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博,彭忠德
(湖北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湖北 武漢 430062)
范宗尹(1099—1136),字覺民,襄陽鄧城人(今湖北襄陽鄧城)。《宋史·范宗尹傳》記載范氏的事跡頗為詳細,論范氏“有才智”,但“為政多私”。[1]卷三六二《范宗尹傳》近年來,南宋初期宰相的研究不乏新見。①參見[日]寺地遵,劉靜貞譯:《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Hus.Yeong-huei(徐永輝):Song Gaozong and his Chief Councilors:A Study of the Formative Stage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宋高宗和他的宰相們:南宋形成時期研究》),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2000;白曉霞:《南宋初年名相研究》,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2012年。然而,對范宗尹的認識尚待深入。本文提出以下四個問題:范宗尹何年任相?范氏為何剛過而立之年就可獨占相位?范氏為相期間的所作所為,對南宋歷史發(fā)展有何重要影響?范氏任相十四個月(建炎四年五月除至紹興元年元年七月罷),因何被罷?略抒管見,以求專家批評指正。
筆者所見兩部重要的宋史研究工具書的編者對范氏生于何年,模棱兩可,誤信錯出,并未給出令人信服的解答。②參見昌彼德等編,王德毅增訂:《宋人傳記資料索引》,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冊,第1659頁;曾棗莊等編:《全宋文》卷四二五一,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93冊,第53頁。按,《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范宗尹條載范宗尹生卒年“1098—1136”,“紹興六年卒,年三十九(或云生于元符二年,年三十八)”;《全宋文》范宗尹條載范宗尹生卒年“1100—1136”。對范宗尹任相年齡的記載凡四說,故考辨范氏任相的確切年齡,其生卒年亦不難推知。
1.三十任相
《宋史》載:“授宗尹通議大夫、守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御營使,時年三十”[1]卷三六二《范宗尹傳》。
2.三十一任相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載:“未四十拜相者,范覺民三十一”[2]甲集卷九《本朝未三十知制誥未四十拜相者》。
周必大《文忠集》載:“(范宗尹)自參知政事拜右相,年三十有一”[3]卷四六《跋范丞相覺民謝罷政表稿》。
樓鑰《攻媿集》載:“(范宗尹)三十一歲為高宗朝名相”[4]卷四六《跋范丞相覺民謝罷政表稿》。
3.三十二任相
費袞《梁溪漫志》載“范丞相覺民登席時才三十二”[5]卷一。
周南《山房集》載:“覺民生于己卯(1099年),以三十二入相”[6]卷八。
周煇《清波雜志》亦載:“范丞相乙卯生,建炎四年平章事”[7]卷七。
4.三十三任相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范宗尹)時年三十三,自漢唐及國朝宰相,未有如是年少者”[8]卷三三,建炎四年五月癸卯條。
說法一,雖沒有提到范宗尹任相的時間,但在《宋史·高宗本紀》中載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甲辰,以范宗尹為尚書右仆射兼御營使。”[1]卷二六《高宗三》可見,范宗尹是在建炎四年(1130年),年三十任相。然而,《本紀》又載“(紹興)六年(1136年)……八月己亥,范宗尹薨”[1]卷二八《高宗五》。《范宗尹傳》載其事,“退成天臺,卒,年三十七”[1]卷三六二《范宗尹傳》。范宗尹是在建炎四年(1130年),三十歲時任相。范氏去世時間在紹興六年(1136年),不難推算他終年三十六歲。《宋史》的《高宗本紀》與《范宗尹傳》關(guān)于范氏卒年的記載前后矛盾,故其任相年齡不足以讓人采信。
