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木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他生于“上下交征利”的時代。當時,土地作為私有財產(chǎn)出現(xiàn),大大刺激了人們的利欲之心。社會變化使人們的道德觀念、社會政治思想發(fā)生了改變,仁義辭讓的道德準則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禮崩樂壞的禮義斷層時代,人們本來受禮樂文化控制的欲望更是傾瀉而出,利益關系赤裸裸地凸顯出來。強國掠奪弱國,苛政猛于虎,國家之間以至百姓之間幾乎只剩下赤裸裸的唯利是圖的利害關系。在這種背景下,韓非提出的“法治”思想根植于其獨特的人性論基礎。只有客觀全面地了解韓非提出的人性論觀點,才能合理地評價韓非的“法治”思想。
人性好利是法家的一貫主張,如商鞅把“饑而求食,勞而求逸,苦則索樂,辱則求榮”看做是人之常情。荀子提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嫉)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1〕(戰(zhàn)國)荀子:《荀子》,安小蘭譯注,中華書局2007年版,《荀子·儒效》篇。
韓非繼承前人的思想,認真考察現(xiàn)實社會,提出:“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薄?〕《韓非子·奸劫弒臣》。也就是說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韓非還提到:“好利惡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薄?〕《韓非子·難三》?!袄?,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之?!薄?〕《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民之性,惡勞而樂佚?!薄?〕《韓非子·心度》。諸如此類論述,多見于韓非書中。可以看出,韓非不但認為人好利惡害,而且這還是人之常情,不需要忌諱。因而,韓非進一步認為,人與人關系的建立是以“自利”為核心的。韓非的結論是從大量犀利的論據(jù)中歸納得出的。例如醫(yī)生為病人吸膿血,是為了得到利益;造車的人希望人富貴,是為了較多的人來買車;制造棺材的匠人盼望人死,也是為了賣出棺材得到利益。甚至至親關系的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是一種利害關系,“產(chǎn)男則相賀,產(chǎn)女則殺之”是因為父母“慮其后便,計之長利也”?!?〕《韓非子·六反》。作為政治關系的君臣關系更不例外,完全是一種利益交換關系,“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韓非子·難一》。
韓非側重于從人與人關系的角度說明人性好利,提出了“自為”論。他的人性論中,利益的存在并沒有否定感情的存在。利益與感情是倫理中的兩個要素,人們面對二者的沖突,必然做出取舍。韓非只是要說明人在處理人際關系的實踐中,當感情與利益相沖突的時候,人們會舍情取利。韓非認為,人人“皆挾自為心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例如制造棺材的匠人并不憎恨人,但也希望人死,僅僅是因為要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不能簡單將韓非歸為性惡論者。
“韓非所說的‘民之性’‘人情’應當解釋為‘人之于求之傾向之實情’,其意義著重人的性向之描述,而不是要表述人的本質(zhì)是什么?!薄?〕李增:《先秦法家哲學》,臺北編譯館2001年版,第178頁。韓非從社會倫理關系的現(xiàn)實實踐出發(fā),得出人追求個人財富、名聲、權勢的結論。韓非大量論述指出了人們的欲望,并由此出發(fā),主張用利益誘導、刑罰威懾來規(guī)范人的行為。韓非并沒有對人性自利自為做出善或惡的道德評價,只是要說明認真審視人性中好利惡害、自利自為的一面,才能更有效地處理許多倫理問題。
基于以上認識韓非得出結論,君主治理天下就要根據(jù)基本的人情——好利惡害,自利自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賞罰可用則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薄?0〕《韓非子·八經(jīng)》。人都是要替自己打算,這就是“自為”。只要滿足了人們各自的追求,使其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就可以通過法治賞罰的方法實現(xiàn)天下大治。臣子通過遵循國家法令爭取榮華富貴,君主利用賞罰來獲得霸權。這種利用自利自為之心來達到互利目的的策略,正是韓非宣揚人性自利的最終目標。
