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玉 陸麗程
請單純?yōu)榱撕⒆?/p>
一開始,是在圖書館門口看到微公益的宣傳海報。就是因為被海報上的這樣一句話感動——“請不要為了圓自己的支教夢而來,不要為了體驗生活挑戰(zhàn)自己而來,請單純?yōu)榱撕⒆印?,便萌生了要參加的念頭。再看時間,將近兩個月,與其他流于形式的支教組織不同。應該是可以做些什么,于是參加了宣講會,覺得靠譜,便堅定了參加的信念。那天晚上,我花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說服了極力反對的全家人,終于爸爸點頭后其他人也無可奈何了。經(jīng)過投表、面試、培訓、篩選,最終到了涼山彝族自治州。
索瑪花愛心支教聯(lián)盟是一個民間的支教聯(lián)盟,在大涼山地區(qū)為失學兒童設有二十多個教學點。我們18個人就是該組織的暑期志愿者。這里的孩子都講彝語,漢語水平很差,年齡小的孩子甚至很難聽懂漢語,所以跟同水平的漢族孩子相比,他們落后很多,課程上也跟不上。組織者老邪哥哥說,招募暑期志愿者,讓孩子來上課,就是想讓孩子們把跟不上的課程補一補,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的漢語水平有所提高。
暑期支教聯(lián)盟只開設了三個學校:索瑪花一小、二小,以及布海小學。我們18個人要分成三組。我和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穩(wěn)重全能的板姐,上海外國語的性格超好風趣幽默的Mickey,同寢室一路相伴脾氣超好的老鄉(xiāng)朱美燕,華政經(jīng)濟法專業(yè)美麗耿直的王丹,以及很二但很吃苦耐勞的江雄,分配到了索瑪花一小。江雄是我們六個人的負責人。我們要從西昌城坐公車到山腳下,再翻越三座山歷時兩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海拔兩千多米。索瑪花一小也是三所學校里孩子家庭條件最差的,孩子很多都是從別處遷過來的,沒有學籍。
擺在面前的就是團隊協(xié)作的問題。我們學校有三個班,都是一年級,孩子從7歲到15歲都有。我選擇帶三班的語文,原因很簡單,我看見只有三班能上古詩,懷著對高中恩師強烈的感情和自己對古詩的熱愛,便堅定地要教三班的語文。后來才知道,三班是三個班里基礎最好的(所謂好也就是語文考試在20分以上吧),是強化班,但也是最難駕馭的班,因為孩子年齡相對比較大。大部分孩子十幾歲,兩個十五歲的大男孩,一個是貴族血統(tǒng)的馬巫且,懂事、成績好,相對成熟,一個是住在學生寢室的孤兒額其曲呷,家里只有一個奶奶,善良獨立,但相對沖動,總是桀驁不馴的樣子。
新老師好!
第一次上山,在老班長的帶領下,終于在兩個半小時后到達了半山坡上的索瑪花愛心小學。老班長是退休軍人,是聯(lián)盟里負責管理各處支教老師的。現(xiàn)在想想,老班長雖嚴厲,但真是一個令人敬重的長輩。用活動板房建立起來的四間教室,兩間男女老師的寢室,以及水泥磚式的兩間旱廁,這也是整個火普族唯一的廁所。
一見到我們,孩子們都很熱情,一個勁地說:“新老師好!”許多孩子衣服小臉都臟兮兮的,甚至很多孩子還掛著兩串鼻涕,手上指甲里都是黑漬。我第一個認識的孩子叫吉爾阿千,戴著個帽子(后來知道阿千的頭發(fā)被火燒掉了一大塊,所以一直戴著帽子,我不知情的時候還在課堂上提過沒有特殊原因不要在上課的時候戴帽子,希望孩子沒受傷),他特別拽地過來問我叫什么,我說:“我姓農(nóng),你可以叫我農(nóng)老師。你叫什么名字呢?”他笑著說:“我叫吉爾阿千!”其實當時我沒有聽懂,因為孩子漢語不是很好,講得不太清楚,就胡亂點了點頭。
第二天,阿千遇到我,竟然說:“農(nóng)老師早上好,你還記得我叫什么名字嗎?”我當時就愣了,旁邊的孩子就七嘴八舌地告訴我,后來去查名單才把阿千的名字記住了。
和孩子們的故事也剛剛開始。
只剩下三四天孩子們就要放暑假了,到時候我們也要真正開始上課。除了上語文數(shù)學,我們還每個人要上三個班的一節(jié)副科。我一直主張要開品德課,原本是想和孩子們說說一些基本的禮儀,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不實際,只有我們三班大孩子能上品德課,一般中班上著上著就變成了故事課,于是順理成章地選擇了當了講故事的品德老師??偸桥苷{的板姐教音樂,mickey教常識,王丹教美術,江雄帶體育。這時,老班長讓有一年支教經(jīng)驗的小燕姐(小燕姐和另一個女老師在條件艱苦的木里藏族自治縣教了半年,真心不易)上山一星期指導我們備課教書。
當時我真覺得壓力很大,其他人都備好了課,我卻無從下手。我在思考很多問題:上課的一個半月,我要教給孩子什么?我要以什么樣的形象面對他們?又該從何下手?跟小燕姐聊了很多,但還是一直沒想明白,所以一直沒有備課。最后花了兩天時間把孩子們的考試試卷,以及前任老師留給他們的留言仔細地分析一遍,想借此了解他們知識的弱點,各自的性格特點以及了解一些敏感的問題避免在日后無意中傷害了他們,也隱約知道了一些孩子坎坷的身世。