說法四,《要錄》卷一0四載范氏于紹興六年(1136年)“薨于臺州,年三十七”[8]卷一○四,紹興六年八月己亥條。顯然,根據(jù)范宗尹任相年齡可以推知他去世時是三十九歲。因此,《要錄》的記載同樣自相矛盾,也不足采信。
說法三,周南《山房集》和周煇《清波雜志》明確記載了范宗尹卒年的干支,且《山房集》中明確記載了范宗尹死因,“得痢疾,誤投熱劑,薨三十八”[5]卷八,相關(guān)文獻中并沒有出現(xiàn)這般詳細的記載。
因此,關(guān)于范宗尹任相的年齡最主要的分歧是三十一歲任相還是三十二歲任相?據(jù)樓鑰《跋范丞相江西唱和詩卷》云:“高平公(范宗尹)相業(yè)之詳,見于王大參瞻叔所作行狀。公之第四子孝隆棟,實為鑰妻之姑之夫,獲聞公平生尤著”[4]卷七七《跋范丞相江西唱和詩卷》,樓鑰因和范宗尹沾親帶故,見過范氏的行狀。他沒有按照宋人習(xí)慣的虛年紀歲方法表達范氏任相的年齡,恐是凸顯范氏任相之年少而換了一種表述方式。“三十一歲為高宗朝名相”,是指范氏實年三十一歲任相。因此,樓鑰與周南、費袞、周煇之說并不矛盾。至于周必大、李心傳所載范宗尹任相年齡的錯誤,或許是誤讀了“三十一歲為高宗朝名相”,誤認為范宗尹虛年三十一歲任相。
因此,明確了三十二歲的范宗尹在建炎四年(1130年)任相,便知他生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范宗尹的卒年除了《宋史》、《要錄》記載亡于紹興六年(1136年)。另有一種說法稱范宗尹“宣和三年(1121年)登進士甲科……(紹興)五年卒”[9]別集上卷二《范宗尹》,并沒有提到范宗尹的生于何年以及去世的年齡。范宗尹宣和三年(1121)登進士科在《三朝北盟會編》中也有記載,并且說范宗尹“時年二十三”[10]卷一四七,紹興元年八月條。[注]按,《會編》載范宗尹被罷相“時年三十”,范宗尹生于元符二年(1099年),被罷相在紹興元年(1041年),罷相時年齡年三十二。故《會編》的記載有誤。又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三朝北盟會編》卷一四七,載范宗尹“薨年三十”,恐“十”后脫字,亦不足信。
按宋人表述年齡的習(xí)慣方式,生于元符二年(1099年)的范宗尹中進士剛好是二十三歲。至于卒年記載的不一致,恐是南宋理宗朝(1124—1246)時期的《宋名臣言行錄》編撰者李幼武在撰寫范宗尹的生平時,誤信了范宗尹卒年三十七歲的記載,想當然地依據(jù)范宗尹去世的年齡推出去世時間,導(dǎo)致出現(xiàn)上下一年的誤差。
需要特別指出,北宋的王溥與范宗尹都是三十二歲任相,但王氏開始任相在后周朝,是后周朝最年輕的宰相,也可算是生活在宋代的最年輕的宰相。故嚴格算來,范宗尹才是宋代最年輕的宰相。
范宗尹年少篤學(xué),工于文辭,宣和三年(1121年)登第,“靖康圍城”時已官至右諫議大夫(從四品)。北宋亡,張邦昌僭位,復(fù)范宗尹原職。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至七月,李綱任相期間,范宗尹因受張楚偽命,先被外任、后又連遭落職、宮觀與安置的貶處。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呂頤浩任相,范宗尹重被召回,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呂頤浩被罷,范宗尹升右相,獨相至紹興元年(1131年)七月??疾旆蹲谝鼜目婆e及第至登堂拜相的歷程,僅用了短短九年的時間。在兩宋文官選任制度設(shè)置極其周備與嚴格之下,范宗尹升遷之快,可謂創(chuàng)下了”火箭速度”。這一現(xiàn)象讓人思考,究竟是何原因促使如此年輕的宰相誕生?
