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麗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能力
陳秀麗
讀書,思考,質疑,表達——這是語文教師最應該重點培養(yǎng)的習慣,也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最應該養(yǎng)成的習慣。但學生越來越萎縮的問題意識使最藝術化最富有激情的語文教學變得機械、枯燥、乏味,甚至讓學生討厭。學生不愿思考,提不出疑問,進而不愛讀書更不會表達。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目前的現狀。
1、教師是否具有問題意識。
極端的“滿堂灌”,早就被我們視為落后于時代的教法而拋棄。但現在的課堂看似有問有答,熱鬧非常,也好像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卻又出現了另一種情況:由老師唱“獨角戲”,變成了教師與少數學生一起唱“精英戲”。久而久之,精英學生的思維是活躍了,但大多數學生的問題意識卻越來越淡薄,上課變成了真正的“聽課”,只用耳朵聽,而不用頭腦思考,因而提不出問題。
2、語文教師的權威性是否制約了學生質疑。
教師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講求師道尊嚴,不自覺中把自己提升在學生之上,學生順從教師成為天經地義的事,學生對老師的懷疑,挑戰(zhàn)必然受到壓制,學生的質疑能力必然難以培養(yǎng)。
經典的作家、作品往往讓人產生無可挑剔的錯覺,加上教材的提示、教師的引導往往讓學生接受并模仿其優(yōu)點,很少會有教師鼓勵學生探討教材的不當之處。久而久之,學生就只會被動接受,盲目模仿,敢于質疑的思維就給消磨掉了。
如何讓學生善于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以疑入境,讓學生打開思維的閘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重點、難點提出具體的學習目標,從點面兩個方面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書。如《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一文,重點刻畫諸葛亮出山前神秘莫測的隱士形象,但作者先寫司馬徽,又寫崔州平,其次寫石廣元、孟公威,又有諸葛瑾和黃承彥,最后才寫到諸葛亮,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帶著這一問題讀書,再結合文章中劉備的求賢若渴,最后順理成章得出諸葛亮是一個神秘智慧的隱士。
2、意味深長的導語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開課前,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內容和學生特色編寫一段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內容上來。如教學《荷塘月色》教師不妨設計這樣一則導語:作者將他那陶醉于月色荷香中的淡淡喜悅和那抹不去趕不走的淡淡哀愁融于對景色細膩而傳神的描繪之中,創(chuàng)造出一種朦朧柔美的意境,這篇文章一直被人們推崇為美文,它美在哪里?
3、巧妙板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教授魯迅的《藥》教師可以板書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藥?人血饅頭是藥嗎?魯迅先生為我們開了一副什么樣的藥?
4、以讀促疑,讓學生泛起思維的漣漪。預習課文,設下懸念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欣賞性閱讀,這是以疑促讀,同時,大聲誦讀才能讀出文章的詩意,才能讀出自己的問題。這是以讀促疑。書讀百遍,既能讀出文章的韻味,也能讀出自己的問題,形成自己的感悟,因為許多文章本身就包含了多種解讀的可能性。例如鄭愁予的《錯誤》一詩,課本上說該詩繼承了“閨怨詩”的傳統(tǒng),不少同學初讀時普遍認為是寫給等待中的戀人的。通過不斷的誦讀,有同學提出疑問,這首詩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寫給等待中的母親的?因為他在讀的過程中想到了孟郊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所以有此一問。后來我查閱資料,果然,詩人自稱:這首詩其實并不是寫給深閨少婦或情人的,而是寫給等待中的母親的。我給了這個同學的提問極高的評價,這一來,更激發(fā)了他閱讀的興趣,學習語文的興趣。
5、以辯明疑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帶著疑問參與課堂討論,然后明確自己的觀點,這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關鍵。我們要正確認識語文作為工具學科的特點,讓學生開口說,大膽地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帶著這些疑問參與課堂討論。例如,我在教授《祭十二郎文》一課時,那些悲痛傷感的語句,使我不止一次的想到生命的脆弱,我將這些感受傳達給學生,讓學生開口表達他們的感覺,啟發(fā)他們聯系自身經歷過的事,感受人間的生死離別。學生內心與作品產生了共鳴,很自然的就有許多感受不吐不快,在交流的過程中,在辯論的過程學生思維的火花四散迸射,即達到了以辯明疑的目的。
陳秀麗,教師,現居山東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