我們班的孩子兩極化很嚴重,有九十多分的勒石春一,也有八分的孫特木甲。語文及格的人數(shù)屈指可數(shù),基礎十分薄弱。所以對教學模式的問題也跟搭檔商討甚至爭執(zhí)了很久,最后的決定是上課主要幫孩子們鞏固基礎,然后放學后把基礎好的孩子留下來補課,上二年級的課,幫他們提高句子運用、閱讀、看圖寫話這些題型。因為孩子的語文基礎很差,所以我就爭取到了每周語文比數(shù)學多幾個課時。前期還是蠻累的,每天要帶早讀,很多時候是一天三節(jié)語文課,一節(jié)品德課,加上課后補習,多的時候一天六節(jié)課,經(jīng)常是等孩子回家后我就倒在床上起不來了。
小小的孫子爾,幫他收書包時發(fā)現(xiàn)他的書包里只有一本皺巴巴的語文課本和一個小小的碗,莫名覺得好難過。放學送胃疼了一天的雪林回家,堅強的雪林一路堅持自己走,不讓我們背。路上,孩子們一路給我采花,這是我收到的最美的一束花。讓我覺得來回三小時的山路都是開心的。13歲的勒石春一堅持把唯一的桃子讓給我吃,春一告訴我,他想上大學。我問他想去哪里上大學,他說:“哪兒都想,只要離開這里?!?/p>
其實,上好每一堂課,好好對待每一個孩子,就足夠了。
無愧的兩個月
我們剛上山時,原來的長期支教老師都還在。我們提前上來一個星期,做好交接工作,這些老師就會下山,最后剩下我們六個人。所以第一個星期的那幾天我們四個女生只能在倉庫打地鋪,兩個男生則到三個住校的孤兒那去睡(其實也就是間蠻破舊的民房)。
從來沒有過過這么苦仄的日子。三個人買水都在想能不能少買一瓶。走在路上看到特別大個李子,特別想吃,但我們一想到要錢,就默默地走開了。但我們一致覺得這種為一兩塊錢斤斤計較的日子過得好開心。
支教不止是教書,還是幾個人一起生活的過程。在小燕姐的建議下我們還需要明確生活中的分工,大家一起生活確實有挑戰(zhàn),一點小摩擦都很容易引起彼此間的不愉快,朝夕相處太容易滋生“看不慣”了,現(xiàn)在真能理解婚姻為何是愛情的墳墓,一時的不計較與包容無所謂,但是時間久了總會承受不了。一起生活才是檢驗真愛的過程?。ㄐ』锇閭兌际钦鎼郏。┧怨胶侠淼姆止ず苤匾?,比如做飯、生火、收拾、刷鍋、洗碗、煮早餐、燒水這些事總得有人做的。
上山之后我們把教室和寢室的過道改裝了一下,變成了簡易的澡房,終于可以過上每天洗澡的日子了,其實后面不到兩個星期也真習慣了,我們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收拾得盡量干凈一些,勉強改造了環(huán)境。
有人說,去做支教的志愿者是為了自我滿足,這話并不假,但自我滿足的實質卻不同。有的人為了虛榮心標榜自己的善行,有的人則是因為看到自己擁有的知識給孩子們帶來新天地而慰藉。
在我看來,所謂的志愿者分兩類:一類是為了完成所謂的任務而去做“偽志愿者”,為了完成學院規(guī)定的任務、多掙一些綜測加分、寫簡歷時好看一些而去,他們的目的并不那么單純,更多地出于一些自我利益,做事情時不能不求回報地全身心投入,計算著付出與回報。當然,相對而言,他們對于真實的志愿者生活自然沒有太多的收獲。
第二類是內心有悲憫情懷而且有奉獻精神的人,因為從電視、報紙上聽到看到令他們動容的許多事情,希望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變,并不去斤斤計較所謂的付出與回報。即使他們知道還有很多事自己鞭長莫及,但他們執(zhí)著地認為,自己所努力改變的事只有被大家看到,被關注到,被幫助的孩子們才有更多希望獲得一個新的未來。畢竟任何人在陷入困境時都期望別人能拉上一把,伸出援手。被幫助的孩子們長大后會有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
志愿者模式是好的,當然,如何把志愿者模式做到雙方共贏,山里的孩子們能學習山外的知識,卻不對孩子們造成情感上的傷害,同時又能給志愿者們提供鍛煉的機會,是值得探討的地方,如何去合理地執(zhí)行,是支教組織應該努力的事。
山里的孩子們學習和我們城市里的孩子確實不太一樣。即使是最好的班,班上紀律也特別差。上課前要清楚學生們的一些信息,比如家庭、學習成績、性格之類的,避免對孩子們情感上造成無心的傷害。還需要配合當?shù)貙W校的教學進度,避免打亂原有的教學進度。這樣才能有效地支教,而不是去給別人添亂惹麻煩。課堂寬嚴相濟是必須的,山里的孩子不像城市的孩子那樣,能安安靜靜地坐在書桌前聽課,一門心思地為了考學。所以,不定一些規(guī)矩課堂會亂成一團。但是太嚴厲,就會傷到孩子們的自尊心,有抵觸心理。
我們不是以一個城里人的身份居高臨下地耳提面命,而是走進他們,循循善誘,分享知識,畢竟所有的人都希望童年里有一個像朋友一樣的好老師。就我們兩個月的經(jīng)歷來看,由己及人,和孩子們做朋友,這點還是問心無愧的。
責任編輯: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