1.才智過人
《宋史·仇悆傳》載,仇氏為鄧城令,范宗尹為邑子,“以文謁悆。悆他日語其父:‘是子公輔器也’”[1]卷三九九《仇悆傳》??梢姺妒夏晟倬余l(xiāng)時便顯露出不凡的才智。等到范宗尹赴京趕考,“京師人已傳惟襄陽一范,吳興一劉”[4]卷七七《跋范丞相江西唱和詩卷》。還未考試,范氏在應(yīng)試士子中已有不小的知名度。而在范宗尹除相的制文中,更用“學(xué)深造于本原,識該通于遠大”[11]卷六《除范宗尹制》。制詞雖有夸大其詞的嫌疑,但范氏富有才學(xué)恐非虛言。此外,范宗尹為相時,能夠召來富有才學(xué)之人。如王居正,字剛中,揚州人。少嗜學(xué),工文辭,屢召不就。范宗尹薦于朝,召至謂宗尹曰:“時危如此,公不極所學(xué)拔元元涂炭中,尚誰待?居正避宼陽羨山間,勉出見公,一道此意爾”[1]卷三百八十一《王居正傳》。王居正的話從一個側(cè)面說明范氏的才學(xué)在學(xué)林中頗有聲望。
2.權(quán)臣提攜
李邦彥先是在科舉考試上提攜范宗尹,史載“時有二士對策甚直,初考陸德先輩欲重致其罪,而詳定官李邦彥見而奇之,奏乞圣裁,遂置甲乙科,乃劉寧止、范宗尹”[12]卷二十七。李邦彥發(fā)現(xiàn)了范宗尹,其后范氏能夠迅速升官,與李邦彥關(guān)系密切。宣和三年至靖康元年,李氏一路升遷,歷任尚書右丞、少宰、太宰[13]卷十二至十三。范宗尹也只用四年,就由初出茅廬的官員升遷至右諫議大夫。范宗尹同樣對李邦彥投桃報李。宗尹為相期間,李邦彥獲赦免,死后“贈觀文殿大學(xué)士,令桂州量給葬事”[8]卷三八,建炎四年十月庚寅條,加以優(yōu)待。
3.順勢而上
南宋初期,經(jīng)過“靖康之難”、“揚州潰敗”和“海上之行”,宋廷瀕臨崩潰。李綱、黃潛善、汪伯彥、呂頤浩、朱勝非任相期間,艱難地整合各種力量抵抗金軍,但均因種種原因收效甚微。北宋遺留下來的政治力量消耗殆盡,南宋新興的政治力量尚在形成。在建炎與紹興之際,宋廷急需用人,即便像范宗尹在靖康時期曾仕張楚,也因才學(xué)出眾,重獲賞識。
4.高宗認可
首先,張楚政權(quán)時期,張邦昌派范宗尹作為迎立趙構(gòu)登基的大使,獲得與趙構(gòu)直接接觸的機會。[8]卷四,建炎元年四月乙亥條其次,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高宗決意航海避敵,衛(wèi)士以不能攜帶家屬為由與宰相呂頤浩發(fā)生爭執(zhí),范宗尹急中生智,“曰:此豈可以口舌爭。引其裾入殿門,門閉,眾不得入”[8]卷三○,建炎三年十二月壬午條。范宗尹關(guān)鍵時刻的處置得當,平息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兵變。此外,在入川定都問題上,范宗尹不同于呂頤浩、張浚等人的意見,認為:“若便入蜀,恐兩失之。據(jù)江表而徐圖關(guān)陜之事,則兩得之。抉擇取舍不可不審”[8]卷三二,建炎四年三月乙丑條。范宗尹與宋高宗意見一致,進一步獲取高宗的信任[8]卷三二,建炎四年四月丙申條。此外,范宗尹提出建立類似藩鎮(zhèn)的鎮(zhèn)撫使制度被高宗采納,“決意行之,遂以(范宗尹)為相”[8]卷三三,建炎四年五月甲辰條,取代了呂頤浩。
范宗尹具有良好的政務(wù)才能,又獲權(quán)臣的賞識,身處亟需用人的歷史時期,把握住時機取得最高統(tǒng)治者的信任。故范宗尹能夠成為南宋一朝最年輕的宰相,實由以上四個原因促成。
范宗尹任相不久,對參知政事張守提出他的執(zhí)政思路,即“廣言路,拔賢才,節(jié)財用,惜名器,抑僥幸”[8]卷三三,建炎四年五月癸丑條。這些執(zhí)政想法在范氏執(zhí)政時期或多或少地均有所體現(xiàn)。然而,范宗尹在短短一年又二個月的時間里,真正對南宋歷史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是以下四件大事。
