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正義、德性與烏托邦的社會構(gòu)想
——麥金太爾的德性正義論探微①

2014-03-12 09:33:56劉光斌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麥金太爾德性

劉光斌

(湖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正義、德性與烏托邦的社會構(gòu)想
——麥金太爾的德性正義論探微①

劉光斌

(湖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麥金太爾;正義;德性;公正社會

麥金太爾批判了以羅爾斯、諾齊克等為代表的當代自由主義正義理論,隨后追溯了四大傳統(tǒng)及其正義觀。他主張要走出這種互競正義觀的困境,就是在復歸德性論傳統(tǒng)的基礎上建構(gòu)一種德性正義理論。以此為基礎,他提出了一個公正社會的理論構(gòu)想。至此,麥金太爾形成了他的整個德性正義論。

麥金太爾以《追尋美德》一書奠定了他在現(xiàn)代西方英語世界中道德哲學家的地位。雖然他的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復歸古典亞里士多德和阿奎納的德性論中,但作為一個具有強烈現(xiàn)實情懷的倫理學家,麥金太爾密切關注當今社會存在的正義問題。他對當代西方社會出現(xiàn)的道德危機和各種正義觀的爭論頗為不滿,在闡釋德性倫理學的基礎上,他表達的許多觀點涉及對正義的看法,形成了一種德性正義觀,并表達了建立一個公正社會的構(gòu)想。

按照麥金太爾的理論,我們將從四個方面探究麥金太爾的正義觀。第一,在《追尋美德》中,麥金太爾批判了以羅爾斯、諾齊克等為代表的當代自由主義正義理論,指出他們的正義理論的限度;第二,在《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中,麥金太爾追溯了四種德性傳統(tǒng)及其正義觀,揭示了當代社會出現(xiàn)正義問題爭論的原因;第三,麥金太爾不僅繼續(xù)闡釋了《追尋美德》中的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而且擴展到阿奎納傳統(tǒng),表達了一種德性正義的基本觀點;第四,在后期的著作中,尤其是《依賴性的理性動物——為什么人需要德性》中,以德性正義論為基礎,構(gòu)想了一種公正社會的理念。從他的理論發(fā)展來看,正義實質(zhì)是麥金太爾德性論中隱含的一個主題。從一定意義上說,他的德性倫理學本身就包含了對社會正義理想的一種追求。

一、自由主義正義觀的批判

麥金太爾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有許多相互競爭的正義觀念,自由主義的正義理論之間的爭論又無法調(diào)和,甚至也沒有調(diào)解的辦法。他在《追尋美德》中舉例說明了現(xiàn)代社會中正義觀念的沖突和不可化解。在代表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假定人物A和B之間進行對比,同時涉及到支持他們各自主張的諾齊克和羅爾斯的哲學立場。

把A假定為一家店鋪的主人、下層公務員或工人,他努力工作,并從他所得的收入中儲備一定的錢,用來買房,送子女上大學,勉強奉養(yǎng)父母。如果政府從他那里再為社會福利收稅,那么上漲的稅收,就會威脅他的計劃,所以他把這些稅收政策視為不正義的,他認為他的積蓄都是合法掙來的,只有他個人才有所有權,任何人都不能干涉,而不管是否造成社會貧富收入的差距和兩極分化。把B假定為自由職業(yè)者或社會工作者或繼承很多財產(chǎn)的人,他對財富、收入及機會的分配中的各種不平等很不滿意,因為這種不平等的結(jié)果,使得貧民階層幾乎沒有改善自己生活的余地,因此他對兩極分化很痛心,并視這種不平等是不正義的,主張這種情況應得到改善。那么在目前環(huán)境下,再分配稅制將為公共福利事業(yè)和社會服務體系提供資金,這對收入的再分配是有貢獻的,因此是正義所要求的。

