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南京210097)
宋人晁說之著述宏富,惜經靖康之兵難,亡佚甚多。其孫晁子健多方訪求,于紹興二年(1132)年輯為十二卷,名《晁氏景迂集》,即紹興本。其后晁子健又繼續(xù)搜羅,于乾道三年(1167年)重編為二十卷,名《景迂生集》,即乾道本。十二卷本多不傳,今只上海圖書館有藏,二十卷本則多清抄本。清季曹溶好收宋元人文集,其《靜惕堂書目》載晁集有三:“《晁氏客語》《晁氏儒言》、晁說之《嵩山景迂集》?!保?]《晁氏客語》《晁氏儒言》為單行本,《嵩山景迂集》原書葉心高十九公分,寬十三公分,卷一有藏書印“檇李曹氏倦圃藏書”、“曹溶之印”“潔躬”“勿之”“虞山曾氏鑒藏”[2]。其中前三印俱指曹溶。張元濟編輯《四部叢刊續(xù)編》時曾影印《嵩山景迂集》,更名為《嵩山文集》。張元濟跋云:“《四庫》本著錄亦二十卷,編次悉同。惟館臣泥于時忌,遇原書詆斥金人詞句,無不竄改,甚至顛倒次序,變易意義,其不易更動者,則故作闕文,或加以刪削,有多至數百字者。……又卷十三《大言》、《知本》二首,卷二十后附雜文九首,均為庫本所無,與館臣訛闕相同之言,殊不盡合,疑所見亦非足本。雖是本訛文脫字,庫本間可訂補,然館臣既所有臆改,故寧從闕疑,未敢據以是正焉。”[2]
清乾隆編纂《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薈要》時,亦收有晁氏《景迂生集》。而《四庫全書薈要》本(以下簡稱薈要本)亦同《四庫全書》本(以下簡稱四庫本)一樣,依前兩淮鹽政李質穎所上之馬裕家藏鈔本繕錄,但薈要本抄寫較早,校勘更精,每卷后附有校勘記,其價值更高于四庫本。二書均無《晁氏世譜節(jié)錄》《晁子健跋》《景迂遺表》等附錄,為四庫館臣從底本中所刪。
筆者近來??标苏f之《景迂生集》,發(fā)現(xiàn)《四部叢刊續(xù)編》本《嵩山文集》(以下簡稱叢刊本)訛誤之處34 條,今作臚陳,薈要本誤而叢刊本正者則不錄,不能正是非者亦不錄。
(1)天下騷然,不勝其聲(卷一《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按:聲,薈要本作“弊”,叢刊本作“聲”,四庫本作“敝”。此句晁氏論述漢武帝“兵窮絕域”導致之弊端,因此依文義當是天下“不勝其弊”,叢刊本因“弊”與“聲”形近而訛,當以薈要本為是。
(2)大以眥豪于鄉(xiāng)里者(卷一《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按:大,薈要本、四庫本作“夫”,叢刊本作“大”。此處用“夫”作語氣詞,表示“眥豪于鄉(xiāng)里者”的情況?!胺颉摺睘楣艥h語習用之句式,作‘大’則不辭?!按蟆迸c“夫”形近而訛,當以薈要本為是。
(3)不震不動,不戁不悚(卷一《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按:悚,薈要本、四庫本作“竦”,薈要本??庇浽?“‘不戁不竦’,原本作‘不戁不悚’,據《詩經》改。”[3]27今檢《詩經·商頌·長發(fā)》原文為“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祿是總”[4]509。叢刊本作“悚”,當是因“竦”通“悚”且二字形近而改,如《韓非子·初見秦》:“棄甲兵弩,戰(zhàn)竦而卻?!保?]今本《詩經》無作“悚”者,故以薈要本為是。
(4)崔嘏來歸我,邢州王釗來我歸,名州安王來歸(卷一《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按:薈要本此句作“崔嘏來歸我,邢州王釗來歸我,名州安王來歸我”[3]17,四庫本作“崔嘏來歸我,邢州王釗來歸我,名州安玉來歸我”[6]17,“玉”與“王”形近而訛。依此上文前兩句“崔嘏來歸我”之文例,“邢州王釗來我歸”,應作“邢州王釗來歸我”,叢刊本原文誤倒。又“名州安王來歸”依此文例,也當作“名州安王來歸我”。叢刊本缺一“我”字,誤。
(5)為人臣者,不知其人倫之大教也(卷一《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按:薈要本作“為人臣者,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春秋》者,人倫之大教也?!保?]21四庫本作“為人臣者,不知其義,則不知其人倫之大教也”[6]21,四庫本不辭。此句上云:“有國者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后有賊而不知”,此句“為人臣者”下亦應接“不知《春秋》”,且薈要本語句更通,叢刊本不辭,因不明文義而誤,當據補。
