,主要集中在并州以南。并州以北大部地區(qū)仍被劉武周“定楊”政權控制。
武德二年(619)閏二月起,劉武周開始舉兵南下。據(jù)兩《唐書》和《資治通鑒》記載,劉武周南下過程大致如下:先是劉武周進攻并州,未能攻下。四月,在李元吉部將張達引領下劉武周攻占榆次。五月攻陷平遙。六月,劉武周派宋金剛領兵三萬再寇并州,同時自領兵攻陷介州。唐廷派左武衛(wèi)大將軍姜寶誼、行軍總管李仲文阻擊劉武周,因遭遇伏擊而敗北。唐廷又以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進討劉武周。七月,劉武周派宋金剛寇浩州,未果而退。九月,宋金剛擊敗裴寂,并州以南、晉州以北除了浩州隰城縣以外的州縣全部納入劉武周勢力范圍。并州已成為一座孤城,劉武周進逼并州,李元吉棄城而逃。劉武周占據(jù)并州后,遣宋金剛攻占晉州,隨后進逼絳州,陷龍門。十月,宋金剛攻陷澮州。
在劉武周的軍隊南下戰(zhàn)事頻頻告捷之際,石州劉季真連兵叛唐,[1](P2281-2282)攻占了石州大部分地區(qū)。晉州以南也有人起兵響應,“夏縣人呂崇茂殺縣令,自號魏王,以應賊。河東賊帥王行本又密與金剛連和,關中大駭”。[1](P2254)
可見,武德二年(619)的李、劉戰(zhàn)爭中,劉武周勢力范圍不斷擴大,唐廷則大多處于劣勢。原唐廷所轄的忻州、并州、介州、呂州、晉州、澮州、石州等7州及其所領縣,以及浩州永安縣、絳州龍門縣、虞州夏縣等均被劉武周集團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武德二年(619),唐廷在與劉武周等割據(jù)勢力斗爭的過程中,在州縣設置方面也進行了一些積極的部署,特別是在劉武周勢力沒有到達的區(qū)域內(nèi)加強了控制。如,唐廷分隰州之蒲縣置昌州,以石樓縣置西德州,以永和縣置東和州,重置大寧縣,并以大寧縣置中州。又如,唐廷以方山縣置方州,目的蓋是為了牽制劉季真,為日后反擊做準備。
打敗劉武周等割據(jù)勢力,收復河東之地,不僅事關李唐王業(yè)根基,更是關乎新建政權發(fā)展的大問題。李世民以“太原王業(yè)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為由奏請領兵出征河東。[1](P25)《崔泰墓志》云:“時以晉陽之地,王業(yè)攸基,余寇未平,嚴城尚警,□奉□巡撫,式光原隰。遵途北邁,兇黨南侵。君潛運謀猷,星馳表檄?!保?](P222)崔泰卒于貞觀元年(627),唐武德初年任監(jiān)察御史,參與了討擊劉武周的檄文撰寫。唐廷出征河東可謂是做了精心準備,一方面與突厥交好,瓦解突厥與劉武周的聯(lián)盟關系,[3](P168)另一方面調遣精兵強將征戰(zhàn)河東?!吧嫌谑窍ぐl(fā)關中兵以益世民所統(tǒng),使擊武周”,[4](P5868)并幸華陰,至長春宮為將士送行。據(jù)《舊唐書》卷2《太宗紀》記載,出征河東的隨行將領有永安王李孝基、于筠、獨孤懷恩、唐儉、殷開山、秦叔寶、李世績、程咬金、翟長孫、秦武通等。[1](P25)又據(jù)《張士貴墓志》,張士貴也為從征前鋒。
《張士貴墓志》記載了唐出兵河東平劉武周的一些始末。現(xiàn)將《大唐故輔國大將軍荊州都督虢國公張公(士貴)墓志銘》中有關內(nèi)容摘錄如下:
何小董據(jù)有虞州,兵鋒甚勁,太宗董大軍于百壁,將自圖之。命公前擊,算無遺策,戰(zhàn)取先鳴。賊乃合其余燼,嬰城自保。劉武周遣其驍將宋金剛等同聲相援。金剛先有將卒,屯據(jù)翼城,與大軍相拒,及是而遁。公從太宗并平之。[2](P264)
《張士貴墓志》寫于唐高宗顯慶二年(656),由時任太子中舍人弘文館學士的上官儀撰寫。墓主張士貴,兩《唐書》有傳。張士貴于隋末揭竿而起,后在李淵進軍關中時受降,鎮(zhèn)守河南之境。據(jù)墓志記載,在其從征討伐劉武周之前,曾屢立戰(zhàn)功,如大業(yè)末肅清崤澠一帶反隋勢力、打敗熊州鄭仲達、義寧二年(618)從李建成討擊王充、武德元年(618)從李世民西征薛舉、武德二年(619)平蘇經(jīng)陜州之亂等等。武德二年末唐廷決定選派得力干將收復河東,張士貴自然被選入其中。