在這里,A堅持個人的正當所得和所有權的合法權利,并認為由此造成的不平等是為了正義不得不付出的代價。B主張,應堅持公平的分配原則,而由此造成的對個人所得和所有權的干預是為了正義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這樣A和B的主張,不管依據(jù)誰的原則,不論滿足誰的愿望和利益,都要以犧牲一些人的利益和愿望為代價,而且,在這兩種實際結(jié)論的沖突之后,還隱藏著對正義概念的不同理解。

麥金太爾明確指出,在某種意義上,諾齊克的理論是對A的觀點的強調(diào),羅爾斯的理論是對B的觀點的理性陳述。按照A的代言人諾齊克的主張,過去對財產(chǎn)的獲得是合法的,那么現(xiàn)在再分配的要求對正義的實現(xiàn)是不合適的。相反,B的代言人羅爾斯認為,一個人正處于貧困的狀況中,就會認為那是過去不妥當?shù)剡\用了正義,那么現(xiàn)在就要實現(xiàn)正義的應當要求,實現(xiàn)再分配。麥金太爾指出,從這樣兩種相反的前提出發(fā)提出的這些對立的主張,不過是人們從個人主義立場出發(fā),對個人利益和權利的呼吁,決不可能達到一致的意見。按照他的觀點,兩個人都是根據(jù)個人“權利”來談論正義問題——如諾齊克的個人權利、羅爾斯的平等,都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jù),而且他們都不是根據(jù)自己所屬的社群中它們各自的實踐來主張自己有權要求的報酬;按照這樣的標準,A的主張是,通過自己辛勤勞動得到的就是自己拿了自己應該享受的應得報酬。B的主張是現(xiàn)有的貧困和剝奪不是他們應該承受的,但羅爾斯與諾齊克都堅持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立場,所以他們說到底是一個具有鮮明利益關系的個人。按照麥金太爾的看法,這表明他們首先考慮個人的利害關系,對他們來說,道德或社會紐帶的構(gòu)成是次要的,每一個體只是因為自身利益的緣故,不得不走到一起制定共同的生活規(guī)則,所以站在個人主義的實踐行為立場上,“應得”的主張沒有考慮的余地,因此兩人放棄了一個共同的標準,即:“無論羅爾斯的理論,還是諾齊克的理論都沒有在其關于正義與非正義的申言中為應得留出核心地位甚或任何地位。”①[美]A·麥金太爾.追尋美德[M].宋繼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318.而應得的概念只有在所有成員追求共同善的社群關系中,才成為理所當然接受的概念。

在《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中,麥金太爾繼續(xù)指出自由主義正義觀的不可共度性。麥金太爾列舉了當代道德爭論的三個例子,即有關戰(zhàn)爭的正義問題、人工流產(chǎn)的正義問題、公民享有發(fā)展天賦和其他潛能的平等機會問題,并指出關于這些道德爭論的分析,都表現(xiàn)出概念的不可公度性,每一個論證從各自的前提出發(fā)都能邏輯地推演出各自的結(jié)論,而且我們的社會沒有任何方式能讓人們在這些主張之間進行選擇。但是有一點十分清楚,即“在這種有關特殊類型問題的判斷之廣泛多樣性的背后,乃是一組相互沖突著的正義概念,這些正義概念相互間在許多方面都處于鮮明的對峙之中?!雹冢勖溃軦·麥金太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M].萬俊人,吳海針,王今一,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1.如有些正義概念把應得、不可轉(zhuǎn)讓的人權、社會契約或功利標準作為中心概念,而且這些概念相互之間處于鮮明的對峙之中,在對正義與其它善的關系、正義所要求的平等類型、執(zhí)行正義的范圍和正義考慮所與之相關的個人在沒有一種上帝知識的情況下正義的知識是否可能等問題上,也各執(zhí)一調(diào)。

二、傳統(tǒng)德性正義觀的回溯

麥金太爾在對自由主義的正義觀進行批判后,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我們擁有太多全異的、互競的道德觀念——在這里是各種全異的、互競的正義觀念——而且,這一文化的道德資源也沒有提供任何方式,來合理地解決它們之間的爭端?!雹伲勖溃軦·麥金太爾.追尋美德[M].宋繼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321.那么這種結(jié)果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他在《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中作了回答。

