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芬
幼兒教育應以“愛”為主線,把“愛”貫穿到精神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使教師和孩子都能感受到園內(nèi)充滿和洋溢著溫暖的愛,促進教師、孩子和幼兒園和諧發(fā)展??梢哉f,愛是幼兒園文化的核心。這種愛,不僅指情感的投入,同時也包括幼兒園管理的多個方面。具體來說,這種愛應該是真愛:不虛偽,不做作,發(fā)自內(nèi)心,排除物質(zhì)或其他利益的干擾,園長對教工,教工對兒童,源于真誠,一舉一動都有愛的影子;還應該是大愛:大愛無疆,由于有一種對國家、對教育、對兒童有強烈的責任感,幼教工作者能夠認識自身工作的重要和偉大,不忘使命,把自身職業(yè)當成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手段,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最優(yōu)質(zhì)的幼教服務。
一、幼兒識字方法談
1、相關性識字:在教孩子們識字的時候,你可以把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比如三點水旁的放一塊,象“江”、“?!薄ⅰ昂印钡鹊?,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和水有關的;再如,把足字旁的放一塊,“跑”“跳”等等,這些字都是和腳有關的,“雞”、“鴨”、“鵝”這些字里都有一個“鳥”字,而這些東西也都和鳥兒長得很像,都屬禽類;還有提手旁,人字旁等等。把這些字歸歸類,這樣不是能提高孩子們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嗎?
2、識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在相應的實物上附上文字,或口頭說明,如在冰箱上、電視上貼上寫著“冰箱”、“電視”這些漢語和拼音的紙片,外出時如看到來來往往的汽車就說“車”(汽車、火車、卡車、警車……);看到樹就說“樹”(楊樹、柳樹、松樹、大樹……)。這些有意識的動作會讓孩子對每天接觸到的東西產(chǎn)生字面的理解,從而加深了印象。
3、動作識字:父母可以通過做動作來讓孩子認識字。父母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拿出寫著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動作,并讓孩子也來做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既動手又動腦的效果。
4、兒歌識字:朗朗上口的兒歌、詩歌,是孩子喜歡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兒歌,讓孩子把他喜歡的兒歌背出來,再慢慢地一個一個把兒歌里的漢字教給寶。
5、圖片識字: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許多圖文并茂的識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識字的圖片。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通過卡片,以游戲的方法來教孩子認識漢字。孩子學得輕松,父母教得也輕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對漢字的印象。
6、引誘孩子識字:與說話,故意相互問字,教字,寫字,猜字謎考字,談得津津有味,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引誘孩子主動來看來問,積極參與識字活動。
二、怎樣引導幼兒閱讀
1、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引起孩子的讀書興趣
在引導孩子閱讀時都可能有過這樣的“遭遇”:明明是一本廣受好評的兒童作品,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卻連看都懶得看一眼。看到孩子冷淡的反應,家長也知道哪怕堅持讓他把書讀完,效果也是令人失望的。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就是因為孩子對閱讀還沒有產(chǎn)生興趣。而授之以漁的閱讀需要孩子自己去讀,這首先就要引起孩子讀書的興趣。家長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背景等手段,引起孩子讀書的興趣和欲望。
2、變家長讀、孩子聽為孩子自己讀給自己聽——敏給孩子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講故事聽,讀書給孩子看,其實這會使孩子產(chǎn)生一定的依賴心理,他(她)會認為讀書是爸爸媽媽的事情,與自己無關,自己的任務就是聽口授之以漁的閱讀需要家長注重引導,而不是全權包辦。比如在孩子巳能非常投入地聽懂一個故事后,就可以開始讓他自己學著翻書,有時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提問題,引導他去書里找。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閱讀能力,在他會自己閱讀時,家長可以引導他自己去讀,并讓他給爸爸媽媽講故事,有錯的地方不要直接指出,而是陪孩子再看一遍,聽他講,給他補充,潛移默化地教會他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總之,真正的閱讀應當是一個讓孩子有效參與的過程,而不是把書上的字一個個讀完的機械過程。只有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真正地愛上閱讀。
三、怎樣教孩子學古詩
1.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
想讓孩子理解古詩,最好能夠找一些語盲淺顯樸素、篇幅短小、描述直觀的詩歌作為孩子入門時選用,如賀知章的《詠柳》、李白的《靜夜思》、孟浩然的《春曉》、柳宗元的《江雪》等都有朗朗上口、容易理解的特點,很適合孩子閱讀。另外,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家長可以把詩句變成短小精悍的故事,先講給孩子聽,讓孩子記住主要內(nèi)容,然后再讀古詩,理解的難度就會明顯降低。比如讀孟郊的《游子吟》,家長就可以給孩子編一個“兒子要離家出去工作,母親舍不得他,臨走時還在為他縫制衣服,希望他能早些回來”的故事,這不僅能為孩子讀詩增添不少樂趣,也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這首古詩的內(nèi)容。
2.分析古詩中的語句
這里所說的分析語句不是讓家長一字一字地給孩子翻譯古詩,這樣固然能讓孩子理解詩句的意思,但是孩子卻少了很多讀詩的快樂,也無法體會詩句的美感。所以家長一定不要逐字講解,而只要對一些生字詞稍加解釋,或?qū)⒆犹岢霾幻靼椎牡胤阶骱喴卮鸺纯?。像家長指導孩子讀古詩(村晚):“草滿池塘水滿陂(bei),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可以重點給孩子解釋一下“‘陂指池塘,‘銜就是嘴里含著的意思,而‘漪是水波紋的意思”,再引導孩子自己去理解所謂“山銜落日”的含義,也就是“太陽慢慢落在兩山之間,好像被山‘銜,住一般”。同時,家長可以點撥一下孩子,讓他品味“銜”字運用的巧妙之處,問問他如果換成別的字,還會不會有這樣好的效果。
3.構想古詩中的畫面
古詩是語言的藝術,一首好詩也是一幅美好的畫卷。因此在古詩閱讀中,家長可以借助畫面的形式采培養(yǎng)孩子理解、欣賞古詩的能力。其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一面讀詩一面構想其中的畫面,并可以動筆畫一畫。比如讀到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時,就可以讓孩子動筆畫下詩中的“翠柳”、“黃鸝”、“青天”、“白鷺”等,如此一來,孩子不僅能夠很好地理解詩意,也能鍛煉獨特的審美視角,使詩意、畫意相得益彰。除了自己動手畫以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找采一些內(nèi)容相近的畫,讓孩子看,也可以帶孩子到戶外,見景學詩。這樣孩子眼中的古詩會變得更加直觀,聽覺印象能夠和視覺形象有機結(jié)合,成為一種完整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