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舟
今年6月15日,是父親節(jié)。
父親節(jié)前夕,我參加了平和英語村利姆老師在杭州圖書館主持的英語角活動。他來自愛爾蘭,年齡60多歲,高個子,高鼻子,碧眼睛,樂觀開朗,講起故事來又蹦又跳,活像個老小孩。他拿過一瓶礦泉水咕嚕嚕喝了幾口后,微笑著向我們進述一個感人的故事—
美國杜德夫人的父親參加過南北戰(zhàn)爭,立過戰(zhàn)功,是一位很有涵養(yǎng)和慈祥的老人。在她13歲那年,母親去世,留下她和5個兄弟,她排行第二,4個弟弟都很年幼。父親一人,要撫養(yǎng)6個孩子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白天外出工作掙錢養(yǎng)家糊口,晚上回家料理家務(wù),教育子女,他沒有再娶妻,獨自一人拼搏幾十年,終于將6個孩子撫養(yǎng)成人,培養(yǎng)成材。
杜德夫人每逢回憶父親含辛茹苦的情景,就會獨自悲咽。1909年母親節(jié)那天,她在教堂參加紀念活動時,家中傳來了不幸的消息:父親去世。頓時,她心如刀割,非常痛惜父親的離去。她想:世界上為什么只有紀念母親的母親節(jié),而沒有紀念父親的父親節(jié),她認為自己的父親就很值得紀念。于是,她在拉斯馬斯博士丈夫的支持下,立即詳詳細細地將她父親的情況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長信,并建議將她父親6月5日的生日作為父親節(jié)。她把信送給州長,州長采納了她的意見,將父親節(jié)定為1909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并公告全州,舉行紀念父親的活動。后來,美國國會也采納了杜德夫人的意見,表決通過后交總統(tǒng)簽發(fā),成了美國的法定節(jié)日。
父愛如山,20世紀初,世界各國都紛紛效仿。活動內(nèi)容一般是贈送禮物,家族聚餐。利姆還向我介紹,他父親喜歡喝咖啡,往年,他是一定要回家看望父親的,送咖啡和鮮花從未少過。如今,他父親離世了。說到這里,他聲音低沉,神色悲痛,感慨地說父母健在有機會感恩,孝敬老人,這也是人生的幸?!?/p>
父親節(jié)前不久就是母親節(jié)。大嘴外教學校常設(shè)在杭州外文書店的英語角照?;顒?。那天,主持英語角的是美國人布拉德利,他今年31歲,滿口地道的美國英語,悅耳易懂。他穿著時尚,兩頰蓄著濃黑的短須,頗有藝術(shù)家風度。他一出現(xiàn),一旁的姑娘就情不自禁地叫道:“Handsome?。ê脦洠?/p>
我很想了解母親節(jié)的來歷,就向他提問。性格開朗隨和的布拉德利,也講述了一位外國夫人的故事。
他說,母親節(jié),作為一個感恩母親的節(jié)日,最早出現(xiàn)在古希臘,希臘人出于對女神的崇拜,定每年的四月八日為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等五神之母祈禱日。
“1876年,美國全國都在悲悼南北戰(zhàn)爭中犧牲的將士們時,那熱心為教堂服務(wù)的查維斯夫人,常向聽眾講述南北戰(zhàn)爭中將士們的悲壯故事和他們的母親在失去親人后的凄慘情景。查維斯夫人為教堂服務(wù)達25年之久,直至72歲時離世,在生前祈禱中她切望能有個母親節(jié),讓大家都來紀念母親。她那41歲的女兒安娜,為了實現(xiàn)母親的愿望,立志要創(chuàng)建一個母親節(jié)。于是她寫信給當?shù)赜忻娜宋?,要求他們支持設(shè)立母親節(jié)以發(fā)揚孝道,可是反應(yīng)冷淡。但她毫不氣餒,繼續(xù)向社會各界呼吁。1907年5月12日,安德列衛(wèi)理教堂應(yīng)安娜的請求,為母親們舉行了一個禮拜儀式。次年,禮拜儀式又一次在費城舉行,于是建立母親節(jié)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終于獲得州長的支持,到1911年,母親節(jié)的活動不僅風靡全美各州,而且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地一些國家也相繼開展母親節(jié)慶祝活動。1919年5月獲得美國眾議院通過,并經(jīng)總統(tǒng)批準,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jié)?!?/p>
“如今美國人是怎樣歡度母親節(jié)的呢?”我接著問。
“我們美國人,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一般會回家看望母親,向母親贈送康乃馨鮮花、賀卡以及其他禮品,子女做家務(wù),讓母親快樂地休息,共聚晚餐。小孩子們更有趣了,他們學著做飯給母親吃,為母親洗臉、化妝,唱歌給母親聽,跳舞給母親看,逗得母親哈哈大笑,樂個不停?!?/p>
“母親節(jié)那天,你是怎樣表示的呢?”
布拉德利告訴我,往年都是回家看望母親,母親喜歡吃蛋糕,他會親自下廚做蛋糕給母親,送康乃馨以及其他禮品,從未間斷過。今年遠在杭州,要等到晚上22點,那時美國剛好早上9點,母親吃過早餐,精神最好時,打電話向她問候、祝福。
聽到這里,我感觸萬千。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奉行孝道的,不論儒教、道教還是佛教,都是提倡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孝敬父母居各種善德中的首位。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說的是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孝敬別人的父母;不僅愛護自己的孩子,也要愛護別人的孩子。只有這樣,全社會才會形成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淳厚民風。在這種良好風尚影響下,孝敬父母的動人故事就會不斷涌現(xiàn)。
隨著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一些大中城市也開始過母親節(jié)和父親節(jié)了。一些小學教師教孩子們制作賀卡和象征母愛及父愛的畫、玩具贈送父母,并教他們在節(jié)日那天,大膽對父母親說“我愛你”。成年人則回家看望父母,送些老人喜歡的衣服和食品等。今年父親節(jié)網(wǎng)友曬出諸如“喂食爸爸”、“警察爸爸”、“拼命爸爸”等各種“父愛正能量”的事例,這些都反映了中西方節(jié)俗中的孝敬父母之風正在恢復,社會的道德風尚也在改善和提高。大家都在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建設(shè)精神文明而努力。
很多人曾提議,設(shè)立中國自己的母親節(jié)。但我想不管是外國的母親節(jié),還是中國的母親節(jié),那不過是一種情感表達的形式,主要是為提醒人們對父母常懷感恩之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多關(guān)心他們,給他們足夠的關(guān)心和呵護,讓他們過得幸福、開心!
英語角是學習英語的別樣課堂,又是傳揚精神文明的新場所。外籍人士所講的故事令我回憶與遐思……母親的微笑、父親的肩膀,他們的愛就像藏在歲月深處的一首老歌,唱的人漸唱漸遠,聽的人卻淚流滿面。此刻,我想說的一句話是——年輕的朋友們,切莫忘了一個“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