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青 朱雙進
(河北省獻縣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河北 獻縣 062250)
中藥足浴聯(lián)合按摩預防缺血性卒中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體會
魏俊青 朱雙進
(河北省獻縣中醫(yī)醫(yī)院腦病科,河北 獻縣 062250)
卒中;腿,血液供給;血栓性靜脈炎;中藥療法;薰洗;按摩;護理
卒中患者是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高危人群,據(jù)文獻報道卒中患者尤其是缺血性卒中患者DVT發(fā)生率22%~75%[1]。臨床上90%的肺栓塞是由下肢DVT引起的[2]。因此,預防卒中后DVT,對降低卒中的病死率、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010-03—2013-05,我們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用中藥足浴聯(lián)合按摩對7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進行護理,預防下肢DVT,體會如下。
1.1 診斷標準 缺血性卒中診斷標準參照《心腦血管病防治與康復新理論新技術》[1]。DVT診斷標準參照《實用血管外科學及護理學》[3]。①患側肢體明顯腫脹,周徑比健側大3cm,淺表靜脈發(fā)生擴張;②患側肢體有疼痛感;③多普勒檢查:股總、股深、股淺、腘靜脈內(nèi)徑變寬,血管中血流充盈不足。
1.2 納入標準 ①確診為急性缺血性卒中;②除外心源性卒中、器質(zhì)性心臟病、精神意識障礙;③肌力≤3級;④無DVT臨床癥狀及體征,B超檢查無DVT;⑤通過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屬能對本疾病有一定了解且依從性較好;⑥下肢無傷口、破潰、感染等足浴禁忌證者。
1.3 一般資料 本組79例均為我院腦病科住院患者,男53例,女26例;年齡52~73歲,平均(68.5±2.0)歲;病程1~6d,平均(3.2±0.2) d;入院肌力[3]3級36例,<2級43例。
1.4 治療方法 治宜通陽活血通絡。中藥足浴藥物組成:丹參30g,川芎20g,雞血藤30g,桂枝20g,桑枝20g,紅花20g,木瓜20g,炮附子30g,川烏頭10g,赤芍藥30g,伸筋草30g,透骨草20g,甘草10g。上藥加水適量,浸泡60min,文火煎煮30min,取汁1 000mL保存?zhèn)溆谩W阍∵^程中按摩足底及小腿,足踝部進行被動活動,足浴時間為20~30min,至全身微汗為佳。足浴完畢用浴巾包裹雙足及下肢,擦干皮膚進行按摩治療。足浴治療每日2次,可將用后的藥液妥善保存,以備下次使用(藥液可重復使用1~2次)。
1.5 護理干預
1.5.1 一般護理 ①做好心理護理。卒中患者大多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精神緊張、恐懼、抑郁或煩躁、易怒等情緒[4],要主動關心患者,給予安慰,消除不良情緒。②做好宣教及健康教育。講解DVT形成的病因、危險因素、常見癥狀及不良后果等,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勸告患者戒煙酒,指導患者正確的活動方法,告知早期活動對預防DVT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③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室溫保持在22~25℃,濕度50%~60%,做好基礎護理。④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并經(jīng)常變換體位,注意保持肢體功能位,做好肢體保暖。避免從癱瘓下肢行靜脈穿刺和輸液,減少DVT的發(fā)生[5]。除避免在下肢靜脈進行穿刺等侵入性的治療外,更不宜加壓輸液、擠壓輸液管或輸入對血管壁刺激性強的藥物,以免損傷靜脈內(nèi)膜而誘發(fā)DVT的發(fā)生。⑤給予患者低鹽低脂富含纖維素飲食,禁食肥甘厚膩食物,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預防泌尿系感染,避免因腹壓增加而影響下肢靜脈回流。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患者神志、生命體征變化,對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療的患者密切觀察有無出血傾向,監(jiān)測血凝及血常規(guī)等。
1.5.2 足浴護理
1.5.2.1 足浴前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宣教,使患者了解中藥足浴的功效、方法,了解中藥足浴安全、無毒副作用及操作簡便的優(yōu)點,以取得配合。測量生命體征,對患者病情及雙下肢進行評估,協(xié)助患者排空大小便,備好浴巾或大毛巾等,做好準備工作。
1.5.2.2 檢查足浴盆是否完好,將備用的中藥藥液倒入罩有一次性浴膜的足浴器中,加水適量,深度以沒小腿1/3為宜,然后通電開機,將溫度控制在38℃,當藥液溫度適宜后,根據(jù)患者情況,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臥位,將患者雙足輕輕放于足浴器中,溫度可逐漸上調(diào),以患者無不適為宜,但不可超過42℃,以防水溫過高燙傷皮膚。足浴開始時可將藥浴膜覆蓋于雙下肢,從而達到藥液蒸氣熏蒸效果,足浴時要做好水面以上腿部的保暖。
1.5.2.3 嚴格消毒隔離,每位患者進行足浴時都要使用一次性浴膜。護理人員為患者足浴按摩時要修剪指甲并洗手戴手套?;颊哂谐鲅獌A向和月經(jīng)期應停止足浴,有皮疹、破潰、感染者禁止足浴。
1.5.2.4 有或懷疑DVT形成時禁止足浴及按摩。飯前、飯后30min不宜足浴。為患者做足浴治療時,護理人員不要離開,以保證患者安全。若患者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瘙癢、皮疹、水皰等變態(tài)反應癥狀和不良反應時立即停止足浴,足浴過程中應加強病情觀察,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出汗等情況,如出現(xiàn)心悸不適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足浴,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協(xié)助做好相應的處理。
