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池慧
(上海大學 影視藝術與技術學院,上海 200444)
酷兒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新的性理論,“它不是指某種特定的理論,而是多種跨學科理論的綜合,它來自史學、社會學、文學等多種學科?!盵1](P5)本文通過簡單梳理該理論的產(chǎn)生過程、代表人物、理論觀點等,以期對當下中國酷兒理論研究以及在影視作品中的分析運用有所幫助。
19世紀晚期,“同性戀的”和“異性戀的”這兩個詞才被創(chuàng)造出來,直到20世紀中期,才進入西方社會公眾話題的領域,雖然同性戀的欲望和行為在此之前早已存在。同性戀或者其他的怪異人士開始只是秘密地生活著,他們隱瞞真相,潛伏在一種所謂密柜的生活狀態(tài)中。二戰(zhàn)后,他們中終于有人走出密柜,并努力爭取自身權力和身份認同。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同性戀以及其他怪異人士一直進行不懈地抗爭。20世紀80年代,艾滋病危機和基督教正統(tǒng)派思想,將這些性異常者聯(lián)系在一起。基督教正統(tǒng)派思想把艾滋病的降臨,看作對同性戀者的天譴。面對這種情況,男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性轉換者便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抗這場危機。此時,許多積極分子便開始用“Queer”這個詞來整合各種性別身份和性行為的人。Queer不僅意味著人們開始認同在男女同性戀者當中也有很多的方式和狀態(tài),而且還把過去依照異性戀/同性戀的二元劃分無法涉及,也無從界定的其他性取向的人納入其中,包括雙性戀、易裝人、性轉換者、不同種族的配對者,還有殘障人的性欲、施虐/受虐者的性欲,不管他們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這些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身份、欲望的狀態(tài)和取向得到了人道的認可。由此,這一主流異性戀中心論者對同性戀者的貶義稱呼,被許多新一代性越軌者反諷式地自我命名與指涉。以此看來,酷兒試圖以污名化的方式去污名化。“臺灣學者劉亮雅做了較全面的歸納,他認為酷兒運動是收回主流社會對非正統(tǒng)異性戀者的污名‘怪異’(或怪胎、變態(tài))再丟回去,在運動策略及姿態(tài)上,它是挑釁搞怪又挑逗的。酷兒也不限定于女男同性戀,還包含了女男雙性戀、變裝欲、陰陽人等等。它強調情欲的流動,性別的穿梭,而非身份認同?!盵2]酷兒運動全然躍出了女性主義運動范疇,更突出性取向的怪異形態(tài),挑戰(zhàn)主流的性別意識與社會成規(guī);而且,它把社會價值疊加在簡單的欲望放縱上,以游戲、享樂的狂歡,把性別取向、形態(tài)和生活方式、態(tài)度聯(lián)系起來,以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掩蓋回避多元化的性別意識帶來的社會沖突。
作為一種理論,酷兒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西方興起,并且成為性政治中的活躍分子?!八皇侵改撤N特定的理論,而是多種跨學科理論的綜合,它來自史學、社會學、文學等多種學科?!盵3]酷兒理論在中國的翻譯和介紹,最早大約出現(xiàn)于1999年王逢振主編的《先鋒譯叢》中。他在該叢書的前言中,將其翻譯為怪異理論。但是影響更大的則是早先始于港臺的酷兒英譯,在大陸首先由李銀河翻譯介紹??醿豪碚撌冀K保持的是一種反抗直至擺脫主流文化,尤其是異性戀霸權的姿態(tài)。這些自稱為酷兒的人,在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和性欲方面,無法歸類或不想被歸類。
朱迪斯·巴特勒是具有奠基意義的重要酷兒理論家之一。在1990年和1993年,巴特勒相繼發(fā)表了《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及其續(xù)篇《要緊的身體:論“性”的話語限制》兩本著作。這堪稱酷兒理論草創(chuàng)期的開山之作。在這兩本著作中,巴特勒提出了著名的操演理論,以此解構異性戀霸權。
