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然
摘 要:中印兩大鄰國淵源深厚,雙方的和睦相處、攜手合作,不僅是亞洲之幸,而且是世界之福。本文通過對兩國從秦至清的文化交流的梳理,肯定中印文化交流對中印雙方乃至世界而言都是有著諸多裨益的。
關鍵詞:印度;中國;文化;交流
前言
中印交流至少已有兩千年的歷史,而文化交流更是在其中扮演著橋梁的角色。即使是在兩國關系遭遇低谷之時,民間的文化交流也并未斷絕。在世界聯(lián)系日益緊密的今天,要實現(xiàn)和平崛起,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正如季羨林所說,“文化交流能促進交流雙方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的發(fā)展,能增進雙方科學技術的昌盛,總之一句話,能推動雙方社會的前進。在全部世界史上,要舉一個文化交流雙方獲利的例子,非中印文化交流莫屬?!盵1](P3)
一、活躍——秦漢時期
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夏(今阿富汗)發(fā)現(xiàn)蜀布和邛竹杖,這是由商人們從身毒國(今印度)的蜀人處買來的。當時,北方的絲綢之路尚未開通,商人們主要是經(jīng)由西南絲綢之路與中國進行往來。學術界普遍認為,西南絲綢之路的開通大約比北方絲綢之路要早一至兩個世紀,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中印文化交流濫觴于秦以前。
到了兩漢,中印文化交流進一步擴大。西漢時期,中印文化交流的重點是在交流渠道的探索和物質文明的交流上。公元前139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這次“鑿空”之行促使北方絲綢之路開始形成,另外,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在漢代中印之間的海上通道亦已建立。交往通道的形成大大推動了中印交往。
東漢時期,中印文化交流的特點是,在物質文明交流的同時開始了精神文明的交流,而后者的主要事件是佛教傳入中國中原地區(qū)。關于佛教何時傳入中國,眾說紛紜,不過其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之一就是公元67年,東漢明帝派蔡愔、秦景前往印度求法,得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印度僧人來華,次年在都城洛陽外修建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供其翻譯佛教典籍。這標志著佛教正式傳入中國,掀開了中印交流的新篇章。
二、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期
進入魏晉南北朝,中印文化交流已經(jīng)全面展開,這一時期最顯著的特點是在物質交流層面更加深入以及佛教文化的大規(guī)模東傳。
佛教傳播。魏晉以降,經(jīng)學和名教衰頹,儒學陷入困境,佛學趁勢大興,中國文化首次遭遇異域高度發(fā)達文化的巨大沖擊,影響深遠。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提出了對佛經(jīng)譯文的更高要求,于是出現(xiàn)了新的歷史現(xiàn)象——中土僧侶西行取經(jīng)。其中最著名的是后秦僧人法顯。他于公元399年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西域前往印度,然后又經(jīng)海路返回中國,歷時13年,足跡遍及30多個國家,攜回大量佛經(jīng),并翻譯了部分經(jīng)書和戒律,這對于中國佛教在教義和教派組織上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另外,法顯還根據(jù)其取經(jīng)經(jīng)歷,寫成《佛國記》,該書不僅是研究古代印度的重要資料,更是中印兩國友好交流的見證。
在中土僧侶西行取經(jīng)的同時,西方高僧也陸續(xù)來華傳教。鳩摩羅什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公元401年,在后秦姚興的邀請下,鳩摩羅什來到長安,開始翻譯佛經(jīng)。他父親是天竺人,自己卻出生在龜茲,是以本身就被打上了中印文化交流的烙印,加上他精通梵語和中文,所譯佛經(jīng)文圓意通,現(xiàn)今流行的《金剛經(jīng)》、《法華經(jīng)》就有他的譯本。