(6)何必亡之多乎(卷一《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按:亡,薈要本作“士”,四庫本作“或曰方今正坐官冗弊之矣,何必士之多乎”[6]25,四庫本衍一“坐”字。上句云:“或曰方今正官冗弊之矣”,正因“官冗”,故“士”不必多,文義了然,而依叢刊本則語句前后不相貫。后又有“非謂要官名流之多也”,正證“何必士之多乎”,叢刊本因“士”與“亡”形近而誤,故以薈要本為是。
(7)欲達、好名二者累之也(卷一《元符三年應詔封事》)
按:達,薈要本、四庫本作“速”。據前文:“何謂無欲速,無好名高?!薄墩撜Z·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保?]137故此處當為“欲速”,叢刊本因“速”與“達”形近而訛。
(8)片馬只輪,定不返矣(卷二《靖康元年應詔封事》)
按:片,薈要本作“匹”,四庫本、叢刊本同,據《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肴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8],其它古書亦多作“匹馬只輪”者,不舉?!捌ァ迸c“片”音義皆近,疑叢刊本當因此而訛,當以薈要本為是。
(9)中山之地則保、深、祁、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八州軍(卷三《重地》)
按:薈要本作“中山之地則定、保、深、祁、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八州軍”[3]58,四庫本、叢刊本同,《宋史·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云:“慶歷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撫使,統(tǒng)定、保、深、祁、廣信、安肅、順安、永寧八州?!保?]2127且叢刊本只有七州軍,脫一“定”字,宋真宗章圣元孝皇帝趙恒,陵名永定,底本因避諱而缺省,叢刊本承襲之,故以薈要本為是。
(10)肇彼四海(卷三《出狩議》)
按:薈要本、四庫本“肇”下有“域”。依《詩經·商頌·玄鳥》:“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4]507叢刊本脫一“域”字,故以薈要本為是。
(11)任權翼、苻越之忠謀(卷三《出狩議》)
按:苻越,薈要本作“苻融”,四庫本、叢刊本同,《晉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十九》:“先遣苻融、慕容暐、張蠔、苻方等至潁口?!保?0]2082又據《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亦作“苻融”[10]2933。南朝齊和帝名蕭寶融,后有避其諱者而未改,如《歷代名臣奏議·卷二百三十》選錄此文即作“苻越之忠謀”[11],疑四庫本、叢刊本因襲《歷代名臣奏議》而致誤。
(12)曰肅,時雨若,木以類相從也(卷十一《洪范小傳》)
按:薈要本、四庫本此下有“曰乂,時旸若,金以類相從也”。薈要本校勘記云:“‘曰乂,時旸若,金以類相從也’原本脫此十字,據經文增”[3]228。此句上云“曰旸,金也”,此下又有“火以類從也”“水以類從也”“土以類從也”,獨缺“金以類相從也”,故叢刊本脫“曰乂,時暘若,金以類相從也”,誤。
(13)仁者人此者也(卷十二《中庸傳》)
按:仁者人此者也,薈要本作“仁者仁此者也”,四庫本、叢刊本同。薈要本??庇浽?“原本下‘仁’字訛‘人’,據《禮記·祭義》改。”[3]262《禮記集說·卷一百二十六》引晁氏此句作:“曽子論孝曰‘仁者仁此者也。’”[12]叢刊本因二字音、形近而訛,故以薈要本為是。
(14)魚躍在淵(卷十二《中庸傳》)
按:在,薈要本、四庫本作“于”。《詩經·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4]380,叢刊本因“于”“在”形近而訛,故當以薈要本為是。
(15)《易》無達吉(卷十三《儒言》)
按:吉,薈要本、四庫本作“占”。據董仲舒《春秋繁露·精華》:“所聞《詩》無達詁,《易》無達吉,《春秋》無達辭。”[13]叢刊本因“吉”“占”形近而訛,故當以薈要本為是。
(16)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統(tǒng),閉約而不解(卷十三《儒言》)
按:不,薈要本作“無”,四庫本、叢刊本同?!盾髯印し鞘印?“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不解?!保?4]且依前兩句文例,“無類”“無統(tǒng)”“無解”屬一例,叢刊本“無”訛“不”,當以薈要本為是。
(17)夏乘殷(卷十四《歷元》)
按:夏乘殷,薈要本作“時夏乘殷”[3]266,四庫本、叢刊本同。據《隋書·卷十七志第十二·律歷中》:“時夏乘殷,斟酌前代歷,變壬子元用甲寅?!保?5]由文章內容可知,晁氏此篇《歷元》正據《隋書》而言,故叢刊本脫一“時”字,當以薈要本為是。
