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嬰戈
崔濟哲,是記者,他在新華社寫了三十年的新聞稿。他又不全是記者,他的鋼筆流淌著敏銳、全面的客觀墨水,又灌注了蕩氣回腸、情真意切的主觀情感,一個以寫實、紀(jì)實為己任的新聞記者如今已然演變成一位發(fā)揮無限想象力的作家。
三年多前,崔濟哲從新華社退休,讀報人少了一份收獲,讀書人多了一份企盼。果然,崔濟哲不負(fù)眾望,近期又為讀者奉上了三十多萬字的散文新集《又到界橋 又到界橋》,這是崔濟哲第五本散文集,明顯有著記者職業(yè)的視角和筆法——“行”與“真”。
正如書名清晰地與你耳語一樣,作者引領(lǐng)讀者在上世紀(jì)我們國家最激蕩的歲月中又穿行了一遍,走在礫石扎腳的滾燙的歷程中,崔濟哲依然用的是一個記者熟悉的“廣角鏡”和“聚焦鏡”的視角為我們掃描了那樹、那湖、那河、那蕓蕓眾生;在那些觸手可感的描摹中,如果我只注意斑斕的色彩和逼真的狀物,那我一定沒有讀懂崔濟哲散文的獨到之處!那墨色的鉛字勾我心肺的是跳動其中的來自生命本源的真實與真切!
使我感懷至深的是《將軍無頭》中,國軍姜玉貞旅長的抗戰(zhàn)命令:一是豁出命來,二是“任何時候,必須把熱氣騰騰的肉包子送到前沿陣地。包子是羊肉大蔥,皮薄餡大?!彼那ё值摹秾④姛o頭》,三次寫到了“肉包子”,肉包子讓我真切感到一個“真”字:在子彈呼嘯、血流成河的戰(zhàn)壕里,肉包子與“命”是什么關(guān)系,是肉包子支撐起的奮力、怒火、智慧、鎮(zhèn)定,其它的都派不上用場了。崔濟哲十八歲上山下鄉(xiāng),他挨過餓,扛過鋤桿子,蹚過滹沱河,他清楚肉包子與“命”的關(guān)系,就準(zhǔn)確地、果斷地、恭敬地把“肉包子”寫進了散文中,這是崔濟哲的膽量,也是崔濟哲的本色。無獨有偶,崔濟哲參觀了四川退伍軍人樊建川在大邑縣建的“中國抗日博物館”后,把自己的觀后感之文——定名為《不敢忘記》,不敢忘記“滴著國人鮮血的歷史”,也更加敬重“川軍師長王銘章帶著一師穿著破破爛爛,背著老套筒”矮矮小小的川軍。這支被中央軍、西北軍看不起的川軍趕到臺兒莊大戰(zhàn)的前線,每人身上只有“五粒子彈”和一桿竹煙槍,就這“一桿竹煙槍”讓這支川軍“死守曹縣,不退一步,頂住了日寇瘋狂的進攻,無一兵一卒潰逃,全部戰(zhàn)死”。川軍死守曹縣沒什么秘訣,就是:“老子在鬼子沖上來之前先抽一袋煙,殺小鬼子有精神;殺了日本鬼子再抽袋煙,高興;老子要是被鬼子打中了,臨死也要抽袋煙,告訴閻王爺,老子是打鬼子死的。”樸素而又真實,就是這一桿竹煙槍,撐起了川軍殺小鬼子的精神與志氣。古籍《左傳》寫得明白:“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打仗,憑的是勇氣!川軍帶上“一桿竹煙槍”,勇氣就全有了,什么愛國主義教育、階級仇民族恨,理論別在戰(zhàn)場上說,當(dāng)兵的就是肚子餓了來當(dāng)兵,你燒我的房子,我就割你的頭,你奸我的女人,我就挖你的心肝!“一桿竹煙槍”、一支“破破爛爛的川軍”,曹縣一戰(zhàn)下來,“讓所有的中國軍人舉手敬禮”,“連日本鬼子都向這群戰(zhàn)死的尸骨敬禮”,崔濟哲一字一句地寫到“我不是軍人,卻對著那三支竹煙槍莊重地敬了個軍禮”。無須什么絢麗的描寫,無須什么精彩的刻畫,更無須什么悠長的抒情,崔濟哲只是把現(xiàn)實中、生活中最能撥動人類心弦的那生命的原動力捏實拿準(zhǔn),合盤為讀者奉上,我們自然會感受到一種美,一種灼熱的美,一種震撼的美,一種撩撥的美,一種如魯迅先生“白描筆法”酣暢自然的美。讀到這里,我也禁不住對著崔濟哲的這一段散文敬了一個禮,我同樣沒當(dāng)過兵,卻同樣行了個“軍禮” 。
