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娟[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 200083]
作 者:廖文娟,上海外國語大學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語文學、中德文學關系。
接受美學認為文學作品由藝術和審美兩級構成,藝術的一級是指作者的文本,審美的一級則是指由讀者完成的實現(xiàn)。它打破了作品即文本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文本與讀者的結合才形成文學作品。作為藝術的文本和讀者的審美兩者結合起來構成的文學作品,其研究中心應是讀者。盡管這種理論有其弊端,但它帶來了方法論的重大變革,引導了美學領域研究重點的一個根本性轉移,使實證主義對文學外部的作者研究和形式主義對文學內部的文本研究轉向以人的接受實踐為依據、以讀者為主體的研究,強調只有創(chuàng)作意識與接受意識共同作用才能構成作品的美學價值。這無疑給文學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打破了過去那些認為文學作品完成于文學家之手的傳統(tǒng)習見,指出文本只有在閱讀的過程中才具有生命。事實上在閱讀過程中,我們總是在不斷填充作者給我們留下的“空白”①,潛意識地在期待和闡釋中做出自己的判斷,自然而然地對讀物做出反應,并對其中人物賦予情感。這種閱讀和填充的過程就是將文本“具體化”,讓作品的意義通過讀者的接受呈現(xiàn)出來。本文擬從接受美學角度,分析德國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臺奧多爾·馮塔納(Theodor Fontane,1819—1898)的代表作《艾菲·布里斯特》。
《艾菲·布里斯特》取材于當時引起極大轟動的阿登內夫婦的真實故事,馮塔納對此加以創(chuàng)作寫下了艾菲的故事:出身貴族的艾菲在十七歲的時候由父母做主嫁給了母親的昔日情人三十八歲的殷士臺頓男爵。丈夫仕途成功,熱心功名,但與活潑稚氣的艾菲格格不入,婚姻生活不盡如人意。丈夫忙碌的公務和小縣城冷清的生活讓艾菲備感寂寞,最后被善于拈花惹草的少??死钒退构匆?。六年后往事敗露,殷士臺頓在決斗中打死情敵,之后與艾菲離婚,離異后的艾菲被拒絕在家庭和社會之外,身患重病后才獲準返回父母家,不久在家鄉(xiāng)去世。馮塔納對生活中的普通事件進行了加工和提煉,使個人的婚姻故事具有了社會性、普遍性:19世紀德國的法律、道德觀念和社會習俗將婚姻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堡壘,對婚姻的不忠被認為是一種嚴重罪行。19世紀下半葉更是盛行清教主義的社會風氣和道德行為,不容許人自然愿望的發(fā)展,要求人們?yōu)榱松鐣J可的準則做出犧牲。嚴厲的社會規(guī)則和習俗嚴重束縛了人性,而這種矛盾沖突的犧牲品更多的是婦女,她們的人性、情感和生理需求在這個社會中得不到滿足。②
在這個社會背景下,《艾菲·布里斯特》一出版很快就贏得了讀者的注意,獲得了巨大反響。其原因或許就在于它既符合了當時讀者的“期待視界”,但同時又超越了他們的“期待視界”③。小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創(chuàng)作和接受背景,那就是法國作家福樓拜1857年發(fā)表的《包法利夫人》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1877年發(fā)表的《安娜·卡列尼娜》。在這兩部同樣以對婚姻不忠的女主人公命名的世界名著前,馮塔納以他對題材和人物的獨特處理,賦予小說非凡的藝術魅力。三位女主人公都為自己背叛婚姻的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與有著狂熱浪漫幻想的愛瑪·包法利以及有著崇高幸福要求的安娜·卡列尼娜不同,艾菲是一個整體上較平和、愿妥協(xié)的女子,并不像前兩者那樣為愛情不顧一切,甚至都沒有主動追求愛情的意識,因而她的悲劇性質也跟前兩位截然不同。在她短暫的婚外情中,既無激情也無愛,只是一種排解沉悶無聊的行為。愛瑪和安娜的悲劇在于她們對愛情的夢想和追求徹底落空,而艾菲的悲劇則是由于她的一樁風流韻事被普魯士社會所不容。④馮塔納筆下出現(xiàn)的都是平凡、毫不出奇的普通人物,他們的生活、喜怒哀樂能引起讀者共鳴,而故事的悲劇結尾也就因此更震撼人心,讓人們對當時的社會進行反思。文學也因此通過改變讀者的期待視界,實現(xiàn)了它的社會功能。
