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娟
每一年的高考,歲歲年年,如約而來,如期而去,留給我們的試題,聚成一個巨大的“寶藏”.如果我們認真探究并加以“挖掘”,一定會使這些“寶藏”轉化為巨大的“財富”,同時還會使它們得到“增值”.2013年高考浙江省理科數學第18題換成了數列大題,沒有考三角函數大題,而把三角函數的考查放到填空、選擇題中,試題的結構安排做了較大的調整,試題的考查深度有了較大的提升,試題注重考查通性通法,回避了特殊技巧,從結構到內容都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理科卷第6題這樣的一道小小的三角函數選擇題,卻難倒了不少學生.在今年的一堂復習課中,把它直接拋給了學生,沒想到,竟引來了一場精彩的解題大戰(zhàn).
原題重現:
一、立足通性通法,一波三折,精彩不斷
師:這是一個三角中很常見的給值求值問題,求解的方法應該很多.由方程的思想,只要再給出一個關于sinα,cosα方程即可,誰來講講?
這里,我們把問題回到了課本.還是一句老話,高考試題源于課本,高于課本,平時的教學只要著眼于以課本內容為出發(fā)點,探究發(fā)現為著力點,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為生長點,就可以把握高考關鍵的落腳點.
三、反思高考復習,優(yōu)化思維,精彩繼續(xù)
通過上面這個小小的高考題,我們在課堂上進行了一題多解,從特殊推廣到了一般,得出問題的一般性的解決方法.題不在大,有“魂”則靈,數學的“魂”就是“探索—發(fā)現—化歸—創(chuàng)新”.反思高考復習,“高考數學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樣深度?”要了解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近三年的浙江新課程卷認真加以研究.因為高考試題是高考命題專家精心設計、合理編排出來的,它是落實《考試說明》的載體,它是對《考試說明》的說明,它體現了課改的精神,它要支持著新課程改革,這不僅僅是命題者的個人行為,更承載新課改深化改革的導向標功能.
《新課程標準》強調:高中數學課程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從高考改革的趨勢來看,將來的高考試題會給思維能力強的學生留下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間.在高考這種思維能力主要體現在解題能力上,而解題能力的提高在高考數學復習課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在一題多解、多題共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一題多聯(lián)的思維訓練中來逐漸地培養(yǎng)思維靈活性、廣闊性、嚴謹性、批判性、深刻性等品質.我們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去積極探索:
1.一題多解——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一題多解的價值并不是為了使學生掌握這道題的所有解法,而在于使學生學會靈活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審視、去思考,從而溝通知識之間的縱橫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性品質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需教師引導學生多方位思考,并及時地調整,否則可能造成學生的迷惘和失意,走入誤區(qū).
2.多題共解——培養(yǎng)思維的廣闊性
多題共解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類比、觀察能力,對學生掌握基本數學技能和解題規(guī)律性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能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用一法,解多題的效果,有利于求同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3.一題多變——培養(yǎng)思維的嚴謹性
以“原型題”作為素材,適當改變條件或問題背景,或對問題作橫、縱向拓展引申,能大大增強學生對問題的認識,辯證地分析和應用條件,對培養(yǎng)思維的嚴謹性大有裨益.課堂教學中若能發(fā)揮此類題的輻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
4.一題多聯(lián)——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
一個數學問題,可從不同角度、不同的知識點出發(fā),都能得到圓滿的解決,這體現了“條條大路通羅馬”.同時通過問題解決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思維的深刻性也得到深化.
其次,在復習中我們還應該做到 “六個盡量”:盡量讓學生獨立觀察,盡量讓學生動腦思考,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盡量讓學生主動表達,盡量讓學生發(fā)現、質疑問題,盡量讓學生充分重視小題.還是這句話,題不在大,有魂則靈.事實上高考數學試卷中有70%左右的低、中檔題是由基礎知識命制的,只要基礎扎實,基本技能熟練,拿下這些題比較容易.反之,若對一些基本概念、定理都含混不清,不但基礎題會失分,難題也不可能做得好,那將犯下戰(zhàn)略性錯誤.真可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得基礎者得天下”!
【參考文獻】
[1]王永生.一道高考數學試題教學運用的精彩故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4(1-2).
[2]施剛良,周筆崇.“小題”也可以“大做” [J].中學數學,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