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米娜
(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湖北 武漢 430070)
“2013年全國啦啦操論文報告會”論文精選
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心理彈性的積極效應— 以武漢理工大學為例
熊米娜
(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湖北 武漢 430070)
研究選取武漢理工101 名女大學生作為被試,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考察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彈性的影響。研究表明:1)啦啦操教學可以顯著提高女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社交能力,豐富女大學生的社會資源,并且對女大學生的整體心理彈性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與傳統(tǒng)健美操和形體課程相比,啦啦操特殊的團隊凝聚力及情感體驗使其在提高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社會能力和社會資源方面更具優(yōu)勢。
啦啦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心理彈性;積極影響
大學階段是個體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趨于成熟的重要時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學生面臨家庭、社會等多方面壓力,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相關研究表明,高校女大學生發(fā)生各種不同程度心理健康問題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1],女大學生心理適應不良、心理障礙發(fā)生率與以往相比明顯上升,心理問題檢出率達50%,有嚴重心理問題者占6.0%[2],而且女大學生心理問題高危人數(shù)檢出率高于男大學生[3]。鑒于此,教育部明確提出要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一些高校紛紛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等工作機構,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活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從總體上看,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遠不能適應形勢發(fā)展,特別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4],因為該群體中患心理疾病的人口數(shù)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xiàn)增長趨勢。這說明,我們不能依靠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修補來為之謀取幸福,我們應該更加注重發(fā)展和培養(yǎng)她們的積極心理品質,使女大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啦啦操(cheerleading)是一項在音樂的襯托下,通過完成啦啦隊特殊運動技巧和各種舞蹈動作,集中體現(xiàn)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并追求最高團隊榮譽感的體育運動[5]。其發(fā)展至今已有100 多年的歷史[6],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截至2008 年底全世界至少有48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啦啦操運動[7]。啦啦操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自傳入就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目前國內許多大學相繼組建啦啦操隊,成立啦啦隊俱樂部和協(xié)會,并開設了啦啦操課程[5]。
雖然啦啦操運動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但是目前國內外有關啦啦操運動與女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很少。Clifton,R.T.等人[8]對啦啦操隊員的運動自信作了研究,結果表明:女啦啦操隊員在做啦啦操操化動作、跳躍以及舞蹈動作時表現(xiàn)出較強的運動自信。另有研究顯示[9],啦啦操運動傳達著一種自信樂觀的精神,有助于加強女大學生的情感體驗,顯著提高整體自信、身體自信和社交自信。另有學者得出[10],12 周啦啦操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女大學新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等癥狀。綜合來看,在積極心理品質方面,已有研究考察了啦啦操對女大學生自信和心理健康的影響,且后者僅涉及心理問題的修補。啦啦操是否能挖掘女大學生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心理力量,使她們產生更多的積極心理效應尚不知曉。
