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鑫
【摘要】文章對揚琴重奏形式進行了簡要介紹,從樂器使用,與他人配合等幾個方面談了怎樣更好地去表現(xiàn)揚琴重奏這種形式,并以作品舉例分析。
【關(guān)鍵詞】演奏形式;揚琴重奏;二重奏
揚琴是我國民族樂器中的主要樂器之一,最早從波斯傳入我國,距今已有很久的歷史了。由于揚琴這一樂器音域?qū)拸V,音色融合性強,被譽為中國小鋼琴,其用途廣泛,演奏形式多樣。揚琴不僅能夠作為獨奏樂器,還能為其他樂器作為單獨伴奏樂器,如二胡、板胡、笛子等這些樂器演奏時經(jīng)常會需要揚琴的伴奏。除此之外,揚琴在民族管弦樂隊中還擔任主要的聲部,在沒有指揮的小樂隊中,揚琴往往會起到指揮的作用。當然,在絲弦五重奏,廣東音樂中揚琴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近年來,樂器的不斷改革,音樂作品的不斷創(chuàng)新,揚琴重奏的演出形式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舞臺上。
揚琴重奏,是指兩臺以上的揚琴共同完成一首作品,其中的高低旋律伴奏等聲部,都是由各個揚琴來擔任演奏,而代替了其他樂器。兩臺揚琴演奏一首作品叫揚琴二重奏,三臺揚琴叫三重奏,更多叫揚琴樂團重奏。隨著我們樂器的不斷革新,除了我們已有的401、402揚琴外,又有了高音揚琴,低音揚琴,402加碼揚琴,這就更加豐富了我們的音域,豐富了我們的音色。所以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很多多臺揚琴演奏團組的形式。高音揚琴的音色很亮,很突出,有些像柳琴音色,所以經(jīng)常會擔任旋律聲部。低音揚琴音色低沉,厚重,共鳴強,接近于大阮,大提琴音域,所以常做低音聲部使用,起烘托作用。我們常用的402號揚琴常用在中聲區(qū)旋律聲部。近年來我們作曲家和揚琴事業(yè)工作者也都改變和創(chuàng)作了許多揚琴重奏作品。如:項祖華老師改編的揚琴二重奏《梁祝》黃河老師改編的多聲揚琴重奏《拉薩行》等。那么揚琴在重奏時都需要注意什么呢,怎樣才能把這種演奏形式表現(xiàn)的更加完美呢?
下面我簡單談幾點我個人建議:
一、音準
揚琴重奏與獨奏不同的是,不能只把自己的琴調(diào)準就可以,要與所有參加演奏的揚琴音高調(diào)成一致,保證音色純正,不能花。我們揚琴的調(diào)音是比較復雜的,首先弦太多,而且調(diào)完后容易跑,這就需要我們提前準備好,音準了基本成功了一半,如果音是花的,即使大家演奏得再好,也顯不出大家的水平,因為觀眾不能感受到愉悅的音樂。所以在重奏中音準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二、與其他聲部的配合
在演奏中我們所擔任其中一個聲部,有時是旋律,有時是伴奏,有時又是休止,這就需要注意,做主旋律時我們要非常自信主動地來演奏,強弱變化要明顯,這樣才能帶動其他聲部進行伴奏和烘托。轉(zhuǎn)至伴奏聲部時,音量一定要控制在旋律聲部之下,不能蓋過旋律聲部,根據(jù)旋律聲部的變化而變化。長時間或短拍的休止時,一定不能真的在那休息數(shù)小節(jié)或等拍子,而是要跟著其他聲部在心里唱,這樣要到自己該進入的時候不僅節(jié)奏自然準確,而且情緒也都能自如表現(xiàn)。
三、要聽見其他聲部的演奏
我們在演奏時不能只為了演奏自己的部分,而不管不顧其他聲部。在演奏自己聲部的同時,能夠聽見其他聲部的演奏,這樣互相聽,互相配合,隨時細微調(diào)整,對音樂速度的平穩(wěn)進行,樂曲完整表現(xiàn)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下面以一首揚琴二重奏作品《別港》為例作以分析:
《別港》這首作品是根據(jù)海南的“麗麗調(diào)”改編而成的一首揚琴二重奏作品。樂曲委婉動聽,表現(xiàn)了人們離別時的場景。樂曲共分為四個部分:引子、主題、快板變奏、再現(xiàn)。引子中,一聲部揚琴以高音反竹開始,清脆亮麗委婉,二聲部揚琴作爬音烘托,襯托出了整個畫面。主題部分是一段抒情的慢板,首先是二聲部揚琴低音區(qū)的兩小節(jié)分解和弦,然后引出一聲部揚琴的高音旋律進入,注意的是,一聲部揚琴進入后,二聲部揚琴的分解和弦伴奏馬上要弱下來,突出一聲部旋律。從主題慢板的第12小節(jié)開始,二聲部揚琴在低音區(qū)的旋律重復演奏,而這時一聲部變成了分解和弦伴奏,這時需要兩個聲部的力度變化和角色轉(zhuǎn)變??彀迨怯啥暡繐P琴的高音旋律滾奏進入的,一聲部揚琴的中低聲區(qū)的伴奏。這部分注意一聲部要根據(jù)二聲部揚琴滾奏的線條強弱變化而變化,后半部分兩個聲部轉(zhuǎn)換了角色。再現(xiàn)聲部,又出現(xiàn)了引子和主題的成分,樂曲最后漸慢減弱表現(xiàn)人越走越遠。在演奏這首作品時,兩個揚琴聲部表現(xiàn)的是兩個感情很深即將離別的人,二者在演奏時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綜上所述,揚琴重奏這種表演形式是揚琴這一樂器進一步成熟的標志,并趨于獨立形成自己的演奏模式,是進步的象征。同時我們的作曲家和揚琴工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大量揚琴作品,和樂器研制人員對樂器的不斷改進也都為揚琴事業(yè)做出了很大貢獻,為揚琴的明日更加輝煌做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