1.立鎮(zhèn)撫使[注]有關(guān)鎮(zhèn)撫使的研究,參見王曾瑜《宋代兵制初探》,中華書局,1982年;杜文玉《南宋兵制研究》,《渭南師專學(xué)報》,1994年2期;黃寬重《宋廷對民間自衛(wèi)武力的利用與控制——以鎮(zhèn)撫使為例》,載《南宋地方勢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wèi)武力的探討》第四章,(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熊燕軍《南宋高宗年間鎮(zhèn)撫使制度》,《韓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4期。
早在任相之前,范宗尹向宋高宗陳述:“諸郡為盜所據(jù)者凡十數(shù),則藩鎮(zhèn)之勢骎骎已成,朝廷雖不為,人亦自為之矣”[14]卷一三。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二十日,范宗尹上奏了藩鎮(zhèn)政策具體措施,并得到宋高宗的批準。史載:
宰臣范宗尹等言聚議分鎮(zhèn)事宜。諸鎮(zhèn)帥臣乞以鎮(zhèn)撫使為名,欲將京畿、湖北、淮南、京東、京西州軍并分為鎮(zhèn),其陜西、四川、江南、兩浙、湖南、福建二廣路并仍舊制。諸鎮(zhèn)除茶鹽之利,國家大計所系,所入并歸朝廷,及依舊制提舉官外,其余監(jiān)司并罷。所有財賦,除上供錢帛等,合認數(shù)送納,與權(quán)免三年,其余并聽本鎮(zhèn)帥臣移用,更不從朝廷應(yīng)副。管內(nèi)州縣官并許辟置,內(nèi)知、通、令,帥臣具名辟奏,朝廷審度除授。其官吏廉污、勤惰并許按察升黜,所管內(nèi)州軍并聽節(jié)制,遇軍與許以便宜從事。其帥臣不因朝廷召擢,更不除代,如能捍御外寇,顯立大功,當議特許世襲。[15]職官四二之七四
范宗尹提出的藩鎮(zhèn)之策,將南宋治下的領(lǐng)土分為兩種管理模式,對江北失去控制的州郡實行藩鎮(zhèn)化的地方行政制度,而對川陜、東南等地依舊實行原有的地方行政制度。在施行藩鎮(zhèn)之地,承認現(xiàn)有地方武裝勢力的存在,在政治、軍事、財政上給與一定的自主權(quán)。藩鎮(zhèn)之制的實質(zhì)是,一方面南宋政權(quán)通過懷柔,避免中原地區(qū),兩淮、荊襄戰(zhàn)區(qū)的地方武裝勢力騷擾東南,破壞本已盜寇四起,混亂不堪的東南地區(qū)社會秩序;另一方面,宋廷寄往于這些武裝勢力成為抵抗金軍的軍事力量。
建炎四年(1130年)五月二十四日宋廷下詔:“以翟興為河南府,蓋、汝、唐州鎮(zhèn)撫使兼知河南府。趙立為楚、泗州、漣水軍鎮(zhèn)撫使兼知楚州。薛慶為承州、天長軍鎮(zhèn)撫使兼知承州。劉位為滁、濠州鎮(zhèn)撫使兼知滁州。趙霖為和州、無為軍鎮(zhèn)撫使兼知和州。吳翊為光、黃州鎮(zhèn)撫使兼知光州。李成為舒、靳州鎮(zhèn)撫使兼知舒州。李彥先為海州、淮陽軍鎮(zhèn)撫使兼知海州”[15]職官四二之七五。宋廷希望通過承認地方武裝力量的合法性,一方面阻止這些地方武力力量進入東南,另一方面使他們在前線承擔阻擊金軍的任務(wù)。
鎮(zhèn)撫使制度實施后,的確起到穩(wěn)固南宋統(tǒng)治的目的。當南宋國力逐漸恢復(fù),政局日趨平穩(wěn),這些地方割據(jù)勢力表現(xiàn)出妨礙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的一面,便不再為宋廷所容納,于是采取各種手段將各地鎮(zhèn)撫使逐一遭廢置??墒窃诮ㄑ住⒔B興之際,宰相范宗尹推行此項制度,可謂審時度勢。
2.平叛內(nèi)亂