心理彈性是個體曾經經歷或在經歷嚴重壓力/逆境情境下,其身心未受到不利處境損傷性影響或愈挫彌堅的發(fā)展現(xiàn)象[11]。大學生的心理彈性在外界壓力與心理健康之間起著中介調節(jié)作用,它調節(jié)著外界壓力與大學生焦慮、抑郁等身心癥狀的關系,即較高水平的心理彈性可以減輕外界壓力給大學生造成的不良身心影響[12]。主觀幸福感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它反映了主體的社會功能與適應狀態(tài),是外在良性刺激所誘發(fā)的一種具有動力性和依賴性的積極情緒體驗[13]。有研究表明[14-15],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健康顯著相關,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是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有利于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即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越高,焦慮、抑郁、軀體化等癥狀則越少,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可見,心理彈性和主觀幸福感對于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谝陨涎芯砍晒?,本研究立足于積極心理學視角,探索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心理彈性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這對充分發(fā)展和培養(yǎng)女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全面推進她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同時為啦啦操課程在高校廣泛開展提供價值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以啦啦操教學前后女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及心理彈性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以“啦啦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心理彈性”、“心理健康”、“cheerleading”為關鍵檢索詞,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APA(美國心理學會)數(shù)據(jù)庫》等途徑查閱相關文獻資料130 余篇,為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采用的研究工具:1)《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用于測查受試者目前所體驗到的幸福程度。該量表由9 個項目組成,包括總體情感指數(shù)(8項)和生活滿意度(1項)2個維度。每個項目均采用7 級記分。計算總分時,將總體情感指數(shù)之平均分與生活滿意度問卷的得分(權重為1.1)相加??傮w情感指數(shù)與生活滿意度的一致性為0.55,總體情感指數(shù)與另一種幸福感測查的相關性為0.52[16]。2)《成人心理彈性量表》由Friborg等人編制,主要測量成人在壓力情景下維持心理健康和適應良好所具備的保護機制和因子。該量表由33 個項目組成,包括自我效能(5個項目)、自我組織(9個項目)、社交能力(6個項目)、家庭凝聚力(7個項目)和社會資源(6個項目)5 個維度。該量表采用7點計分法,其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在0.67~0.90之間,各分量表的重測信度分別在0.69 ~ 0.84 之間,符合測量學要求[17]。
調查問卷的具體發(fā)放與回收情況:1)為確保實驗被試基線水平的一致,本研究在第1 周教學實驗開始時,以選項班為單位,由主試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心理彈性和主觀幸福感團體前測。第1 輪共發(fā)放問卷101 份,回收問卷101 份,有效問卷94 份 (啦啦操組35份,健美操組36 份,形體組23 份),有效回收率93.07%;2)在第12 周教學實驗結束時,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心理彈性和主觀幸福感團體后測。第2 輪共發(fā)放問卷97 份,回收問卷97 份,有效問卷89 份(啦啦操組35 份,健美操組34 份,形體組20 份),有效回收率91.75%。
1.2.3 教學實驗法
調查被試的選取。健美操與形體訓練課程早已成為我國普通高校女大學生體育選項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研究表明,健美操對大專女生主觀幸福感以及每個具體因素直接產生正性效益[28],能有效提高大專女生的正性情感[29];形體訓練能夠提高女大學生的自信水平,幫助她們形成積極的應付方式,從而增進心理健康水平[30]。眾所周知,啦啦操、健美操、藝術體操同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xiàn)難美項群,三者有著相同的特征,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目前啦啦操課程已被引入我國部分普通高校,該課程教學能否像健美操、藝術體操的形體訓練一樣,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等積極心理品質產生正性的推動作用,或者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力量尚未定論?;诖耍狙芯繌奈錆h市某普通高校2年級啦啦操、健美操、形體選項班中隨機各抽選1 個班共計101名女大學生為研究被試。