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去第一任主編許文老人家中攝像、錄音,采訪并收集歷史資料。
5月23日 創(chuàng)刊35周年第一次策劃會。
5月28日 北京閱讀季 閱讀點亮童年·父母必讀童書排行榜10周年展。
5月30日 《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出版一周年。
……
無意間翻到手機日歷里隨手記下的這些文字,不由讓我有一點小小的感嘆:原來,每天忙碌的事情串在一起,一年年地堅持下來,便成為了一種積淀—— 一段歷史回憶,一本書籍,一種信念的傳遞。這樣看來,所謂生命中那些珍貴的東西傳承,
或許就是讓這些簡單的聯(lián)系不斷重復(fù)下去?
每一年,去拜訪、看望前輩,已成為雜志社幾代人始終保持的傳統(tǒng)。
在“閱讀點亮童年”的理念下,作為中國媒體的童書排行榜,父母必讀童書排行榜已走過10年。
從創(chuàng)辦《崔玉濤大夫診室》欄目,再到《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一書的出版,已走過13年 。
仔細想一想,所有的這一切,最初往往只是一個小小的想法,然而,在日復(fù)一日的堅持中,慢慢地發(fā)酵,于是變得耐人尋味,于是變得與眾不同,成為一種收納力量的方式。就像是一粒粒散落的珍珠,當(dāng)用“時間”這根線將它們一顆顆串起來時,便是一條帶著記憶的美麗項鏈,有著獨特的內(nèi)涵與價值。
關(guān)于堅持,在每天的生活中,我想也同樣如此。
堅持每天帶孩子鍛煉20分鐘。
堅持每天講故事、讀書20分鐘。
堅持每周問候父母,為他們做一次飯,陪他們聊一次天。
堅持一項個人愛好(音樂、讀書、爬山 … …)。
堅持記成長日記。
堅持給家人做一道他們喜歡的菜。
一年一年,你會發(fā)現(xiàn),小小的堅持帶來的那些驚喜:遠離疾病,花費更少的金錢與精力;閱讀,已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根本無需催促;孩子帶著“媽媽味道”的記憶走入成年;家庭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與節(jié)奏;個人的愛好,不僅僅是一種放松方式,更是一種滋養(yǎng)。
這些就是堅持的力量?微小,卻有著不同尋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