范宗尹任相后,面對內(nèi)憂外患,必須判斷金兵是否會于建炎四年冬再次南下攻宋,并制定相應(yīng)的防御策略。當時金兵還盤踞在淮河一線,范宗尹卻大膽地判斷:“敵未必能再渡……今日之事在維揚則不可,在會稽則可”[8]卷三八,建炎四年十月己丑條。他推斷金軍可能不會南下,并認為駐蹕兩浙沿海一帶,方便周旋。進而范宗尹認為,當務(wù)之急是要平定內(nèi)部的叛亂。
范宗尹等進呈江東探報孔彥威、李成人馬。宗尹曰:“臣等商量將來萬一移蹕,欲令韓世忠屯饒州,張俊留越州,相為聲援?!鄙显唬骸半奕障δ畲宋磭L忘懷,世忠兵少,與李成相拒,萬一決戰(zhàn)少有敗衂,國威愈挫。朕欲留世忠浙東,此人忠勇不畏金人,敢與之戰(zhàn),使張俊以五千精騎策應(yīng)之,恐能成功,來春事定,朕親督諸軍巡幸江東,雖過淮南亦所不憚。平此二寇不難也。”趙鼎曰:“臣恐成輩乘間深入,愈難支梧。”上曰:“卿所慮極當,顧力未能及耳。然朕之所說未必皆是,卿等之言亦未必皆非,更呼諸將議之?!盵8]卷三八,建炎四年十月丙申條
宰執(zhí)的意見是將防患李成為首要任務(wù),而高宗還是害怕金人再次進攻東南,欲將精兵布置在浙東,防患金軍。但是高宗并沒有做出決策,而是繼續(xù)征求軍隊的意見。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宋廷的命運再次進入到生死存亡的時刻,在防金還是防李成的問題上,他們通過各種信息來判斷金軍是否會在此時再次發(fā)動南下的戰(zhàn)爭。十二月,“劉光世奏諜報敵不渡江”[8]卷四○,建炎四年十二月辛卯條,這讓整個南宋朝廷緊張的心情得以稍加松弛。于是,范宗尹將前軍統(tǒng)制王【王燮】、后軍統(tǒng)制陳思恭、通泰鎮(zhèn)撫使岳飛調(diào)歸張俊指揮,集中兵力討伐李成。不久,張俊打敗李成,終將李成對東南地區(qū)的威脅清除??梢姡蹲谝袛啻髴?zhàn)略方向上,實具遠見。
3.改革軍制
建炎四年六月,范宗尹以宰相兼樞密院事,廢除建炎以來設(shè)置的御營司,[注]有關(guān)御營司制度研究詳見梁天錫《南宋建炎御營司制度》,載《宋史研究集》第5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9年;王青松《南宋軍事領(lǐng)導(dǎo)體制研究》,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7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史載:
議者以為“宰相之職,無所不統(tǒng)。本朝沿五代之制,政事分為兩府,兵權(quán)付于樞密,比年又置御營使,是政出于三也。望罷御營使,以兵權(quán)歸之密院,而以宰相兼知。凡軍額有闕。并申樞密院增補,不得非時招收,仍用符以遣發(fā)。庶幾可以收兵柄,一賞罰節(jié)財用?!庇谑橇T御營使及官屬,而以其事歸樞密院為機速房焉。自慶歷后宰相不兼樞密者八十余年,其復(fù)兼蓋自此始[8]卷三四,建炎四年六月甲戌條。
北宋時期,宰相府與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政,號為“二府”。宋高宗建炎年間,御營使司執(zhí)掌軍機要務(wù),樞密院形同虛設(shè)。范宗尹為相不久,就以“政出于三”為由,罷御營司,并以宰相兼樞密院事,實際上改變了北宋宰相不統(tǒng)兵的制度設(shè)計,宰相得以染指軍權(quán)。這一重大變化,實為南宋后來權(quán)相不斷出現(xiàn)的制度根源。[16]
4.廣選宗子
