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楓
【教學內容來源】
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積極開發(fā)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的要求,我校開展了以珍惜、合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為主要內容的美術校本課程。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非常留意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信息,一次在翻閱一本雜志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個“利用廢舊報紙進行編織”的內容,我眼前一亮,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環(huán)保課題嗎?廢舊報紙家家都有,實踐操作也不是很難,而且內容新穎,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及造型的設計把握能力,于是經過先行實踐我將這一課題引入了課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廢舊報紙的用途,豐富生活知識,掌握利用廢舊報紙編織的基本技法,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意編織,提高學生動手、動腦及造型設計把握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合作精神。
2.過程與方法
展示編織作品,分析其造型特點→老師演示基本編織技法→學生分組實踐練習,老師輔導、鼓勵學生耐心細致地制作→學生作品展示評價。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樹立環(huán)保理念,節(jié)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熱愛生活,善于思考,勤于實踐,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教學重點】
掌握基本的編織技法
【教學難點】
立體造型的設計與把握,能舉一反三,編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教學準備】
1.多張廢舊報紙;2.剪刀、膠水或雙面膠、膠帶紙、小夾子(3~4個)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廢舊報紙的用途
1.擦玻璃、洗手池、地面等(圖1)
圖1
圖2
2.用報紙包蔬菜,有利于保存(圖2)
3.遮蓋作用,防塵
4.當廢品賣掉
5.用編織的方法制作生活用品或裝飾品
二、編織過程及方法
1.作品展示、欣賞(引起興趣)(圖3-5)
圖3 圖4 圖5
2.編織材料準備——紙棍的制作
(1)老師演示作法:①沿報紙最長的邊將報紙裁成寬為3~4 cm的長條;②沿對角線從一角將紙棍搓實,接口用膠水粘牢(圖6)
圖6
(2)學生分組練習,每組4人,老師輔導,使學生盡快掌握搓紙棍的方法、技巧,要求每組準備紙棍80根。
老師鼓勵學生耐心、細致地將材料準備好,為編制作品做好準備,對做得好的組給予表揚。
第二課時
一、平面造型:杯墊制作(圖7)
圖7 圖8
基本編織方法:“經緯交錯”編織法(圖8)老師演示、講解
二、立體造型:筆筒編制
步驟:(1)先編底部:“經緯交錯”方法(紙棍要選的長一些);
(2)編好底部后,再把多余的紙棍直立起來做基礎,然后繼續(xù)用經緯交錯的方法向上編織,可用小夾子幫忙固定或兩個同學互相合作,直至添加到所需高度(圖9);
圖9
(3)最后收口,將高出的報紙棍折進筆筒內部插牢,多余的剪掉即可(老師演示講解后輔導學生制作,選幾個技法掌握好的學生到組內指導)。
三、留意生活中可用于編織的物品造型,在這一節(jié)課絕大部分學生能很快領會編織要領能認真去制作
老師根據(jù)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給予及時的糾正和指導,鼓勵他們要耐心、細致地去做,失敗了總結經驗重來不要灰心。
第三課時:
一、創(chuàng)作練習: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展示創(chuàng)意作品(圖10-12)
圖10-12
二、引導學生觀察筆筒造型,思考可在哪幾部分進行變化改變其造型結構
總結:(1)改變筆筒的長、寬、高比例,如花瓶;(2)改變筒口、底部形狀,如儲物筐;(3)在筒口及側面加一些造型,如籃子;(4)模仿設計(船、拖鞋、靴子等)。
三、學生實踐創(chuàng)作,老師輔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圖13-16)
圖13-16
本課題小結:
學生在本次活動中興趣濃厚,態(tài)度積極認真,基本編織技法掌握較快,有成功的喜悅,亦有失敗的收獲。
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通過“廢舊報紙的巧妙利用”這一課題的開展不但使學生學會了一項
編織技法,鍛煉了動手動腦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了“變廢為寶”的快樂和意義,從而喚醒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在生活中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善于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勇于實踐的優(yōu)秀品質,學會用審美的眼光品味生活,熱愛生活。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