其中,將啦啦操選項班(n=38)設為實驗組,健美操選項班(n=38)和形體選項班(n=25)設為對照組,被試平均年齡為20.13±1.47 歲。所有被試理解本實驗意圖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教學實驗具體程序:本研究采用被試間教學實驗設計。1)所有被試接受《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以及《成人心理彈性量表》實驗前測;2)3 組被試進行為期12 周、每周1 次、每次90 分鐘、中等以上強度不同項目的教學干預,其中,實驗組接受啦啦操教學、對照組分別接受健美操和形體教學,具體干預內容見表1。為確保教學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3 個選項班教學干預由同一教師擔任,在教學進程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使用上保持基本一致;3)12 周教學實驗結束時,所有被試接受《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以及《成人心理彈性量表》實驗后測。本研究旨在探討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彈性的影響,以及該課程教學與健美操、形體訓練教學的效果差異。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17.0 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被試是否具有相同的基線水平,分別以心理彈性、幸福感指數(shù)及各維度值為因變量,不同教學組別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比較各選項班實驗前后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彈性的變化。為考察不同項目教學對女大學生心理彈性及主觀幸福感的效果差異,分別以各組實驗前后主觀幸福感指數(shù)及心理彈性的變化值為因變量,不同組別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同時,采用LSD Post-Hoc Test進行各教學組兩兩比較。所有數(shù)據(jù)結果用M±SD顯示,顯著性水平設定為0.05。
2.1 實驗前各組被試在幸福感指數(shù)及各維度上的差異比較
以組別為自變量,幸福感指數(shù)以及各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組別效應不顯著,實驗前啦啦操組、健美操組和形體組被試在幸福感指數(shù)(F =1.415,P =0.091)、生活滿意度(F =1.132,P =0.327)、總體情感指數(shù)(F =1.730,P =0.183)上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
2.2 啦啦操與其他項目教學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考察各組教學前、后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變化。結果顯示:12 周實驗教學前后,啦啦操組和健美操組幸福感指數(shù)、總體情感指數(shù)、生活滿意度均發(fā)生顯著改變,形體組變化不顯著(表2)。
以各組教學前后幸福感指數(shù)以及各維度的變化值為因變量、組別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組在幸福感指數(shù)、總體情感指數(shù)上組別效應顯著(F =3.267,P <0.05;F =4.513,P <0.01),在生 活 滿意度方面組別間無顯著差異(F =2.812,P >0.05)。采用LSD Post Hoc Test進行多重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各實驗組兩兩之間幸福感指數(shù)的提升幅度均存在顯著差異(P <0.05),啦啦操組幸福感指數(shù)增加最多、健美操組次之、形體最少;在總體情感指數(shù)上,啦啦操組的提升幅度與其他兩組存在非常顯著差異(P <0.01),健美操組與形體組有顯著差異(P <0.05),啦啦操組總體情感指數(shù)上升幅度明顯優(yōu)于健美操組,健美操組明顯優(yōu)于形體組;不同教學組在生活滿意度上的變化值無顯著差異(P >0.05)。
表2 12周教學實驗前后被試主觀幸福感各維度的變化情況
2.3 實驗前各組被試整體心理彈性及各維度的差異比較
以組別為自變量、整體心理彈性及各維度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組別效應不顯著,實驗前各組被試在自我效能(F =1.503, P =0.228)、自我組織(F =1.549,P =0.218)、社交能力(F =2.450,P =0.092)、家庭凝聚力(F =1.843,P =0.175)、社會資源(F =1.949,P =0.149)和心理彈性總分(F =2.459,P =0.091)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P >0.05)。
2.4 啦啦操與其他項目教學對女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影響
經配對樣本t檢驗得出,12 周實驗教學前、后各組被試整體心理彈性和自我效能、自我組織、家庭凝聚力無顯著改變;在社交能力和社會資源維度上,啦啦操組與健美操組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形體組無顯著改變(表3)。