培養(yǎng)皇位繼承人是關(guān)系權(quán)力更替的重大政治問題。宋高宗在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下,怎樣確定皇位繼承人,是一個敏感和核心的政治問題。范宗尹“造膝以請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1]卷三三《孝宗本紀一》。高宗遂下令“廣選藝祖之后,宗子二三歲者”[8]卷四五,紹興元年六月戊子條,從太祖的后代里選拔皇位繼承人。如此重大的政治決定,亦是范宗尹的建議下得以實施,日后在宋高宗的精心安排下得以實現(xiàn)。[17]
紹興元年七月,范宗尹在侍御史沈與求的彈劾下被罷相。沈與求彈劾范宗尹二十大罪狀。[8]卷四七,紹興元年九月戊午條再結(jié)合范宗尹生平與從政事跡,似可做以下罷相原因的歸納:
1.言行不一,感情用事
范宗尹任相后的十五字施政綱領(lǐng),提出“惜名器”,“抑僥幸”,卻為了籌措軍費,通過售賣官位、官田,[8]卷四五,紹興元年六月己巳條;同卷,紹興元年六月甲戌條充盈國庫。
從范宗尹任相后,在用人上重人情,輕法度。首先,對于北宋末年一些罪大惡極,卻一起同朝共事的官員,如徐秉哲、吳幵、莫儔、王紹、王及之、胡思等,寬赦其罪[8]卷三五,建炎四年七月癸丑條。其次,他明知一些官員品行不端,卻加以任用。如任用李弼儒、魏滂來斂財;任用王寓、萬格,處理日常事務(wù)[18]卷中《王寓萬格刻薄茍細》。此外,范宗尹包庇與自己私交甚好的官員。臺州知州晁公為因在“海上之行”時,與范宗尹相識[10]卷一三四《車駕幸明州》,其妻子受賄,公為縱人死刑,后被天臺知縣劉默告發(fā)。范宗尹知曉此事,“厚庇之乃移黙他官”[8]卷四六,紹興元年七月癸丑條,顯然是徇私枉法。
2.缺乏基層歷練
范宗尹從沒有擔任過地方官員,對地方的民情缺乏關(guān)注,甚至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朱勝非罷相后,“被命宣撫江湖三路,首訪民瘼,皆云正稅之外斜科繁重,乃令民間陳其色目,稅米一斛有輸及五六斛,稅錢一千有輸及七八千者,如所謂和糴米與所輸正稅等而未嘗支錢,他皆類此。勝非因極論其事疏,累萬余言。范宗尹當國,既未嘗歷州縣,不知民間疾苦,又惡聞弊事,摘勝非所奏十去七八,畫旨依已降赦令而已”[8]卷四二,紹興元年二月乙酉條。所以,當南宋東南地區(qū)的叛亂逐漸平定,需要重整內(nèi)政,范宗尹便不再是宰相的合適人選。
3.權(quán)謀不足
范宗尹缺乏權(quán)力爭斗的應(yīng)變,導(dǎo)致他很快就在南宋初期發(fā)展的政局變幻中敗下陣來。范宗尹與秦檜的交往便很能說明問題。范宗尹“與(秦)檜善,盡破群疑,力薦其忠”[1]卷四七三《秦檜傳》,使得剛從金營返回的秦檜得以迅速升遷至參知政事。然而,“范宗尹建議討論崇寧大觀以來濫賞,檜力贊其議,見帝意堅,反以此擠之”[1]卷四七三《秦檜傳》,出賣范宗尹的人恰恰就是秦檜。
此外,北宋以來皇帝嚴防外戚、內(nèi)侍和禁軍將領(lǐng)擅權(quán)。宋高宗經(jīng)歷“明受之變”,對官員與外戚、內(nèi)侍和禁軍將領(lǐng)的交往更是格外敏感。范宗尹卻犯了大忌,在商議樞密院都承旨人選時,推薦外戚邢煥,內(nèi)侍藍公佐和禁軍將領(lǐng)辛永宗、辛企宗的兄弟辛道宗三人。高宗雖任命不知兵的辛道宗擔任此職,但這只是他暫時不愿得罪辛氏兄弟,隱忍不發(fā)而已。范氏死后十年,紹興十六年(1146年)宋高宗自己道出實情:“范宗尹與諸辛往來甚密,宗尹為宰相不與朕情通,乃附下如此”[8]卷一五五,紹興十六年九月甲戌條。可見,范宗尹結(jié)交禁軍將領(lǐng)、內(nèi)侍與外戚,才是他被罷免的關(guān)鍵所在。