1.5.3 按摩護理 每日對患側肢體進行肢體被動活動、按摩2次,分別在早晚足浴后。①沿回心方向按摩自下而上,以涌泉、太沖、三陰交、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血海、梁丘等穴位為主;②按摩比目魚肌及腓腸肌,對腓腸肌進行自下而上有節(jié)律的擠壓,擠壓與放開1 ∶1交替進行,時間約為1 s;③被動伸屈踝關節(jié),護士左手固定患者踝部,右手握住前足做踝關節(jié)屈伸運動,足內(nèi)外翻運動和由屈、內(nèi)翻、伸、外翻合成的“環(huán)轉”運動,屈伸運動、足內(nèi)外翻運動30~35次/min,“環(huán)轉”運動10~15次/min[6];④在強度及部位上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被動運動從遠端開始,手法要輕柔,以患者耐受為度,盡量達到關節(jié)的最大活動范圍,禁用暴力,在病情允許時鼓勵患者進行健側肢體的主動活動,用健側上肢進行患側肢體的被動肢體活動,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⑤教會家屬足浴、按摩,協(xié)助患者進行主動、被動的肢體功能鍛煉,以備出院后的康復鍛煉。
1.6 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肢體疼痛、腓腸肌壓痛情況,下肢有無腫脹,皮膚是否淤血、青紫,皮溫是否降低,尤其是每日定時對患肢大腿固定位置的周徑進行測量并記錄,一般在髕骨上10~15cm?;颊叱霈F(xiàn)雙下肢腫脹,表淺靜脈怒張,直腿伸踝試驗(Homans征)陽性等DVT特有的癥狀和體征即診斷為癥狀性DVT,立即報告醫(yī)生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當上述情況是陰性,也不代表患者不存在DVT風險,因此及時復查彩超具有重要意義。無癥狀者入院后1周常規(guī)行彩超檢查,可疑DVT患者應及時行超聲檢查。高度可疑者,如陰性應每日復查[7]。
對本組7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進行4周的隨訪,無1例發(fā)生DVT。
19世紀中期,Rudolf Virchow提出DVT的三大因素:靜脈血流滯緩、靜脈壁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卒中患者高血液黏滯度、偏癱、臥床均可導致血流緩慢、血液淤滯,臥床造成的血液淤滯可導致凝血因子的堆積,一方面激活凝血系統(tǒng),并在自身催化下進一步加重高凝狀態(tài);另一方面血液淤滯導致靜脈擴張,可引起血管內(nèi)皮損傷,血流緩慢而導致DVT的發(fā)生[8]。中醫(yī)學認為,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卒中屬氣虛血瘀、血瘀氣滯,因而易發(fā)生DVT。
中藥足浴通過皮膚、腧穴等直接吸收藥物發(fā)揮作用。中藥足浴方中丹參、川芎、雞血藤、桂枝、桑枝、木瓜、炮附子、川烏頭、赤芍藥、透骨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補肝益腎;伸筋草、紅花活血祛瘀。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伸筋草、紅花改善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9]。足浴能夠增加皮膚溫度,擴張足部血管,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huán),從而預防血栓的發(fā)生[9]。穴位按摩及足踝的主動及被動運動均可增加股靜脈血流的峰速度和平均速度,踝關節(jié)的被動“環(huán)轉”運動可使股靜脈血流峰速度增加31.3%[6],能夠改善下肢靜脈回流,避免血流滯緩,降低血栓的發(fā)生率。中藥足浴聯(lián)合按摩預防缺血性卒中后下肢DVT有較好的療效。
[1] 崔元孝.心腦血管病防治與康復新理論新技術[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323-325.
[2] 魏桂菊,曾妙弟,魏秋玲,等.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干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6):976-977.
[3] 董國祥.實用血管外科學及護理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5:200-206.
[4] 朱青峰,王國芳.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并發(fā)下肢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及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15(11):15-17.
[5] 白瑞莉,海星,徐麗紅.腦卒中并發(fā)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9,12(24):93-94.
[6] 張燕華,羅玉容.重型顱腦損傷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208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24-25.
[7] 陳廖斌,顧潔夫,王華,等.足踝主、被動運動對下肢靜脈回流的影響[J].中華骨科雜志,2001,21(3):145-147.
[8]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8,23(3):235-238.
[9] 顏正華.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332,623.
(本文編輯:習 沙)
魏俊青(1964—),女,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743.3;R323.72;R543.6;R244.1;R248.1
A
1002-2619(2014)12-1887-02
201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