巴特勒首先質疑異性戀話語的基礎,即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和性欲之間的關系。在傳統(tǒng)的性和性別觀念中,“異性戀機制的最強有力的基礎在于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和性欲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一個人的生理性別就決定了他/她的社會性別和異性戀的欲望”[3]。三者是一個次序性的排列?!芭耸桥跃鸵w現(xiàn)女性氣質或有女人味,而男人作為男性就要有男人味,根據(jù)這個異性戀的表達模式,那些具有其中一種解剖構造的身體必然欲求那些具有‘相反’解剖構造的身體?!盵4]“像這樣規(guī)訓性的社會性別生產(chǎn),為了在生殖領域內(nèi)對性欲實施異性戀的建構和管控,而使社會性別獲得某種虛假的穩(wěn)固性。”[5](P178)
在對男女兩性性別提出質疑時,巴特勒指出,男女兩性的界限是不清楚的,生理學統(tǒng)計表明,世界上有6%至10%的人天生就處在兩性之間。她試圖以此證明,人的生理性別是不確定的,進而解構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和性欲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但是,這里存在幾個問題,倘若上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接近事實,那么仍然還有90%的男女兩性界限清楚,這些人又該做何解釋呢?生理性別界限清楚或不清楚的人是否又都屬于純粹的“歷史力量的產(chǎn)物呢”?如果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二者長期共存的局面?如果不是,自然因素是否有被持該理論者們故意忽視,或社會因家作用被他們片面夸大之嫌呢?對于這幾個問題,巴特勒并沒有回答,所以這需要酷兒理論更加嚴密成熟。
巴特勒所提出的操演,并不等同于表演或者戲劇表演。“‘表演’假定了一個主體,也就是說主體經(jīng)過對某種性別的扮演或模仿將自我建構成具有該性別的主體,而‘操演’則是反對主體概念的?!盵6]主體是通過反復重復的操演行為建構起來的“過程的主體”。性身份是操演的,可變的,不連續(xù)的和過程性的,是由不斷地重復和不斷為它賦予新形式的行為建構而成的。
被稱為“酷兒理論教母”的塞芝維克對酷兒理論的貢獻更大。她的主要著作有《暗柜認識論》、《男人之間:英語文學和男同性戀欲望》、《傾向》、《反常凝視:小說“酷”讀》和《與愛對話》。這些著作奠定了酷兒理論作為一個知識學科的學術地位。塞芝維克繼承并發(fā)展了巴特勒的諸多理論觀點,尤其是操演理論,但同時她又指出,盡管操演性并不等同于表演,但是操演性中卻蘊含著戲劇性。在《暗柜認識論》的開篇,她指出,“如果在批評分析中剔除了同性戀/異性戀界定,對當代西方文化任何層面的實際理解,就其切中肯綮的程度而言,就算不是殘缺不全,也必將是有所損傷的?!盵7]。
塞芝維克十分注重通過對文學的研究來獲取經(jīng)驗,提出觀點。例如,在《暗柜認識論》中,“她考察了包括馬塞爾·普魯斯特、奧斯卡·王爾德在內(nèi)的一系列歐美作家的經(jīng)典文本,并借此描繪了一個歷史時段——在這個時段里,性身份在人格區(qū)分上所起到的作用變得像幾個世紀以來性別所起到的作用一樣重要。她指出,文學史上的‘知識’和‘性’經(jīng)常是難以割離的——所謂知識,在很多情況下是指‘性知識’;無知,是指‘不曉性事’;《圣經(jīng)》中的性禁果,乃來自‘知識之樹’”[3],而與不可說出口相關聯(lián)的,則是普遍存在的同性戀恐懼。即使在現(xiàn)在這個性開放程度已然令人驚訝的時代,大眾對同性戀仍然會帶有道德上的判斷,要么惡語相向,要么視而不見,而無論怎樣,都是對他們的故意/強制的邊緣化。異性戀霸權在這種漠視和沉默中得到強化。