在《艾菲·布里斯特》中,敘述的發(fā)展平淡和緩,沒有激情或戲劇性的沖突,主要通過大量的人物對話、精心安排的象征手法以及特意留出的空白,使小說引人入勝。書中很少使用傳統(tǒng)的敘事性描述,甚至對私通、決斗、艾菲之死等重要事件都只是幾筆帶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對話,它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為以后的事件埋下伏筆,或成為事件的直接承擔者,甚至對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起決定作用。這種以對話代替情節(jié)的方式,要求讀者積極參與創(chuàng)作,并充分發(fā)揮判斷力,從各個人物對事件的不同講述中找出輪廓,描繪出屬于自己的故事。在對話中人物從不同角度對中心事件發(fā)表看法,而作者本人不予置評,一切交由讀者自己思考,評判其中孰是孰非。
1.多用對話的寫作方式留下“空白”。作者多用對話而非敘事性描述的寫作方式給故事留下了眾多“空白”。如殷士臺頓的求婚和婚事的確定都是艾菲的母親在對話中表現(xiàn)出來的,而對兩位當事人的求婚場面并未予以描述。這個空白讓讀者抱有疑慮,對于艾菲是否真的會如母親之意,同意嫁給才見過兩面的求婚者滿是狐疑。對婚禮也只是簡單提及結婚的盛況使前來參加婚禮的人感到滿意,而恰恰對最應滿意的婚事主角——兩位新人只字未提。艾菲與克拉姆巴斯的私通經過也是書中的一段空白。作家對私通本身未正面描繪,而只是從側面稍加暗示,讓讀者自己去揣摩,覺得兩者間應有事發(fā)生。中國人與尼娜的神秘故事更是空白一片,它被書中人物多次提到,但始終沒有任何人為讀者解開謎團。這兩個人的愛情無論是因為種族歧視,還是因為當時德國社會所不容,總之是被禁錮的。流傳下來的只是一個關于中國鬼的傳說,這就更激起了艾菲與讀者的好奇與猜測。而殷士臺頓并不諱言中國鬼的存在,但關于這個人的故事又決不和盤托出,讓艾菲一直處在恍惚迷離中。以至于有研究者分析,殷士臺頓是有意這樣做,他聰明地利用了“空白”,精心地為艾菲制造了一種壓力,目的是讓中國鬼糾纏住她,讓她始終處在恐懼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從而達到最終控制她的目的。⑤
由此可見,空白在小說中分量相當之重。而空白非但不是缺失,恰恰是“一種尋求缺失的鏈接的無言邀請”,它邀請著讀者把空白填滿、把情節(jié)連上,吸引著讀者用想象來參與創(chuàng)作、完成作品。⑥馮塔納在小說中故意盡可能地留出空白,讓讀者或去自由想象,或從小說中找出暗示,形成推測以填補空白。這既使整個敘述顯得簡練含蓄,又給讀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余地,而作者自身并不參與評論與說教。
2.大量使用象征手法。馮塔納在創(chuàng)作中沒有像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那樣對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進行細致的描繪,而是大量運用了象征手法,這種敘述手法使馮塔納的小說具有現(xiàn)代傾向。文中沒言明的部分往往能吸引人們去挖掘和探索其中隱含的東西。馮塔納在書中有意識地留下一些模棱兩可的觀點、晦澀的象征,也形成等待著讀者來填充、解讀的空白。這種空白是開放的,給讀者提供了自由診釋的活動范圍。
如書中一個貫穿全文的象征:一個虛構的、沒有真正露面的中國人。他第一次出現(xiàn)在殷士臺頓對自己家鄉(xiāng)作介紹時:“我們那兒從前有過一個(中國人),現(xiàn)在他已經死了,人們把他埋在公墓旁的一小塊用柵欄圍起夾的土地里?!雹邔Υ税菩纳右猓笆裁匆粋€中國人,我認為,這總有點兒叫人害怕”⑧。到凱辛后,艾菲在新居的一間空房中發(fā)現(xiàn)“一張椅子的靠背上貼著一張只有半個手指長的圖片。圖片上有個中國人,藍上裝,黃色燈籠褲,頭上戴個平頂帽”⑨。這張圖片,似乎就是墓地中那個中國人的化身,從此艾菲心神不寧,甚至晚上還夢見他。她要求丈夫搬家,以躲避鬼魂,但遭到拒絕。
此后中國人在小說的大多數(shù)章節(jié)中頻繁出現(xiàn),與小說的人物和情節(jié)緊緊糾纏。那么其背后的含義是什么,這引起了眾多猜測與討論。有人認為,這個中國人是殷士臺頓企圖控制艾菲的工具,也有人認為,這是對主要情節(jié)悲劇性結尾的命運預示。還有人認為,這是“性”或“愛”的象征,因為他作為幽靈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殷士臺頓由于公務在外過夜,而艾菲婚后第一次獨守空房的夜晚,也有人感到這象征著艾菲本人,因為她最后同這個中國人一樣被埋在教區(qū)公墓之外。⑩可就是這個作用如此重要、涵義如此豐富的中國人,在整部小說中竟然沒有一句臺詞,甚至根本沒有真正露面。正是這個空白,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任由人們去闡釋,而這些闡釋中沒有絕對的答案,只有無盡的可能。