“法治”是韓非認為唯一能行的治理臣民的辦法,“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1〕《韓非子·有度》。只有以法治國,才能富國強兵,成就霸業(yè)。但是韓非并沒有系統(tǒng)羅列具體法律條文,只是從宏觀上提出了法律實施過程中應該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散見于《韓非子》各篇論述之中,現(xiàn)略作歸納,從法的制定、法的內(nèi)容、法的執(zhí)行、法律教育四個方面分析。
自鄭國執(zhí)政子產(chǎn)鑄刑書和晉國執(zhí)政趙鞅鑄刑鼎,將法律公之于眾以后,公布成文法就成為了時代的潮流。在韓非語境下法的概念指的就是成文法,他說道:“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12〕《韓非子·難三》。“法自君出”〔13〕《韓非子·問辯》。是先秦法家共同的立法原則。韓非繼承了管子“立法者君也”的思想,提出“言無二貴,法不兩適”,〔14〕《韓非子·問辯》。這就將立法權牢牢控制在了君主手中。君主制定的成文法成為了法律的唯一淵源,排斥一切習慣法,這樣君主意志的實現(xiàn)就得到了保障,即從立法層面保障了皇權至上。
法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必定會出現(xiàn)一些漏洞或模糊不清的地方,但韓非反對官員對法律條文進行一切解釋,因為這樣有可能損害君主的立法權。韓非提出“循名責實”〔15〕《韓非子·定法》。的方法來防止出現(xiàn)“以文亂法”〔16〕《韓非子·五蠹》。和“以智矯法”〔17〕《韓非子·亡徵》。的情況。具體說來就是“人主雖使人必以度量準之,以刑名參之;以事遇于法則行,不遇于法則止;功當其言則賞,不當則誅;以刑名收臣,以度量準下,此不可釋也”?!?8〕《韓非子·難二》。也就是說以嚴格概念來決定行為,使行為符合相關規(guī)定。可見韓非是一個法律形式主義者,要求名和實完全一致,不允許有任何變通。
在韓非看來,國君制定出的法律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其一,因道全法。“因道全法”載于《大體》篇,是韓非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的核心。韓非在《大體》篇中從宇宙發(fā)展的規(guī)律出發(fā),得出治理社會的關鍵準則,就是“因道全法”?!耙虻馈本褪亲裱笞匀黄毡橐?guī)律,“不逆天理”,“守成理,因自然”,“因天命”?!?9〕《韓非子·大體》。“全法”是指顧全國家的制度法令,“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于法術,托是非于賞罰,屬輕重于權衡”?!?0〕《韓非子·大體》。韓非高屋建瓴,認為治理家國天下需要著眼于大局,制定法律也要著眼于大局,要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禍福生乎道法,而不處于愛惡”?!?1〕《韓非子·大體》。這正是韓非強調(diào)法治、反對人治的體現(xiàn)。
韓非所說的“道”,源自老子的“道”但又不同于老子的“道”。老子語境下的道是指先于天地萬物存在的假想實體,是天地萬物產(chǎn)生的總根源。老子主張聽憑自然,讓一切自然地發(fā)展,反對人通過作為對社會強行干涉。而韓非所說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普遍法則,是整個世界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韓非主張順應這些客觀規(guī)律來制定法律,比如要順應自利自為的人性來制定規(guī)范社會關系的法律。
其二,法與時轉,即法律必須因時制宜,積極適應時勢的需要?!胺ㄅc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故民樸,而禁之以名則治,世知維之以刑則從。時移而治不易者亂,能治眾而禁不變者削。故圣人之治民也,法與時移而禁與能變?!薄?2〕《韓非子·心度》。在韓非看來,上古時期用名教就可以治理好人民,是因為民眾質(zhì)樸;如今必須用刑罰來約束民眾,是因為社會上很多人智巧奸詐。韓非將固執(zhí)堅持“先王之政”的儒者比為墨守成規(guī)的守株待兔者,幽默中闡明了自己的主張,即政治措施應跟隨時代的變化而改革。韓非與時俱進的政治改革主張在現(xiàn)在看來也是十分先進的。
