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名
【摘 要】本文引入斯圖亞特·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作為支撐框架來研究電影《爸爸去哪兒》熱播,首先介紹了“編碼解碼”理論,繼而從“編碼”生成的意義、“解碼”的三種模式來分析電影的熱播。
【關(guān)鍵詞】編碼;解碼;影視傳播
聚焦父子親情的湖南衛(wèi)視戶外真情互動電視節(jié)目“爸爸去哪兒”,冠名費由首季的2800萬元飆升至第二季的3.199億元。節(jié)目的收視率從第一期的1.5左右,一路飆升。從熒屏轉(zhuǎn)戰(zhàn)銀幕,電影《爸爸去哪兒》上映8天便狂攬票房超過5億元,創(chuàng)造了同類題材電影的紀錄,讓許多電影人咂舌。截至2月11日,親子真人秀電影《爸爸去哪兒》的票房已經(jīng)突破6億大關(guān)。本文借助于英國學者霍爾的“編碼解碼”模式,對這部電影進行分析,著意于細致解讀該電影精心制造節(jié)目內(nèi)容的過程,即編碼過程,以及觀眾觀看電影的不同解讀方式,即解碼過程。
一、“編碼解碼”理論
霍爾作為英國文化研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編碼/解碼”傳播模式是其最廣為人知的理論。霍爾把電視文本的生產(chǎn)流通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編碼”階段。這是“文本意義”的生產(chǎn)過程,傳播者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的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加工者的意識形態(tài)占主導地位;第二,“成品”階段?!耙饬x”附屬于電視作品上,在給作品的語言賦予意義后,制作中要表達的規(guī)則占主導地位;第三,“解碼”階段。受眾對電視文本意義進行解讀,在這一過程中受眾對“意義”的解讀占據(jù)主導地位。霍爾尤其強調(diào)解碼過程中有不同的解碼方式,為了將復雜的解碼過程清晰化,霍爾進一步提出了解碼的三種立場。
1.主導一霸權(quán)立場。對傳播者來說,這是最為理想的傳播狀態(tài)。這種解讀立場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多見,除非接收者別無其他信息來源,而媒體話語權(quán)又完全處于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之下。
2.協(xié)商立場?;魻栒J為“在協(xié)商的看法內(nèi)解碼包含著相容因素與對抗因素的混合”。對編碼所給出的意義會大致的認可和采用,但又會與自己當下的情況相結(jié)合,根據(jù)自己的立場和興趣對意義進行修正,從而使訊息中的意義適合于局部的特定情況,這種模式透露出一種協(xié)商的特征。這絕不僅僅是部分同意,部分否定那么簡單。受眾與主導意義之間始終處于一種充滿矛盾的交涉過程,并在這個協(xié)商中生成自己的意義。
3.對抗立場。“觀眾可能完全理解話語賦予的字面和內(nèi)涵意義的曲折變化”,解碼者了解訊息的編碼的過程并理解話語中隱含的意義,但卻根據(jù)自己的個體語境建構(gòu)新的詮釋架構(gòu),因此使得解碼的結(jié)果與編碼者所欲傳達的意義背道相馳,導致編碼者想要傳播的意識形態(tài)完全被顛覆。
二、電影《爸爸去哪兒》編碼過程中意義的生成
“明星老爸帶萌娃”的模式,使節(jié)目擁有天然吸引眼球的優(yōu)勢,而孩子的純真,特別令人動容。5組家庭按照編劇提出的流程,逐個完成節(jié)目組交代的任務。而攝制組不干涉地拍下這一過程,形成一千小時的素材,事后再進行剪輯。節(jié)目既有明星的私生活,又有他們作為父親“很真實的一面”,明星爸爸們跟孩子的相處方式和教育方法,又常??梢砸l(fā)觀眾的思考。首先是嚴父帶孩子產(chǎn)生的有趣反差,改變了父親不管孩子的印象;其次是打造萌寶貝,通過新媒體等手段推廣可愛孩子的形象,擴大受眾人群;最后是打教育牌,增加了五組明星家庭對教育困擾的解讀,一下子讓節(jié)目有了亮點和教育意義,因此形成更廣泛的號召力。在后期制作上,首先巧妙運用了畫面、聲音、文字。搭建了整個故事的框架電視后期編輯時往往會根據(jù)嘉賓的表情附上相關(guān)的文字或是表情符號。這樣的設(shè)計,突出了氣氛和效果,這些闡釋性符號很好地起到了補充語意、強化突出的作用,給觀眾以一種真實感,讓觀眾立即進入角色,從心理上參與到故事中。其次是運用音樂烘托氣氛。在輕松的時候播放的歡快的音樂,在悲傷的時候用的傷感的音樂。在憤怒的時候運用的恰當?shù)囊粜?,這些音樂的選擇都強烈的體現(xiàn)了當時的情感,進一步烘托了節(jié)目氛圍,使節(jié)目變得更加生動。
