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豪,劉洪廣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100038)
面孔是一種特殊的視覺刺激,它能提供豐富的社會信息,如性別、年齡、種族和情緒等。熟悉的面孔能使我們提取出大腦中存儲的與之相對應的個人身份信息及與其相關的記憶。對面孔的記憶和識別可以說是人類在社會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
對于面孔的識別在刑事偵查活動中也有所應用,偵查人員為了審查某個人是否同犯罪有聯系,在必要時會讓犯罪嫌疑人對與犯罪有關的被害人或其他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辨認可以為核實案件有關證據、審查犯罪嫌疑人提供依據。但是,在偵查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出于對自己和同伙的保護,往往會對真實情況加以隱瞞,導致辨認不準而使偵查走入歧途,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警力。因此,如何提高辨認的準確性成為偵查人員所面對的一個難題。
通過對分別患有面孔失認癥和物體失認癥的腦損傷病人進行研究,發(fā)現了面孔識別與物體識別的分離,表明了對面孔的識別和對物體的識別有著不同的神經基礎,是相互獨立的。許多面孔失認癥的個案研究發(fā)現,面孔識別主要定位在腹側枕葉和顳葉皮層,該處腦區(qū)受損會表現出對熟悉性面孔識別能力降低或喪失,甚至不能識別鏡子中的自己。而面孔失認癥的病人雖然對面孔不能識別,但對物體的識別基本沒有問題。
利用PET和fMRI等腦成像技術進行的研究同樣發(fā)現人類大腦皮層上存在某些區(qū)域專門負責面孔加工。同識別一般物體相比,對面孔的識別會在大腦右側梭狀回引起更大的激活。研究者將該區(qū)域稱為梭狀回面孔區(qū)(fusiform face area,簡稱FFA),認為它專門負責面孔識別。張維等人(2007年)利用名人和陌生人的面孔進行的fMRI研究發(fā)現,名人面孔識別主要激活了額顳區(qū)和梭狀回,陌生人面孔識別主要激活了腦島和梭狀回。表明熟悉名人面孔與陌生人面孔識別有其不同的區(qū)域;都有梭狀回的視覺加工,但是激活的程度不同。[1]
利用眼動技術對個體在識別面孔時的眼動軌跡進行記錄后發(fā)現,個體在加工面孔時傾向于首先在雙眼間平移,而后向嘴巴運動,完成面孔識別,而在識別物體圖片時則沒有固定的運動軌跡。研究還發(fā)現,個體在知覺熟悉面孔時傾向于只注視眼睛,而在知覺陌生面孔圖片時則首先在雙眼間平移而后向嘴巴運動。[2]
在面孔識別的ERP研究中,研究者們主要發(fā)現了三個面孔特異性ERP成分,分別是枕顳皮層的N170、右側梭狀回的N200以及頂部的P2,[3]這些成分被認為主要是面孔識別的早期成分,代表識別出了“一張面孔”,不受面孔熟悉性的影響。通過對熟悉和陌生面孔識別的研究則發(fā)現了對熟悉面孔表現出特異性的晚期ERP成分,如N250、P300、N400和P600,這些成分屬于面孔認知和識別中較深層次的加工階段,代表識別出了“怎樣的面孔”。
從以上采取不同研究方法與技術手段對面孔識別進行的研究可以看出,個體對于面孔的識別擁有著有別于其他一般物體識別的生理機制,對于熟悉和陌生面孔的識別也存在著認知模式上的差異性。
以上的實驗均是在正常實驗條件下完成的,被試所做的都是真實的反應。可在實際生活中,尤其是在涉及犯罪活動時,被測者往往會出于自我保護而進行虛假的反應,即稱“不認識”原本認識的人,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能利用技術手段加以甄別呢?國內的一些學者采用ERP技術,通過設置“說謊”的實驗情景,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
楊文俊等人在1992年的實驗中,以短時識記過和未經識記的陌生人照片分別做靶刺激、非靶刺激記錄和比較P3。結果發(fā)現前者P3的波幅與波面積高出后者近1倍,統(tǒng)計學處理有顯著意義。實驗過程中還要求被試者辨認后做說謊反應,即對曾見過的照片按“NO”鍵,未見過照片按“YES”鍵,結果發(fā)現即使被試者偽裝不識,或無論選擇何種反應,P3波幅和波面積仍將測出真情,即被試者“曾經見到過”該照片。[4]
