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謙
上世紀60年代初,全軍上下掀起了一股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熱潮。我的父親黃立清時任沈陽軍區(qū)空軍政治委員,也在不斷摸索如何讓全區(qū)部隊干部戰(zhàn)士更好、更方便地學習毛主席著作的有效方法。父親有個一直堅持的習慣,就是不管白天工作多忙多累,晚上一定要閱讀當天的報紙。這期間他發(fā)現,《解放軍報》從1961年5月1日起,每天報紙頭版右上角的報眼位置上都要刊登一段毛主席的語錄。這些語錄大都是毛主席著作中的名言警句,內容言簡意賅,寓意深刻,讀來又瑯瑯上口,好記易學。于是,父親開始每天將這些語錄從報紙上剪下來,粘貼到一個16開大的硬皮筆記本里。一天晚飯后,父親把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我叫到他的書房,拿起當天的《解放軍報》說:“宏謙,交給你一個任務,你負責每天把這報紙上的毛主席語錄剪下來,粘到這個本子里?!睆拇?,剪貼毛主席語錄就成了我每天的固定“作業(yè)”。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剪貼的毛主席語錄已有幾大本了,原本平整的本子在每一頁都粘貼了毛主席語錄后變得鼓鼓的。起初,父親剪貼這些語錄是為了方便自己學習毛主席著作,但身為軍區(qū)空軍政委和黨委書記,他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進所轄部隊學習毛主席著作。然而,像這樣剪貼毛主席語錄固然是一個好的學習方式,但部隊干部戰(zhàn)士做起來并不是很方便,況且《解放軍報》也不是所有單位都能得到。于是,父親想到了將這些語錄編輯成冊,印發(fā)給全區(qū)部隊。因為當時印發(fā)毛主席的著作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須慎重對待,所以剛開始并不是由軍區(qū)空軍政治部印發(fā),而是在1962年4月由沈空司令部機要處打印牛皮紙封皮的毛主席語錄,印數很少,只發(fā)給機關內部人員。
到了1963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其他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為雷鋒同志題詞后,舉國上下在學習雷鋒的同時,更加提倡學習毛主席著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父親決定由沈陽軍區(qū)空軍政治部重新編輯和印發(fā)《毛主席語錄》。這次編印的《毛主席語錄》沒像之前的毛主席著作那樣按照文章發(fā)表的時間排序,而是根據毛主席對不同問題的論述分列為專題編排,如“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修養(yǎng)”、“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等。這些專題都十分貼合部隊干部戰(zhàn)士的實際,對部隊各項工作都有著非常顯著的指導作用。這種分專題編排出版《毛主席語錄》是沈陽空軍的首創(chuàng),其中蘊含著父親和編輯人員的精心創(chuàng)意。
1963年底的一天晚上,父親又把我叫到他的書房。他從辦公桌的抽屜里拿出一個小筆記本大小的紅色小書,對我說:這個給你,要好好學。我接過來一看,是一本《毛主席語錄》。這本由沈陽軍區(qū)空軍政治部編印的《毛主席語錄》,共收錄了315條語錄,全本為351頁,書面尺寸稍大于64開。為便于部隊干部戰(zhàn)士攜帶和保存,這版《毛主席語錄》采用了那個年代還屬新產品、價格也較貴的紅色塑料封皮,足見父親對此事的重視。封皮的上方是“毛主席語錄”5個宋體字,中心位置是一個凹印的五角星。這樣的外觀與在其后由解放軍總政治部編印的《毛主席語錄》幾近一致,只是稍寬、稍厚一點??傉娴摹睹飨Z錄》是64開、280頁,也同樣采用分專題編排,所以人們大都忽視了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和編印時間的先后。讓我至今仍感遺憾的是,我的那本沈空最初版的《毛主席語錄》,在“文革”期間由于父親受迫害,家中被造反派打砸時不知了去向。
1964年5月1日,解放軍總政治部正式向全軍印發(fā)《毛主席語錄》,共摘編語錄366條,分為30個專題。1965年8月1日又印發(fā)了第二版,內容也作了修訂,共收語錄427條,分為33個專題,計8.8萬字。第一版有52開本紙面平裝、64開本精裝加紅色塑套兩種裝幀,從第二版起全部為64開紅色塑套裝,以后又出版了100開、128開本。在64開本書前有林彪手書的題詞“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字樣,在再版本的題詞上,林彪又加了“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幾個字。
總政版《毛主席語錄》先是在全軍內部發(fā)行,繼而很快公開發(fā)行,風靡全國乃至全世界。因為這本總政版《毛主席語錄》是那個時期惟一的官方版本,又是紅色領袖的經典言論,發(fā)行量最大,印制最精美,讀者也最多,且封面又是由紅塑料封皮特制,所以被全國軍民普遍稱為“紅寶書”,在國外甚至被視為“紅色圣經”。到了“文革”期間,《毛主席語錄》幾乎全中國人手一冊,甚至一人有好幾本。據后來的統(tǒng)計,包括多種民族文版、外文版本在內,《毛主席語錄》總計發(fā)行數量多達50億冊。
1979年2月12日中央宣傳部發(fā)出通知,《毛主席語錄》一律停止發(fā)行。
毛澤東一生中寫下許多大氣磅礴、文采飛揚的文章。這些文章包含著深邃的思想、縝密的邏輯、精美的語言和豐富的知識?!睹飨Z錄》中的許多名言警句,影響了中國幾代人的成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