以各組教學前后整體心理彈性及各維度的變化值為因變量、組別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組在社交能力、社會資源維度方面組別效應顯著(F =3.362,P =0.031;F =4.527,P =0.008), 在 整 體心理彈性和自我效能、自我組織、家庭凝聚力方面無顯 著 差 異(F =0.248,P =0.781;F =1.070,P =0.348;F =0.138,P =0.871;F =0.053,P =0.948)。 采 用LSD Post Hoc Test進行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在社交能力維度上,啦啦操組與健美操組的變化值無顯著差異(P >0.05),形體組與其他兩組存在顯著差異(P <0.05),啦啦操組社交能力增加最多、健美操組次之、形體組最少;在社會資源維度上,啦啦操組的提升幅度與其他2組有非常顯著差異(P <0.01),健美操組與形體組差異顯著(P <0.05),啦啦操組社會資源上升幅度明顯優(yōu)于健美操組,健美操組明顯優(yōu)于形體組;3 個實驗教學組在整體心理彈性、自我效能、自我組織、家庭凝聚力上的變化值無顯著差異(P >0.05)。
表3 12 周教學實驗前后被試心理彈性總分及各維度的變化情況
3.1 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社交能力和社會資源的積極作用分析
與以往研究一致,本實驗結果表明,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幸福感指數(shù)、生活滿意度、總體情感指數(shù)均產生了顯著的促進效應。啦啦操運動代表著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的精神,向社會昭示著青春一代的風采,它將心理素質教育與舞蹈藝術“知、情、意、行”有機結合,作用于大學生的情感世界,有利于提高她們的情感能力,實現(xiàn)自我的不斷完善[18-20]。在動感音樂的襯托下,女大學生集體完成啦啦操特殊的運動技巧和各種舞蹈動作,充分展現(xiàn)出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力量。長期參與啦啦操練習能夠改善女大學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和不良軀體化癥狀,該運動可以幫助女大學生放松心情、緩解學習壓力,不斷提高自信水平并塑造良好的體形,從而使她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更加健康幸福。
與已有觀點一致,啦啦操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女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和社會資源。啦啦操是一項追求最高團隊榮辱感的體育運動,它有別于其他運動項目最顯著的特征是團隊精神[21]。1 套完整的啦啦操動作要求每4個8拍出現(xiàn)1 次空間變化,整套動作隊形變化不得少于8 次,并且完成有身體接觸的托舉造型,這需要所有參與者集體協(xié)調配合完成共同目標。因此,在啦啦操運動中,女大學生以集體利益至上,彼此之間通力合作,通過不斷地了解溝通與積極配合完成各種動作及隊形轉換,消除隔閡,營造出相互信任的組織氛圍。借助啦啦操教學平臺,女大學生學會更好地與他人相處,發(fā)展成為運動伙伴或朋友。該項運動的團隊凝聚力對改善女大學生的社交焦慮、增進人際交往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助于擴大女大學生的社會資源,使她們更好地適應社會[22]。
3.2 啦啦操教學未能顯著提高女大學生整體心理彈性、自我組織、自我效能及家庭凝聚力的原因分析
12 周的啦啦操教學實驗后,女大學生整體心理彈性水平、自我效能、自我組織及家庭凝聚力有所提高,但未達到顯著的統(tǒng)計學水平。大學生的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于心理彈性水平具有很高的預測力。有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各維度與抑郁、焦慮之間表現(xiàn)出非常顯著的負相關,大學生個體的抑郁和焦慮狀態(tài)能夠顯著預測心理彈性的自我效能、家庭凝聚力、自我組織和社會資源[12]。已被證實,12 周的啦啦操教學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改善焦慮、抑郁等心理癥狀[10],因此,本研究認為啦啦操教學可以通過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焦慮和抑郁狀況,達到提升整體心理彈性、自我效能、自我組織和家庭凝聚力的效果。然而,由于條件限制,本實驗每周僅對女大學生實施1 次啦啦操教學干預,其干預效果相對每周2 次啦啦操教學不夠顯著,這可能是導致本實驗12 周的啦啦操教學干預后,女大學生心理彈性、自我效能、自我組織及家庭凝聚力得以提高但效果不顯著的主要原因。
3.3 啦啦操與其他項目教學在提升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彈性上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表明,在女大學生幸福感指數(shù)和總體情感指數(shù)的提升效果上,啦啦操、健美操以及形體教學兩兩之間均有顯著差異,啦啦操組的增長幅度明顯優(yōu)于健美操組,健美操組的增長幅度明顯優(yōu)于形體組;在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變化上,啦啦操、健美操以及形體教學兩兩之間均無顯著差異。整體來看,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幸福感指數(shù)和總體情感指數(shù)的促進效果遠勝于健美操教學和形體教學。
