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珍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fā)展。就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的協調發(fā)展。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如何提高聾校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聾生能學得快樂,是我們每一位聾校數學教師必須思考和面對的課題。下面我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和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聾校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個人的一些思考與做法。
一、創(chuàng)設有效的學習環(huán)境
(一)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我們的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先決條件。一,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課堂上較放松,有安全感。二,師生相互信任,教師教的知識聾生將更容易接受,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三,作為每一個聾啞學生的信任和期望的教師,會讓聾生獲得一種潛在的力量;四,教師良好的言行、人格魅力,可以更好地感染到他們。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數學教學是師生、生生互動合作學習的過程,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特別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體驗。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中,聾生的學習體驗會更加積極,對學習表現出更大的熱情,并能從中獲得快樂。讓聾生從數學教學活動中感受知識的樂趣與價值,在民主的氛圍中,錯誤得到允許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擊,學習的積極性才會得到提高。我們要根據聾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的特點,尊重聾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聾生提供思考、創(chuàng)造、表現及成功的機會。
二、實施有效的教學設計
聾校高中由于與普校教材的接軌,知識點多了,難度大了,更抽象了,但學校安排的教學課時又沒增加,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課程標準對知識點的要求,結合聾生的特點,從教材中解放出來,對教材進行大膽取舍,合理組織,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控制知識點的教學難度。
(一)設計內容
每節(jié)課教學內容必須進行精心的組織,找準教學目的,定準教學的重難點、學生學習的困難點等。還要對教材進行取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內容做出大膽處理,該刪減的、該補充的、該強調的,課前都要組織、設計好,這樣課前通過教學內容的確定,教材的正確處理為有的放矢的課堂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設計程序
這節(jié)課該怎么進行,程序是什么,課前就要設計好。比如,問題什么時候出示、討論什么時機進行、多媒體課件什么時候進入等等,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內教師不可以“隨遇而安”,走哪算哪,而要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程序,盡可能地讓每節(jié)課都能發(fā)揮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設計學法
學生的學習是課堂的主要任務,因此學生怎樣學,介入的渠道是什么等內容教師課前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課堂練習設計,先出示哪類題,后出示哪類題?一類題出示后由哪些學生完成,哪些學生可以做“小老師”幫助另外的同學,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等。這些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好了,課堂上聾生的學習就會分層次、滿負荷、有動力。
三、確保有效的教學活動
(一)挖掘生活素材
通過選擇密切聯系學生現實生活的、學生關注的、感興趣的素材作為認識的背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建模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如在教學有關“手機話費”“商品打折”等問題時,課前可先帶學生去逛逛有商品打折的商店并讓他們做好收集有關數據材料的工作;到移動公司了解各種套餐的收費情況,再進行這些問題的教學時,就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興趣,課堂效率自然也隨之大大地提高了。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在教學中,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啟發(fā)聾生去猜想、探索,鼓勵聾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思路,發(fā)表各自不同的見解,使聾生在相互比較中優(yōu)化思維結構,這樣雖然多花一點時間,但卻比教師直接給出正確解法的效果要好得多,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使學生在溫故知新中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首先,我向學生展示平行四邊形,并向學生解釋,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圖形。然后,我安排學生自由討論,平行四邊形必須要滿足什么條件?學生一起猜想、觀察、動手操作,經過動手驗證,書上寫明的三種判斷方法均一一找出,還由此引申出了另外的方法,例如,兩組對角相等,一組對角相等,且一組對邊平行。通過對比教材,聾生對此發(fā)現興奮不已,如此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知道,不僅要去寫,讀,更要去講,去傾聽別人的想法,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數學,在交流中學會數學交流。
(三)活用教學方法
特校教學改革越是深入,越要研究方法,對一個聾校教師來說,要上好課,不僅要深入鉆研教材,而且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選擇。怎樣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達到最佳的效果呢?首先,選擇教法前,要鉆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特點。其次,要根據聾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來選擇。再次,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還要考慮教師自己的特點??傊虒W方法的選擇,要因人而異、因學生而異、因教學內容而異,不能千篇一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多種教法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補充。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全面發(fā)展聾生的認識能力,而且有利于調動聾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使聾生以多種記憶和思維方式去理解教材,提高學習質量。
四、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
新課程強調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通過開發(fā)多媒體課件,聾校的教學生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精彩的畫面,艷麗的色彩,優(yōu)美的音樂改變了以往枯燥的解說,更為具體,更加直觀,更加真實,讓聾生置身于真實的情境,讓聾生對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加了解,由直接的感受彌補了聽力的缺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識。因此,很多教師的公開課中普遍存在“課件代替板書”“電腦代替人腦”,片面追求形式化的課堂教學,甚至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教師輔助課件”。教師按照順序播放課件,完全不顧實際的課堂情況。我們一定要明確: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許多知識要融會貫通、綜合應用,這是電腦無法解決的。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課件,應把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自制教具、學具、黑板、生活實物等)結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優(yōu)化教學手段,這樣才有利于聾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數學思維的形成,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聾校的數學教師要積極地給聾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他們綜合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數學課堂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有效性。
(責編 趙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