藝術影響。中國的佛塔建筑形式起源于印度,在此之前,中國建筑中并無佛塔形式。但匠人在修建佛塔的過程中融入了中國元素,這正是中印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結果。石窟也是由印度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內地的。中國石窟從時間和空間上來看分布均較廣,但論及石窟的開鑿全盛期,則要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此時,后世著名的幾大石窟,如敦煌石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均已開始大規(guī)模開鑿。它們都是中印文化激烈碰撞融合后的結晶。
佛教的發(fā)展還給中國的雕刻與繪畫吹來了新的氣息。這一時期中國的雕刻與繪畫在內容上,新添了佛教人物和佛教故事,風格上,則深受印度犍陀羅藝術風格的影響。而且由于佛教興盛,每逢佛教節(jié)日,很多地方都會舉行佛像游行、百戲樂舞表演等慶?;顒?,這些活動在客觀上對中國自身的民俗活動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印度佛教音樂隨佛教一同傳入中國,直接推動了中國佛教音樂的產(chǎn)生。中國佛教音樂的奠基人通常被認為是著名文學家曹植,此后,中國佛教音樂進一步發(fā)展?!埃何洌┑奂群V敬佛法,又制《善哉》、《大樂》……等十篇,名為正樂,皆述佛法。又有法樂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唄,設無遮大會則為之?!盵2](P305)南朝梁武帝推崇佛教的一系列舉動大大推動了中國佛教音樂的發(fā)展。
技術交流。在技術層面,由于大量佛經(jīng)的翻譯、僧人的往來,印度的一些天文歷算醫(yī)藥知識也傳到中國。例如,我們從《隋書·經(jīng)籍志》中可以看到,有《婆羅門天文經(jīng)》、《婆羅門竭伽仙人天文說》、《婆羅門陰陽算歷》、《婆羅門算經(jīng)》、《婆羅藥方》、《龍樹菩薩養(yǎng)性》等天文歷算醫(yī)藥知識方面的書記錄在冊。
三、鼎盛——隋唐時期
在隋唐大統(tǒng)一的政治格局下,中印文化交流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特別是在被喻為“大有胡氣”的唐朝,一方面,政府奉行高度的對外開放政策。另一方面,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先后建立,保證了北方絲綢之路的暢通,加上唐蕃古道的開辟,使得中印交流更為便捷。
佛教傳播。法顯之后,西行求法者絡繹不絕,至唐代更是達到巔峰。在這樣一大批求法僧人中,玄奘無疑是最偉大的代表。他于公元629年出長安,歷經(jīng)千難萬險到達印度,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住學五年,聲譽頗高。但他并未遺忘求法回國的理想,于公元645年載譽而歸。次年,玄奘將自己在西行途中的各色見聞口述出來,由門人辯機撰寫成《大唐西域記》,這部書為研究古代中亞以及南亞歷史文化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在玄奘之后,最著名的西行求法者要數(shù)義凈了,他把自己的見聞也寫成了書,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與《南海寄歸內法傳》。有唐一代,雖然有武宗滅佛,但這一方面反映了佛教在唐代之興盛,已影響到帝王統(tǒng)治,其次,盡管遭此禍事,佛教依舊興旺不滅。因此,總的來說,中印佛教交流仍然十分繁盛。
科學技術交流。來自印度的科學知識對中國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比如唐代僧人一行制作《大衍歷》,被認為是在古代印度天文歷法的影響下進行的,而瞿曇悉達將印度的《九執(zhí)》歷書進行加工創(chuàng)新,推出了適用于中國的《九執(zhí)歷》。藥圣孫思邈,史書稱其“好釋典”,而且據(jù)考證,孫思邈的《千金方》中,有不少方子和藥物都來自印度,這佐證了印度醫(yī)藥學對中國的影響。
一方面,印度文化對中國的許多方面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和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印度文化也大大受益于中國文化。印度的造紙、養(yǎng)蠶之術就學自中國。制糖技藝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位置。首先,制造粗糖的技術是印度發(fā)明的,隨佛經(jīng)傳入中國,而后,中國改進了制作粗糖技術,又將改良后的技術傳回了印度,這樣的流傳軌跡是中印文化良性交流的典范模式。