3.巧妙設置故事情節(jié)。讀者接受本文的信息時,要積極地參與創(chuàng)作,對作品的主題、情節(jié)要不斷做出預測和判斷。同時隨著閱讀的推進,期待視界又要不斷地被調整。一個成功的文本會與讀者的預想不斷出現(xiàn)矛盾,從而讓讀者產生激烈的反映。艾菲在受了克拉姆巴斯引誘后,內心極度不安,后來殷士臺頓被調離凱辛縣,艾菲視之為過失尚能得到上帝寬恕的象征。讀者也松下一直為她緊繃的心懸,暗暗期待著艾菲在柏林能有個新開始。事情的發(fā)展似乎如讀者和艾菲所愿,他們在柏林平和地生活了數(shù)年??吹桨拼蛩闳ヅ轀厝?,為孕育后代、重回婚姻做準備時,讀者終于放下懸著的心。然而就在艾菲的生活最趨于平和的時刻,命運之弦瞬間崩斷,殷士臺頓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克拉姆巴斯寫給艾菲的情書。一切急轉直下,艾菲最終在孤苦困頓中死去。在艾菲和克拉姆巴斯關系發(fā)生之初,讀者就有不祥的預感,隱隱覺得艾菲將為此付出代價,他們和艾菲一起驚恐不安地等待著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掉落。然而恰恰在艾菲決心迎接新生活,讀者開始放下警惕的時候,迎來了猝然一擊,這或許是天真可愛的艾菲的故事讓人扼腕嘆息的原因之一。馮塔納在創(chuàng)作中有意將私通的敗露安排在事發(fā)六年之后,讓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偏離讀者預期,加深了悲劇對讀者的震撼,同時也明確和深化了主題。
六年以來艾菲已將她從沒愛過的情人淡忘,殷士臺頓也由于事隔多年并不渴望報仇,愿意寬恕她的一切。促使殷士臺頓決斗、離婚的,只是普魯士的榮譽觀念和社會的要求。這就使艾菲的不幸遭遇更顯得無謂、令人同情,同時也發(fā)人深思?!皹s譽”和“社會的要求”的動機使故事從平常意義的婚姻悲劇跨越到另一個層面,即人的自然情感與社會責任、個人自由與社會規(guī)范這樣永恒的矛盾問題。
天真活潑的艾菲是悲劇的犧牲品。但是悲劇的結局沒有贏家,殷士臺頓和艾菲的父母也同樣是受害者。這究竟是誰的過錯?社會的或個人的?艾菲的婚姻悲劇不得不引起讀者對社會、道德和個人價值的反思。正如伊瑟爾指出的,閱讀就意味著準備懷疑我們自己的信念,并允許它們受到批判。藝術經驗不僅解放人的生活經驗,使其擺脫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而且解放人的內在經驗和對世界的信念。藝術經驗是人解放的車輪,它在姚斯看來甚至可以同哲學思辨競爭。接受美學的終極意義,在于“如何通過藝術經驗去尋求和表達真實的道德和社會價值意義”?。
① 所謂“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實寫出來的或未明確寫出來的部分,他們是文本已實寫出部分向讀者所暗示或提供的東西。
② 胡嘉荔:《艾菲的婚姻悲劇——試析馮塔納的社會批判小說〈艾菲·布里斯特〉》,《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③ 又被譯為“期望閾”,德文Erwartungshorizont,英譯Horizon of Expectation,是姚斯理論的核心概念。它是指文學接受活動中,讀者已有的經驗和素養(yǎng)等,會形成對作品的一種潛在的審美期望,它影響讀者的閱讀接受及效果。
④ 劉敏:《馮塔納〈艾菲·布里斯特〉三元比較研究》,《長江學術》2006年第1期。
⑤ 劉敏:《馮塔納的〈艾菲·布里斯特〉》,《國外文學》1995年第1期。
⑥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頁。
⑦⑧⑨ 馮塔納:《艾菲·布里斯特》,韓世鐘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頁,第53頁,第72頁。
⑩ 衛(wèi)茂平:《中國對德國文學影響史述》,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9頁。
? 劉小楓選編:《接受美學譯文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版,編者前言第5—6頁。
[1]樂黛云.比較文學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