值得注意的是,韓非洞悉到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實施變法是很有風險的。正如韓非在《解老》篇中所說:“凡法令更則利害易。”〔23〕《韓非子·解老》。變法通常會導致社會利益重新分配。這樣,舊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就會視改革者為眼中釘,而新制度下可能得益者往往會持有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從而僅僅作為三心二意的擁護者或觀望者。所以改革總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改革者需要以極大的勇氣來面對改革的阻力,并承擔失敗乃至毀滅的風險。因此韓非又說道:“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以此告誡國君和改革家們對改革要持有積極大膽而又審慎的態(tài)度。
其三,法令統(tǒng)一、相對穩(wěn)定。這與法與時轉并不矛盾,法令統(tǒng)一穩(wěn)定不僅不排斥法與時轉,恰恰是以法與時轉為前提的。隨著時勢的變化,法也應當進行相應的變革,這是從大時代的高度來看問題;但就某一個具體時期內(nèi),法令一旦制定,就應當具有統(tǒng)一性和穩(wěn)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為法作為全國臣民所奉行的行為準則,只有統(tǒng)一且穩(wěn)定,人們才容易遵守,才能有明確的行為指導,做到有章可循。同時,朝令夕改也會給奸臣以可乘之機,“利在故法前令則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則道之”,〔24〕《韓非子·定法》。也就是說政令法律不統(tǒng)一,會促使奸臣刁民見機行事,根據(jù)對自己有利的法律來辦事,進而造成法律適用和社會秩序的進一步混亂。正如人們既稱贊商鞅變法,又贊賞蕭規(guī)曹隨,“法莫如一而固”〔25〕《韓非子·五蠹》。與法與時轉的最終目的都是發(fā)揮出法令對社會的實際功效,已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其四,法令要通俗、詳盡、可行。“明主立可為之賞,設可避之罰……明主之表易見,故約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為,故令行?!薄?6〕《韓非子·用人》。法令如果艱澀難懂,或者強人所難,就失去了實際效果,無法調(diào)整社會關系,更會帶來“私怨生”、“伏怨結”〔27〕《韓非子·用人》。的后果。所以,法的內(nèi)容要合情合理,不能有違人情。合情是指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性情,此處韓非亦有詳細論述:“察士然后能知之,不可以為令,夫民不盡察;賢者然后能行之,不可以為法,夫民不盡賢。”〔28〕《韓非子·五蠹》。這也說明韓非強調(diào)法令的普遍性。
韓非指出:“書約而弟子辯,法省而民訴簡,是以圣人之書必著論,明主之法必詳盡事?!薄?9〕《韓非子·八說》。即法令的內(nèi)容既要詳盡,嚴格限制官員的自由裁量權,又要最大限度做到簡明,不繁雜。這樣才便于學習遵守,同時有限的法律條文才能發(fā)揮最大的效用,使人無法趁機鉆營。
韓非“法治”思想中關于法的執(zhí)行的觀點是其“法治”思想中最精華的部分。
其一,法不阿貴。韓非認為執(zhí)法必須做到“不別親疏,不疏貴賤,一斷于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0〕《韓非子·有度》。在韓非看來,除了制定法令的君王擁有不受法律懲罰的特權外,所有臣民一旦觸犯法律,都要受到制裁,同樣,如果小民有功,也應受到相同的獎賞,而與身份的低下無關。韓非的法雖然適用對象不包括君主,但在賞罰的執(zhí)行上用法權代替君權,在君主專制的條件下,法最大限度地成了對全體臣民的一種保障。法治的可貴,正是在于其大公無私。用法權取代君權,要求平民與貴族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一方面反映出當時平民地位的提高和貴族階層的衰落,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們平等意識的增長,是人類文明的進步。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韓非在闡發(fā)法治作用時,首次提到了“矯上之失”〔31〕《韓非子·有度》。,在中國古代“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傳統(tǒng)思想下,提出這種觀點是非常進步的。