《舊唐書》卷2《太宗紀》:“(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眾趣龍門關,履冰而渡之,進屯柏壁,與賊將宋金剛相持?!保?](P25)與《張士貴墓志》相比較,兩種記載的共同之處是太宗率軍屯于百壁,展開與劉武周部將的戰(zhàn)爭。百壁,又作柏壁,在絳州正平縣西南二十里。所不同之處是《張士貴墓志》在唐太宗與宋金剛對峙柏壁之前多了張士貴帶領的先鋒部隊與劉武周部將虞州何小董之間作戰(zhàn)的記載。利用墓志資料來印證和豐富傳世文獻,或更有助于我們對當時歷史的理解。虞州治安邑縣,位于正平縣南一百多里。武德二年(619)十一月,張士貴擊退兵鋒甚銳的何小董,使其嬰守虞州,等待宋金剛救援。正是由于宋金剛馳兵援救,才與唐軍對峙柏壁。眾所周知,柏壁一戰(zhàn)是唐收復河東的關鍵一戰(zhàn)。柏壁之戰(zhàn)唐軍勝利后,扭轉了李、劉之戰(zhàn)的局面。
武德三年(620)四月,雀鼠谷一戰(zhàn)唐軍大敗宋金剛,尉遲敬德與尋相降唐。此后,劉武周政權與李唐政權的實力對比發(fā)生了更加明顯的變化,形勢明顯朝著有利于李唐方向發(fā)展?!皠⑽渲苈劷饎倲。髴郑瑮壊⒅葑咄回?。金剛收其余眾,欲復戰(zhàn),眾莫肯從,亦與百余騎走突厥。世民至晉陽,武周所署仆射楊伏念以城降。唐儉封府庫以待世民,武周所得州縣皆入于唐?!保?](P5882)李唐王朝在武德二年所失并州及其以南的州縣全部收復。
在政局初步穩(wěn)定以后,唐高祖隨即對河東道的州縣設置進行了調整。據(jù)兩《唐書》等相關史志統(tǒng)計,僅武德三年(620)一年唐在河東道就增置了8州11縣。武德三年增置的8州分別是:北溫州、建州、太州、受州、榆州、遼州、西定州、北和州。增置11縣分別是:溫泉縣(蒲州)、溫泉縣(北溫州)、高唐縣、甲水縣、晉城縣、萬泉縣、興樂縣、汾陽縣、偃武縣、義興縣和太和縣。這些新置州縣大多位于收復之失地,這說明建置政區(qū)是唐廷加強對收復地區(qū)控制的重要舉措,對加強中央集權統(tǒng)治,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有著重要意義。
武德四年(621)正月,胡大恩以大安鎮(zhèn)降唐。唐高祖頒布《褒胡大恩來降詔》:“因其所統(tǒng),即加榮秩??墒钩止?jié)代州諸軍事代州總管,加授上柱國。”[5](P29)吳玉貴認為“既然是‘因其所統(tǒng),即加榮秩’,則胡大恩之‘徙鎮(zhèn)’代州,是因為在降唐時他的勢力已經(jīng)由恒州發(fā)展到了代州?!瞥囟ㄊ且驗楹蠖鳉w降才得到了戰(zhàn)略要地雁門?!保?](P191)吳氏所言是。代州總管管代、忻、蔚三州。吳玉貴認為忻、蔚二州也是在武德四年(621)與代州同時歸唐的。[3](P192)這一結論卻值得商榷。武德三年(620)十月,懷戎賊帥高開道遣使降唐,唐高祖頒布詔書:“可使持節(jié)蔚州諸軍事蔚州總管,加授上柱國。賜姓李氏,上屬籍宗正。封北平郡王,食邑五千戶?!保?](P29)疑蔚州在此前已歸唐。然由于高開道旋即復稱燕王,聯(lián)合突厥等勢力反唐,蔚州亦不再屬唐。因此,蔚州并不是在武德四年(621)與代州同時歸唐的。武德六年(623)高開道的部將謀反,高開道自殺身亡,唐廷于并州陽曲縣僑治蔚州。七年,蔚州寄治代州繁畤縣。八年,又寄治忻州秀容之北恒州城。貞觀五年(631)突厥戰(zhàn)敗,才還治靈丘縣。武德年間僑治蔚州的原因蓋是其地為突厥所控。
