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xí)近平3月28日訪問德國時,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私人宴請時出入意料地送給習(xí)近平一幅1735年德國繪制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
中世紀前,歐洲人對“中國”僅具有模糊的認知。12世紀后,不少歐洲人前往東亞地區(qū),如傳教士、使節(jié)、商人等。16世紀末,隨著歐洲耶穌會與中國建立起緊密關(guān)系,有關(guān)中國的方方面面,包括地理輪廓和地理知識也通過他們被帶到歐洲。這些資料大都來源于傳教士的游記,因此當時中國地圖主要由神職人員繪制。德國在繪制地圖領(lǐng)域當時逐漸走在歐洲前列。
清朝皇帝康熙于1708年下令編繪的《皇輿全覽圖》在中國地圖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后中外數(shù)百年間繪制的中國地圖大都以它為藍本。該圖后來傳到西方后,其新鮮度和準確度令歐洲人嘆為觀止。當時“中國地圖”開始在德國流傳,也有德國人繪制中國地圖。
德國歷史學(xué)家認為,17到18世紀,歐洲耶穌會在中國的目標主要在于向中國人宣傳歐洲,以鞏固天主教在中國的地位。隨著他們與中國官方合作的深入,特別是在測繪和繪制地圖上,他們對中國的國土也有了更新的認識。這些傳教士把對于中國的認識帶回歐洲,并在各地宣傳,引起西方對中國的關(guān)注。然后繪圖師們再根據(jù)他們帶回的中國認知,繪出中國地圖,并且以各種歐洲文字廣泛出版。
18世紀后期,乾隆朝補充了西域測繪成果,使中國地圖更加完整。這幅地圖迅速傳至歐洲,并由歐洲人進行加工。霍曼出版社之后也曾出版過完整版的中國地圖。與對中國歷史、政治、文化等內(nèi)容的興趣相比,歐洲人對中國地圖的興趣更具實用性。越到后來,歐洲的中國地圖更多強調(diào)中國沿海的航海圖。這也正體現(xiàn)了歐洲人在繪制國外地圖方面的發(fā)展,與其殖民擴張或商業(yè)擴張密不可分。歐洲人對“中國”的認識,也從開始時的模糊,慢慢變得清晰起來,并形成一個完整的中國的印象。經(jīng)過了一百年,直到19世紀以后,歐洲才對中國的地理條件,特別是內(nèi)陸等情況更深入認識,這也為殖民中國打下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