其二,信賞必罰。這條與上面的“法不阿貴”有某種相似性,但更強調(diào)了賞賜和刑罰都必須具有明確性,賞要講信用,罰要堅決執(zhí)行。韓非認為,法在社會控制方面的作用體現(xiàn)為兩方面:積極的一面是“賞”,消極的一面是“罰”。君主應當充分利用人性中趨利避害的一面,制定法律,充分利用“賞罰二柄”調(diào)整社會關系,治理國家?!肮芾韺W中所講的‘熱爐法則’,是對賞罰必信理念的最好闡釋。一是警告性原則,二是驗證性原則,三是即時性原則,四是公平性原則。”〔32〕張親霞:《韓非子與中國傳統(tǒng)政治藝術》,長春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頁。信賞必罰進一步使人警醒,使人更小心地遵守法令,同時也為了確定性的獎賞而努力工作。
韓非把“不辟親貴”和“法行所愛”〔33〕《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作為執(zhí)法的最高境界。因為親人、貴人和所愛的人是三種最容易逃脫法律制裁的人,親人可以依靠親屬關系,貴人可以仰仗自己的地位,所愛的人可以憑借和君主的感情。如果他們犯法也沒有獲得赦免,那么普通民眾就更逃不了法律制裁了。所以韓非認為為了維護法的嚴肅性,向此三種人開刀最易樹立起法律的權威。
其三,多刑少賞。所謂多用刑罰而少用賞賜,這完全是韓非的人性論在法的執(zhí)行過程上的方法論體現(xiàn)。韓非認為人性自利,貪欲是無止境的,賞賜越多反而越能誘發(fā)人的貪欲,引起邪惡的爭端,所以君主應該明白獎賞不是越多越好。
韓非子認為:“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從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與之刑,非所以惡民,愛之本也?!髻p,則民勸功;嚴刑,則民親法。”〔34〕《韓非子·心度》。韓非認為重刑是為了樹立法的權威,最終使臣民盡可能地依從國法,以達到以刑去刑的目的。但是客觀上,從韓非“法治”思想中法的執(zhí)行方面看,的的確確體現(xiàn)出了重刑主義思想。他也對自己的重刑主義作了概括:一要殺一儆百來預防犯罪,二是重刑止奸,輕刑傷民。韓非的重刑主義思想具有極強的恐嚇和懲罰的特點,往往使人們對法心生恐懼,敬而遠之,客觀上導致了中國忌訟思想的形成。
為了使“法治”思想深入人心,韓非非常重視法律教育工作,這是韓非“法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韓非在《五蠹》中說:“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薄?5〕《韓非子·五蠹》。“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是韓非“法治”思想中法律教育模式的精辟概括。他要求在整個社會內(nèi)實行普遍的法制教育,使維護君主統(tǒng)治的法達到婦孺皆知且深入人心的狀態(tài)。
韓非繼承并發(fā)展了商鞅變法中“燔詩書而明法令”的主張,認為法制教育應該是社會中存在的唯一教育形式。因為在他看來,國君制定的政策法令就是人們的行為準則,是維持社會運轉的秩序。而“書簡之文”和“先王之語”是指其他學派的典籍和說教,尤其是儒家的仁義孝悌、詩書禮樂等,都屬于“以文亂法”一類。
確定了社會法制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之后,為了能夠保證切切實實地“以法為教”,韓非進一步提出“以吏為師”作為其實現(xiàn)手段。“以吏為師”是指選用一批忠心于“法治”思想路線,知法、明法的官吏擔任老師,向民眾宣傳、普及、解釋政策法令。從商鞅起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從中央到地方的吏師選拔制度和責任體系?!耙岳魹閹煛北砻髁隧n非對法制教育主體隊伍很強的專業(yè)性要求。
依“法”治國是韓非在戰(zhàn)爭年代里提出的富國強兵的手段,也是法家學派的基本觀點。韓非的“法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的發(fā)展,鞏固了當時先進的生產(chǎn)關系,順應了歷史潮流并推動了歷史發(fā)展。但在政治文明與經(jīng)濟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中國傳統(tǒng)法治思想的價值。對于傳統(tǒng)理論中已經(jīng)被時代摒棄了的部分,我們要以史為鑒,總結經(jīng)驗教訓;對于傳統(tǒng)理論中的精華部分,我們要繼承發(fā)揚、古為今用。
