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濤[聊城大學(xué)文學(xué)院,山東聊城252059]
青春詩人筆下的中國符號
——海子詩歌《亞洲銅》主題新探
⊙劉廣濤[聊城大學(xué)文學(xué)院,山東聊城252059]
海子二十歲時完成的這首抒情杰作,構(gòu)思宏偉,立意高遠?!皝喼捭~”作為全詩核心意象,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和審美意蘊。作為“黃土地”的代稱,“亞洲銅”與天空、海洋構(gòu)成宏闊的詩歌空間。在那唯一的一塊“埋人”的黃土地上,“青草”是其主人,“月亮”是其不可分割的美學(xué)存在;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著中國河流走向廣闊的世界,是詩人的青春之夢和文化選擇。該詩最為突出的藝術(shù)價值在于: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筆,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獨具東方特色的“中國符號”,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漢語詩歌史上的奇跡。
《亞洲銅》青草白鴿銅鼓月亮
《亞洲銅》是海子長詩《土地》的引子,發(fā)表于1985年四川民刊《現(xiàn)代詩內(nèi)部交流資料》(第一期),是其首次用“海子”這個筆名發(fā)表的詩作。①這首詩為海子生前身后贏得極高詩名,在《海子詩全集》或者眾多的詩歌選本中,大都被列為開篇之作。創(chuàng)作此詩時,詩人年僅二十周歲,大學(xué)畢業(yè)參加工作剛滿一年。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筆,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獨具東方特色的“中國符號”,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漢語詩歌史上的奇跡。在紀念海子誕辰50周年之際,重讀《亞洲銅》并探討其豐富的主題意蘊,別有一番意味。
一
《亞洲銅》②由四個詩段構(gòu)成。圍繞“亞洲銅”這一核心意象,詩人從四個層面賦予“亞洲銅”豐富的象征意義,建構(gòu)了獨特的美學(xué)境界。為深入探討該詩主題意蘊,我們不妨逐段分析——
亞洲銅,亞洲銅/祖父死在這里,父親死在這里,我也將死在這里/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第一詩段,海子把“亞洲銅”與故鄉(xiāng)的“黃土地”聯(lián)系起來,并且強調(diào)這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祖父死在這里,父親死在這里,我也將死在這里”——祖祖輩輩埋身之處,唯有葉落歸根的家鄉(xiāng)故土。因此,“亞洲銅”第一層象征意義,當指詩人故鄉(xiāng)的“黃土地”。就時態(tài)而言,這樣的詩句包含了過去時、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白娓杆涝谶@里”是對歷史的概括;“父親死在這里”是對現(xiàn)實的揭示;“我也將死在這里”既是對未來的預(yù)言,又是對生命本質(zhì)的一語勘破。三代人與土地的聯(lián)系,不僅血肉相連,而且生死攸關(guān)。海子筆下的三代人,高度概括了祖祖輩輩中國人與腳下那方熱土的本質(zhì)關(guān)系。
事實上,《亞洲銅》一詩的創(chuàng)作動機正源于詩人對故土的熱愛和眷戀。改革開放之初的1984年,在距海子故鄉(xiāng)高河查灣村不遠處的月山鎮(zhèn),勘探隊發(fā)現(xiàn)了儲量豐富的地下銅礦,且不久后就將開采。大型銅礦的開采很有可能涉及到海子的村莊,而海子家人及其村民們則隨時有可能收到動遷令,離開故土遷徙他鄉(xiāng)——這將意味著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會被工業(yè)礦山所代替,挖掘機、鑿井機等機械猛獸將把那塊土地變得滿目瘡痍。“安土重遷”是中國人農(nóng)民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千百年來一直如此。在他們看來,祖宗所在地就是中心所在,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安全的地方。“窮家值萬貫”,農(nóng)民從心底里是不愿意搬遷的,更不愿意看到祖墳風水被機械猛獸所毀壞。正是基于這樣的現(xiàn)實背景,海子創(chuàng)作了這首《亞洲銅》。中國人向來崇尚“葉落歸根”,詩人用“亞洲銅”象征故鄉(xiāng)的黃土地,是一種土地崇拜的表現(xiàn)。在詩人心中,故鄉(xiāng)黃土是游子的歸屬,世世代代的人最終都將回歸故土。