為了使實驗結果更貼近實踐,楊文俊等人(1993年)利用受試者所熟悉的人的照片做靶刺激,選定某一陌生人照片為對照刺激做ERP檢查,主試通過比較P3波幅和波面積,對受試者是否“認識”靶照片中的人物進行判斷,結果在50名受試者之中查明49名是“認識”其原已熟悉的人,無論受試者是否承認。陽性率達98%,無假陽性,僅1名為假陰性。[5]
陳興時等人(1994年)以看過的某陌生人照片為刺激,對受試者進行了事件相關電位測試,結果正確率為95%,假陰性率為5%。研究結果同樣表明,受試者看過某陌生人照片后無論其是否承認,P300波幅和波面積可以為探測真實情況提供依據。[6]
以上實驗證明,盡管被試實施欺騙行為,但是P300的振幅或P300的波面積仍是認知的一個可靠指標。無論被試承認與否,都可通過事件相關電位技術,對其是否“認識”某人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案件(包括民事和刑事)相關腦電位心理測試(測謊)是基于事件相關腦電位技術,通過記錄——比對被測人大腦,對具有陌生、熟悉、案件相關(探查刺激)不同認知屬性的圖片和語句,
進行識別或再認后做出判斷的腦認知過程頭皮電位,來分析探查被測人與調查案件之間的關系。[7]其基于的原理是,案件相關刺激和無關刺激對于案件相關和無關人員來說具有不同的心理意義。對于案件相關人員而言,案件相關刺激勢必會比無關刺激引起更為強烈的心理反應,而這兩類刺激在案件無關人員看來卻沒有任何差別,因此所引起的心理反應也不會有較大差異。
以面孔進行案件相關腦電位檢測在公安工作中具體可應用于刑事案件中對涉案人的甄別、團伙犯罪案件中對犯罪同伙的辨認、賄賂案件中受賄人對行賄人的辨認等方面。這些案件的共同特點是犯罪嫌疑人為了撇清關系,通常都會謊稱“不認識”被害人、同伙及行賄人??捎捎谄鋵嶋H經歷過犯罪過程,實施犯罪行為時的強烈心理刺激會使犯罪的情境和細節(jié)在其記憶中留下較為深刻的“痕跡”,這是無法通過主觀意識抹去的。因此,當案件相關的面孔呈現在其眼前時,即使其努力掩飾甚至不做任何反應,還是會激活大腦中已有的認知圖式并表現出異常的腦電反應,這種反應要比案件無關面孔強烈得多。通過對犯罪嫌疑人識別案件相關和無關面孔這一過程的實時記錄,比較其在識別不同面孔時的腦電差異,就可以判斷出被測人與案件相關面孔的熟悉程度,進而為確認其犯罪嫌疑或是找出其他犯罪嫌疑人提供線索,并以此來為下一步偵查行動指明方向。因此,從理論上分析,以面孔進行案件相關腦電位檢測在對涉案人員的甄別以及提高辨認準確性等方面大有作為。
1.腦電位心理測試技術本身的優(yōu)勢
ERP心理測試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其不易偽裝的特點上。由于腦電位檢測是基于大腦的信息認知處理過程,所檢測的是相關信息是否存儲于大腦,無論被試是否說謊,所監(jiān)測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與說不說謊沒有關系。[8]此外,盡管被測人可以通過調整呼吸、心跳、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方式來掩飾自己的緊張和焦慮等消極情緒,但腦電位心理測試反映的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相應刺激的變化,其信息加工過程700毫秒~1 500毫秒的時間范圍在個體的知覺閾限之下,是無法受個體的主觀意志控制的。[9]
2.測試中以面孔作為呈現刺激的優(yōu)勢
在對腦電位心理測試刺激材料的相關研究中發(fā)現,對圖片的欺騙反應任務中比漢字具有“圖片優(yōu)勢效應”,圖片比漢字對欺騙反應和誠實反應具有更高的區(qū)分效果。[10]面孔作為一種特殊的圖片刺激,比一般的物體蘊含更為豐富的身份信息,從理論上說,面孔要比其他物體的圖片刺激更有效地對欺騙反應加以區(qū)分。
1.腦電位心理測試技術本身的局限性