實現(xiàn)現(xiàn)代法治,是近百年來中國有識之士的夢想與追求。清末統(tǒng)治者為緩解內(nèi)憂外患,效仿西方,進行了一次又一次修律活動,開啟了中國法治現(xiàn)代化的進程?!白兎ā崩щy重重,是因為現(xiàn)代政治文明中的“法治”很難與自然經(jīng)濟、集權政體以及以宗法倫理為內(nèi)核的儒家思想相嫁接?,F(xiàn)代法治視角下傳統(tǒng)“法治”思想的缺陷恰恰是今天法治建設最大的障礙和最容易走入的誤區(qū),所以我們必須以史為鑒。
1.法自君出
現(xiàn)代意義上的“法治”,是西方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產(chǎn)物,是與君主專制相對立的。它的基本特點是宣揚法律至上。任何人,甚至包括國君在內(nèi),都必須服從法律,都不能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而在韓非看來,“法治”是維護社會統(tǒng)治,實現(xiàn)富國強兵的手段,法令是君主意志的體現(xiàn),恰恰是為了維護君主專制?!绊n非的思想,不僅在當時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就是對中國整個封建社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是秦制的一種理論基礎,同時也是我國各個歷史時期君主獨裁制度的一種理論說明?!薄?6〕張覺:《韓非子:帝王的法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頁。在當今民主政治成為世界總趨勢的情況下,韓非“法治”思想的本質(zhì)——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君主等級制度等已經(jīng)被歷史所摒棄。
韓非“法治”思想的最大局限性是“法自君出”和“言無二貴”〔37〕《韓非子·問辯》。的主張,即立法權必須歸于君主。在韓非的理論體系中,“法”的地位雖然較之先秦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法治”的載體——法令,終究還是君主個人意志的體現(xiàn),服從于君主的利益。韓非只是希望君主要遵循普遍規(guī)律,勿因一時喜怒而隨時制定、變動廢止法律。而韓非“法治”思想的邏輯體系中,一個明顯的悖論是:如果人性自利自為,君主也是人,那么何以奢望君主摒棄自己自利自為的人性去遵循“道”來制定法令呢?
“韓非的法治與現(xiàn)代所謂的法治相去甚遠,不過是有限度的人治而已,實際上是為君主專制服務的?!薄?8〕于霞:《千古帝王術——韓非子》,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96頁。在法家思想中,君主利益位于核心地位,所以“法治”的最大受益者是君主一人,官僚貴族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社會等級獲取不同利益,而人民由于絲毫沒有立法上的話語權,所以從法治中很難得到利益。人民的自由和利益被固定的制度剝削,法律因而成了大多數(shù)人的桎梏。
2.合法性缺失
韓非“法治”理論體系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他的法治觀是一種權力觀,他認為法的效力來源于君主的權力。君主的權力高于一切,君主通過立法賦予各級政府與官員管理人民的權力,人民的基本權利更是由君主授予的。這樣,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君主天然權力的合法性在哪里?如果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韓非的“法”就找不到良心上的約束力,人民就沒有理由信服他的理論,更沒有理由服從君主,人民就會通過自己不懈的抗爭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現(xiàn)代法治要求以人民權利為本位,所謂“權利本位”是指在公民權利和國家公權力的關系上,公民權利處于最根本的地位,是決定性的;在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這兩者之間,法律權利起主導作用,是決定性的。權利是指不給別人帶來不利益,這是最低限度的正當性;義務的內(nèi)容是與權利內(nèi)容相對應的,權利的實現(xiàn)依賴于相關的義務,義務的履行保障了權利的實現(xiàn),所以義務的正當性來自于權利的正當性。公權力的合法性來自于民眾在承受公權力合理侵害的同時獲得了安全感,以維持穩(wěn)定的可以預期的社會關系。在獲得安全感、維持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的前提下,社會生產(chǎn)才能有序高效地展開。正是為了得到所追求的安全和福利,民眾才自愿讓渡出自己的權利,才自愿服從于公權力的支配。