在麥金太爾看來,人們對正義達不到共識,這主要是啟蒙運動謀劃失敗的結(jié)果。麥金太爾把西方文化對道德的探究歸結(jié)為四大傳統(tǒng):古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傳統(tǒng),《圣經(jīng)》與奧古斯丁主義傳統(tǒng),以蘇格蘭啟蒙運動文化為典型的奧古斯丁主義的基督教與亞里士多德主義共生互容的傳統(tǒng),在與各種古典傳統(tǒng)的對立和抗爭中生長起來的現(xiàn)代自由主義傳統(tǒng)。而正是在傳統(tǒng)的演變過程中,導致了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被自由主義傳統(tǒng)所取代,從而產(chǎn)生了正義問題的爭論或不可共度。

在麥金太爾看來,每一種傳統(tǒng)都構(gòu)成了西方文化背景的一個部分,每一種傳統(tǒng)都擁有對正義的獨特的解釋方式,每一種傳統(tǒng)在與其他傳統(tǒng)的對峙、聯(lián)系或共容共生的關系中形成了各種正義傳統(tǒng)的根源和解釋。麥金太爾在論述傳統(tǒng)的學說中指出:“無論‘正義’還指別的什么,它都是指一種美德;而無論實踐推理還要求別的什么,它都要求在那些能展示它的人身上有某些確定的美德。所以后續(xù)的歷史都將不可避免地是一種實踐推理和正義與美德——更一般地說是與人類善——的關系史?!雹冢勖溃軦·麥金太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M].萬俊人,吳海針,王今一,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35.我們可以簡單地回溯這些傳統(tǒng)及其對正義的解釋。

在古希臘,正義原本有兩種相異又相互聯(lián)系的概念,即作為德性的正義概念和作為規(guī)則的正義概念,而且正義首先是作為德性出現(xiàn)的,正義的德性從屬于正義的規(guī)則,并只能按照正義的規(guī)則來定義。亞里士多德繼承了古希臘時期城邦的正義思想。他從兩個方面敘述了他的德性正義。首先,正義包括規(guī)則正義與德性正義。正義就不僅是外在規(guī)則和秩序,更是人的一種內(nèi)在德性的能力,只有當人們不僅擁有關于正義規(guī)則的知識,而且擁有認識和實踐這些規(guī)則的品德和能力時,他才是一個既遵守正義規(guī)則又具有正義德性的人。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突顯了正義之為德性的要義,這種德性正義需要以人的本性需要和對真正善的生活的追求為基礎。其次,正義只有被放置到特定的社會情境中,才有意義。德性既是人格內(nèi)在化的德性,同時也是在實踐中體現(xiàn)的品質(zhì),人既是個體的人,也是處在和其他人相關聯(lián)的關系中的人,因而具有社會的品格。人的本性需要從它生成的具體社會背景加以理解,以它為基礎的德性是人格內(nèi)在化的品質(zhì),它的生成同社會共同體密切相關,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亞里士多德強調(diào)作為德性的正義就是維護共同體的利益所必須具有的品質(zhì)。