胡大恩任代州總管后,平定了并州石嶺關以北至代州雁門之間的叛亂勢力?!顿Y治通鑒》卷187唐高祖武德四年正月條記載:“代州石嶺之北,自劉武周之亂,寇盜充斥,大恩徙鎮(zhèn)雁門,討擊,悉平之?!保?](P5900)石嶺關在并州北,為并州進出忻、云、朔等地的交通要沖。此處“代州石嶺之北”當作“并州石嶺之北”。從并州往北至雁門之間為隋樓煩郡地。這說明胡大恩平了樓煩郡?!端鍟肪?0《地理志》樓煩郡條載樓煩郡統(tǒng)縣三:靜樂、臨泉、秀容。[6](P853)《元和郡縣圖志》卷14《河東道》嵐州宜芳縣條云:“(大業(yè))八年,分靜樂置嵐城縣,屬樓煩郡?!保?](P396)故隋樓煩郡領靜樂、嵐城、臨泉、秀容四縣。唐廷對剛剛占領的樓煩郡馬上進行政區(qū)改置。以靜樂縣置管州,并分置汾陽、六度二縣。以嵐城縣置東會州,并改嵐城為宜芳。以秀容置忻州,并分置定襄縣。
劉武周“定楊”政權所轄地區(qū)僅剩馬邑郡還未歸唐。武德五年(622)突厥殺劉武周,[8]P(100)以原“定楊”政權內(nèi)史令苑君璋為大行臺,統(tǒng)領余眾,并派兵助鎮(zhèn)。然“定楊”政權內(nèi)部對突厥態(tài)度不一。武德六年(623)六月,劉武周部將高滿政勸苑君璋降唐,被苑君璋拒絕。高滿政以馬邑城降唐。據(jù)《資治通鑒》卷190唐高祖武德六年六月條記載:“馬邑人多不愿屬突厥,上復遣人招諭苑君璋。高滿政說苑君璋盡殺突厥戍兵降唐,君璋不從。滿政因眾心所欲,夜襲君璋,君璋覺之,亡奔突厥,滿政殺君璋之子及突厥戍兵二百人而降?!保?](P5968)事實上,據(jù)《唐儉墓志》記載,唐廷曾事先派時任幽州道行軍總管、定州道安撫大使的唐儉去勸降高滿政。相關志文摘錄如下:
又馬邑人高滿正,以城附于突厥,命公擁節(jié)申命虜營,舌電飛甘,辭鋒縱辯。狐關以之褰祲,雁塞由是肅清。[9](P29)
高滿正即高滿政。據(jù)《新唐書》卷92《苑君璋傳》:“(苑君璋)與舊將高滿政夜襲代州,不克。高祖遣使招之,賜鐵券,約不死?!保?0](P3805)又《舊唐書》卷55《劉武周傳》記載:“滿政遂以城來降,拜朔州總管,封榮國公。”[1](P2255)可知唐儉去招安苑君璋、高滿政,是在與其交戰(zhàn)并取勝的背景下進行的。唐儉不僅交給高滿政免死鐵券,甚至可能透露唐廷優(yōu)撫來降將領等信息。高滿政遂決定降唐,并規(guī)勸苑君璋,卻被苑君璋所拒??赡芨邼M政擔心苑君璋對其不利,乃夜襲苑君璋。苑君璋逃奔突厥,高滿政遂以馬邑降唐。后苑君璋引突厥兵攻陷馬邑,殺高滿政。馬邑又陷入突厥的控制。但時隔不久,突厥就“復請和親,以馬邑歸唐;上以將軍秦武通為朔州總管?!保?](P5973)苑君璋在殺高滿政及其黨羽后即退保恒安鎮(zhèn)。李唐王朝在河東道的控制區(qū)域逐漸向北擴張,誠如吳玉貴所言:“唐高祖武德三年(620)之后,唐朝與突厥的交界由石嶺而雁門,而馬邑,而恒安,逐步北上,說明了突厥汗國與隋、唐兩朝交往過程中各自勢力消長的歷程?!保?](P196)
恒安鎮(zhèn)山川險要,易守難攻。恒安人郭子威曾向苑君璋進言:“恒安之地,王者舊都,山川形勝,足為險固。突厥方強,為我唇齒。據(jù)此堅城,足觀天下之變,何乃欲降于人也。”[1](P2255)武德六年(623)以后,苑君璋據(jù)守恒安,并不斷與突厥合軍寇擾并州以北地區(qū)。但由于突厥頡利可汗政亂,苑君璋遂于貞觀元年(627)五月率眾降唐。至此,劉武周殘余勢力全部歸降。
縱觀唐廷在完成統(tǒng)一河東道的過程中,每一次戰(zhàn)爭勝利后都伴隨著一次政區(qū)的調整。武德二年(619)李淵在關中立足以后,著力消滅劉武周等盤踞在河東道北部的割據(jù)勢力。戰(zhàn)爭進程直接引發(fā)了李唐政權所領河東道州縣的變動。到武德三年(620)四月,唐廷收復了并州及并州以南的州縣。為了加強和鞏固對這些收復之地的統(tǒng)治,唐高祖及時進行了政區(qū)調整。隨著軍事上不斷取得勝利,李淵在河東道的統(tǒng)治區(qū)域不斷擴大。出于鞏固對收復失地和新占區(qū)域的統(tǒng)治、籠絡部眾、安撫來降者等方面的考慮,唐廷權置了大量州縣。大量權置州縣,雖屬戰(zhàn)時的權宜之計,但在鞏固李唐政權對河東道的統(tǒng)治、推進統(tǒng)一戰(zhàn)爭進程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是適應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而采取的非常舉措。