在韓非的“法治”體系中,法律是以義務為本位的,民眾更多的是服從君主的義務而鮮有權利。法律不過是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的一種有效工具而已,所以韓非用“權柄”一詞來解釋法律,把法律視為君主達到統(tǒng)治目的的一種權術,所以“法”要與“術”(君主藏于心中用來考察駕馭群臣的方法)、“勢”(君主統(tǒng)治國家所依靠的威勢)結合。而在現(xiàn)代法治實踐中,公權力越來越重視對人權的保障,同時,人民一方面確認和授予政府更多的權力,另一方面通過設定監(jiān)督機制對政府權力進行更嚴格的限制。
3.法的價值錯位
韓非雖然也論述過民眾利益的保障是評價國君治理國家功績的標準,如他在《奸劫弒臣》篇中說:“而圣人者,審于是非之實,察于治亂之情也。故其治國也,正明法,陳嚴刑,將以救群生之亂,去天下之禍,使強不凌弱,眾不暴寡,耆老得遂,幼孤得長,邊境不侵,君臣相親,父子相保,而無死亡系擄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薄?9〕《韓非子·奸劫弒臣》。但他終究是一個國家本位論者,富國強兵、強化國君的統(tǒng)治是其以法治國的最終目標。韓非是一個十足的功利主義者,所信仰的是統(tǒng)治的有效性,認為這才是法最大的價值。
戰(zhàn)國時期,諸侯混戰(zhàn)生靈涂炭,確實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來結束混亂的局面。在各國“不王則亡”的緊要關頭,國家的生存和強大是首要的??扇绻冀K只以社會的安定為目的來論證“法”的倫理意義,那“法”就不折不扣淪為了君主統(tǒng)治的工具?!罢撜哂兄^中國自秦代以迄于清末的兩千余年的君主專制,乃韓非的遺毒?!薄?0〕王德昭:《歷史哲學與中西文化》,香港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273頁。以國家為根本來立論的倫理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zhì)疑,自身的權益才是法正當性的邏輯起點,人們普遍認為不能以維護國家利益的名義剝削民眾的現(xiàn)實利益,犧牲民眾的自由。韓非的“法治”思想?yún)s不關心“法”的善惡,而主要關心法是否能滿足統(tǒng)治的需要。從現(xiàn)代法治視角看,韓非是沒有法律信仰的,因為他從未全面認識到法的真正的價值——自由、平等、人權、正義、秩序、效率。這些是經(jīng)過長期歷史沉淀、至今公認的法的真正價值,這些是法律的存在根據(jù)和評價標準,也是法律發(fā)展和進步的根本動因,是法律強制力的正當來源。歷史實踐已經(jīng)表明,真正的法治從來只能與民主結合,而絕不能與專制結合。而自由、平等、人權正是民主的基本理念。
法治的真正實現(xiàn),不僅要有一定的政治基礎和經(jīng)濟基礎,還要有相應的社會環(huán)境。如果公眾缺乏對法律價值的信仰,那么一切法律教育只能培養(yǎng)出公眾扭曲的法律心態(tài)??v觀中國幾千年的法律發(fā)展史,從《法經(jīng)》到《宋刑統(tǒng)》再到《大清律例》,歷代法律絕大部分都屬于禁止性規(guī)范,其首要目的往往在于社會控制。這些法律都由統(tǒng)治集團制定,然后由各級官僚公布執(zhí)行,民眾在整個立法與執(zhí)法的過程中只有被動接受的命運。而韓非所倡導的法制教育,其內(nèi)容具有狹隘性,只是單一地向民眾宣講政策法令,并不涉及立法精神、法的價值等內(nèi)容,無益于民眾法律信仰的形成。久而久之,民眾就習慣了主客顛倒的權力觀念,很少獨立思考自身基本權利的問題。對權力的崇拜填充了法律信仰的缺失,最終社會上形成了輕視法律,崇拜權力的法律文化。
4.重刑主義
為達到社會控制而實行的極端重刑主義導致了暴政、混亂的局面。在秦朝韓非的“法治”思想被完全付諸實踐,作為法家思想忠實擁護者的秦始皇和秦二世,都把“法”作為其維護君主專制的工具。秦朝幾乎成了中國歷史上酷刑濫用最普遍的朝代,近臣李斯的推波助瀾更將韓非的重刑主義推向極端,當時流行諸如腰斬、車裂等很多聳人聽聞的酷刑,社會變成了人間煉獄。
主張“三權分立”的著名學者孟德斯鳩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jīng)驗。要防止權力濫用,就必須用權力約束權力?!本鳘殧埩⒎嘁徊讲酱碳ち怂麄?yōu)E用刑罰,因為君主的權力是沒有邊界的,是沒有外在約束的。