四、轉型——宋至明中葉時期
這一時期的中印交流經(jīng)歷了重大的轉型。十二世紀,佛教在印度消亡,這導致過去中印交往的重要文化載體的缺失,于是兩大文明的交流轉向了貿(mào)易往來。
交通狀況。唐朝在怛羅斯之戰(zhàn)中的失利,使得唐朝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而后安史之亂,中原王朝衰弱,吐蕃趁勢控制了河西走廊,這導致中印傳統(tǒng)的往來道路——西域道受阻。北宋初年,國力尚算強盛,于是西域道復通,“秦涼既通,可遣僧往西竺求法?!盵3](P113-114)到了南宋時期,由于國勢漸弱,西域先后為黨項、契丹等西北少數(shù)民族所控制,大理又橫隔在西南絲綢之路上,加上宋人海上實力較強,于是海上絲綢之路愈加繁盛。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趙汝適的《諸番志》都記載了較為詳細的印度沿海情況以及中印海上交通狀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印海上交通之發(fā)達。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率領蒙古軍隊征服大片土地,其中也包括西域與西南,于是中印交往的陸路再度暢通。而此時的中印海上交通也并未荒廢。汪大淵的《島夷志略》中對印度情況的詳細描述以及他本人的多次出海,還有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其《馬可·波羅游記》中的相關記載,皆反映了中印交通在元代的發(fā)達程度。
明代初期,由于倭患嚴重,政府一度實行禁海政策。直至永樂年間,明成祖有意經(jīng)略四方,不但解除海禁,甚至遣人遠洋航行,于是誕生了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壯舉。再加上承襲前代宋元時期打下的基礎,中印之間的道路得以暢行無阻。
佛教傳播。自安史之亂始,中印往來逐漸冷卻,待到北宋政局穩(wěn)定,中印之間的交往才又萌發(fā)了新的活力。具有突出表征的是佛教,“宋太祖乾德二年,詔沙門三百人入天竺……乾德四年,詔:秦涼既通,可遣僧往西竺求法。時沙門行勤一百五十七人應詔?!盵3](P113-114)這是歷史上第一批由政府組織的赴印求法僧人群體,也是最后一批。此時的印度佛教在印度教和外來的伊斯蘭教沖擊下,已如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因此,這一次求法團赴印無疑更像是整個漢地僧人求法行動的回光返照。而印度也有一批僧人來華傳教譯經(jīng),“開寶(公元968年——公元976年)后,天竺僧持梵夾來獻者不絕?!盵3](P114)
到仁宗時代,由于佛教在印度瀕臨滅絕,漢地僧人的求法運動便停止了。而藏地與印度的佛教交流則一直持續(xù)到佛教在印度滅亡。地理位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公元8世紀初,阿拉伯人進入印度,帶來了伊斯蘭教。隨著穆斯林不斷深入印度腹地,佛教勢力被迫不斷東遷,進入與印度地區(qū)相鄰的西藏,“密教的大師星散,多經(jīng)克什米爾諸地而避入西藏,部份則逃至尼泊爾一帶?!盵4]一直以來,佛教的傳播是以印度向中國單向傳播的方式進行的,這項在中印交流史上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的活動,終于在十二世紀結束。
佛教雖然在印度滅絕,但中國佛教仍在發(fā)展,尤為令人矚目的是最具有中國本土氣息的教派——禪宗的發(fā)展,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佛教對中國的思想(宋明理學)、藝術、文學、風俗節(jié)日活動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這一切都可以說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結果。