生活中、生命里原本就有一種極原始的動力——個體的生存與種族的延續(xù),這種原動力為人類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比燦爛與寬闊的舞臺,長袖當(dāng)舞,每個藝術(shù)家都有各自精彩的表達。崔濟哲在1968年從京城插隊落戶到滹沱河岸邊時,他才了解到“河底黃泥一坨一坨地露出河面”,河邊的人們“一把一把地從棉襖里抓出虱子”,“看著青菜湯里漂著幾條菜青蟲,都忙著爭著打撈,飛快地填進嘴里”,這就是中國農(nóng)村當(dāng)時的真實寫照,這就是讓他接受再教育的廣闊天地。望不到邊的貧瘠,熬不到頭的窮苦,人們是憑著什么信念活下來的,崔濟哲觸摸到了很多,也就無遮掩、無保留地寫在自己的散文中,那引導(dǎo)生存希望的就是——酸曲:“第一次瞅你啊,妹子你不在,你爹爹敲了俺兩煙袋;……第四次瞅你啊,妹子你正在,摟著你親嘴摸奶奶……”晉西北的農(nóng)民就是借這一點“精神的陽光”活了世世代代,可是這酸曲太土,怎登大雅之堂?情愫的表達不是應(yīng)該“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么?而崔濟哲還是還原給我們生活的本色,農(nóng)民的憨直、大地的無華,他是用點綴的方法提示給我們,就像一幅蒼茫的黃河攝影。渾黃的岸邊,穿黑襖的老漢牽著穿黑襖的女兒,“酸曲”正是黑襖女娃頭上的一塊紅方巾,給了觀者長長的想象。
除了用“點綴法”,崔濟哲在散文中還用“內(nèi)含法”敘述了農(nóng)民對生命原動力義無反顧地追求?!笆印笔且环N物種,捉虱子是要在肉上抓的,最能“養(yǎng)”虱子,吃虱子的是“村里看場的老光棍梁三老漢”,崔濟哲和梁三老漢在看場的熱炕頭上一絲不掛地“捫虱而談”,梁老漢盯著一個后生的光身子,眼神里發(fā)出一種藍(lán)光,而正是這樣一位瘦骨嶙峋的老漢當(dāng)年可是八路軍115師的勇士,與日本鬼子拼過刺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大腿上留著日本人刺刀穿透的傷疤”,但為了摟相好女人的肉身子,梁三老漢脫離了隊伍丟了黨籍,梁老漢沒有在意什么是“將軍”和“獎?wù)隆钡姆至浚恢老嗪门说娜馍碜邮撬睦砩虾蜕砩系碾p重幸福。梁三老漢就是流淌了幾千年的滹沱河岸邊的一個活生生真實的農(nóng)民,他向往有個家,有個相親相愛的女人,到頭卻是“老光棍”,至死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向往與追求《遙想“捫虱而談”》,在梁三老漢蒼涼而嘶啞的歌聲中結(jié)束,令人慨嘆不已。
如果,你正視中國廣袤農(nóng)村,幾代人為了娶上媳婦而拼力、辛勞、忍饑的現(xiàn)實,你就知道梁三老漢的歌有多少“內(nèi)含”,有多少“真實”了,你也就進而會讀出崔濟哲散文中的質(zhì)樸、凝重、沉實。這是一種“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的堅韌,一種從泥土中伸直勞作的腰板仰天長吼的“信天游”,那曲調(diào)向遠(yuǎn)處蕩去,久久不息……
《又到界橋 又到界橋》在讀者中傳遞再傳遞,人們在字里行間體味的就是這種直筆寫真、快門捕真的“真”的大美!棄粉飾、去雕琢,生活中本就存在著美,就看你如何截取,又如何表現(xiàn)了。崔濟哲的創(chuàng)作實踐在這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們祝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