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永芳
(河北工程大學 圖書館,河北 邯鄲 056038)
學科化服務視閾下的高校圖書館IC服務模式探析
邢永芳
(河北工程大學 圖書館,河北 邯鄲 056038)
介紹了學科化服務的內涵及IC服務模式的特點和優(yōu)勢,分析了高校圖書館IC實現(xiàn)學科化服務的途徑和條件,并對學科IC的具體服務內容進行了探討,旨為高校圖書館IC服務模式提供新的思路,滿足高校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的日益?zhèn)€性化的信息需求。
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 ;IC服務模式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信息共享空間(Information Commons),簡稱(IC)興起于美國,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圖書館前負責人Donald Beagal將IC描述為:“為整合的數(shù)字環(huán)境而設計的專門組織空間與服務傳遞模式。[1]是一種集成化服務,即以用戶為中心,以實體和虛擬相結合的方式,把圖書館的空間、信息、設備和人力等資源進行整合,形成一個便于教師、學生、館員進行知識交流和協(xié)作的平臺。自此,基于信息共享空間(IC)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從美國引進中國,為我國高校圖書館建設提供了一種新的理念和模式。
美國德克薩斯教會大學圖書館館長Robert A. Seal總結歸納了信息共享空間的四個特征:(1)普遍性(ubiquity):即每臺機器都有相同的界面和檢索電子資源的軟件(2)適應性(utility):即適應各種用戶的需求(3)靈活性(flexibility):指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和技術的發(fā)展(4)群體性(community):即提供共同合作的群體活動空間。IC服務理念是指以人為本、信息共享、平等利用的服務理念。它的優(yōu)勢在于使用戶、資源、服務集中整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推進用戶學習、研究和創(chuàng)新。
(一)信息共享空間整合使服務更便捷和人性化
信息共享空間整合了設備、信息和人力資源,可以實現(xiàn)借、閱、咨詢、檢索一體化服務。在虛擬空間上,提供了校園網在線課件系統(tǒng)、圖書館數(shù)據庫遠程獲取和電子服務等,為遠程教育提供資源支持。在物理空間上,設立了咨詢服務區(qū)、學習區(qū)、專門的研究室和合作學習討論區(qū)、休閑區(qū);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等設備??臻g還配置了圖書館員、電腦技術人員、參考咨詢人員協(xié)同為用戶提供服務,使服務更便捷和人性化。
(二)整合為高校教學及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IC將網絡技術、多媒體資源、參考咨詢服務相結合,是一個綜合的學習、交流、研究的信息服務環(huán)境,它實現(xiàn)了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的最佳結合。在信息共享空間,圖書館的學科館員和學科專業(yè)人員可以面對面就某個問題進行研討,使用戶、資源、服務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知識服務和知識創(chuàng)新,為高校教學及科研提供有力支持。
當前,學科建設成為高校工作的重點,所以我們可以將IC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有機地融入學科服務中去,建立學科信息共享空間,以便為高校學科建設提供更專業(yè)化和人性化的服務。“學科化服務是圖書館為適應新的信息環(huán)境,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推出的一種貼近用戶一線的新的服務模式。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按照文獻工作流程組織科技信息的方式,按照科學研究的學科、專業(yè)、項目、課題等來獲取、組織、檢索、存儲、傳遞與提供利用信息資源,從而使信息服務學科化,服務內容知識化?!盵2]學科化服務要求按學科組織資源和開展服務,最大程度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信息和知識需求。
(一)構建學科共享空間是用戶的迫切需求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期,根據《江蘇省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作為省政府組成部門,在某種意義上是“詩和遠方走到了一起”。10月22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宣告成立。這對今后推動江蘇文化旅游融合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組織保障。當前,全省上下樹立文化、旅游“一盤棋”的思想,力爭以文化充實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宣傳、推動旅游發(fā)展,以旅游帶動文化產業(yè)、促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化繁榮,致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首先,學校師生在科研工作中,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和信息,他們查找資料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與學科專家和圖書館學科館員進行交流、溝通和討論,希望有小范圍的交流空間;其次,面對復雜的信息資源,科研人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查找、篩選和分析,降低了效率,學科館員可以提供幫助,對用戶所需資料進行查找和分析,提供學科化信息咨詢服務。再次,IC的配套設施完備,如,打印機、掃描儀、復印機、學習軟件等,讓學習和研究更方便。由于不同的學科專業(yè)的用戶對信息需求的差異,要求圖書館分學科設置相對獨立的信息空間,從而提供符合自己學科特點的信息服務,學科IC的構建正是順應了用戶的這種個性化要求,為用戶提供專業(yè)化的一站式服務。
(二)構建學科共享空間是學科建設和發(fā)展的需要
學科建設是高??茖W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礎,是高校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高校圖書館作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文獻信息中心,在高校學科建設中起著重要的文獻保障作用,是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決定了圖書館信息資源和服務必須圍繞學科建設進行,信息共享空間通過整合學科文獻信息資源的優(yōu)勢,開展學科導航、學科信息咨詢等服務,為學科建設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務。
(三)構建學科共享空間是教學改革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要