在20世紀中國詩歌史上,不乏對土地的贊美和歌頌?!拔逅摹睍r期的郭沫若創(chuàng)作了《地球,我的母親》,重點抒發(fā)了詩人對“土地”的赤子情懷;“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艾青,以一首《我愛這土地》飲譽詩壇。“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成為“艾青式”的抒情名句?!半鼥V詩”時期的舒婷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土地情詩》,她筆下的“土地”是“給我愛情和仇恨的土地/給我痛苦與歡樂的土地”;這位女詩人深情地寫道:“我愛土地,就像/愛我沉默寡言的父親……就像/愛我溫柔多情的母親”③。到了海子這里,他不再像前者那樣面對土地抒情,而是直抵黃土地的本質(zhì),寧愿讓自己的軀體成為故鄉(xiāng)泥土的一部分。正如西川所言:“泥土的光明與黑暗,溫情與嚴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質(zhì),化作他出類拔萃、簡約、流暢又鏗鏘的詩歌語言,仿佛沉默的大地為了說話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變成了大地的嗓子。”④海子以刀劈斧砍、石破驚天的語言,揭示出故鄉(xiāng)黃土的秘密和生命的實質(zhì)。“來于塵土,歸于塵土”是人類肉身的實質(zhì),而“埋葬”生命,此乃故鄉(xiāng)黃土無言的秘密。在發(fā)表該詩的刊物上,海子用紅筆在其標題上注有“土地”“亞洲的黃土地像銅一樣”等字樣,成為我們理解該詩主題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學(xué)者奚密在《海子〈亞洲銅〉探析》一文中指出:“亞洲銅”這一意象,由銅的顏色和質(zhì)地隱射中國北方堅硬強悍的黃土地;銅深埋地下,也暗示人源于土地的本質(zhì),“海子眼中的中國,是一塊深藏在亞洲大地下堅實的礦苗”。沿著這一思路,有論者進一步指出:“亞洲銅”是亞洲人的黃皮膚,是中國的黃土地,是上古的青銅器。海子之所以用“銅”來比喻黃土地,還因為他在這片土地上,看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老鄉(xiāng)親那“古銅色”的脊梁。在對“亞洲銅”意象的理解上,這些見解較為深刻,值得讀者借鑒。作為長詩《土地》的引子,《亞洲銅》是海子獻給黃土地的一份厚禮?!锻恋亍分杏羞@樣的詩句:“已經(jīng)有這么多死亡難道不足以使大地肥沃?”“大地躺臥而平坦如一個故鄉(xiāng)/尸體是泥土的再次開始/尸體不是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疲憊、憂傷和天才”⑤。結(jié)合長詩《土地》來看《亞洲銅》,我們會發(fā)現(xiàn),海子對黃土地的思考,既有濃郁的故土情懷,又有形而上的哲學(xué)高度。
二
亞洲銅,亞洲銅/愛懷疑和愛飛翔的是鳥,淹沒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卻是青草,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第二詩段難點較多,也最具爭議。“鳥”“海水”“青草”象征什么?誰“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作何解釋?這些問題成了爭論的焦點所在。有一種觀點認為,“愛懷疑”對應(yīng)的是“祖父”,“愛飛翔”對應(yīng)的是“父親”,“淹沒一切的是海水”對應(yīng)的是“我”。筆者認為,這種對應(yīng)關(guān)系太過簡單、機械,若按這種思路推演下去,“青草”和誰對應(yīng)呢?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飛翔的鳥”是對土地的懷疑,但最終鳥會停棲在土地上,也許象征著中國知識分子對傳統(tǒng)既愛又恨的糾結(jié);而“海水”,淹沒了一切,也許代表了從海上來到中國的西方文明,以自由和貿(mào)易著稱的海洋文明,對土地文明的壓倒性優(yōu)勢。筆者認為,盡管這種有關(guān)中西文明的“黃藍對比”在當時是一種很流行的論調(diào),但那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并不可取。況且,若按這種思維,“黃藍對比”就成了“亞洲銅”與“海水”的對比,而實際上本段中的“鳥”“海水”和“青草”三種意象是并列存在的,詩人并沒有進行“二元對立”式的比較。那么,究竟如何理解上述諸多難點問題?筆者認為,從該詩“詩歌空間”入手,不失為解決難點的一種思路。
《亞洲銅》構(gòu)思宏偉,立意高遠,被詩人駱一禾譽為“不朽之作”。作為“黃土地”的代稱,“亞洲銅”與天空、海洋構(gòu)成了巨大的“詩歌空間”。在此“詩歌空間”中,如果說“天空”的主人是愛懷疑和飛翔的“鳥”,“海洋”的主人是淹沒一切的“海水”,那么“亞洲銅”的主人則是有著纖纖細腰的“青草”。天空的鳥在飛,海上的水在流。它們都要離開故土,奔向遠方。唯有“青草”忠實于它所植根的黃土?!澳愕闹魅藚s是青草”這句詩,突出了“亞洲銅”作為“黃土地”而區(qū)別于“天空”和“海洋”的地表特征。