三、電影《爸爸去哪兒》三種解碼模式
這部電影上映以來,不斷刷新票房紀錄。其中,首日票房9167萬元人民幣,打破《私人訂制》8000萬元的中國2D電影首日票房紀錄;截至2月6日晚21時,首周票房4.6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造中國2D電影新紀錄,觀影人次超過1500萬。據(jù)悉,這部影片的投資僅為400萬元人民幣。這就是在春節(jié)期間上映的大電影版《爸爸去哪兒》創(chuàng)造的票房奇跡。票房持續(xù)走紅的同時,并沒有帶來相應的高口碑。在得到觀眾買單的同時,也有人質(zhì)疑它根本就不是一部電影,甚至有人讓它“滾出電影界”。在解碼的過程中,觀眾所處的社會階層、所受的教育、人生觀價值觀等等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解碼過程。霍爾的三種解讀策略,都能體現(xiàn)在受眾對這部電影熱播的解讀上。
1.支配式解讀。即觀眾的解碼立場跟制作人的編碼立場完全一致,觀眾完全認同和接受傳播給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電影《爸爸去哪兒》的導演謝滌葵表示:爸爸跟孩子在一起完成任務,不管是什么形式大家都會喜歡看。而且又在過年期間上映,很適合全家一起走進電影院,我們相信這會是一種新玩法?!笆紫?,這是一部標準的合家歡,笑點很多,也有感人的親情,很多70后、80后都會帶著孩子去看?!备V萁鹨輫H電影城市場部主管程珊說,“其次,上映的時機也非常好,過年本來就是家人團圓的時間,全家去電影院看這部充滿溫情的片子,是非常好的選擇。”在電影中,天天延續(xù)了貼心小暖男風格,主動提出給爸爸張亮洗腳。張亮眼眶濕潤地感嘆說“幸?!保M焯旎丶夷芙o媽媽也洗一次,天天更是爽快回應“想洗腳找我”。這一暖心舉動不僅感動了張亮,也打動了許多觀眾,稱孩子的言行其實就是父母的鏡子,張亮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借鑒。并表示中國電影市場上就缺少這種溫情式的電影。
2.協(xié)商式解讀。協(xié)商式解讀的受眾,一般來說融入了電影主導的意識形態(tài),但卻需要局部的微調(diào),使解讀能夠符合其社會地位。在這種協(xié)商式解讀過程中,受者與傳者的支配意識形態(tài)始終處于一種充滿矛盾的協(xié)商過程。比如說,對于電影版的《爸爸去哪兒》的評價,福建中興院線公司副總經(jīng)理陳首文直言,“沒有故事,沒有人物塑造,藝術(shù)性無從談起,跟綜藝節(jié)目沒什么兩樣。”而媒體影評人羅來明認為,這部電影的火爆,將促使人們重新審視電影院的功能,不能把它當電影看,其實就是一個娛樂產(chǎn)品。天娛傳媒總裁龍丹妮則說《爸爸去哪兒》:“票房大賣,并不代表這個作品有多完美,只是能說明我們的老百姓有多饑渴。”
3.對抗式解讀。這一種解讀方式生成的意義,完全與傳播者意圖傳達的意義背道而馳,它解構(gòu)了傳播者的主導意識形態(tài)。這部5天拍完、從拍攝到上映不足兩月的電影,也引發(fā)了部分業(yè)內(nèi)人士和網(wǎng)民讓其“滾出電影圈”的聲討,同檔期的另一部電影《大鬧天宮》甚至曾在官方微博暗諷《爸爸去哪兒》是“狗屁欄目劇”?!栋职秩ツ膬骸菲狈康谋?,指責和批評也鋪天蓋地。綜藝節(jié)目進行升級變身電影,不看好的人認為這類電影制造噱頭、拍攝時間短、粗制濫造、故事性差,有洗錢的嫌疑。情緒激烈的人甚至認為,稱它們?yōu)殡娪昂喼笔菍﹄娪暗奈耆?,現(xiàn)在電影的門檻太低了。也有人認為,《爸爸去哪兒》帶給我們的反思不應該停留在市場層面,而要深究市場背后的文化躁動。比如時評人韓浩月說:“拍電影就像一場游戲,在這場被玩得火熱的功利游戲中,似乎沒人在乎電影究竟是什么?!?/p>
【參考文獻】
[1][德]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辯證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英]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xiàn)代主義[M].譯林出版社,2000.
[3][美]約翰·菲斯克.解讀大眾文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石義彬.單向度,超真實,內(nèi)爆—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5]斯圖亞特·霍爾.編碼、解碼[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