酷兒理論的提出,首先是向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兩分結構提出了挑戰(zhàn)。異性戀霸權建構在對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性欲的嚴格規(guī)約的基礎之上,而巴特勒的操演理論則將性建立在一個不斷改變的操演之上,使性的流動無序的特征得以顯現(xiàn)。其次,酷兒理論向男性和女性的兩分結構提出了挑戰(zhàn)。我們從酷兒的容納性中可以看出,酷兒包含了所有在性、性別上的非常態(tài)的群體和個人,其中包含易裝、變性等超性別者;而且,現(xiàn)在我們確實感受到了兩性界限不清并有越來越模糊的趨勢,比如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春哥”、“曾哥”以及“偽娘”等等概念。這對于性、性別以及大眾審美的改變的研究,極具啟發(fā)性。
在港臺,很多大學或者學院都開設有酷兒理論相關課程或專題講座,另外還有不少學者在譯介傳播和推進運用酷兒理論方面,做出了相當?shù)呢暙I,但是由于受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影響,性總是受到道德的約束,何況酷兒理論是在闡釋種種非常態(tài)的性。這也就能夠解釋,在中國,絕大多數(shù)同性戀以及其他怪異人士,為何一方面首先要遵循傳統(tǒng)的異性戀婚姻,另一方面,又暗地進行實現(xiàn)自我真正需要的性身份活動。
比較而言,酷兒理論在中國大陸顯然存在許多不足,比如將巴特勒的操演理論簡單地與戲劇表演相類比以及出版物比較少等。這些狀況的出現(xiàn),除了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之外,還與大眾對酷兒群體的無知有相當?shù)囊蚬?lián)系。從近年來的影視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異性戀霸權對同性戀認知的扭曲和遮掩。導演馮小剛評價《斷背山》說:無論怎樣,我看兩個男人接吻有點受不了。有意思的是,在他導演的《非誠勿擾》中,馮遠征扮演的艾茉莉的角色是同性戀,導演將其塑造成了一個十足的娘娘腔,戲謔之意表露無疑。除了將同性戀等丑化之外,一些導演如關錦鵬的《藍宇》,以異性戀的愛情模式包裝同性戀題材,從而遮蔽了同性戀自身話語的真實表達。另外,不少人認為,現(xiàn)在人們的性觀念已經(jīng)相當開放了,而且大眾傳媒也總會拿性做文章,比如《金婚》、《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等一批電視劇中的性開放程度令人吃驚,由此他們斷定:在如此的性開放程度之下,酷兒理論是具備相當樂觀的發(fā)展空間的,而實際狀況的不理想,只能歸因于理論本身存在問題。誠然,作為一種西方舶來品,我們在利用此理論時,必須要考慮中國社會的實際狀況,但問題是,性開放的實質是針對異性戀而言的,從這一角度來看,性開放的程度越大,異性戀霸權就可能越鞏固,因而酷兒及其理論就更有可能被邊緣化,其生存空間也就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總之,任何理論都要有一個本土化的選擇和適應過程,酷兒理論當然也不例外。隨著理論的發(fā)展成熟以及中國社會的真正開放,相信中國學者能夠找到一種中國現(xiàn)實與酷兒理論相互交流對話的方式,從而使其在學術領域中占據(jù)應有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美)葛爾·羅賓.酷兒理論[M].李銀河,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
[2]陳林俠.非“酷兒”亦非“同志”:臺灣電影中的同性戀現(xiàn)象[J].臺灣研究集刊,2010(1).
[3]李銀河.酷兒理論面面觀[J].國外社會科學,2002(2).
[4]李二仕.酷兒理論與電影[J].當代電影,2009(6).
[5](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別麻煩——女性主義和身份的顛覆[M].宋素鳳,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9.
[6]張姝芳.淺談大陸酷兒理論研究狀況[J].華章,2008(9).
[7]劉曉曼.華語“同志電影”的命運及啟示[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