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吉
【摘要】目的對全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在治療早產及危重新生兒中的臨床作用效果與不良反應加以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所接收的98例早產及危重新生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是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采取一般支持療法,觀察組采取全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且對兩組的療效加以觀察。結果治療發(fā)現(xiàn)觀察組新生兒的體重增長、恢復速度、平均住院時間以及治愈率等各個方面,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結論對早產及危重新生兒搶救過程中,采取全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進行治療,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安全有效、新生兒疾病恢復速度快。
【關鍵詞】全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危重新生兒;電解質
在對早產及危重新生兒的搶救過程中,靜脈營養(yǎng)療法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治療措施,近些年來,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在臨床兒科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研究與普遍的運用,對于危重新生兒的搶救,病死率的降低,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發(fā)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1]。筆者將對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98例早產及危重新生兒進行治療,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所接收的98例早產及危重新生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隨機均分為兩組,分別是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其中男58例,女40例,平均胎齡(33.45±11.36)周,出生體重在1.5-3.0kg。在全部患者中,有24例為早產兒,5例為消化道出血,9例為新生兒硬腫癥,21例為顱內出血,12例為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27例為肺透明膜病。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對比,沒有明顯的差異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取一般支持療法即將10%-12.5%的葡萄糖當作主要的能量供應物質,與此同時還輔以小兒復方氨基酸、血漿以及白蛋白等,以便確保新生兒的正氮平衡得以維持[2]。針對血糖低的患兒,應該適度提升葡萄糖的濃度,依據(jù)患者生理需要量對電解質加以補充。全部的營養(yǎng)液都經(jīng)過外周靜脈24h輸入。
1.2.2觀察組采取全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靜脈營養(yǎng)配方:①依據(jù)患者的體質與病情決定液體量,通常是100-150ml(kg·d),且依次遞減,每天減少10-20ml(kg·d);②碳水化合物,具體是以葡萄糖為主要的能量,一般給予低于13%的葡萄糖溶液、輸糖濃度低于12.5%,速度控制在7-8mg/kg·min;③蛋白質:開始給予0.5-1g/(kg·d)的5%小兒復方氨基酸,之后依次遞增,最大量為3g/(kg·d);④氨基酸:開始給予0.5g/(kg·d),對于尿素氮正常的患者依據(jù)該標準量依次遞增,最大量為3g/(kg·d);⑤脂肪乳劑,使用長鏈脂肪溶劑,濃度為20%,開始給予0.5g/(kg·d),之后每天劑量依次遞增,最大量為3g/(kg·d);⑥依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適度補充維生素、電解質以及微量元素[3]。具體操作為:在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的前提條件下,在患兒住院的第3天給予靜脈營養(yǎng),依據(jù)患兒體質量的計算,補充每天的營養(yǎng)素與熱量,經(jīng)由微量輸液泵24h從外周靜脈注入。
1.3監(jiān)測和療效判斷1-3天對新生兒進行一次體重測量,每天對患兒的呼吸、脈率以及體溫加以測量。依據(jù)病情,每天進行1-6次的微量血糖監(jiān)測,1-2次/周,對患者的腎功能、肝功能以及血氣等進行檢查。
1.4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采取X2加以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前,觀察組患兒肝功能異常有10例,對照組有8例,治療之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肝功能異常的分別為1例、2例,兩組沒有明顯差異。
在治療之后,觀察組新生兒的體重增長、平均住院時間以及治愈率等各個方面,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早產兒特別是體重較輕的新生兒,其生活力較低,難以喂養(yǎng),或者是由于消化功能較差,只能憑借單純胃腸道進行喂食,通常在出生之后的1-2周攝熱卡無法達到標準量,即每天60kcal/kg[4]。由于熱卡攝入較少,進而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例如低血糖、硬腫癥等,不利于治療,同時還對新生兒的生存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對早產及危重新生兒使用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加以治療,可以讓新生兒在出生之后的4-5d內攝入的熱卡達到標準量,進而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早產及危重新生兒基本上均有胃腸道缺血缺氧的情況,早期的喂養(yǎng)極易引發(fā)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進而必須禁食處理。為了能夠保持內環(huán)境的平穩(wěn),確保新生兒血糖處在正常的最高值,只有采取全靜脈營養(yǎng)。
在靜脈營養(yǎng)給藥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兩點,即①靜脈營養(yǎng)的時間,通常情況下在患者住院之后的第3天給予靜脈營養(yǎng),時間在5-14天;對于患有嚴重代謝性酸中毒的患者,必須先對其酸中毒癥狀加以糾正,然后再實行靜脈營養(yǎng)。②進行靜脈營養(yǎng)的方式,在嚴密且無菌的環(huán)境下,把維生素、電解質、氨基酸以及葡萄糖等混合在一起,之后添加脂肪乳劑,添加過程中必須緩緩且搖動,均勻之后再使用輸液泵24h均勻滴入[5]。
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的49例患兒采取全靜脈營養(yǎng)支持療法,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安全有效、新生兒疾病恢復速度快。
參考文獻
[1]李曉敏.全靜脈營養(yǎng)對危重新生兒體重增長作用的護理觀察[J].健康大視野,2013,21(1):133-133.
[2]何寶梅,陳曉君,呂靜等.全靜脈營養(yǎng)在危重新生兒中應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9,6(2):122-123.
[3]張軍亞,唐遠芳.全靜脈營養(yǎng)在危重新生兒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9,37(7):915.
[4]宮德鴻,李博.早產兒全靜脈營養(yǎng)與膽汁瘀積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5):16-18.
[5]曹靖.全靜脈營養(yǎng)對危重新生兒體重增長的作用[J].兒科藥學雜志,2009,15(4):37-38.