運用ERP技術實施心理測試的準確性已得到廣大認可,但ERP心理測試目前還多是停留在實驗室研究階段,未經實踐的檢驗。ERP測試技術本身對于實驗條件的要求較高,無論是對主測人員、被測人員還是測試現場環(huán)境都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在實際的案件偵查中,各方面條件很難符合ERP測試所要求的標準,因此ERP實驗研究的各項結論在向現實的推廣中勢必會遇到阻礙。
2.測試中以面孔作為呈現刺激的局限性
以面孔作為案件相關腦電位心理測試呈現刺激最主要的問題在于案件相關刺激數量上的不足。由于ERP技術要想得到有效的結果,所需要的刺激需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可在實際的案件中,案件相關的面孔刺激往往是極其有限的,如果使用少量的案件相關面孔和大量的案件無關面孔組成刺激序列,就難以剝離小概率事件所帶來的新異效應對案件相關腦電的影響。[11]
綜上所述,前人對于面孔識別的各項研究為面孔識別的神經機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成果,同時為將面孔應用于案件相關腦電位測謊提供了理論上的可能。但是,如何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以實踐檢驗理論的可行性,同時對理論加以豐富與補充,應成為未來案件相關腦電位測謊研究發(fā)展的主要方向。另外,對于面孔識別的相關研究還發(fā)現,性別、年齡、種族、面孔外源性成分、面部表情等因素會對面孔識別的認知過程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因素對以面孔進行測謊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面孔測謊的準確性?這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針對實際案件中案件相關面孔數量有限的問題,可以將面孔同犯罪現場的物品、場景等圖片結合起來,共同組成刺激序列的方法,以保證測試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這一方法的實施仍需理論與實踐的檢驗,可以在以后對此加以研究。
[1] 張維,陳劍強,蘇經宇等.識別名人與陌生人面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J].心理科學,2007,(6).
[2] 樊倩,隋雪.面孔識別的眼動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1,(9).
[3]廖國鋒,沈政.雙關圖作為面孔刺激與非面孔刺激對大腦事件相關電位的影響[J].心理學報,1993,(3).
[4]楊文俊,陳文明,潘速躍等.利用視覺事件相關電位了解思維內容:測謊可能性的初步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2,(5).
[5] 楊文俊,陳文明,黃煌鏡等.識認熟悉者照片時視覺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J].心理學報,1993,(4).
[6] 陳興時,張明島.15年來誘發(fā)電位學在我國精神醫(yī)學領域的應用[J].臨床腦電學雜志,1994,(1).
[7] 劉洪廣.案件相關信息的腦認知遞進過程分析[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
[8]劉洪廣,張昱.刑事犯罪偵查的新利器——腦電位檢測[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
[9]鐵海霞,孫志剛,閆祥東.心理測試中利用腦電位檢測潛在恐怖分子研究[J].甘肅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2).
[10]閆祥東,劉洪廣,喬輝.認知腦電測謊中漢字和圖片刺激材料的研究[J].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2,(1).
[11]鐵海霞,劉洪廣,孫志剛.案件相關腦電位測謊中兩種實驗范式的比較研究認知 [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