麥金太爾認為托馬斯繼承并發(fā)展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體系,并認為托馬斯對待合理性和倫理學的論證要優(yōu)于亞里士多德,這種優(yōu)越性的獲得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他恢復了亞里士多德的論證方式,他又注重基督教傳統(tǒng)和奧古斯丁的理論;另一方面,他把兩種對立的傳統(tǒng)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了奧古斯丁主義的基督教傳統(tǒng)與亞里士多德主義傳統(tǒng)的結(jié)合。麥金太爾明確提到了阿奎那的正義思想:“正義是應合理地付予別人,無論是按照自然法還是按照成文法”,“主張正義具有永恒的標準最終是基于對事物秩序的一種神學解釋”①[美]A·麥金太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M].萬俊人,吳海針,王今一,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271.。托馬斯認為上帝不僅完滿地構(gòu)思了正義,而且本身就是純粹的正義。“正義美德的實踐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正義的知識,其中包括關于自然法的戒律的知識”②[美]A·麥金太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M].萬俊人,吳海針,王今一,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265.。在托馬斯那里,自然法和成文法的告誡作為一般的正義而被遵守,很大程度上,他把它們等同于法律正義。至于他提出的交互正義和分配正義,主要是對他的一般的正義觀念的補充。托馬斯為正義預設了這樣一個有秩序的共同體的背景,人們在其中對共同體做出的貢獻能明確地得到界定,只不過這種解釋正義的背景不再是城邦社會,而是世俗與宗教相互融合的道德共同體。麥金太爾對托馬斯的正義思想高度贊賞,他宣稱“托馬斯提出了一種合理性和正義的敘述優(yōu)于任何他的前輩的敘述,也優(yōu)于任何他的后繼者的敘述?!雹跡dited by klelvin knight.the Macintyre reader[M].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8:19.

蘇格蘭文化社會雖然保留了亞里士多德的傳統(tǒng),但到了休謨那里,他把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之間對立起來,造成“是”和“應該”之間的對立和不可通約,認為道德是以情感或激情為基礎,沒有理性的依據(jù)。休謨的英國式顛覆,使得正義的德性無非是一種服從規(guī)則的性情。他的思想為后續(xù)的思想家所繼承和發(fā)揚,導致傳統(tǒng)的德性基礎逐漸被拋棄了,隨后,成為一種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的各種道德論證背離了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德性被置于社會的邊緣,情感主義大行其道,道德判斷完全成為個人偏好的任意表達,道德立場和生活方式成為個人自由選擇的結(jié)果。

對正轉(zhuǎn)變成一種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正義理論的批判,主要體現(xiàn)在共時態(tài)批判中。麥金太爾在有關正義傳統(tǒng)的敘述中,對現(xiàn)代自由主義(以羅爾斯為代表)的正義觀進行了批評。麥金太爾指出現(xiàn)代社會存在著各種互競的正義觀,而現(xiàn)代自由主義正義觀以多元文化為基礎,同時強調(diào)他們自己的正義觀念的普遍適用性,這顯然是和現(xiàn)代社會價值多元文化事實相背離。正如他對他所主張的德性倫理的證明一樣,正義是在傳統(tǒng)中找到歷史淵源和論證。自由主義者認為個人可以自由地選擇確定正義觀念。在麥金太爾看來,自由主義的這種關于理性的個人可以自由地選擇的預設是錯誤的,因為理解人類行為的最好的方式是把個人放到社會的文化的傳統(tǒng)背景中去考察,也就是說正義的哲學離不開正義的社會學,只有把正義放置于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去,正義才有意義,正義在傳統(tǒng)的時間延續(xù)中才能得到很好的論證。

三、德性正義觀的現(xiàn)代重構(gòu)

那么麥金太爾對解決正義問題的爭論有沒有自己的主張呢?他在《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中作了回答,他主要是通過把正義的論述與德性傳統(tǒng)的追溯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的。在上文中對四大傳統(tǒng)及其正義的論述已經(jīng)暗含了麥金太爾在正義觀上的立場。

麥金太爾認為,自18世紀近代啟蒙主義登場以來,那種按照個人的偏好建立起來的道德命令的規(guī)范意義變得殘缺和破碎了,對于堅持徹底的“歷史主義”觀點的麥金太爾來說,在現(xiàn)代社會中怎樣實現(xiàn)“正義”的基本道德原則不可能達到一致?,F(xiàn)代社會的個人主義道德陷入了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規(guī)范性的倫理學要發(fā)揮作用。只有在社群中,與對共同體在追求共同使命做出貢獻相關之應得觀念,能夠為有關德性和正義的判斷提供基礎,那才是可能的。他立足于亞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論,吸收了阿奎那的理論成果,提出了他的德性正義論。所謂德性正義論,在麥金太爾那里,指的是在一個有著共同利益的共同體內(nèi),正義是以德性為基礎,在處理個人與共同體或共同體其他成員的關系和利益時,根據(jù)個人對共同體所作貢獻的大小,按照應得的標準來分配善或利益。下面我們來理解他的德性正義理論。