紹興六年(1136年),三十八歲的范宗尹居天臺,得痢疾,服錯藥后暴卒。三十二歲任相的范宗尹,是漢唐以來最年輕的宰相,一生可謂驟起驟落。如果不是兩宋之際政局的變幻莫測,按嚴格的磨勘制度去升遷,他恐難位極人臣。范宗尹任相時間雖短,可恰是趙宋王朝瀕臨滅亡到起死回生的轉(zhuǎn)折點。他為政的一些重要舉措,幫助南宋渡過最為危急的時刻??梢?,范宗尹的確有常人不可企及的政治才干。但是,作為政治人物的范宗尹,身上兩重性人格亦是十分明顯。他一面被認為是“器度不凡,自其兒童妙齡射策,名震四海,壯歲登庸,儀形一代”[11]卷三六《祭范丞相文》;一面卻在政治失意后,自認為“頑愚拙疏,無所可用,獨于世味淡薄,人我相輕,若可學(xué)佛者”[19]卷四二五一《天童覺和尚語錄序》,好佛出世,似無政治人物能屈能伸的品質(zhì);一面是朝堂上義正言辭的肱骨之臣,一面又是膽小怕死,“衣破壞衲衣,如貧窮人奔藏於閭巷間”[10]卷一三二《范宗尹參知政事》。一面提出拯救時弊的施政思想,一面又徇私枉法,包庇下屬;一面反對李綱任相,認為“綱名浮于實,而有震主之威”[8]卷六,建炎元年六月己未條,一面遭到李綱打擊報復(fù),卻在自己掌權(quán)時不像對手那般非置政治對手于死地不可。
劉齊政權(quán)的一位官員羅誘曾對范氏有過評價:“口尚乳臭,言不顧行”[8]卷七八,紹興四年七月丁丑條。羅誘與范宗尹存在于同一歷史時期,通過本文對范宗尹事跡的梳理佐證,羅氏的評語去掉貶損的成分,比起南宋時人載錄范氏的瑣碎文字,更來得面目清晰,圓通傳神。
參考文獻:
[1] 脫 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 李心傳.建炎以來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0.
[3] 周必大.文忠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 樓 鑰.攻媿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 費 袞.梁溪漫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6] 周 南.山房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 周 煇.清波雜志[M].筆記小說大觀本.臺北:學(xué)生書局,1987.
[8]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 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錄[M].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10]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1] 綦崇禮.北海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 彭白川.太平治跡統(tǒng)類[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 徐自明.宋宰輔編年錄校補[M].王瑞來,校補.北京:中華書局,1986.
[14] 熊 克.皇朝中興紀事本末[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15] 徐 松.宋會要輯稿[M].北京:中華書局,1957.
[16] 田志光,苗書梅.南宋權(quán)相擴張若干路徑論略[J].北方論叢,2012(3):78-82.
[17] 何忠禮.略論宋高宗的“禪位”[C]//宋史研究論叢:第十三輯.保定:河北大學(xué)出版社,2012.
[18] 莊 綽.雞肋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9] 曾棗莊,劉 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