[1]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周紹良,趙超.唐代墓志匯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關系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4]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5]董誥.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6]魏征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7]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
[8]馬文軍.劉武周兵敗被殺年代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5).
[9]吳鋼.全唐文補遺(第一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10]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責任編輯 劉強)
注:
①施和金的《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隋代卷》上編第七章《隋末唐初政區(qū)的更改》著錄了隋末唐初雍、豫、冀、揚、荊五個地區(qū)的郡縣變遷情況。(周振鶴主編,施和金著:《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隋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郭聲波《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唐代卷》上編第三章《河東道》復原了唐代河東州縣沿革情況。(周振鶴主編,郭聲波著:《中國行政區(qū)劃通史·唐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成一農(nóng)《唐代的地緣政治結構》對隋及唐初政區(qū)結構的調整展開分析,揭示了合理的政區(qū)空間結構與盛世景象的關系。(成一農(nóng):《唐代的地緣政治結構》,收于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第8-59頁。)
②“道”之名稱并非始于唐代。唐“道”之稱始于貞觀元年(627)。唐代之河東道相當于今之山西全境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區(qū)。武德年間雖沒有“河東道”的名稱,然鑒于在唐宋人的思維意向里,這一區(qū)域總的概念仍是河東道,只不過河東道更多時候并不是具體的行政區(qū)劃名稱,而僅是一種地域概念而已。故本文采用“河東道”之稱。
D691.22
A
1671-0681(2014)02-0078-03
任艷艷(1981-),女,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
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