經(jīng)濟貿(mào)易。隨著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中印之間的交流也轉向了貿(mào)易往來上。尤其兩宋時期的經(jīng)濟繁榮程度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罕有匹敵。在這一時期,雖然陸路時有不通,但民間經(jīng)濟往來一直并未斷絕,究其根本,對中(印)物產(chǎn)的需求是推動商人在中印之間奔走的主要原因。而與此同時,海上貿(mào)易則有著令人矚目的突出表現(xiàn)。海上交通前文已經(jīng)談過,此處便不再贅述。經(jīng)濟通道的保障,促使中印物質技術交流較前代更為廣泛,《宋史》卷四八九中提到,“(大中祥符八年,注輦國)遣專使等五十二人,奉土物來貢,凡真珠衫帽各一、真珠二萬一千一百兩、象牙六十株、乳香六十斤?!鄙褡谖鯇幨辏ü?077年),“注輦國王地華加羅遣使奇啰啰、副使南卑琶打、判官麻圖華羅等二十七人,來獻豌豆、珠麻、琉璃、大洗盤、白梅花腦、錦花犀牙、乳香、瓶香、薔薇水、金蓮花、木香、阿魏、鵬砂、丁香。……(中國)答賜其王錢八萬一千八百緡,銀五萬二千兩。”從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雖然以“朝貢”為名,但其實質是進行商業(yè)貿(mào)易。物產(chǎn)的種類之多、來往之頻繁、數(shù)量之巨大,均是前代不可比擬的,可見經(jīng)濟貿(mào)易之繁盛。
思想文化交流。理學上,宋明理學自詡正統(tǒng),“然而,倘若細細地研究他們的學說,又幾乎無不有佛教的成分”。[3](P123)文學方面,宋代的詩詞、元代的戲劇、明代的小說,許多素材都源自于印度。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吳承恩根據(jù)玄奘西天取經(jīng)的民間傳說故事所著的《西游記》了。此時,雖然中印文化交流的主要載體——佛教在印度已然滅亡,但印度對中國的影響或者說中國人民對印度的情感依舊存在,西游記正是反映了這樣一種對印度的向往。語言學方面,由于佛經(jīng)的翻譯和佛教的傳播,許多源自佛教的用語也頻頻出現(xiàn)在人們日常用語中,豐富了中國人民的語言生活,比如“拈花一笑”、“大千世界”。梵文對中國音韻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也有著重要影響。這些現(xiàn)象不僅拘于宋代以后才出現(xiàn),在佛教傳入中國之時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在忽必烈入主中原之際,蒙古國師八思巴以藏文和梵文為參照,創(chuàng)制蒙古新字,反映了印度語言對中國的影響。
五、式微——明中葉至清朝時期
從明朝中葉起,由于東南沿海倭患嚴重,加之國勢衰微,政府再度海禁,實行閉關鎖國,清朝沿襲這一政策,這一階段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變得緩慢。從莫臥兒帝國后期起,印度文明如日薄西山,每況愈下。“從一四三九年以后,孟加拉不再派人到中國來。這其實不限于孟加拉,印度其他地方基本上也一樣?!瓘拇艘院?,中印交通就一蹶不振了?!盵3](P149)兩國的官方往來基本斷絕。
16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葡萄牙、荷蘭、英國先后到來,印度由此進入了被殖民時代。在中國,葡萄牙人占領了澳門,臺灣也一度被殖民者侵占。殖民者逐漸染指整個南亞、東南亞,東方文明開始從屬于西方。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先后成立,殖民者們以印度為據(jù)點,同中國進行貿(mào)易,再把中國的貨物轉運到歐洲出售,牟取暴利。這一階段中印之間的交流主要體現(xiàn)在商品貿(mào)易上,而且多是以西方殖民者為中介進行的。
結語
中印交往濫觴于秦代之前,活躍于兩漢,發(fā)展于魏晉南北朝,鼎盛于隋唐,轉型于宋至明代中葉,式微于明代后期與清朝,又在20世紀煥發(fā)了新的生機?;仡欉@兩千年來中印交往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和平交往、文化互補、共同發(fā)展是其主線。在21世紀,中印要想實現(xiàn)和平崛起,就必須抓住機遇,緊緊依靠對方,建立互助互信的友好合作關系。而文化交流,正是雙方和平共處的基礎與實現(xiàn)良好溝通的橋梁。(作者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參考文獻:
[1] 季羨林.文化交流能推動中印社會前進[J].南亞研究,2000(1).
[2] [唐]魏征等撰.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3] 季羨林.中印文化交流史[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4] 圣嚴法師編述.印度佛教史[M].臺灣:東初出版社,1969.
[5] 熊義民.漢使西南洋行程考[J].嶺南文史,2000(4).
[6] 崔豹.古今注[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7] 薛克翹.中國印度文化交流史[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