正義理論與德性倫理學的關系 麥金太爾主張從歷史中尋找解決當代社會道德爭論的方法,強調(diào)從傳統(tǒng)中探討道德的合理性證據(jù),正是在傳統(tǒng)和歷史中他系統(tǒng)地闡述了德性倫理,而作為一種德性的正義正是作為德性倫理學的例證而展開的。按照麥金太爾的理解,西方正義理論家都偏重于規(guī)范對人們行為的約束作用,如羅爾斯認為從“無知之幕”出發(fā),有理性的人都會選擇社會正義原則。而麥金太爾認為,“只有那些具有正義德性的人才有可能知道怎樣運用法律”①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A study in Moral Theory[M].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1:143.。正義之為一種德性,既強調(diào)了正義規(guī)則的重要性,又特別突出了正義德性的重要性。從德性出發(fā),正義規(guī)則和正義德性能夠達到較好的融合。麥金太爾對正義的論述,始終和其德性倫理學相關聯(lián)。用米勒的話說,“在第一本書(指《追尋美德》,引者注)中,自由主義的替代性選擇是一種德性倫理(amorality of the virtues),它對德性的解釋主要是根據(jù)它們在持久的實踐中的作用提出來的,而對正義的說明則是那種模式的范例?!雹冢塾ⅲ軩·米勒.社會正義原則[M].應奇,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123.因此麥金太爾的正義理論是其德性倫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他通過德性倫理學來說明正義,德性倫理學構(gòu)成正義理論的基礎;另一方面,正義理論的論證又是對德性倫理學的有利輔證。

德性正義論的具體內(nèi)容

①正義的涵義。麥金太爾指出:正義概念有雙重含義,即,正義規(guī)則與正義德性。為了論證自己的正義觀,麥金太爾對正義進行了詞源學考察。在荷馬史詩中,“正義”一詞的原初意義并不是指一種客觀的外部秩序或規(guī)則,而主要的是指人的內(nèi)在德性。因為正義秩序是由人制定并由人去執(zhí)行的,如果沒有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或者沒有人的正義德性就不可能去執(zhí)行規(guī)則或秩序。

②正義的本質(zhì)。正義的本質(zhì)在于如何處理各種關系或利益。在這些關系和利益的處理過程中,應得充當一個重要標準,而且應得的東西的分配與一個人的身份以及他或她的道德上的功過及優(yōu)劣有關。麥金太爾認為,“正義就是每個人——包括他自己——他所應得的東西以及不以與他們的應得不相容的方式對待他們的一種安排?!雹跘lasdair MacIntyre.Whose Justice?Which Rationality?[M].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8:392.而這樣一種正義觀念得以實現(xiàn),必須具有相關的背景條件,即與共同體相適應。

③正義的形上學基礎。正義的形上學基礎經(jīng)歷了從亞里士多德的生物學的形上學到行上學的目的論的轉(zhuǎn)變。在《追尋美德》中,麥金太爾的德性倫理就表現(xiàn)出一種亞里士多德主義傾向,以生物學的形上學作為基礎,從這種生物學的形上學出發(fā)來解釋正義就必須回答一些與正義相關的問題;在《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中,麥金太爾的倫理學的理論基礎轉(zhuǎn)向阿奎那的統(tǒng)一的形上學神學德性論以及有關自然法的闡釋中。

④正義的類型和功能。麥金太爾從正義與人們之間的關系出發(fā),討論了正義的類型。他認為共同體正義或城邦正義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作為個體公民的一種平等正義和作為一種共同體或城邦的秩序正義,也可以理解為社會正義和個人正義。作為公民的平等正義即意味著在一個共同體內(nèi)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應該得到共同體同等的對待,享有對共同體的責任和義務;而作為一種城邦的秩序正義意味著正義在所有公民之間得以實行,根據(jù)個人對共同善貢獻的大小分配相應的應得,一般是以制度表現(xiàn)出來。正義功能的發(fā)揮在于能夠很好地維護共同體及其共同善。

