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華 孫艷輝
高中語文情感陶冶文學素養(yǎng)情境創(chuàng)設主體地位朗讀
一、前言
高中語文課本中有各種文章,在這些美文所蘊含的情懷與思想中,有的表達了作者對親人的想念,有的描繪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寄托了對偉大祖國不斷強大,生生不息的希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若能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境與人文情懷,將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上切忌生搬硬套,而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陶冶學生情操。
二、高中語文教學的情感陶冶的措施
1.提升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的文學素養(yǎng)對于學生理解課文有直接的影響,文學素養(yǎng)越高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往往越豐富。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并查閱相關資料。如果學生無法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圖,有豐富人生閱歷的老師可以用自己的經(jīng)歷作為例子,生動地展現(xiàn)給學生,在這種基礎上去理解原文的情感就會相對容易。
2.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感同身受。課堂教學應該注重讓學生對課文中作者表達出來的情感有所感悟甚至身臨其境。如魯迅先生的《吶喊》,文中表達的是作者對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人們依然愚昧無知,當局者不作為的猛烈抨擊。老師要以這個主線作為陶冶情感的基礎,才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出作者面對民族大義時奮力疾呼的憂國憂民情懷。
3.準確定位作者表達情感的主線和意境。對于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有些淺顯的學生能夠體會出來,而有些情感由于學生的經(jīng)歷和閱歷有限而無法理解,這時就需要老師對文章有深刻的理解并以巧妙的方式表達出來。作者通常寄情感于某一件事或某個景觀,以此為線索抒發(fā)情懷并表明寫作目的,希望博得讀者的共鳴。如很多作者喜歡用麗江的美景與所見所聞來表達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4.轉變教學觀念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主觀情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理解與判斷,若教師只知一味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必須在意境上有相同的感受,最好能夠對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有很好地把握。老師在講解課文之前,應先學生大致了解文章作者的經(jīng)歷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讓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在寫作過程中融入的情感。這樣學生便能對于作者是在怎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下有深刻體會。
此外,還可以通過學生朗讀來加深其對文章情感的融入。有的學生剛開始看文章的時候并不能很好地領會作者表達出來的情懷,而朗讀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簡單閱讀文章時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在朗讀過程中,學生也能加深對語言意境的領會。如一些詩詞的語言晦澀,不像白話文那樣通俗易懂,而富有情感、聲情并茂的朗讀能很好地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融入其中。
三、結語
高中語文學習中陶冶學生情感的方式各種各樣,面對性格特征不一的各種學生,教師應該制定相應陶冶情感的方法,做到有教無類,讓學生融入到作者的寫作意境中。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與教師表達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提高文學素養(yǎng),促進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