韓非的重刑主義促使民眾形成因懼怕法律而盡量遠離訴訟的消極的法律心態(tài)。重刑使民眾對“法”聞之變色,躲之不及,認為吃官司是天底下最丟臉的事情之一。這種忌訟的思想非常不利于民眾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歷史實踐已經(jīng)證明,只強調(diào)嚴刑峻法的時代從來不能長久。真正維持社會長久穩(wěn)定的方法絕不是由上而下的嚴刑峻法?,F(xiàn)代法治實踐中,刑罰必須堅持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也就是說,刑罰的輕重與客觀的犯罪行為以及危害結果相適應,刑罰的輕重與犯罪人主觀惡性的深淺、再次犯罪危險性的大小相適應。
5.人性論的局限性
韓非深刻地剖析了人與人之間的以利益為中心,爾虞我詐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撕破了長期以來統(tǒng)治集團虛偽的道德面紗,這在當時確實有進步意義。韓非正確指出人性中自利自為的一面,并指出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這對當今時代我們正確認識市場經(jīng)濟中人逐利的一面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必須正視個體對自身利益的訴求,充分尊重個人利益,才能充分調(diào)動個體的勞動積極性,徹底解放生產(chǎn)力。
韓非聚焦于“人之實情”,卻忽略了人還有精神層面的追求,對此李澤厚先生評價道:“(韓非)過早地停頓在經(jīng)驗現(xiàn)象之上,而太缺少形而上學的興趣,這反而阻礙了向科學的追求?!薄?1〕李澤厚:《中國哲學史(上)》,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132頁。這是韓非人性論思想中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片面強調(diào)人自利的一面,幾乎完全否認了仁義道德存在的價值與可能性,這就造成他迷信“賞罰”的作用,認為這是維持統(tǒng)治的不二法門。不過在戰(zhàn)國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里,韓非或許認為矯枉必須過正,只有走極端才能徹底鏟除社會弊端。
韓非的“法治”思想是重要的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遺產(chǎn),雖然它是針對當時社會情況提出的治國之道,但對于當今我國法治建設仍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上文已經(jīng)探討了韓非“法治”思想中若干不合時宜之處,但其“法治”思想方法論部分還是有價值的。韓非“法治”思想對當今法治建設的借鑒意義主要在于技術層面。
1.有法可依
從立法的角度看,韓非“一斷于法”的思想告訴我們:要將治理國家的各項活動都納入到法治的軌道,及時制定完備且良善的法律,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做到事事有法可依。
首先,立法權是國家權力體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權力。法律的制定必須堅持民主性原則,即法律的制定要從最大多數(shù)人的根本利益出發(fā),立法程序和立法過程同時也要具有民主性,主要是要求做到立法主體要民主,立法活動要民主,立法的過程要全面公開。特別是一些關乎多數(shù)人幸福的法律,要盡量由全國人大創(chuàng)制、認可、修改、廢止,不能簡單粗暴地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要盡快摒棄以行政命令為核心特征的計劃經(jīng)濟下的思維模式。
其次,立法要堅持科學性原則,韓非的說法是“因道全法”。法律的制定必須尊重客觀規(guī)律,從實際出發(fā),符合中國現(xiàn)實國情,這樣法律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調(diào)整規(guī)范社會關系的作用。同時法律制定還要吸收外國經(jīng)驗和歷史經(jīng)驗,將科學預見與借鑒相結合,才能使立法過程少走彎路,加快我國法治化進程。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發(fā)展趨勢。立法活動要受到韓非“法與時轉”原則的啟發(fā)。必須因時制宜,及時制定、修改、廢止法律使其積極適應社會的新變化,才能盡快把新出現(xiàn)的社會關系納入到法律管轄的范圍,使社會關系上升為法律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權益,處理社會糾紛,維護社會秩序。