四、公正社會的烏托邦構(gòu)想

依據(jù)麥金太爾對正義的理解,正義作為一種德性,強調(diào)正義的德性和正義的規(guī)則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服務于共同體的共同善,什么樣的社會才是麥金太爾認可的公正社會呢?麥金太爾在《依賴性的理性動物——為什么人需要德性》中討論了正義與公正社會的問題。

公正社會的三個前提 麥金太爾認為一個滿足三個主要前提的社會就是公正社會,這樣的社會能體現(xiàn)正義的要求。

第一個前提:一個特定共同體的成員在根據(jù)一種共同意見共享合理的商議(deliberation)的重要事情上,獨立的理性者就這些事情做出的政治決定必須得以表達。也就是說,為了使共同體的所有成員的提議、反對和爭論通過很好的渠道得以表達,商議的形式必須制度化,這樣,作出決定的程序能夠得以普遍地接受,因此商議和決定作為一個整體得以認同。

第二個前提:在一個共同體中,公正的慷慨(just generosity)被視為一種重要德性,已經(jīng)確定的正義規(guī)范必須與這種德性保持一致。我們社會關系網(wǎng)絡中給與和接受不是完全互惠的,因此,我們與他人的關系存在一種不加計算的付出成分,這種成分主要體現(xiàn)在“公正的慷慨”中。借用馬克思的術語,麥金太爾發(fā)現(xiàn)正義的規(guī)范可以用兩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在獨立的實踐推理者之間根據(jù)正義的規(guī)范要求“每個人接收的與每個人貢獻的成比例”①Alasdair 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M].Chicago:Open Court,1999:129~130.。在那些能給和那些更加依賴以及更需要接受的(如孩子、老人和殘疾人)人之間,“在共產(chǎn)主義社會中,規(guī)范將不得不滿足一種修正的馬克思的正義公式(formula for justice),‘從每個人根據(jù)他或她的能力到盡可能地根據(jù)他或她的需要’?!雹贏lasdair 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M].Chicago:Open Court,1999:130.考慮到馬克思的第二個正義公式適用于一個未來的理想社會,所以麥金太爾在“按需分配”之前加了一句“盡可能地”限定詞。麥金太爾用馬克思的“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則表達了一個公正社會的正義規(guī)范。

第三個前提:“政治結(jié)構(gòu)應盡可能地適合那些擁有獨立實踐理性的人,也適合那些有限地或無法應用實踐理性的人參與對正義要求的規(guī)范進行的共同商議?!雹跘lasdair 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M].Chicago:Open Court,1999:130.后一類人主要指的是殘疾人,以及那些依賴性的人,如小孩、老人。麥金太爾進一步指出,這類人參與商議的唯一方法是由其他的人作為他們的代理人,在政治結(jié)構(gòu)中代理人被賦予一種形式位置。