在詩人海子眼里,黃土地的“主人”不是帝王將相,不是貴族富豪,也不是才子佳人抑或其他人等,而是千秋萬代守護著大地秘密的青青野草?!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扒嗖荨笨此票拔⒚煨?,實則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而人的生命卻是如此短暫,其結(jié)局恰如宋代詩人范成大所言:“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薄都t樓夢》中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有言:“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崩劾刍内V系那嗲嘁安荩瑓s守護著如同人類手掌般的“野花”和黃土下面的“秘密”。海子視“青草”為“黃土地”的主人,以道家的自然觀破解了世俗的“人類中心論”。人類貌似強大,反不如纖細柔弱的小草,柔弱勝于剛強的道理在此得以彰顯。海子描寫“青草”用的是擬人手法:作為黃土地“主人”的小草,有著纖細的腰桿,所以詩人說它“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青草覆蓋了黃土地,詩人就說它“守住”了野花的“手掌”和大地的“秘密”。在《我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一文中,海子寫道:“做一個熱愛‘人類秘密’的詩人。這秘密既包括人獸之間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間的秘密。你必須答應(yīng)熱愛時間的秘密?!雹拊诤W涌磥恚澜缬衅涿孛?,一個真正的詩人要探索并揭示天地、歷史以及人類的秘密,創(chuàng)作出“詩和真理合一”的大詩。
三
亞洲銅,亞洲銅/看見了嗎?那兩只白鴿子,它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讓我們——我們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第三詩段寫到“黃土地”上的河流,由岸邊的“白鴿子”聯(lián)想到詩人屈原的“白鞋子”,“亞洲銅”被賦予深邃的歷史感和文化的厚重感。
“黃土地”靜止不動,它身上的河流則川流不息,一靜一動寫出了“亞洲銅”自身所蘊涵的內(nèi)在張力。由河流岸邊的“白鴿子”聯(lián)想到詩人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充分說明了海子想象力的高超。在《圣經(jīng)》文化中,鴿子往往是圣靈的象征;在海子筆下,“白鴿子”仿佛是屈原那千年不死的詩魂,永遠縈繞在河流上空。河水在動,仿佛有腳,所以詩人海子才希望,讓我們“和河流一起”穿上屈原的“白鞋子”,奔向遠方?!包S土地”所掩埋的是已故的先人,“我們”活著的現(xiàn)代人無疑則要飛向遠方。“白鴿子”“白鞋子”和“河流”,都是動態(tài)的,這些意象表明,詩人希望黃土地上的人民能夠自由地飛揚夢想,走遍所有能去的地方。
中國堪稱“詩的國度”,而屈原是詩人們的精神之父。他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以及“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壯懷激烈,作為一種詩人傳統(tǒng),也是海子效法的對象。海子曾經(jīng)表白,“《詩經(jīng)》和《楚辭》像兩條大河哺育了我”,由此足見屈原對海子的影響。崔勇在《海子〈亞洲銅〉:作為文化反思的文本》一文中提出,《亞洲銅》一詩是海子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文化尋根”熱的呼應(yīng),是海子獨特的文化反思的一個文本。筆者認為,崔勇的觀點頗有道理,《亞洲銅》可以歸入“尋根詩歌”之列。海子在1983年創(chuàng)作了詩歌《東方山脈》和《農(nóng)耕民族》,在1984年創(chuàng)作了《歷史》《龍》《中國器樂》和這首詩《亞洲銅》。這些詩歌已明顯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上的“尋根”色彩,盡管屬于早期階段,但其詩藝水平不容低估。海子在《東方山脈》中寫道:“把我的詩篇/在哭泣后反抗的夜里/傳往遠方吧/讓孩子們有一本自己的歷史畫/讓我去擁抱世界”。作為“以夢為馬”的青春詩人,海子渴望走出去“擁抱世界”。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著中國河流走向廣闊的世界,這便是海子的青春之夢和文化選擇。
亞洲銅,亞洲銅/擊鼓之后,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這月亮主要由你構(gòu)成
第四詩段由“擊鼓”聯(lián)想到青銅鼓面上的“月形圖案”,轉(zhuǎn)而表現(xiàn)“亞洲銅”上空的“月亮”;與銅鼓文化似有關(guān)聯(lián)的“亞洲銅”在此被賦予濃郁的東方色彩,而“月亮”則屬于“亞洲銅”不可分割的美學(xué)存在。