學科IC的構建是以服務教學為宗旨的,以教學的需要為出發(fā)點的,它將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進行。學科IC課堂所提供的團隊協(xié)同集中式學習研究方式符合現(xiàn)代社會新的學習需求,在學科IC模式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團隊研究和科研創(chuàng)新的能力,學科IC的構建能在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培養(yǎng)集群式人才方面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一)整合各類文獻資源是構建學科IC的基礎
許多高校都設有學科資料室,“資料室原本就擁有該學科專業(yè)性強、覆蓋面廣、動態(tài)性強的信息資源,憑借資料室收集特色文獻的能力,可以收集教師的科研論文、立項課題、課堂講義以及參加學術會議獲取的論文集等,還可收集優(yōu)秀碩博畢業(yè)生論文、畢業(yè)設計,及學習科研心得體會等?!本哂胸S富的、學科化特色的信息資源是學科IC資源建設的重點,因此,要對學科資料室及圖書館的各類文獻資源特別是網絡資源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內容包括學科發(fā)展最新成果、國內外相關學科研究動態(tài)、學科專家博客、專題討論及國內外相關學術會議信息等,從而建立內容豐富學科信息資源庫,以滿足用戶專業(yè)化、個性化信息服務的需求。
(二)新型學科館員是構建學科IC的人才基礎
(三)以院系資料室為基礎構建學科IC的實體物理空間
實體空間是用戶學習、研究、交流的物理場所,它以促進學習研究和互助交流為原則。高校圖書館可建設一個大型的學科IC,內設咨詢臺、文獻資料閱覽區(qū)、開放信息獲取區(qū)、協(xié)作式學習空間、多媒體區(qū)與休閑區(qū)。院系資料室可改建小型學科IC,信息資源可以與圖書館學科IC共享?;谫Y料室改造的學科IC,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資料室的原有資源,避免了文獻資源的重復購置,同時院系是該學科專業(yè)人才聚集的場所,又能發(fā)揮其人才優(yōu)勢,使空間、資源、服務整合在一起。用戶來這里學習和研究,既能閱讀紙質的專業(yè)文獻,又可以上網搜索電子資源,遇到問題時直接咨詢學科專家、圖書館學科館員或與其他用戶探討,需要時直接打印、掃描、復印、傳遞所需信息,在學科IC中,用戶可以享受一站式的學科化信息服務。
(四)基于Web2.0,構建學科IC虛擬空間
“Web2.0是以Facebook、Flickr、Youtube等為代表的優(yōu)秀Web2.0網站,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會軟件的應用為核心,根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xiàn)的互聯(lián)網新一代模式。Web2.0技術應用的核心理念就是注重用戶體驗,開放性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要求。這與IC服務模式在服務理念上高度契合。IC的虛擬空間是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用戶構建學習、研究、交流、協(xié)作的虛擬場所。Web2.0技術的應用,在技術上實現(xiàn)了虛擬互動的學科服務平臺的搭建,密切了用戶、資源、服務之間的聯(lián)系,因此,Web2.0環(huán)境下的學科IC的服務模式的構建,將營造一個資源豐富、交流平等的虛擬空間,將促使高校圖書館IC由信息中心向學習科研中心轉變,促進高校學科建設,帶動學術和科研創(chuàng)新。
(一)全方位學科信息咨詢服務
開展各項學科信息服務,如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即提供本館與各合作館之間的文獻傳遞,方便用戶共享各種豐富的學科信息資源;移動圖書館服務,如短信、MSN、QQ群、微博等隨時隨地解答用戶的問題,為師生提供多途徑的便捷學科咨詢服務,指導用戶如何利用圖書、期刊、電子全文數(shù)據庫和其他資源完成作業(yè)、撰寫論文、進行科研等,讓用戶時刻獲取圖書館的解答和指引。
(二)學科導航服務
“學科導航服務就是對學科及相關學科知識進行歸納與組合,即對學科知識進行序化與優(yōu)化,通過學科專業(yè)網站,全方位對學科資源進行集成與揭示,便于用戶了解該學科領域的全貌。學科導航服務就是將各種類型的學科信息資源科學地整合,并通過學科導航網站來提供,便于用戶在第一時間了解該學科的學科動態(tài),檢索和獲取相關的學科信息。
(三)個性化學術服務
主動聯(lián)系學科領域內的教學科研人員,依照學科團隊的教學科研要求,配合他們的教學科研任務,提供學術資源檢索、課題調研分析、學科前沿熱點分析、學術成果評價、成果儲存、撰寫學科簡報等個性化學術服務。
(四)Course Resource(CR)服務
“又稱為Course Collection服務,即課件貯存,就是讓老師上載有關教材、參考資料、講義、課件及挑選的網絡資源,經圖書館加工處理后提供給學生瀏覽、借閱?!睂W科館員幫助教師收集課堂教學相關材料,教師把相關的教材、課件、講義等上載,學科館員負責進行分類、整理、編目后為學生提供查找、借閱服務。
(五)IC課堂服務
依托學科IC的物理和虛擬空間,營造便于學術交流和研討的IC課堂;依托學科IC配備的豐富技術的多媒體資源,可以方便地獲得學科課件演示、視頻點播等服務;利用學科IC的多媒體工具,教師和學生在IC課堂可以進行互動和研討,使其成為教師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理想場所。
結論:學科IC是目前國內外大學出現(xiàn)的一種新型的信息服務模式,它將為高校教學及科研和學科建設提供一個平臺,營造一個信息化、數(shù)字化、共享化的學習和研究環(huán)境,從而滿足用戶個性化、多樣化、專業(yè)化的要求。較之于IC,學科IC在建設模式和服務項目上學科性針對性更強,對學科館員的要求更高。相信學科IC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必將成為更理想的學科服務模式,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1]Donald Beagal.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5,(25):82-89.
[2]范廣兵,初景利.泛在圖書館與學科化服務[J].圖書情報工作,2008(01):106-108.
[責任編輯 陶愛新]
Research on the IC service mode of the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service
XING Yong-fang
(The Library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Discipline Servi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IC Mode, and analyzes the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Discipline IC. The paper finally discusses the service content of the Discipline IC, in order to offer a new thinking way for the IC Mode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the library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Service; IC service mode
10.3969/j.issn.1673-9477.2014.03.015
G251.5
A
1673-9477(2014)03-055-03
[投稿日期]2014-05-03
邢永芳(1968-),女,河北邱縣人,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