公正社會的理想模式 根據(jù)判斷公正社會的這三個前提條件,麥金太爾指出,現(xiàn)代民族國家和家庭都不是公正社會所要求的理想形式?,F(xiàn)代民族國家可以為人們提供一般性善,但并不是一個有明確“善”觀念的共同體,而且典型的現(xiàn)代國家建立在存在利益競爭的群體之間的政治交易的基礎上。家庭是社會的一個較小的細胞,因此不是一個自足的共同體,家庭的繁榮依賴于社會的繁榮。那么什么樣的形式才是麥金太爾的公正社會所認可的呢?麥金太爾例舉了各種共同體形式,成員作為成熟的獨立的實踐理性者參與其中,在公認的獨立中顯示公正的慷慨。獨立的實踐理性者與公正的慷慨結(jié)合,在家庭或個人以及國家之間占據(jù)了一個中間的位置,歷史和社會學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些可仿效的社會:新英格蘭的捕魚團體(communities),威爾士的礦業(yè)團體、當尼戈爾郡的農(nóng)莊合作組織,危地馬拉和墨西哥的瑪雅人的城鎮(zhèn)以及一些古代的城邦。④Alasdair 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M].Chicago:Open Court,1999:88.我們可以從這些公認的、獨立的、成功的共同體中得到啟示。根據(jù)麥金太爾的理解,人們還需牢記三點⑤參見:Alasdair 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M].Chicago:Open Court,1999:143~146.或Ballard,BruceW.,Understanding MacIntyre[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Lanham,1999:88~89.。①我們不可能從中找到盡善盡美的例子,關鍵是看這些共同體是如何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怎樣去糾正它的主要問題以及維持正確的關系。②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共同體不像現(xiàn)代民族國家那樣由競爭的利益組成。麥金太爾表明,在一個有序的共同體中,每個人都為共同體的利益做出了貢獻。③共同體的構(gòu)建必須關注那些孩子、老人和殘疾人的需要。對于這些依賴性強的人,一個公正的社會應主要體現(xiàn)出對他們的關心。

麥金太爾的這些主張在當代社會缺乏實現(xiàn)的可能條件,因此經(jīng)常被指責是一種烏托邦的設想。麥金太爾本人也意識到建立這種公正的社會看起來是烏托邦的,然而他為了讓人們認識到實現(xiàn)這類共同體目標的意義,他堅決反對這種批判。正如他所說:“當然,這些烏托邦的標準,不太經(jīng)常在烏托邦之外實現(xiàn),然而僅僅像我提出的那樣,可以以一種有缺陷的方式實現(xiàn)。但是,努力以烏托邦的標準為主,并不是烏托邦的?!雹貯lasdair 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M].Chicago:Open Court,1999:145.麥金太爾在《依賴性的理性動物——為什么人需要德性》中,運用了馬克思的兩個正義公式,這兩種正義公式補充了應得標準,滿足了一個獨立的共同體的大致需要,他把正義理論與制度的設計結(jié)合起來,大致上形成了他的德性正義理論體系。

Justice,Virtue,and a Utopian Vision of Society:On Macintyre’s Theory of Virtue Justice

LIU Guangbin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Macintyre;justice;virtue;just society

Macintyre criticized contemporary liberal theories of justice represented by J.Rawls and R.Nozick.He then traced the four traditions and their viewpoints of justice.To escape from the predicament of competing and incompatible ideas of justice,he urged that a theory of virtue-justice be established through and upon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virtue.On this basis,he proposed a theoretical conception of a just society,thereby comp leting his theory of virtue justice.

劉光斌,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道德哲學研究。

B82-06

A

1009-9506(2014)02-0020-07

2014年1月6日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項目(11YJC720025);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11YBB079);湖南大學青年教師成長計劃資助項目階段成果。

猜你喜歡
麥金太爾德性
論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與實踐智慧
西部學刊(2024年1期)2024-02-19 10:58:58
柳亞子書法
硝呋太爾中殘留溶劑測定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18
從德性內(nèi)在到審慎行動:一種立法者的方法論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34
天 路(下)
一瞬傾城
托馬斯·阿奎那的德性論
倫理學研究(2016年5期)2016-02-01 12:46:17
雨衣叫麥金托什
知識窗(2011年8期)2011-05-14 09:07:55
國內(nèi)麥金太爾思想研究現(xiàn)狀
童話歌劇
琴童(2009年7期)2009-07-20 10:06:42
高密市| 定日县| 澄江县| 潮州市| 卢龙县| 平湖市| 桃源县| 扶风县| 达拉特旗| 克东县| 井研县| 平和县| 宜城市| 石城县| 宁城县| 新民市| 资溪县| 河津市| 申扎县| 抚州市| 伊吾县| 张掖市| 石渠县| 西林县| 伊春市| 子长县| 同江市| 奉新县| 呈贡县| 建德市| 济南市| 子洲县| 东乌| 哈巴河县| 名山县| 建水县| 香格里拉县| 蒲城县| 民县| 衡水市|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