理解本詩段的關(guān)鍵在于理出“亞洲銅——銅鼓——舞蹈——月亮”這樣一條思維鏈條。中國銅鼓具有悠久的歷史,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qū),銅鼓通常被當作頂禮膜拜的神物或靈器,形成獨具特色的亞洲“銅鼓文化”。⑦銅鼓大都為青銅鑄造,鼓面有浮雕圖案,中心為發(fā)光的太陽或月亮圖案,邊緣有蟾蜍等裝飾動物。大概因為銅鼓有蟾蜍裝飾的緣故,詩人海子索性把鼓面中心的圖案理解為發(fā)光的“月亮”。作為打擊樂器的一種,銅鼓和舞蹈聯(lián)系密切,自有銅鼓時起,就有了用于祭祀或娛樂的“銅鼓舞”。在《東方山脈》中海子這樣寫道:“我把最東方留給一片高原/留給龍族人/讓他們開始治水/讓他們射下多余的太陽/讓他們插上毛羽/就在那面東亞銅鼓上出發(fā)。”⑧從這首詩看,海子渴望“龍族人”從那面“東亞銅鼓”——黃土地——出發(fā),將古老的東方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格局。試想,海子創(chuàng)造“亞洲銅”意象的靈感是否與這面“東亞銅鼓”有關(guān)呢?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考。
“擊鼓”一詞令人聯(lián)想起“晨鐘暮鼓”。由于“暮鼓”在時間上代表“日暮”,所以“擊鼓之后”意味著黑夜的降臨,月亮的出現(xiàn)也就自然而然?!皳艄摹弊阋哉駣^人心,而“跳舞的心臟”,當是人們應(yīng)和著鼓點而跳蕩的“心”。這顆“心”又被詩人外化為天上的月亮?!皳艄摹焙汀拔璧浮边@種帶有原始風味的祭祀儀式,給“亞洲銅”上空的月亮蒙上一層神秘的東方圖騰色彩。海子以群體的名義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命名為“月亮”,不但賦予黑夜中的月亮以動態(tài)的美感,而且把天上的“心形月亮”和地上舞者的“心”聯(lián)系在一起,激發(fā)起讀者無盡的想象。
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保持著對月抒懷的文化傳統(tǒng),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無數(shù)描寫月亮的名篇佳作。于是,海子在詩中寫道:“月亮也是古詩中/一座舊礦山”(海子《啞脊背》);“月亮還要在夜里積累/月亮還要在東方積累”(海子《民間主題》)。是啊,月亮承載了太多東方人的情愫,以至于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西方人的月亮是用來攀登的,而東方人的月亮是用來抒情的!在情感層面和審美意義上,月亮屬于“亞洲銅”,尤其屬于中國人。惟其如此,海子才深情地寫道:“這月亮主要由你構(gòu)成”!
綜上所述,海子二十歲時完成的這首抒情杰作,構(gòu)思宏偉,立意高遠?!皝喼捭~”作為全詩核心意象,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和審美意蘊。作為“黃土地”的代稱,“亞洲銅”與天空、海洋構(gòu)成宏闊的詩歌空間,表現(xiàn)了詩人深刻的思想和奇特的想象。在那唯一的一塊“埋人”的黃土地上,“青草”是其主人,“月亮”是其不可分割的美學(xué)存在;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著中國河流走向廣闊的世界,是詩人的青春之夢和文化選擇。該詩最為突出的藝術(shù)價值在于: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筆,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獨具東方特色的“中國符號”,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漢語詩歌史上的奇跡。
①查海生在中國政法大學(xué)??鼍庉嫊r,用“海子”筆名發(fā)表過一些新聞報道。
②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頁。
③閻月君、高巖等編選:《朦朧詩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頁。
④西川:《懷念》,《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部分第11頁。
⑤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689頁。
⑥海子:《我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8頁。
⑦世界上生產(chǎn)或使用銅鼓的地方,有中國南方的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區(qū)以及東南亞諸國,“銅鼓文化”獨居亞洲特色。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在歐洲曾出現(xiàn)一股研究“亞洲銅鼓”的熱潮。
⑧西川主編:《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頁。
作者:劉廣濤,文學(xué)博士,聊城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xué)研究。
編輯:趙紅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