(18)高伯達和郭林宗贈徐子孺(卷十四《和陶引辯》)
按:徐子孺,薈要本作“徐孺子”[3]273,四庫本、叢刊本同。據《后漢書·徐穉傳》:“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保?6]遍檢古書,無“徐子孺”之人,叢刊本顯不知史實將“子孺”誤倒,當以薈要本為是。
(19)《鼎》六五、九四號為有應(卷十五《易規(guī)》)
按:四,薈要本作“二”,四庫本、叢刊本同。薈要本??庇浽?“‘九二號為有應’,原本‘二’訛為‘四’,據《易·鼎卦》改?!保?]228《周易譯注·鼎卦第五十》云:“此言九二上應六五”[17]293,又“此謂六五柔中處尊,既居陽位又獲九二剛爻之應”。據易學常識,《鼎》卦九二上應六五,而九四是上承六五,叢刊本誤將“九二”作“九四”,當以薈要本為是。
(20)所謂盍簪者(卷十五《易規(guī)》)
按:薈要本作“所謂朋盍簪”,叢刊本、四庫本同。今檢《周易譯注·豫卦第十六》:“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17]295及薈要本校勘記:“豫之九四所謂‘朋盍簪’原本缺‘朋’字,據《易經》補”,[3]228可知“謂”下當有一“朋”字,薈要本為是。
(21)六合之類論而不議(卷十五《答錢申伯書》)
按:薈要本作“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論而不議”[2]297,四庫本作:“六合之外存而勿論,六合之內論而勿議。”[6]290語出《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圣人論而不議?!保?8]“不論”與“不議”對舉,叢刊本又因“內”“類”音近而不知其義而訛,故當以薈要本為是。
(22)而派之為三,曰性德、修德(卷十七《止觀妙境辯正序》)
按:薈要本作“而派之為三,曰性德、不二德”,[3]332四庫本作“而派之為三,曰性德、修德、化他”[6]326。依薈要本??庇?“卷十七第四頁后六行‘不二德’原本缺此三字,據下文補”,[3]364下文云:“不曰性修不二乎”故“修德”當為“不二德”。又《全宋文》其下??庇浽?“‘化他’原缺,據四庫本補?!保?9]67據文義,確是,故薈要本脫“化他”二字。綜上,全文當作“而派之為三,曰性德、不二德、化他”。
(23)幸二僧死于日本(卷十七《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序》)
按:“幸”,薈要本作“不幸”,四庫本、《全宋文》作“而”。《全宋文》其下??庇浽?“‘而’,原作‘幸’,據四庫本改?!保?9]68依上文文義,何以有慶幸二僧死于日本之理?叢刊本因不明文義而依四庫本妄改,大謬,故“而”當作“不幸”,叢刊本脫一“不”字,四庫本、《全宋文》“幸”訛為“而”,當以薈要本為是。
(24)其輩行中聲名人篇章之美又如何哉(卷十七《紀贈法智詩序》)
按:薈要本作“其輩行中人聲名篇章之美又如何哉”[3]334,意為“同輩中人名聲與文章之美又怎么樣”。四庫本、叢刊本同,叢刊本互倒“人”與“聲名”無依據,當依薈要本為是。
(25)宋衷、范望輩散《太玄》、《贊》與《測》于八十一首(卷十八《題古周易后》)
按:薈要本作“宋衷、范望輩散《太玄》、《贊》與《測》于八十一首之下”[3]348,四庫本、叢刊本同。薈要本??庇浽?“原本脫‘之下’二字,據《經義考》所引本篇增”,[3]364《經義考》云:“宋衷、范望輩散《太玄》《贊》與《測》于八十一首之下,是其明比也?!保?0]677-221叢刊本誤。
(26)世之所位而陰陽肇乎所配(卷十八《記京房易傳后》)
按:薈要本作“而陰陽之肆者謂之飛,陰陽肇乎所配”[3]349,四庫本、叢刊本同。薈要本??庇浽?“原本脫此九字,據《京房易傳》及《經義考》所引本篇增?!保?]364《經義考·卷七易》云:“而陰陽之肆者謂之飛,陰陽肇乎所配?!保?0]677-69叢刊本誤。
(27)有意有必,有我有固(卷十八《先圣贊》)
按:薈要本作“有意有必,有固有我”[3]354,四庫本作“毋意,毋必,毋我,毋固”[6]348與文義不合。據《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保?]86知此處晁氏語本《論語》,叢刊本“有固”“有我”倒,當以薈要本為是。
(28)崇其明德(卷十九《揚雄別傳上》)
按:“崇”,薈要本作“宣”,四庫本、叢刊本同。依揚雄《逐貧賦》:“昔我乃祖,宣其明德,克佐帝堯,誓為典則?!保?1]1063-124叢刊本“宣”訛為“崇”,疑因宋東宮城南有三門,中曰宣德門,后有避其諱者,如《文獻通考·職官》云:“宣德郎,改為宣教郎。”[22]四庫底本避“宣”為“崇”而叢刊本因襲之,當以薈要本為是。
(29)堪寒堪暑(卷十九《揚雄別傳上》)
按:薈要本作“堪寒能暑”[3]368,四庫本、叢刊本同。依揚雄《逐貧賦》:“堪寒能暑,少而習焉;寒暑不忒,等壽神仙?!保?1]1063-124叢刊本“能”訛為“堪”,疑四庫本、叢刊本因與“堪寒”保持文例之統(tǒng)一而將“能暑”改為“堪暑”,當以薈要本為是。