由于實驗中形體組選取藝術體操作為教學內容,本研究主要從啦啦操、健美操、藝術體操項目的不同特征來分析以上差異原因。雖然啦啦操、健美操、藝術體操同屬于技能主導類表現(xiàn)難美項群,但是彼此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已有研究顯示[23-24],藝術體操是一種在優(yōu)美、舒緩音樂的伴奏下,徒手或手持輕器械完成以動力性和流線性為基礎動作的運動項目,藝術體操風格突出,向人們展示自然、柔美的形體藝術,強調寧靜、優(yōu)雅的情感體驗;健美操是一種在快節(jié)奏、高旋律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各種不同類型體操與舞蹈動作的運動項目,健美操凸顯健與美的藝術特征,可作為大眾陶冶情操、美體健身的鍛煉方式,給參與者帶來青春活力、熱情奔放的情感體驗;啦啦操則是一種在節(jié)奏鮮明、強震撼力音樂的襯托下,完成各種啦啦操特殊運動技巧和舞蹈動作的運動項目,啦啦操強調個體張揚自信、火力全開的情感體驗,通過激情四射的表演感染觀眾,使觀眾一起參與歡呼吶喊,將賽場氣氛推向高潮。以上3 個運動項目均非常注重個體內在的情感體驗,但與藝術體操的優(yōu)雅、柔美相比,啦啦操與健美操運動的情感體驗更加強烈;與健美操運動的熱情、奔放相比,啦啦操運動的情感體驗更具有震撼力,更加火爆,更能滿足參與者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需求。因此,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總體情感指數(shù)和總體幸福感的促進作用大于健美操組和形體組。以往研究表明[25-26],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受很多內在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在啦啦操、健美操、藝術體操教學對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產生影響的同時,無法回避人格特質、應對方式、一般自我效能、學習狀況等諸多因素對女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的干擾,由此,導致3 個教學組在女大學生生活滿意度的促進效果上未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
本研究表明,在女大學生社交能力的提升上,啦啦操組與健美操組無顯著差異,形體組與其他2 組差異顯著,啦啦操組對女大學生社交能力的促進作用大于健美操組,且明顯大于形體組;在女大學生社會資源的促進上,3 個教學組兩兩之間差異顯著,啦啦操組對女大學生社會資源的促進作用明顯大于健美操組和形體組,健美操組大于形體組;在女大學生整體心理彈性、自我效能、自我組織和家庭凝聚力的變化上,啦啦操、健美操以及形體教學兩兩之間均無顯著差異。簡言之,與形體和健美操教學相比,啦啦操教學對女大學生社會能力和社會資源的積極作用更明顯,這一現(xiàn)象可能是因3 個項目開展形式不同造成的。
啦啦操、健美操和藝術體操運動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團隊精神。健美操和藝術體操可以由單人或多人完成,啦啦操則必須以團隊集體的形式展開。相對于藝術體操和健美操而言,啦啦操運動具有更高的群體凝聚力,它要求所有參與者動作整齊劃一、神形一致,體現(xiàn)積極向上、勇于拼搏進取的團隊精神。在啦啦操教學中,女大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比其他2 個教學組頻繁,不斷地協(xié)作配合有利于顯著增進她們的友誼,使其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的問題并與他人良好地相處,所以,12 周啦啦操教學前后女大學生社交能力和社交資源的提升幅度優(yōu)于健美操組和形體組合情合理。另據(jù)研究顯示[27],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能顯著預測大學生的心理彈性。雖然3 個運動項目擴大了女大學生的社會資源,有助于提高她們的整體心理彈性水平,但是無法控制被試間人格特質和生活事情差異對其心理彈性的影響,以至于在女大學生整體心理彈性的促進效果上未見顯著差異。另外,本實驗設置的3 類教學內容均不涉及家庭成員的參與,同時考核的并非運動情境中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組織能力,因此,在女大學生的家庭凝聚力、自我效能、自我組織維度上啦啦操、健美操、形體組的教學效果無顯著差異。
啦啦操是一項風靡全世界的新興體育項目,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目前,啦啦操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其理論研究相對滯后,尤其在積極心理效應方面的成果較少,啦啦操課程能否對女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及心理彈性起到提升作用尚不知曉。鑒于此,本研究經實證探究發(fā)現(xiàn),啦啦操教學可以顯著提高女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社交能力,豐富女大學生的社會資源,并且對整體心理彈性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與傳統(tǒng)的健美操和形體課程相比,啦啦操特殊的團隊凝聚力及情感體驗使其在提高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社會能力和豐富社會資源方面更具優(yōu)勢。本研究認為,啦啦操課程值得在高校廣泛普及,這不僅有利于豐富高校體育課程的內容體系,同時對激發(fā)女大學生潛在的積極心理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保證每周2 次的啦啦操學習將對女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彈性產生更加顯著的積極心理效應。
[1] 鄭延芳,靜香,王月云等.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06,23(1):57 - 59.