最后,法律還必須做到統(tǒng)一、穩(wěn)定、詳盡?,F(xiàn)代法治國家普遍遵守法制統(tǒng)一原則,就是要求立法機關設立的法律必須內(nèi)部和諧統(tǒng)一。這些都與韓非的觀點是一致的。現(xiàn)代法治國家,法制統(tǒng)一的基礎是憲法,只有在嚴格遵守憲法的前提下,才能夠保證法制的統(tǒng)一,這就是堅持法律制定活動的合法性原則。“穩(wěn)定”要求法律必須經(jīng)過科學而系統(tǒng)的制定過程,杜絕朝令夕改。不穩(wěn)定的法律不僅會損害當事人實際利益,還會嚴重動搖法律的權威性,動搖人們對法律的信仰?!霸敱M”要求建立完備且良善的法律體系,即重要的社會關系一定要有法律調(diào)整,法律體系結構嚴謹,各部門法之間、不同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之間要彼此銜接一致。
2.執(zhí)法必嚴
韓非“法不阿貴”、“信賞必罰”的觀點在當今法治建設的過程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原則。法治國家中的執(zhí)法、司法活動必須堅持公民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則。即所有公民都依法享有同等權利并承擔相應義務,任何公民一律受到法律平等的保護,對任何公民的犯罪行為都必須追究法律責任。
現(xiàn)代法治社會中,要避免出現(xiàn)權力高于法律,私情大于法律的情況,要堅持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民,才能培養(yǎng)民眾“公義勝私欲”的價值觀。當民眾通過法律途徑追求利益,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時候;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民眾第一反應是尋求司法救濟的時候,法的作用與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3.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
通過對韓非法制教育觀點的分析提煉,其精華部分對我國當今法制教育亦具有啟示作用。
我國傳統(tǒng)的“以法為教”往往是重視對法律條文的教育,輕視對法治理念的教育。現(xiàn)階段我們要擴展法制教育的全面性,重視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識的教育。現(xiàn)代法制教育的形式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發(fā)展的趨勢,除了法律基礎課程普及教育,網(wǎng)絡、電視已經(jīng)成為了法制教育的新型載體。新聞媒體承擔起了法制宣傳教育的社會責任,網(wǎng)絡、電視相繼播出“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等專欄,采用對案例、社會熱點法治問題的討論等生動活潑的方式向人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
普法教育,要求對民眾開展法制宣傳來普及法律知識,使民眾養(yǎng)成守法的好習慣,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民眾的公民意識、權利義務觀念、主人翁觀念、平等觀念、自由紀律觀念等。
綜上所述,韓非“法治”思想與現(xiàn)代法治理念相去甚遠,具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但其并未完全淪為歷史陳跡。韓非提出的“因道全法”、“法與時轉”、“信賞必罰”、“法不阿貴”等思想仍為不刊之論,這些仍然是現(xiàn)代法治理念中的基本原則。重視法制教育的觀點也是現(xiàn)代法治建設的題中之義。韓非學說中有許多不可磨滅的閃光點,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一斷于法”的根本觀點,他相信確定的法律勝過主觀易變的感情,這已使他站在了歷史時代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