(30)將吮臍之不及(卷十九《揚雄別傳上》)
按:“吮”,薈要本作“噬”,四庫本、叢刊本同。依揚雄《太玄賦》:“豈愒寵以冒災兮,將噬臍之不及?!保?1]1063-124叢刊本因二字形近,將“噬”訛為“吮”,當以薈要本為是。
(31)名譽怨之所集(卷十九《揚雄別傳上》)
按:薈要本作“名譽怨所集”[3]369,四庫本、叢刊本同。依揚雄《太玄賦》:“豐盈禍所棲兮,名譽怨所集?!保?1]1063-124叢刊本衍一“之”字,當以薈要本為是。
(32)指尊選以夸世兮(卷十九《揚雄別傳上》)
按:“夸”,薈要本作“誘”,四庫本、叢刊本同。依揚雄《太玄賦》:“指尊選以誘世兮,疾身沒而名滅?!保?1]1063-124叢刊本因“夸”與“誘”形近而訛,當以薈要本為是。
(33)黃金五十斤(卷十九《揚雄別傳上》)
按:薈要本作“黃金十斤”[3]370,四庫本、叢刊本同。據薈要本??庇浽?“‘黃金十斤’原本‘十’上衍‘五’字,據《漢書》及《前漢紀》刪”。[3]390《漢書·匈奴列傳第六十四下》云:“單于書而許之,賜雄帛五十匹,黃金十斤。”[23]叢刊本確衍一“五”字,當以薈要本為是。
(34)恬致仕歸韓城,遷汝海(卷二十《宋故太孺人阮氏墓志銘》)
按:遷汝海,薈要本作“遷汝州”[3]396,四庫本、叢刊本同。檢《宋史》,宋有“汝州”之地名,而無“汝?!敝孛?,叢刊本因“州”“海”形近而訛,當以薈要本為是。
[1]林夕.煮雨山房.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匯刊:第14 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9.
[2][宋]晁說之.嵩山文集[M].上海:上海書店,1984.
[3][宋]晁說之.景迂生集[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
[4]程俊英.詩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清]王先慎.韓非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13:10.
[6][宋]晁說之.景迂生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
[8]劉尚慈.春秋公羊傳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275.
[9][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2127.
[10][唐]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明]楊士奇,黃淮,等.歷代名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73.
[12][宋]衛(wèi)湜.禮記集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91.
[13][漢]董仲舒.春秋繁露[M].張世亮,鐘肇鵬,周桂鈿,譯.北京:中華書局,2012:97.
[14][清]王先謙.荀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8:94.
[15][唐]令狐德棻.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419.
[16][南朝]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1746.
[17]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8][清]王先謙.莊子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7:20.
[19]曾棗莊,劉琳.全宋文[M].上海/合肥: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0][清]朱彝尊.經義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1][漢]揚雄.揚子云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2][元]馬端臨.文獻通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63.
[23][漢]班固.漢書:11 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2: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