[2] 劉云波,馮正直,楊國愉等. 1 309 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個性特征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26(24):95 - 96.
[3] 張曉玲,趙霞,朱慶成.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7,22(4):525 - 527.
[4] 中國心理健康教育網[EB/OL]. http://www_show. asp?id=470 w.cpedu.net. cn/zcfg.
[5] 沈柳紅,楊海晨. 啦啦隊運動相關概念透析[J]. 群體研究,2010,18(7):74 - 75.
[6] 李遵華,吳耿華. 美國校園啦啦隊運動的開展對我國大學生的啟示[J]. 體育科技,2007,28(1):78 -80.
[7] 邱嵐. 動感啦啦操隊部分高校女生體質影響及對策的研究[D]. 江蘇:蘇州大學,2010.
[8] Finkenberg M E. DiNucci J N,McCune E D,et al. Cognitive and somatic state anxiety and self -confidence in cheerleading competition[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992, 75(3):835 - 839.
[9] 騰鳳仙. 啦啦操教學對大學生自信的影響[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10] 施正雄. 啦啦操訓練對女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和社交焦慮的影響[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8):79 - 82.
[11] 席居哲,左志宏. 心理韌性研究諸進路[J]. 心理科學進展,2012,20(9):1426 - 1447.
[12] 高登峰. 大學生學習壓力、心理彈性、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13] Deiner E.Subjective well - 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4(3):542 - 575.
[14] 柳菁. 大學生社會支持、心理健康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15] 徐慧. 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主觀幸福感、心理應激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 長沙:中南大學,2012.
[16] 汪向東. 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3(7):83 - 84.
[17] 朱玉梅. 大學生壓力知覺、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
[18] 許波. 淺析啦啦操的特征和作用[J]. 新西部(理論版),2012(12):196.
[19] 李遵華,吳耿華. 美國校園啦啦隊運動的開展對我國大學生的啟示[J]. 體育科技,2007,28(1):78 - 80.
[20] 楊皖霖. 啦啦隊運動在陽光體育中的價值及推廣策略研究[J]. 濟寧學院學報,2011,32(3):89 - 91.
[21] 張慶如. 啦啦操運動發(fā)展演進及特征表現(xiàn)[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12):142 - 144.
[22] 趙瑩. 參與技巧啦啦操運動對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4):115 - 118.
[23] 王之春,駱意,蘇曉敏. 論體操、健美操與啦啦操的衍生與回歸[J]. 體育文化導刊,2011(11):155 - 158.
[24] 任秀琪. 藝術體操、健美操和啦啦操運動項目的比較[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0(2):118 -120.
[25] 朱聘婷. 大學生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C].上海: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2005.
[26] 寧淑娥,魏剛,任明等. 軍校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影響因素[J].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28(6):415 - 418.
[27] 王燕秋,張佳佳,任景敏等. 大學生心理彈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7):684 -687.
[28] 石冬梅. 中等運動強度健美操鍛煉對外向型人格特質大專女生即刻流暢狀態(tài)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D]. 揚州:揚州大學,2011.
[29] 王彩云. 高校健美操采用分組互助教學法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的實驗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20(8):57 - 58.
[30] 李秋平,劉愛平,宋海鵬等. 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影響的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08(7):81 - 83.
Positive In fl uence of Cheerleading Teaching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Mental Elasticity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Tak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XIONG Mi-na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 China)
Taking 101 female students i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experimenters,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structional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inf l uence of cheerleading teaching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mental elasticity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Research shows that: 1) Cheerleading teaching can signif i cantly improv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kill, enrich social resources as well as accelerate mental elasticity level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2) 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aerobics and shaping class, cheerleading’s team cohesiveness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possess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skill and social resources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cheerleading;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ubjective well-being;mental elasticity;positive inf l uence
G837
A
1004 - 7662(2014 )02 - 0026 - 07
2013 - 12 - 02
武漢理工大學2012 - 2013 年度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改革課題。
熊米娜,講師,博士,研究方向運動與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